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像什么呢
一、学情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的美术课。
让学生用不同的形进行组合,创作出有趣的、多变的世界。了解形的组合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组合图形的独特美感,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点、线、面组合的基本规律。能采用多种表现方法来创作出与众不同的形的组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感知想象力,拓宽视野,学会创作的表现手段。激活学生的创作灵感,直率表达。
三、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彩色纸、胶水、课件等;
学生准备:水彩笔或油画棒、彩纸、剪刀、胶水。
四、课时 2课时
五、教学内容
《像什么呢》
六、教学流程:
一、刺激想象
A师生互动。
教师:“听说我们一( )班小朋友的想象力很丰富,有一个人不服气了,她说我要借今天这节课和他们比一比,看看是他们的想象力丰富还是我的想象力丰富。现在有请挑战者美丽的施老师上场。比赛的内容:将一张彩色纸无意的撕下,贴在另外一张纸上,然后根据你合理的想象添加成画”。
施老师完成后。
“哪位同学敢上来和施老师比试比试,”请一位同学上来添加画。
请同学们评比,得出结论。
“下面开始第二轮比赛,把撕开的一组纸块贴在纸上,进行有内容连贯的添加。”再次有请美丽的施老师。
施老师完成后。
“那位同学敢接受施老师的挑战”。
学生评比,教师总结。
出示课题:《像什么呢》
欣赏同类作品:看大屏幕。
二、发散思维
a欣赏学生作品,从中了解想象的方法。让学生看图,问“从中你学到的什么?”“好玩在哪里?”“巧妙在哪里?”“什么地方很新异?”最后问:“你看懂了什么?”
b小结。
请学生总结总结出:将纸随意撕开,选择其中的一块进行想象,它“像什么呢?”还可以将纸随意撕开,把所有的纸块全部利用起来,进行同一主题的想象,它们“像什么呢?”能否巧妙地运用废旧纸张,采用各种撕法,利用所有纸块形状进行多种想象,它们又“像什么呢?”并追问学生:“如果你来做,你想怎么做?”
c大胆创作
“撕开的纸块到底象什么呢?”引导学生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启发想象。
1、? 作业形式。可小组完成,也可单独完成。
2、? 作业要求:不要将纸块的四周贴得太紧,可以用油画棒、水彩笔、水粉色等工具来进行想象创作。
七、小结与评价
1、? 学生互相观摩作业,发现他人独特新异之处,交流评价。
2、? 教师小结:生活中充满了想象与创造。
八、教学反思
九、板书设计
像什么呢
想象与创造
独特新异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