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0张PPT。岳麓版高一历史第四单元第15课辛亥革命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I·政治文明历程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第一篇章 风雨如晦追梦(背景)
第二篇章 浴血奋战筑梦(过程)
第三篇章 历史的追问与余响(影响)第一篇章 风雨如晦追梦(背景)孙中山的成长轨迹希望 上书改革,主张遭拒成立团体,革命兴起梦想失望早年学医,悬壶济世个人经历材料二:1901年2月14日,清廷颁布上谕:“、、、、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材料一民族危机严重,《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列强侵略中国的工具时代背景<马关条约>签字以上材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面临怎样的社会问题?材料一:20世纪初期,清政府施行“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各地城乡资本主义又有了新的发展,也促使中国资产阶级真正形成一个独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利用商会进行有组织的参与地方或全国性的经济活动与政治活动。
——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材料二: 邹容的《革命军》大力赞扬和鼓吹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学说,主张用革命手段推翻君主专制,恢复人民应当享有的民主权利……对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探究:20世纪初的中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条件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
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的同盟会材料三经济条件:资本主义的发展
阶级条件: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思想条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组织条件: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出现和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产生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民族主义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推翻清政府统治 推翻君主制 建立
资产阶级共和国 解决土地问题三民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黄花岗起义浙皖起义镇南关起义
材料四:浏醴萍起义走进英烈的精神世界 你认为革命先辈们身上拥有哪些值得我们传承的精神品质呢?
走进英烈的精神世界 为国家独立而抛头颅洒热血的爱国主义精神;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愈挫愈坚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主人翁意识;为实现民主共和的伟大理想而奋斗的高贵品质…… 1911年5月,清政府假铁路国有之名,将已归民间所有的川汉、粤汉铁路筑路权收归“国有”,马上又出卖给英、法、德、美4国银行团,引发保路运动。清政府急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材料五湖北新军入川镇压保路运动第二篇章 浴血奋战筑梦(过程)兴中会成立中国同盟会成立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清帝退位 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 (3.10)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11)整体看1911年11月下旬,全国有十几个省区宣布独立,标志着清朝的统治土崩瓦解。
◆ 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中华民国的成立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聚焦看
材料一:《大总统誓词》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中华民国元年元旦 孙文(印)中华民国元年指哪一年?
誓词说明孙中山希望建立一个什么国家?民主、和平、富强材料二 一个新的中国诞生了!不管她的未来走向何处,不管她从专制走向民主的过渡期有多长,我们都不能忽视一个共和制的中国诞生了。
——美国远东问题专家布朗(1912年3月30日)
(1)布朗当时就把中华民国称为“新的中国”,它新在哪里?
废帝制,创共和,顺潮流 材料三 天下受命于天子,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在封建社会对普通百姓的称谓有“子民”、“臣民”、“蚁民”、“草民”、“贱民”等。
材料四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等自由,有请愿、选举被选举等权利。规定内阁制和三权分立的国家组织原则。
(2)与材料三对比,材料四中《临时约法》中的哪些词让当时的人们感到震撼?由此得出《临时约法》的性质和意义是什么?
性质: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
意义:具有反封建君主专制的进步意义。 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帝制终结和袁世凯掌权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北洋军阀统治开始。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1912年2月,清朝最后
一位皇帝宣统下诏退位,封建君主制度结束。第三篇章 历史的追问与余响(影响)材料1: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据岳麓版教材必修一整理 探究:材料2: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材料3: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就草草收场。 ——蒋廷黻 《中国近代史》材料4:辛亥革命之后,民国政府发出《剪辫通令》,结辫陋习至此革除。民国之初,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正式宣布废除跪拜、作揖等礼节,代之以鞠躬、握手。 ——岳麓版《经济成长历程》政治上:
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经济上: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思想上: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社会生活上:
促进了社会生活的移风易俗 政治上:民主化、法制化 经济上:工业化 思想文化上:理性化 社会习俗上:文明化中国迈向近代化的里程碑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政治思想经济社会生活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自由、平等、友爱的风气兴起归纳意义: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法制颁布《临时约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和责任内阁制,具有反对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你认为辛亥革命使中国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用最简练的词加以概括) 帝制共和专制民主皇权民权人治法治臣民公民交流合作材料: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
——胡锦涛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讲话
依据材料讨论辛亥革命的成败,结合十九大报告思考今天学习和纪念辛亥革命的意义? 与时反思——辛亥革命的成败不断进取的爱国意识 ; 追求社会进步的理想信念; 勇于承担民族复兴的责任使命 ; 与时俱进的精神 ; 不屈不挠的意志品质和平-----奋斗-----救中国?2、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巨变,同时打开中国近代化的闸门,这主要指( )
A.推翻了封建制度,打击帝国主义
B.瓦解自然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C.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D.结束了封建制度,传播了民主政治
C1、孙中山去世后,被安葬在南京中山陵,墓前也是一块无字碑,原因是孙中山功高盖世,非文字可以表达。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 )
A.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
C.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D.民主共和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A我能行3、从刘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到孙中山“敢有
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历史变迁,说明( )
A.专制与民主构成传统社会主要矛盾
B.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是世界潮流
C.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
D.封建专制制度长期延续影响历史进程B4、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提现这一趋向的是( )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D、天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