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4张PPT。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1农 村 革 命 根 据 地红军的五次反围剿第五次1933年
至
1934年(国)50万
(共)8万博古
李德分散兵力
进攻冒险
防御保守失
败原因 由于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乌江江长赤水大渡河金沙江西瑞金江 西湖 南福 建贵州广 西西 康四 川陕肃毛尔盖泸定桥安顺场贵阳黄河腊子口雪山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第 ① 站——
江西瑞金1934.10.1934年10月,红军长征开始乌江江长赤水大渡河金沙江西江 西湖 南福 建贵州广 西西 康四 川陕肃毛尔盖泸定桥安顺场贵阳黄河腊子口雪山瑞金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湘江第 ② 站——
湘江1934.10.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但是损失惨重,只剩三万多人乌江江长赤水大渡河金沙江西江 西湖 南福 建贵州广 西西 康四 川陕肃毛尔盖泸定桥安顺场贵阳黄河腊子口雪山1934.10.瑞金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遵义第 ③ 站——
遵义遵义会议会址 时间1935年1月地点内容(贵州)遵义1、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
2、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3、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4、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历史意义1、确立毛泽东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2、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3、成为党历史上的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乌江江长赤水大渡河金沙江西瑞金江 西湖 南福 建贵州广 西西 康四 川陕肃毛尔盖泸定桥安顺场贵阳黄河腊子口雪山1934.1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第 ④ 站——
赤水四渡赤水,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土城乌江江长赤水大渡河金沙江西瑞金江 西湖 南福 建贵州广 西西 康四 川陕肃毛尔盖泸定桥安顺场贵阳黄河腊子口雪山1934.1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第 ⑤ 站——
金沙江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乌江江长赤水大渡河金沙江西瑞金江 西湖 南福 建贵州广 西西 康四 川陕吴起镇甘肃毛尔盖泸定桥安顺场贵阳黄河腊子口草地雪山1934.1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第 ⑥ 站——
吴起镇1935年10月,吴起镇会师乌江江长赤水大渡河金沙江西瑞金江 西湖 南福 建贵州广 西西 康四 川陕吴起镇甘肃毛尔盖泸定桥安顺场贵阳黄河腊子口草地雪山1934.1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终点站——
会宁会宁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人教版八年级上册005瑞金渡过湘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吴起镇路线梳理会宁长征胜利意义1、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
2、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3、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敌人的围追堵截
自然环境恶劣
缺少粮食
悲观的、失望的情绪
红军内部的分歧等等小组讨论长征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
勇于探索迎接挑战的精神课堂总结原因:由于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过程:1、1934.10——从江西瑞金出发
2、渡过湘江
3、遵义会议——1935.1 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四渡赤水——打乱敌人追剿计划
5、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
6、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
7、1935.10——吴起镇会师
8、1936.10——会宁会师(宣告长征顺利结束)
长征胜利意义、长征精神“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这句诗词歌颂的是(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红军长征D夯实基础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是长征的主要原因
B.红军四渡赤水,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
C.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长征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夯实基础 如果以“转”字串起红军长征的历史,图中“重大转折”指的是( )
A.井冈山会师
B.长征开始
C.遵义会议
D.长征结束C夯实基础 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这次会议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
A.邓小平 B.毛泽东
C.孙中山 D.周恩来B夯实基础课后活动 请大家准备一些长征小故事,下节课举办一场班级长征故事会。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