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5张PPT。部编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复习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什么?4.中国二大上制定的党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2.中共一大上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什么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请仔细听这首歌齐欢唱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思考刚才这首歌的歌词中有两句口号和一场革命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口号:打倒列强、除军阀
革命的名称:国民革命导读1924年,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展开合作,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国民革命亦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或“大革命”,是指1924至192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国内革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战争和政治运动。国民革命是怎样开始的、过程怎样、结果又如何呢?北伐战争第15课学习目标简述
中共三大
国民党一大
黄埔军校的建立
北伐战争的主要过程
了解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自学提纲国共合作的实现
1.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2.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3.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胜利进军
1.北伐的目的:
2.开始:
3.北伐军总司令:
4.北伐的主要对象:
5.过程:
6.战果:
7.工农革命运动的发展: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2.南京政府完成全国统一:快速阅读课文,圈画有关知识,并做好标注。知识点一:国共合作的实现1.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中共三大)(2)主要内容:(1)时间:1923年6月。 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知识点一:国共合作的实现2.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国民党一大)(1)背景:中国共产党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孙中山在经过多次反对北洋军阀斗争的失败后,深深感到必须改组国民党,为它注入新鲜血液。(2)时间:1924年1月。(3)地点:广州。(4)参加大会的共产党员:李大钊、林伯渠、毛泽东、瞿秋白等。知识点一:国共合作的实现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2.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5)主要内容: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6)意义:【知识链接】
新三民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原则基本一致,成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知识点一:国共合作的实现3.黄埔军校的建立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黄埔军校招收学生一万多名,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1)背景:国民党同共产党实现了合作。(2)创建: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 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3)军校领导人的任职情况: 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不久后担任政治部主任。(4)贡献:知识点二:北伐胜利进军4.北伐的主要对象:1.北伐的目的: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以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2.开始: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十万人誓师北伐。3.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大军阀。【知识链接】
北伐的对象是代表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的三派军阀,目的是反帝反封建,因此北伐战争属于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范畴。知识点二:北伐胜利进军5.过程:(1)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2)军阀实力:(3)北伐军的作战概况:湖南、湖北。吴佩孚在这里部署了十万部队。 北伐军击溃吴佩孚的主力后,又在江西歼灭孙传芳的主力。接着,一路沿长江东下,攻占南京。另一路由福建进入浙江、上海。(4)北伐军继续进军: 北伐军顺利攻下长沙后,在湖北境内粤汉铁路上的汀泗桥和贺胜桥接连遭遇吴佩孚的重兵抵抗。叶挺率领的北伐军先锋第四军独立团,经过浴血奋战,终于击溃敌军,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并一鼓作气将国民革命军的旗帜插上武昌城头。吴佩孚主力被基本消灭。知识点二:北伐胜利进军 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也得到很大发展。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先后发动三次武装起义,并最终取得胜利,迎接北伐军进入上海,书写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6.战果:7.工农革命运动的发展: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1)原因:(2)农民运动的发展:(3)工人运动的发展: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北伐军经过的农村,爆发了疾风骤雨般的农民运动,给了北伐军极大支持。问题思考结合本课内容,分析北伐战争节节胜利的原因。
(1)国共两党合作,共同推进,各革命阶级的力量空前团结。
(2)北伐师出有名,属正义战争,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
(3)北伐作战目的明确,作战方针正确。
(4)广大官兵英勇作战,中共党员共青团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5)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6)北洋军阀失道寡助,且各自为战,力量分散。认识:团结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知识点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①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②1927年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提出“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1.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1)原因: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2)表现: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
①中外反动势力强大,联合绞杀。北伐军的胜利进军和工农革命运动的高涨引起了帝国主义的恐慌,英、日等先后制造了“万县惨案”“南京惨案”,屠杀中国军民。
②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合作遭到破坏。蒋介石与帝国主义势力勾结,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也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大肆屠杀群众。
③中国共产党处于幼年时期,缺乏斗争经验。【思维拓展】【思维拓展】 使共产党认识到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给我们的历史教训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给我们的启示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国共合,则民族兴,国共分,则战乱生。③意义:知识点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2.南京政府完成全国统一:(1)背景:①南京政府建立之后,在“分共清党”、镇压工农运动的同时,继续北伐。
②1928年6月,北伐军进至北京、天津一带。奉系军阀张作霖在退往关外途中,被日本人炸死。(2)南京政府完成全国统一:①时间:1928年底。②标志: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东北易帜例1.国民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
A.国民党一大召开??? B.黄埔军校建立
C.中共一大召开????? D.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
解析:本题考查标志性事件,考查对历史知识再现的能力。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开始,故选择A项。
答案:A例2.1924年,国民党在广州创办的培养军事和政治人才的学校是(??? )
A.京师同文馆?B.马尾船政学堂 C.京师大学堂?D.黄埔军校
解析:本题考查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本题,可根据教材知识直接选出,也可用排除法来解答。京师同文馆、马尾船政学堂是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兴办的学校,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时期兴办的,是今天北京大学的前身,三者都与题意不符,排除即可。故选D。
答案:D例3.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当时担任校长的是(??? )
A.蒋介石??B.孙中山???C.周恩来????D.叶挺
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知识再现的能力。黄埔军校的校长是蒋介石。故选A。
答案:A例4.右图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印制的宣传漫画。请判断,与该漫画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五四运动B.北伐战争C.井冈山会师D.红军长征
解析:本题的考查点为北伐战争,考查识读漫画的能力。漫画中的关键信息为“帝国主义”“民众的力量”“国民革命军”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对象为帝国主义支持的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等。
答案:B例5.“吴孙张三系军阀,汀贺桥两役决胜。”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时,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奋勇冲锋,连克汀泗桥、贺胜桥,为攻克武昌城立下汗马功劳的北伐将领是(??? )
A.蒋介石?? B.李宗仁 ???C.叶挺????D.彭德怀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北伐将领叶挺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奋勇冲锋,连克汀泗桥、贺胜桥,为攻克武昌城立下了汗马功劳。
答案:C例6.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后,在全国开展“清党”运动,据不完全统计,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被害的达31万多人,以上史实不能说明(??? )
A.南京国民政府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
B.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反共反人民的政策
C.南京国民政府“围剿”红军,对日实行不抵抗政策
D.南京国民政府实行一党专政的独裁统治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围剿”红军是从1930年开始的,而且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当时日本还没有发动侵华战争,C项说法错误,故选C。
答案:C例7.在北伐的江西战场上,人民群众处处与孙传芳的军队为难,造成其运输粮食等困难,而给予国民革命军种种便利,包括引路、刺探军情、组织运输队等。这表明(??? )
A.人民群众是北伐的主力????? B.北伐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C.江西是北伐的主战场??????? D.北伐战争取得最终胜利
解析:本题考查了北伐战争中人民群众的支持。题干中给出的“在北伐的江西战场上,人民群众处处与孙传芳的军队为难,造成其运输粮食等困难,而给予国民革命军种种便利,包括引路、刺探军情、组织运输队等”,表明北伐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故选B。
答案:B课堂小结国民革命运动(国共合作)准备高潮结束 读课文,参看《北伐战争形势图》,理清北伐战争作战概况。蒋介石(18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名中正,字介石。生于清朝末年浙江省宁波府奉化县(今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市)。国民党当政时期的党、政、军主要领导人。1949年国民党和共产党内战失败后退守台湾,1975年逝世于台湾台北的住所士林官邸内。?蒋介石周恩来(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字翔宇,曾用名伍豪、少山、冠生等,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自1949年起先后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总理、国务院总理,1949年至1958年间兼任外交部部长。1976年逝世。周恩来叶挺(1896年9月10日-1946年4月8日),原名叶洵,字希夷,中国广东惠阳秋长人,早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曾任孙中山侍卫营营长。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赴苏联学习。1925年回国,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团长,作为北伐军的主力前锋,叶挺率领的主力团所向披靡,屡破强敌,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美誉,叶挺也因此成为北伐名将。叶挺第四军独立团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通称叶挺独立团),1925年11月21日在肇庆成立,全团2100多人,共产党员叶挺担任团长,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第一支正规部队。担任北伐先锋,被誉为“铁军”。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开创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新时期,为中国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在蒋介石一手策划下,1927年4月12日,上海帮派头子黄金荣、杜月笙组织流氓袭击工人纠察队。随后,蒋介石军队以“工人内讧”为由,强行收缴工人纠察队的枪支,并打死打伤工人300多人。4月13日上海工人举行总罢工,十几万工人、学生、市民上街游行。游行队伍在宝山路遭到蒋介石军队的血腥屠杀。死亡100多人,受伤者无数。随后蒋介石下令封闭上海总工会和一切革命团体,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几天之内就有300多人遇难,500多人被捕,5000多人失踪。万县惨案1926年下半年,北伐的广东国民革命军在长江流域、江浙战场取得辉煌战果,各帝国主义特别是英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受到沉重打击。英国政府为巩固其在长江流域的势力,加紧了干涉中国革命的步伐,他们不仅调遣大批军舰来华示威,在东南沿海制造血案;而且利用其商轮在中国内河胡作非为,寻衅肇事,以撞沉中国木船,淹死中国人民为儿戏。1926年6月至8月短短的3个月时间,英帝国在长江流域万县段,即制造血案4次,先后撞沉中国民船4艘,沉溺40余人。1926年9月5日,英国帝国主义军舰炮轰四川万县县城,屠杀中国军民,居民死亡604人,伤398人,被毁民房千余间,财产损失约2000万元。南京惨案1927年3月23日,大革命北伐军兵临南京城下,北洋军阀部队眼看守城无望,便准备渡江撤退。这时,南京城里的一些兵痞和流氓乘机进行抢劫。同时,美、英、法、意、日等国增兵上海并调集军舰去南京江面进行威胁,企图阻止革命的发展。1927年3月24日下午3时40分,停泊在下关江面的英国、美国、日本、法国、意大利等国的军舰借口保护侨民和领事馆,下令停泊在江面的英舰“良美拉尔特”号、美驱逐舰“诺亚343”号、“泼利司登344”号向南京城内进行猛烈炮击,时间长达一小时之久,酿成炸死炸伤中国军民2000多人,毁坏房屋无数的南京惨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