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土与火的艺术 教案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土与火的艺术 教案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少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8-08-17 17:17: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火与土的艺术》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了解彩陶的历史及彩陶演变的基本知识、艺术特色以及制作方法,初步认识彩陶的结构、器形特征和主要的纹样;能以水墨画的形式来表现彩陶的器形。通过观看图片,了解彩陶的基本知识;观察、比较、归纳彩陶的主要造型特征;通过观察课件演示、教师示范和作业练习,进一步加深对彩陶的感受。感受彩陶的艺术魅力,提高对彩陶的鉴赏能力,培养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爱国主义情结。
学生情况:
新入学的学生刚刚接触文化性比较强的美术课,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新奇、有趣、好玩的,而且新生入学前所受的教育各不相同,心理因素也不一样,在绘画上、工艺制作上一定有着自己的创造思维、想象能力、技法的个性。
教学方式、手段:
利用欣赏图片等课件,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直观性演示,充分调动起学习气氛。
选择富有文化情趣的教学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游戏教学形式并渗透美术术语,在学生不知不觉游戏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注意学生的情绪,语言要亲切,气氛要轻松,要积极鼓励学生动脑筋,大胆添画,来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师准备:
水墨作画工具,如笔、墨、纸、砚。
学生准备:
水墨作画工具,如笔、墨、纸、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中国画的工具材料,感受水墨画笔、墨、纸的特点。 ????了解彩陶的历史及彩陶演变的基本知识、艺术特色以及制作方法,初步认识彩陶的结构、器形特征和主要的纹样;能以水墨画的形式来表现彩陶的器形。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中,能学会控制水分,并尝试各种用笔、用墨方法。通过观看图片,了解彩陶的基本知识;观察、比较、归纳彩陶的主要造型特征;通过观察课件演示、教师示范和作业练习,进一步加深对彩陶的感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欣赏及表现,使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感受彩陶的艺术魅力,提高对彩陶的鉴赏能力,培养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爱国主义情结。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在自主探究的欣赏与学习过程中,了解彩陶的造型特色及其艺术风格,感受彩陶的独特魅力。
教学难点:
用水墨画的形式来表现彩陶的外形。
教学设计
猜一猜:彩陶的年龄有多大?
观看纪录片《柳湾彩陶》,回答问题,了解彩陶的历史。
看一看:彩陶的形状
观看图片并交流:陶器的用途、造型特征、色彩和材料。
做一做:彩陶的制作方法
教师演示课件:彩陶制作的泥条盘筑法。
画一画:水墨表现彩陶器形的方法
教师示范:勾线法和泼墨法绘制彩陶器形。
赏一赏:欣赏学生儿童水墨画作品
观看学生作品图片并评析。
拓展与欣赏:
中外彩陶的制作方法及代表作品欣赏。
作业要求
教学中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以生动有趣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创造欲望。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鼓励学生大胆做画。能用线和面的方法来表现彩陶的器形,掌握简单的水墨画表现方法。
教与学的评价
自评:学生绘制的彩陶器形特征是否明显并交流作品的创作过程和体会;
互评:选出造型装饰纹样古朴、原始感的作品。
反思和总结
教学目的是指导学生选用水墨画工具、材料表现彩陶的造型;引导学生体验用笔用墨等造型语言;引导学生运用造型语言来表达自己对彩陶的独特感受,发展视觉表达能力。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通过知觉,运用主观能动性,表现感知觉。这样深层次的理解,对于一年级的孩子十分艰难,所以使用录像片和欣赏图片及游戏作为教学方法,这一系列的手段,使未参与的学生激情高涨,将课堂一次次推向高潮。通过彩陶的形与色,营造课堂的文化和历史气氛,孩子创造了许多的水墨画表现形式和作品,同时很好地发展自己的视觉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