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8张PPT。第七单元 解放战争第23课 内战爆发(1946.6)延安人民欢庆抗战胜利庆祝抗战胜利的游行战争毁坏的城市战争结束了,无家可归的人们被日军炸毁的桂林解放桥1945年8月,《新华日报》读者来信: 中国的老百姓,足足有三十多年没有享受过和平的日子,一面受敌人的侵略,一面不断内战,……我们对于战后和平的期望,就象饥饿的人等饭吃那样的急迫……我们反对内战,不管用什么法律来解释,我们还是要反对,如果内战,全中国人民都要遭受无穷的损害 ……。 人们最大的心愿是什么?渴望和平、反对内战1.当时主宰中国命运的政治力量有哪些?
2.他们对中国的发展前途提出了什么主张 ?烽火再燃,何缘由国共两党的政治较量重庆谈判 我们这次大会是关系全中国4.5亿人民命运的一次大会,我们的任务就是应当用全力去争取光明的前途和光明的命运,反对另一种黑暗的前途和命运。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开幕词中讲话
你认为中共的基本主张是什么?共产党争取民主与和平的光明前途国民党 今天的中心工作在于消灭共产党,日本是我们外部的敌人,中共是我们国内的敌人,只有在消灭中共才能完成我们的任务!
——蒋介石1945年5月在国民党六大上的讲话你能归纳出国民党的政治主张吗?坚持内战、一党独裁 (美国)在中国所追求的长远目标是推动建立一个稳定、统一的亲美政府,而短期目标首先是“阻止共产党完全控制中国”。
———《美国外交文集》实行“扶蒋反共”政策,维护其在华利益。美国政府你能归纳出美国政府的主张吗?窃贼和他的老板1、抗战胜利后的中国时局:根本对立内战的爆发已不可避免蒋介石的担心!?政治上:
不想承担发动内战的千古骂名。
“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 ——陶希圣?军事上:
对蒋介石来说,最大的困难在于他的精锐主力仍远在西南、西北地区,运送这些部队到内战前线需要时间。 万急,延安
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蒋中正
八月十四日 一电盼和平! 大战方告终结,内争不容再有,深望足下体念国家之艰危,悯怀人民之疾苦,共同戮力,从事建设。……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
蒋中正
八月二十日二电晓大义! 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周恩来先生惠然偕临。则重要问题方得迅速解决,国家前途,实利赖之。兹已准备飞机迎呀,特再驰电速驾!
蒋中正
八月二十三日三电事周详!蒋介石的目的:
1、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欺骗人民。
2、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在中国共产党身上。假和平,真内战《磨好刀再杀》讨论去?还是不去?中国的前途处在了一个十字路口……毛泽东的第一次选择!不去?正中蒋介石的圈套。去!1、从人民利益出发,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同时教育人民。2、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你认为毛泽东是否应该去重庆?3、使我党在政治上获得了极大的主动。 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我们去了,可是他们毫无准备,一切提案都是由我们提出。 -—毛泽东赴汤蹈火,促和平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离开延安飞赴重庆。毛泽东等赴重庆谈判张治中毛泽东赫尔利周恩来王若飞 请学生观察以上“美国用军用飞机空运国民党军队到内战前线”和“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两幅插图。从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第一幅图表明美国支持蒋介石打内战已是势在必行。 第二幅图表明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以大局为重,不顾个人安危,毅然赴重庆,争取和平、民主。 抗战胜利之初的中国国内形势的特点是:美国的扶蒋反共政策和蒋介石的“假和平、真内战”阴谋。2.时间、地点1945年8月—10月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在重庆谈判谈判地点
重庆桂园毛泽东和蒋介石在重庆合影(1945年8月)3.结果 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双方同意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邀集各党派代表和社会贤达协商国是,讨论和平建国方案。《双十协定》原稿影印件谈成了吗?重庆谈判毛泽东和蒋介石互敬酒时间:1945年8月-10月 地点:重庆
人物:蒋介石、毛泽东、周恩来。
结果: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
内容:同意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拒绝承认解放区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意义: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和平的诚意;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使得中国共产党赢得了民心,争取了主动。重庆谈判:3.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1946年1月10日重庆讨论了建立联合政府、和平建国纲领、召开国民大会、修改宪法草案、整编军队等问题通过了一系列决议,再次确定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
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国共双方的军事较量全面内战爆发二.国民党发动内战1.内战爆发前的形势内战爆发前国共双方力量对比:美军机空运国民党军队到内战前线美军舰运送国民党军队到内战前线 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时间:1946年6月标志:2.内战爆发中 原1946年6月
国民党进攻
中原解放区历 史 的 一 页全面内战爆发3.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1946年10月,国民党军队占领张家口,全面进攻达到最高峰;1947年3月,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开始发动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陕北山东三.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1.“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1946年8月,毛泽东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坚定了中国人民革命必胜的信念。我们不但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他。
——毛泽东运动战2、自卫反击的战略战术:论断:方式:目标: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作战原则
和方针: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想一想:面对国民党的疯狂攻势,解放军采取怎样的策略最终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毛泽东
“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
---毛泽东
运动战术,巧防御1、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1946、6---1947、3
1、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1947、3---1947、夏3、自卫反击的战果:陕甘宁山东青化砭、
沙家店战役孟良崮
战役彭德怀率领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粟裕视察前线 华东野战军在山东孟良崮战役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军的重点进攻。130
万人430
万人1946年6月1947年6月373
万人
人民解放军:国民党军队:195
万人 1947年夏战略反攻时机成熟1946—1947年双方兵力对比与国民党战略反攻的机会即将到来!为什么占绝对优势的国民党军队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其进攻就被人民解放军挫败?一是集中兵力歼灭敌人;
二是党中央、毛泽东的亲自领导;
三是人民军队的英勇作战;
四是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结果:签署《双十协定》召开政协会议时间:1946年6月内战爆发时间:1945年8月——10月代表:蒋介石——毛泽东论断: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国民党发动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主要目标: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作战原则: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转战陕北:粉碎敌人对陕北解放区的进攻孟良崮战役:粉碎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进攻 小结:
和平民主是愿望,老蒋阴谋打内战。
调兵遣将上前线,欺骗人民搞商谈。
泽东毅然赴重庆,和平建国双十定。
一九四六攻中原,全面粉碎搞重点。
毛周主动撤延安,战略主动是关键。1.假如你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1945年”、“毛泽东”、“双十协定”这三个关键词,最有可能出现的事件应该是( )
A.遵义会议 B.西安事变
C.中共七大 D.重庆谈判
2.流行词汇反映了时代的主题,“和平、民主”最有可能流行于( )
A.北伐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国共重庆谈判期间 D.解放战争期间3.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 )
A.重庆谈判 B.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C.共央转战陕北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DCB4.既参加了西安事变的和谈,又参加了重庆谈判的中共领导人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叶挺 D.彭德怀5.右边这幅漫画《磨好刀再杀》所反映的是蒋介石哪一政策( )
A.“攘外必先安内”
B.“不抵抗政策”
C.“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D.“假和平,真内战” 6.1947年3月,人民解放军主动撤离延安,是因为国民党军队进攻( )
A.中原解放区 B.东北解放区
C.陕北解放区 D.山东解放区BDC7.人民解放战争初期,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其主要依据是( )
A.人民解放军有强大的战斗力
B.国民党独裁统治,不得人心
C.国统区人民民主运动高涨
D.解放区将成为巩固的后方8.对右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解读
不正确的是( )
A.此事件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争
取和平的诚意和“弥天大勇”
B.此事件国共双方达成了“双十协定”
C.此事件发生于山城重庆
D.此事件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BD9.毛泽东一次出行前指示:“党内绝对不要依靠谈判,绝对不要希望国民党发善心,它是不会发善心的。”下列事件证实了毛泽东的论断的是( )
A.“双十协定”的签订
B.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发动全面内战
C.蒋介石对中央根据地发动“围剿”
D.蒋介石亲赴西安督促张、杨剿灭红军10.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的解放区是( )
①中原解放区 ②陕北解放区
③华东解放区 ④山东解放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BD11.陈毅借用《三国演义》中的历史典故,将哪一次战役豪迈地称之为“百万军中取上将(整编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首级”(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孟良崮战役12.右图反映的是毛泽东在1947年率领党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转战陕北的情形,其结果是( )
A.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
B.粉碎敌人对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C.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
D.解放了全中国 13.“仗有很多种打法,有一种胜利,叫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占领。”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能体现这一观点( )
A.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红军长征 D.渡江战役DBA14.1946年,当国民党撕毁“双十协定”发动全面内战时,周恩来说:“我们并不因为蒋(介石)破坏了这些协定,就以为没有了收获。因为全国人民都承认了这样的事实,认为中共的地位是不可抹杀的。”这表明( )
A.共产党通过重庆谈判赢得了民心
B.美国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C.共产党在战场上连连打败国民党
D.国民党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15.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两者的相似点有( )
①张学良都直接参与其中
②中国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③国共都达成了反对内战的意向
④都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AD16.右图为毛泽东与蒋介石1945年在重庆拍摄的两人一生中唯一的单独合影,他们这次见面谈判取得的重要成果是( )
A.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B.决定对日本的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
C.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签署“双十协定”17.下列图片可以归纳为一个学习主题为( )A.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B.发展变化的国共两党关系
C.人民军队的成长历程 D.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DB18.材料一:下面这首七律反映了某一历史事件:
铭心刻骨最难忘,延水河边内战忙。
共党真情申道义,中华危局动张杨。
西京城里拘顽蒋,档案笺中改旧章。
民族长城初筑起,定教倭寇唤爹娘!
材料二: (1)材料一中的诗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重大背景是什么?
西安事变。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或中日民族矛盾激化,或日本大规模侵华)。
(2)这一事件是如何解决的?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它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3)材料二中照片拍摄的地点是哪个城市?毛泽东为什么会来到这里?
重庆。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4)材料二中国共双方的谈判有什么成果?这个成果是否产生了重大积极影响?
国共双方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没有,蒋介石很快撕毁协议,发动了全面内战。
(5)从两次国共谈判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或国共两党的关系取决于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