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0张PPT。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春朱自清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品;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新词。
2.理清文章思路;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3.体会作者对春天无限热爱的感情。
作者简介朱自清
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是我国现代最优秀的散文家之一,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 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欧游杂记》《你我》等。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等。其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预习检测1、给下列红色字注音
水涨 应和 薄烟
黄晕 婉转 抖擞
嘹亮 酝酿 烘托
朗润 披蓑戴笠 窠巢 zhǎng hè bó
yùn wǎn dǒu sǒu
liáo yùn niàng hōng
rùn suō lì kē cháo
2、多音字补充涨zhǎng 涨水zhàng 脑涨散sǎn 散文sàn 散去晕yùn 黄晕yūn 晕倒和hè 应和hé 和平huó 和面根据意思写词语1、欢欢喜喜的样子。 ( )
2、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 )
3、比喻姿态优美。 ( )
4、舒展、活动。 ( )
5、明朗润泽。 ( )
6、有意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 )
7、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
8、一年的计划在春季考虑安排。( ) 欣欣然
呼朋引伴
花枝招展
舒活
朗润
卖弄
酝酿
一年之计在于春 从括号里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1、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_____(闹 飞)着。
2、小草也青得____(刺 逼)你的眼。
3、山_____(湿润 朗润)起来了。
4、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______(衬托 烘托)出一片______(安静 寂静)而和平的夜。
闹
逼
朗润
烘托 安静自学指导一:听课文录音,整体把握内容:1、读音正确 ,声音洪亮。
2、把握好感情的变化。
3、读出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美感。 1、课文都描绘了春的哪些景物?试着用小标题概括。
2、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由此看来,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1、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2、对春的喜爱和赞美
3、三部分:盼春、绘春、颂春2、师生互动,评点第一部分1、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
2、首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盼望着,盼望着”反复,表达了作者盼春心切的强烈感情。“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拟人,宣告春天到来,表达喜春之情。总领全文,开启下文,是全文的依托和铺垫。
两个“着”“了”给人以非常亲切、喜悦之感。自学指导二:品读课文绘春提示:
1.品位关键词语.
2.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
3.学会使用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做批注。春草图1.第三段从哪些方面写春草?体现在文中哪些词语上?分别写出了春草的什么特点?情态:
质地:
颜色:
长势:
特点:“偷偷地”“钻”
“嫩嫩的”“软绵绵的”
“绿绿的”
“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顽强的生命力柔嫩生机勃勃旺盛、生机柔软、嫩绿、旺盛、生机勃勃2、第三段写人在草地的活动,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表现人们对春草异常喜爱,侧面烘托春草长势之旺及带给人的欢乐。3、这段在描写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由景写到人,正面与侧面结合。更能烘托感情。春花图 1、从哪几个方面来描绘春花的?写了春花的哪些特征?
姿态:
颜色:
味道:
特征: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甜繁多、艳丽、芳香2、按什么样的顺序来写的? 体现在哪些原词上?由高到低,从上到下
“树上、花下、遍地”3、在写法上有什么特别? 实虚结合、静动结合“ 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拟人,从视觉上写出了春花竞相开放、互不相让、百花争艳的情景。“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比喻、排比,从视觉上写出了春花艳丽的景象。“花里带着甜味儿”“ 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想象,由眼前的春花想到秋实。(春华秋实) 通感,“甜”从味觉上写出了花的芳香。品味修辞之美通感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以感觉写感觉”。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如说“光亮”,也说“响亮”,仿佛视觉和听觉相通,如“热闹”和“冷静”,感觉和听觉相通。
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
朱自清《荷塘月色》里的“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拟人,“闹”不仅有嗡嗡的声响,而且呈现出蜜蜂喧闹沸腾的劳动景象,使画面具有动态的美感,表现出果树开花的繁荣景象。侧面衬托春花的繁多、艳丽、芳香。 “野花遍地是:……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比喻、拟人,从视觉上写出了野花闪闪发光、轻轻摆动的明丽色彩。“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品味修辞之美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如何学习写景散文了吗?1、写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2、写作顺序是怎样的?
3、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当堂检测1、常识填空。
《春》的作者是 ______,字____ ,号___ ,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_____。作品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等。 朱自清 佩弦
秋实
学者 《背影》《绿》
《荷塘月色》比较下边各组中的两个句子,说说哪句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1、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②盼望着,春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①句表达效果更好。用两个“盼望着”,更好地表达出盼望春天的急切心情。②句中“春风”“春天”不如①句中的“东风”“春天”有变化。2、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 绿绿的。 ②小草从土里长出来了,嫩的,绿的。①句表达效果好。“偷偷地”写出了春草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钻”比“长”更能显示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和顽强的生命力;“嫩嫩”“绿绿”准确地写出了春草新的特点,用叠词更能表达对春草的喜爱之情。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 把握文章写景顺序。
2、 学习文章严谨而精美的结构安排;欣赏用词精当、生动、准确。
3、 理解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预习检测为下列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水涨起来了( )A. zhǎng B. zhàng
2.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A. hé B.hè
3.……混着青草味儿( )A. hún B.hùn
4.散在草丛里( )A. sǎn B.sàn A
B
B
A春风图1、从哪些感觉写出春风的特征?
触觉:
嗅觉:
听觉:
特点:“‘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泥土气息草味花香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中……成天嘹亮地响着”和煦、芳香、悦耳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用了什么修辞?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是什么感觉?使用了引用、比喻、拟人的修辞。
这是温暖、柔和、亲切、慈爱、
幸福的感觉。3、“卖弄”一词如何理解?“卖弄”一词使用拟人的修辞,贬词褒用,再现鸟儿筑巢迎风时的欢乐情景,同时突出春天生机勃勃的特点。1、作者抓住了春雨什么特点?一下就是三两天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一层薄烟
绵长
细密、闪烁、绵长
轻盈、迷蒙春雨图2、“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中“逼”字好在哪里? “逼’字生动活泼,富有动感,突出雨中植物新而闪光,色彩更艳,充满生机的特点。
3、“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不是写春雨,能否删去?不能。这句话虽未写雨景,却衬托了
雨夜的寂静祥和。4、“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中“静默”一词好在哪里?“静默”使用拟人手法传神地写出了春雨中“安静而和平”的景象,表现
出一种静态的美,沐浴春雨的温馨。5、这一段的写景顺序怎样?传达出怎样的气氛? 动静结合、由景到人、由近到远传
达出一种寂静祥和的气氛。迎春图1、迎春图写出了人们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与前4幅自然春景图有何联系?“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
由景及人,春到人欢,与开头呼应。2、“一年之计在于春”有何含义?激励人们把握春光,奋发向上,辛勤劳动。颂春图1、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春的什么特点?这三个句子可否调换位置?用比喻、排比、拟人的修辞。
表现春天“新”、“美”、“力”的特点。
不能,因为这三个比喻句是从“娃娃”写到“小姑娘”又写到“青年”,按照喻体由出生——美丽——健康的成长顺序排列,形象地写出了春天不同时段的不同景象。
春
喜爱 赞美盼春(1)
绘春(2-7)
颂春(8-10)盼……来……近……急切心情 总体轮廓
山(朗润)
水(涨)
太阳(红) 三个比喻句局部描绘 春草图(草报春)
春花图(花争春)
春风图(风唱春)
春雨图(雨润春)
迎春图(人迎春)娃娃—新
姑娘—美
青年—力总分总生机活力希望 自学指导三:如何写景一、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二、从不同的感官角度来描写,如视觉、听觉、嗅觉、 触觉等;三、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描写,如从高到低、从近到远、从上到下等; 四、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当堂检测为红色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1.呼朋引伴( ) A.指引 B.招引
2.欣欣然张开了眼( ) A.然而 B.的样子
3.一年之计在于春( ) A.计算 B.打算
4.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
A.声音相呼应 B.依照别人的样子做
A
B
B
A指出下列语句的修辞方法。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2.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3.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 拟人、反复
拟人、排比
比喻、排比积累拓展1、成语中的“春”
2、古诗中的“春”描写春天的成语春暖花开 春风满面 春回大地
百花争艳 春光明媚 春意盎然
万紫千红 生机勃勃 绚丽多姿
枯木逢春 和风细雨 桃红柳绿描绘春天的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 你能仿照本文,通过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等角度来描写夏、秋、冬任一季节中的某一景物吗?要求:1、运用修辞手法;
2、2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