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二则 课件 (共4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世说新语》二则 课件 (共4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8-17 15:19: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3张PPT。作者简介 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雅好文学,招纳贤士,并组织文人编著我国古代的笔记小说《世说新语》。全书分德行、言语、文学、方正等共36门,主要记录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的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诞的风气。被鲁迅评为“一部名士底教科书”;“记言则玄远冷峻,记行则高简瑰奇。”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是古代笔记小说集,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主要记述了东汉末年到晋代间士大夫清高放诞的言谈逸事,也记载有一些古人的正道直言,善行美德的故事。《世说新语》的语言简练含蓄而又隽永传神,对后世小品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被鲁迅评为“一部名士的教科书”。咏雪“咏”,歌咏、赞美。“咏雪”即歌咏白雪,标题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预习检测谢太傅 差可拟 柳絮
尊君在不 雪骤 无奕女 yìfùchànǐfǒu zhòuxù内集:儿女:未若:讲论文义:差可拟:子侄辈家庭聚会比不上差不多可以相比讲解诗文1.圈点字词,读准字音。
2.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3.把握文中时间的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们谈论诗文。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 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全文翻译合作探究1.文章哪句话交代了咏雪的背景?2.“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3.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还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吗?5、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4、“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练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人物__________,事件______________等要素。寒雪日内集家里人(儿女)讲论文义1.文章哪句话交代了咏雪的背景?2.“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融洽、欢快、轻松、温馨3.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还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吗? 各有千秋。
有人认为“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
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
在风中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
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
神似,形似是基础。
有人认为“柳絮因风起” 一喻好,它给人以
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 “撒
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 好的诗句要有
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
好在有意象。咏雪撒盐形似意蕴柳絮4、“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两种理解: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有人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文章没有具体的交代,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5、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思维拓新 请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鹅毛”“蒲公英的孩子”等咏雪撒盐形似意蕴柳絮鹅毛蒲公英飞花梨花结构梳理咏雪撒盐何所似柳絮比喻大笑乐和睦轻松融洽亲情欣然笑乐(差可拟)(未若)比较课文小结 让我们感受到两代人在富有文化气息的交流中透出一种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拓展延伸咏雪名句欣赏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沁园春 雪》毛泽东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行路难》 李白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雪歌送吴判官归京》岑参初疑天女下散花,复恐麻姑行掷米。 陆游《夜大雪歌》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
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
华幼武《春雪》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张元所《雪》《陈太丘与友期》预习检测zāishěfǒucánWěi qī与友期行
太丘舍去
??
尊君在不?
相委而去
非人哉
友人惭
1.结合课下注释,翻译原文,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简要归纳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3.结合文中的句子评价人物特点,并说说给你带来了什么启示。 初读课文,合作探究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
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
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
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
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
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
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
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
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
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相约同行。期,约定。舍弃正午时分离开才到。乃,才玩耍Fǒu,同“否”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
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
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
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
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丢下,舍弃对人称自己的父亲拉回头看译文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太丘的长子陈方元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您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2.简要归纳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1)补充括号中省略的人物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 )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 )已去。”友人便怒:“(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 )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2)小组合作,归纳总结期行不至,太丘舍去
客问元方,怒骂太丘。
元方驳客,无信无礼。
客惭下车,元方不顾。课文研读,合作探究1、课文中提到了几个人?他们分别是怎样的一个人?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来?2、文中讲到元方指出了友人的哪两点不是?他又是如何反驳的?1、太丘是个诚实守信的人。 友人是不守信的人,缺乏修养、没有礼貌,还能知错就改。
元方是聪明机智,善辩,懂得维护家人尊严,懂得为人之道。2、抓住“信”和“礼”进行反驳。首先指出“友人”失约在先,是不守信用,其次指出友人不知反省,反而出言不逊,恶意攻讦(jié),是没有礼貌。针锋相对,言简意赅。拓展延伸曾子杀彘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通‘汝’)还,顾反为女杀彘(读音zhi四声,猪)。”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翻译:曾子(孔子的弟子)的妻子到要去集市,她的儿子哭着要和她一起去。她对儿子说说:“你回去,等我回来给你杀猪(吃)。”妻子从集市回来,曾子(正)准备抓猪来杀,妻子制止他说:“这只是跟孩子的戏言。”曾子说:“孩子不能对他戏言啊,孩子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会向父母学习,听父母的教导的。今天你欺骗他,是教导他欺骗。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相信他的母亲了,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啊。”于是煮猪肉吃。(古人称呼)称呼
(亲属)别人的父母:尊君,令尊
令堂,令母儿女:令郎,令爱妻子:尊夫人,贤内助自己的父母:家父,家母 儿女:犬子,小女妻子:拙荆,内人拓展延伸 华歆、王朗一起乘船逃难。(途中)有一个人想要搭船。华歆对这件事感到很为难,王朗说:“船上恰巧还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呢?”
后来作乱的人追上来了,王朗想要抛弃所携带的那个人。华歆说: “ 先前之所以犹豫不决,正因为考虑到这种情况了。既然已经接纳他的请求,难道能因为情况紧急就抛弃他吗? ” 于是还像当初一样携带救助这个人。世人通过这件事来评定华歆、王朗的优和劣。拓展延伸课后作业 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谈谈你的看法,写到日记中。谢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