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8-17 12:37: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你知道吗?发明造纸术蔡伦改进造纸术华佗麻沸散;五禽戏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司马迁《史记》(纪传体)佛教传入中原张陵张角太平道教五斗米道教一、自主学习——初识两汉科技与文化思考:在纸发明以前中国古人都有哪些书写材料?二、合作探究与分享——科技展厅
二、合作探究与分享——科技展厅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范晔的《后汉书》
问:1、从记载中,蔡伦用什么原料造纸?
2、蔡伦制造的纸被称为什么?
3、这种纸有什么优点? 轻薄柔韧,取材容易、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成本低,很快就得到了推广应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蔡侯纸二、合作探究与分享——科技展厅
世界其他地区的人,他们在什么材料上书写?羊皮纸
以羊皮制成。两面光滑,都能书写,且书写方便,比纸莎草纸更加适用,但价格昂贵。广泛用于欧洲。莎草纸
古埃及人采用的书写载体,用纸莎草的茎制成。类似于竹简的概念,但比竹简的制作过程复杂。莎草纸一直使用到8世纪左右。二、合作探究与分享——科技展厅
造纸术发明的伟大意义 造纸术由我国传遍世界,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播,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之一。二、合作探究与分享——科技展厅
明辨是非大家好,欢迎来到两汉文化展的医学展厅。我是华佗,我擅长外科手术,曾经替人刮骨疗毒,被誉为“外科鼻祖”呢! 为减轻手术过程中病人的痛苦发明了“麻沸散”,这可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醉剂。在行医过程中,我利用“望闻问切”四诊法,编写了《伤寒杂病论》一书,对后世影响深远。除此之外我还创造了“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由于我医术高超,贡献巨大,后世尊称我为“医圣”。二、合作探究与分享——医学展厅
“医圣”的名称怎么会是华先生的呢?大家不要被华先生误导,听我慢慢道来。我乃东汉末年张仲景,由于家乡传染病的流行死了很多人,我便决心钻研医术,救死扶伤。我根据自己收集的民间药方和实践经验,写成《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在诊断上提出要对症下药,还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我才是“医圣”!明辨是非二、合作探究与分享——医学展厅
“坐堂医生” 张仲景曾在长沙做太守,当时做官不能随便进入民宅。于是他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不问政事,他坐在衙门的大堂之上,给群众看病。时间久了,形成惯例。每逢初一、十五,他的衙门前就聚集了许多来自各方的病人等候看病。后来,人们为纪念张仲景,就把坐在药铺里给病人看病的医生,叫“坐堂医生”。二、合作探究与分享——医学展厅
人物简介
司马迁,字子长,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著有《史记》一书。“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司马迁撰写《史记》的目的。其中“通古今之变”的“古”“今”分别指何时?“成一家之言”指的是什么?二、合作探究与分享——史学展厅
司马迁(BC145-BC90)
1、10岁开始在父亲的影响下研读古书,爱好文史,学习十分认真,。2、20岁那年从长安出发,到各地游历;几次同汉武帝出外巡游,到过很多名胜古迹。3、38岁那年,司马迁接替父亲司马谈做了太史令,有机会阅读了大量国家藏书。4、55岁那年,司马迁完成了《史记》。二、合作探究与分享——史学展厅
1.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2.鲁迅先生评价《史记》一书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学价值文学价值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史记·报任少卿书》 二、合作探究与分享——史学展厅
以史观人:二、合作探究与分享——史学展厅
材料一 太史公临终前握着司马迁的手说:“我们的先祖是周朝的太史……我死之后,你继我做了太史,不要忘记我想要撰写的著述啊。……司马迁低下头流着眼泪说:“儿子虽然驽笨,但我会详述先人所整理的历史旧闻,不敢稍有缺漏。”
材料二 “草创未就,适会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继承祖业,恪守史家职责正直不屈,百折不挠材料三 汉文帝仁爱躬俭,励精图治,举贤良方正以收天下英才,躬耕籍田以劝农桑,南睦南越,北和匈奴。但到了汉武帝时实行了一系列“多事”政策,造成了“国家用竭,海内萧然”的结果。 秉笔直书,不畏权贵通过总结历史成败兴盛的经验教训,为后来者提供借鉴(热爱国家)二、合作探究与分享——史学展厅
上面两幅图片分别是两种宗教的活动场所,你知道是哪两种宗教吗?佛教、道教二、合作探究与分享——宗教展厅
印度西汉
末年寺院转世投胎,忍
受苦难虔诚
信佛,来世幸福东汉
时期道观修身养性,炼制丹药长生不老,得道成仙中国二、合作探究与分享——宗教展厅
我国封建统治者提倡和扶持宗教。同学们分析一下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佛教的教义:今生能够忍受苦难,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道教的教义:通过修身养性,炼制丹药,可以实现长生不老。原因:宗教可以麻痹人民的思想,有利于封建统治者统治人民。二、合作探究与分享——宗教展厅
禹王宫栖岩寺宗教 迷信 ≠二、合作探究与分享——宗教展厅
想一想:两汉时期在科技、医学、史学等方面取得如此之多成就的原因是什么?三、思辨交流交锋——展示你的收获
材料一 汉高祖称帝之后,在政策上采取了 “无为而治”的理念,又经过文、景、武帝的励精图治,国家是强大统一的,政治上基本是稳定的。出现了“海内安宁,家给人足”、“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的局面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材料二 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对后世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儒家、道家思想为中国传统文化奠定道德准则和哲学基础,而对于两汉的影响则是直接的。是对先秦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外之间经济文化交往;
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了哪些收获?快和你的朋友们分享一下吧! 通过众多展厅的参观,你有何感想?两汉文化有什么特点?先民的哪些品质值得咱们学习?提示: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不是故步自封、自我封闭的文明体系,当时我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更用一种广阔的胸怀积极吸收融合世界文化,我们为我们的祖先感到自豪。精神品质:勤于实践,乐于探索,勇于创新,传承弘扬传统文化。三、思辨交流交锋——展示你的收获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先人已去,精神永存! “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新时代的有志青年定会发扬先人爱国、进取、探索、钻研的精神,在实现复兴之梦的路上,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展现中国精神,彰显民族自信,书写更加灿烂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