第2课 用心灵接触自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用心灵接触自然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少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8-08-16 16:05: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用心灵接触自然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描绘的主题是以树木为主的自然风景,涉及油画、水粉、水墨等多种绘画工具和表现方法,画种和工具的罗列,是为了展现不同的绘画种类和自然风光的变化之美,学习绘画风景,可以让我们表现自然的美。
一、教学路径
欣赏——欣赏和分析不同绘画工具和不同表现方法对自然风光的塑造,发现和了解不同表现方法的特点。
了解——面对纷繁的自然景观,怎样才能从中发现并描绘所需要的景色呢?构图就是自然风景中最重要的取景手段,了解体会风景作品中的取景要素,学习构图方法。
体验——通过细致观察、尝试发现自然中不同的视觉感受,尝试体会作品从构图到表现形式的变化。
应用——通过细致观察,尝试发现自然中不同树的形状特征,发现近景中的树和远景中树的描绘变化,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描绘并感受工具带来的表现变化。
创造——观察自然景观,从中取景,并用一种或多种绘画工具描绘一幅自然风光,大胆运用自己的方法来表现“树”及其景观。
二、课时建议
本课课时建议为两课时。一课时:以自然风景的构图、构成为主线,赏析和了解自然风景画中的风格和一般绘画法则。一课时:以具体的“树”为基础教学点,由树的结构和绘画表现层层深入,进而学习自然风景画远、中、近景的构成和表现技法。
教学内容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体会从不同的角度感受自然之美,了解自然风景中的变化法则和表现方式。
技能目标:学习自然风景画的构图、构成和不同绘画工具的表现技法。
情感目标:感受自然风景的美,体会风景画的艺术特征和艺术感染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自然风景的绘画法则,学习自然风景画的构图、构成和不同绘画工具的表现技法特点。
教学难点:体验和感受自然风景绘画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三、 教学准备
自然风光的图片,以自然风景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包含各类不同工具表现的自然风景作品),各类与作品有关的绘画工具,白纸、画布等相关材料。
四、教学的基本要素
1. 从自然的风光中看到了什么?
在清晨、在阳光下、在阴天、在树林中或在山野间,从自然的风光中,我们可以看见变幻的色彩,看见四季的不同,看见早晚的变化,“光”让自然的风景变化莫测。
夕阳西下
在清晨
在阴天

树林中
山野间
阳光、投影




2. 从自然风景的作品中看到了什么?
在自然风景画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画家通过对自然中一个时段、一个场景、一个视角的描绘,或通过构图来完成对自然的描绘来表现自然。无论怎样,作品中都有着画家对自然风光的认识和感悟。
自然中一个时段
一个场景
一个视角

通过构图来完成对自然的描绘

通过光影的变幻记录来表现自然

3. 构图、构成、结构,风景画的法则。
构图在自然风景画中意义重大,成功的构图能使作品内容丰富,主次分明,主题突出。通过对作品中内容的梳理,以及表现技法中疏密、虚实的变化,完成的作品内容,就成为作品的构成。但具体到一树、一石则需要了解物象的结构特点。
主次分明
平远
主题突出
近、中、远景
平行
虚实的变化
疏密的对比
4. 自然、工具、表现力,风景画的艺术。
不同季节、不同地域的自然风光都有着自己的特色,铅笔、油画棒、水彩、油画等不同的绘画工具也有着各自的绘画特征。将自己对风景的感悟如“清澈的”“明媚的”“阴暗的”融入其间,作品就有了表现力。风景画的艺术,不仅仅是对自然的直接描绘,更重要的是对自然的感受、体会和领悟。
清澈的纸上水彩
清澈的纸上水彩
明暗有力的蚀刻锌板
明媚的色粉画
浓重的布面油画
浓重的布面油画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探索与查阅(教学知识准备)
收集各类时段、季节的自然风光的照片和美术绘画作品。查阅西方风景画的形成和发展,了解柯罗等重要的西方风景画家。
二、交流与探讨(教学知识要点)
相互交流、探讨照片中和美术作品中自然风景在色彩、光影等方面的异同,寻找绘画艺术表现的意义。
三、观察与表现(课题作业形式)
在自然风景中,自然最重要的视觉元素是植物、山、石。各种树木以及它们的组成成为自然风景的主体。从树的结构和绘画表现进入,然后众多的树组成大幅的作品,让作业由“树”到“林”,再到完整的自然风景。
教学评价建议
一、本课教学中,教学核心在于通过对风景绘画中构图、色彩、技法等多方面知识的了解,体验在纷繁的自然中发现美、表现美的艺术语言。
二、作业设计中利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对相同的自然风光进行描绘、体验不同绘画工具表现的艺术之美。
参考案例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欣赏不同表现方法对自然风景的塑造,学习风景画的构图方法。
过程与方法:能大胆地运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以树为主的风景画,并合作展示。情感、态度、价值:感受大自然风光的变化及表现之美。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自然风景画的构图方法。
教学难点:风景画作品中的艺术表现力。
三、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纸张、颜料等。
学具:铅画纸、颜料、毛笔等。
四、教学过程
1. 体验自然,交流感受。
教师在课前布置学生到校园里走一走,观察、寻找校园里印象深刻的景色。师生共同交流、体会对自然景物的感受。
2. 欣赏美景,取景构图。
(1)媒体呈现全景式的风景照片,学生欣赏体会。
(2)教师要求学生寻找风景中的兴趣点。思考用什么方式提炼景物呢?小组研究、讨论。
(3)教师解读构图知识及方法,帮助学生了解风景作品中的一些取景要素。
A. 可以做一个取景框,在风景或图片上移动,寻找自己的视觉兴趣点。
B. 可以用手指做成方框,一边透过取景框观察,一边决定想要的范围。
3. 共同探讨,表现树木。
(1)思考:在我们今天接触的自然风光中,最重要的构成元素有哪些?小组讨论交流,列举元素,如植物、房屋、树木等。
(2)本课我们以树木为主要元素,完成一幅风景画。
(3)媒体呈现在校园里拍摄的不同种类的树木照片,学生欣赏。教师要求学生在短时间里用自己的方式描绘校园里的树,并交流体会与感受。
(4)展示大师以树为主的风景画作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让其了解大师的艺术表现方法,体会作品中的情感因素。如凡·高用一棵盛开的桃花树表现出春天欣欣向荣的生命力,庚斯博罗的作品中蕴含着浓浓秋意。
(5)仔细研究达·芬奇的树木,深入了解树木的主要结构表现。
4. 独幅创作,合作展示。
根据研究的树木结构,以及了解大师对树木的艺术表现,要求学生尝试用一种表现方式独立完成一幅以树为主的风景画,并全班合作展示,形成大型自然风景作品。师生共同欣赏、评价作品。
5. 走进自然,拓展延伸。
从校园走进更宽广的大自然,学会运用艺术的眼光观察、发现大自然中处处都可表现的美景。
相关链接
马克·夏加尔,白俄罗斯裔法国画家、版画家和设计师。他的作品依靠内在诗意力量而非绘画逻辑规则,把来自个人经验的意象与形式上的象征和美学因素结合到一起。他的油画色彩鲜艳,别具一格,每每把犹太民间传说融入作品,并从自然界天真朴实的形象中汲取素材,是一位追求天真纯朴、从俄国乡下犹太居民到巴黎的画家。他历经立体派、超现实主义等现代艺术实验与洗礼,发展出独特个人风格,在现代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代表作品有《眺望窗外》《我和我的村庄》《巴黎天空的花束》《生日》等。
《盛开的桃花》是凡·高在1888年创作的一幅油画,现存法国巴黎奥赛美术馆。画面中央主体是两株怒放的桃树,在蓝天和白云鲜明色彩的衬托下,树主干与枝叶构成一个完整的平衡,线条简单鲜明。整个画面充满粉红色的勃勃生机,显示出创作者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也昭示了凡·高如火般地热爱生活、崇尚生命的内在狂热。整幅画面,凡·高恣意大胆夸张地挥洒着色彩,白、蓝、粉、黄、金黄,色彩鲜明夺目,显示出作者强烈的自信。光影处理得恰到好处,生动、自然、贴切。凡·高创作这幅画是为了纪念他去世的表兄,也是他的老师莫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