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

文档属性

名称 平面镜成像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0-03-21 21:22:00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平面镜成像山东省金乡县王丕中学 物理组 点燃的蜡烛在你身旁,你是怎样看到烛焰的?烛焰发出的光是怎样传播的?如果光照到镜面上会发生什么现象? 蜡烛旁放块镜子,为什么会看到蜡烛在镜中的像?而在镜后观察却看不到?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复习导入学习目标:
1、通过“平面镜成像”实验活动,感知平面镜成像的初步规律。

2、经历“平面镜成像”实验设计探究、体验探究的乐趣,
并进一步提高实验探究技能。
一、认识平面镜平面镜——反射面是光滑平面的镜子.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设计: 在桌面上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实验时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玻璃板后放一支同样未点燃的蜡烛,移动蜡烛,直到从玻璃板前看这支蜡烛好象点燃一样,即让它恰好与蜡烛所成的像在同一位置. 1.像与物的大小相等2.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3.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交流合作、总结规律4.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物像关于平面镜轴对称二、平面镜成像的原因1、人眼是怎样确定物体的?2、人眼是怎样看见平面镜中的像的?虚像:它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
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发射升华提高想想议议实验中为什么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而用玻璃板既能看到像又能看到后面的蜡烛,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因为平面镜无法确定像的位置.这种方法被称为“等效替代”法习题一:如图,AB是放在平面镜前的物体,A`B`表示物体在镜中所成的像。甲、乙、丙三个图哪个是正确的?
巩固提高答案:乙习题二:判 断 从平面镜内看到一只钟面上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此时时间是()。A、7:25B、6:35C、5:25D、4:35答案:
(D)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反射面是平面的镜叫平面镜内容小结像和物大小相等平面镜成虚像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和物的连线垂直于镜面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现象等效替代法再见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教学设计
金乡县羊山中学 胡红霞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课前准备:
准备实验用的器材:
学生探究活动用:
150mm×200mm透明玻璃(厚3mm)一块、150mm×200mm平面镜(厚3mm)一块、金属夹两个,铁架台、蜡烛(不一定等大,开始不给打火机)两个等。
教师教学用:
150mm×200mm透明茶色玻璃(厚3mm)一块、150mm×200mm平面镜(厚3mm)一块、金属夹两个,
教学过程
一、沟通:(课前五分钟)
师生互相问好,
师:敢积极发言吗?
  生:敢。
  师:我现在要提课一个问题。不管问题有多难,不管你会不会答,你都敢尝试一下的,请举手。(学生陆陆续续举手)举得不痛快。放下手。后面犹犹豫豫的同学见到前面的同学举手了,他不举有点不好意思,才把手举起来,所以举手的动作有点犹豫。现在你们想好,敢尝试就把手举起来(学生马上举手)哎,我还没让举手呢,不敢尝试你就老老实实地不举,好不好?
  生:好。
师:谁敢尝试我的这一个问题?(众学生马上举手)
1、上课上得开心了,敢不敢笑?
2、有话想说,举手了,可老师又没看见,敢不敢站起来就说?
好,上课!
二、导入新课:(3分钟)
人们常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这甲天下的山水图片吧!(课件出示三幅图片:船行山顶)
面对此情此景,清代诗人袁枚这样赋诗:“船于山顶行,桨在天上撑”,你能根据画面说说:船能在山顶行是怎么一回事吗?
如果在波涛汹涌的海面还会出现刚才的景象吗?这是因为?(水面是光滑的平的可以看作镜子)
学生说出镜子后: 同学们的课桌上也有一面的镜子,大家可以拿起来观察一下,你注意到它的表面怎么样?
师:像这种表面是平的镜子(教师板书)物理学中叫做“平面镜”。(课件出示:平面镜)
师:我们知道,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镜子大都是在玻璃后面涂上水银制成的,是不是只有涂了水银的玻璃才是镜子呢? 生:不是
师:同学们说说看,还有哪些可以当作平面镜?生:铜镜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其实,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王朝时代,我国劳动人民就制造了铜镜。(多媒体播放有关中国古代铜镜介绍的科教短片)
师:是不是只有铜才能做成镜子。(学生讨论)
生:不是,有平静的水面。
生:光亮的金属表面。
师:不仅玻璃可制成平面镜,抛光的金属平面(向学生展示光盘的光滑一面)、平静的水面都可以看作平面镜。
(我国科学家在光学领域为人类作出了很大贡献。我这里有他们的像片,哪位同学愿意上来看?(请了四五位同学先后上到讲台上来,老师从讲桌下面悄悄取出一面镜子让学生看一下。)接着老师问:刚才上来的几位同学,你们看到了哪些科学家的像片? 生:我看到了自己的像。对你们不愧都是未来的科学家,简简单单的一句就说出了物理学中两个概念:“像”和“物”我们把镜前的物体称为“物”,在镜中看到的称为“像”。)
括号内这段不知放在这里是否累赘?
三、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一)虚像(五分钟)
这个玻璃板可以看作镜子吗?
师:接下来老师用这个玻璃板给同学们表演一个小魔术。
(表演:火烧手不烫小魔术。一块平板玻璃与黑板平行,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在平板玻璃的两边分别对称地放置两支相同的蜡烛,朝学生的一面点燃,朝教师的一面未点燃,教师用把手放在未点燃的蜡烛上。)
(教师边实验边引导学生注意观察。)
师:有爱心的同学可能担心老师的手会烧伤的,老师真有这个“功夫”吗?
生:没有。
师:那又是为什么呢?
(教师从另一面拿走未点燃的蜡烛,学生发现蜡烛的像还是存在的。)
师:原来这支蜡烛并没有点燃,同学们刚才看到的只是蜡烛的像。
师:同学们在镜前能否看到点燃的蜡烛的像呢?
生:能看到。
教师演示小孔成像。
师:那么,老师还是用这张纸,能不能接收到刚才实验中这支点燃蜡烛的像呢?
生:可以!
师:现在,教师请几位同学上来看看,好吗?谁愿意合作?
(几位同学走上讲台观察)
师:请你们说说,你们有没有在白纸上看到蜡烛火焰清晰的像?
生:没有。
师:看来这种像有点神秘,物理学中把这种能被看见,但在屏幕上得不到的像叫做虚像。(课件出示)所以我们说,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
(二)实验探究(将虚像的讲解放入第一次探究中问题汇总时,效果会怎样?)
师:那你们想过平面镜成像还有什么特点吗?(板书: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师: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我们已经知道了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那么,就请大家拿出平面镜观察,然后大家猜想一下,平面镜成的像跟物之间有何关系?(猜想贴在黑板上)并对学生的活动与猜想作出合理的评价。
大家通过观察活动,提出这么多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猜想,有些是可以直接观察到(在黑板上打勾),而有些仅仅是我们的猜想,要科学的确定这些观点是否正确,我们应该怎么做?
【方案二:老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有非常好。归纳起来同学们想观察平面镜成的像与物的正反相同吗?与物的大小形状一样吗?像的位置在哪里?其中,像的形状和正反我们照一下镜子就可以观察到,我们就集中精力解决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大家说好不好?或:   1、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是什么关系? 2、像与物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3、像与物的左右有什么关系? 4、它们的连线与镜面是什么关系?】  教师:刚才这位同学说的对,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只有用实验证猜想,才可以科学的学习好物理知识。我们设计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首先考虑的是选用什么器材?(在做实验之前,我们要制定实验计划,包括实验需要什么器材,如何进行,观察什么,记录什么。每组同学面前都有一些实验器材,是我提供给大家的,这些器材请大家选择使用,也可以使用其它的器材,制定出一个完整的计划。)
学生自选器材:
A、平面镜、玻璃板(开始不出现)半透膜;
B、刻度尺、量角器;
C、蜡烛(不等大且没有打火机)、棋子、手电筒、瓶盖
其他的如小刀、夹子、黑白纸 (用光具座怎么样)
学生自己做实验
汇总实验的问题并交流解决
学生的探究课堂汇报:你选择的物体是什么?实验中有什么困难和问题?如何解决的?(如不能同时观察到物和像,从而无法确定像的位置?如何比较像和物的大小?不用黑白纸看不清像?像不够清晰?点燃蜡烛、贴上汽车贴膜等 )
教师讲解巡视中发现的问题,如:只实验一次行吗?提醒学生要改变物体的位置多实验几次才能使我们的结论准确;
学生二次做实验(8分钟)
分析实验记录:
选用的
实验器材
次数
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物的大小
像的大小
你在探究过程中要记录的其他数据
1
2
3
你的其他发现
(6)教师小结得出实验结论:(1分钟)
用这样的实验验证了我们前面提出的平面镜的一些特点。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板书上勾画出可以验证的特点,并打出多媒体课件。
现在,通过我们科学的探究,大家应该都有自己的结论,现在,同学们用自己得到的结论完成下面的问题:
平面镜成的像是 虚 像。
像的大小形状与物体的大小形状 相等。
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相等。
(7)实验反思:(8分钟)
1、你们小组在实验中最可能出现的错误在哪几个环节?在哪些方面容易出现较大的误差?
2、你们小组在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哪些意外情况? 你对这些现象的解释是什么?
(8)游戏巩固(5分钟)
教师:为了加深同学们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印象,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教师准备了一面大的平面镜(迅速安装道具),我请哪位同学上来照一照镜子,他的像怎么办呢?好请同学们推荐一位和长的象的同学(根据同学的推荐找到),照镜者在镜前做一些动作,请同学们判断扮演像的同学的表演是否符合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或者用字母F来)
学生游戏活动表演
教师:刚才两位同学的表演有没有不符合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并指出不符合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哪一条。
学生和教师评价游戏表演。
(9)拓展(看时间而定,若时间不够可以删去)
我们刚才学习探究了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现在让我们两个或三个组合作,用两个或三个镜子组合看看能有什么发现?
这些发现能让你有什么奇思妙想。(万花筒、水表上面的镜子、扩大视野空间、潜望镜)
3分钟(10)教师:今天大家一起探究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同学们表现出了学习知识、探究规律的极大热情.课上到这个地方,我们有必要来队今天的只是做个总结,首先我们探究了平面镜的成像特点(课件出示:实验视频)
其次我们学习应用了替代思想:用白玻璃代替镜子,用与物像同的物体代替像。
教师:大家,对于平面镜还有什么疑问吗?
教师(结束语):大家提的与谈的都非常好!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还要进一步的探究和学习,有些问题可以自己去查阅资料,课后我们带着问题对平面镜成像再做进一步的研究!
教学过程流程图
教法阐述:
本节内容是初中光学部分重点之一,所涉及的作图又是难点之一。学生对平面镜城像有一定的认识,但很多只是来源于生活中的经验,是停留在表面的、比较肤浅的认识。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解决好成像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自己归纳出平面镜成像的几个特点,及时纠正学生在生活中已形成的错误的认识,并通过习题加以强化巩固。本节课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成像的特点及原理,作图应放在下一课时进行。平面镜成像作为学生实验课,上课的主要宗旨是通过学生对平面镜成像实验的探究从而找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第一,开始实验时候,对实验的目的和探究方向给与学生。第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给出指导,在讲解实验过程的时候,对实验的特性要讲清楚。第三在实验的总结上面注重一定的实际联系,使同学还能理解实验的目的和结果。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