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土地改革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土地改革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8-17 21:28:08

文档简介

《土地改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土地改革》是人教版2018年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3课的内容。其承接上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以及《抗美援朝》的史实,主要讲述中央人民政府于195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没收了地主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建立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全国大部分地区改革都已完成,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真正获得了解放。土地改革的完成有着重大的意义,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重要措施之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
(2)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3)理解土地改革的意义。?【过程与方法目标】?
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数据,训练学生使用对比、分析、归纳等学习历史的方法;实施探究式学习,掌握合作式学习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识土地改革的胜利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为即将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认识中国农民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一直憧憬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激发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土地改革的开展。?【教学难点】?
土地改革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农村阶级成分的划分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文件节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由“如果当年也有朋友圈”提问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引起思考。?
二、讲授新课?
(一)土地改革原因?
1、展示数据材料:解放前,中国农村的具体情况(所占农村人口比例VS占有土地比例);?2、分析当时农村里的大多数人会过着怎么样的生活(与地主对比)??3、过着这种生活的根源在哪里?----封建土地所有制?4、如何改变这种状况?
学生思考回答:新解放区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改。?(二)土地改革概况?
1、展示报纸,引导学生回答:土改开始的时间、标志。?2、分组分析阶级成分的划分标准、讨论土改中的诉求及理由。?3、“各阶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分析土改的实施。?4、土改完成的时间。?????(三)土地改革意义?
1、展示图片:《土地房产所有证》——土地所有制转变。?2、展示材料:?
(1)土地改革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的拉土垫地,把一千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种上花生和棉花。?(2)对比表:1949年与1951年粮食产量对比?
(3)棉花等工业原料作物的产量1951年即已超过历史最高年产量。?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3、?展示材料:辽宁农民土改后给毛主席的一封信(摘录),概括土改的意义?
4、?通过“历史剧场——老农民的烦恼”分析土改之后农民面临的新问题,为三大改造做铺
垫。?(四)课堂练习?
每组代表选择关键词答题。?(五)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新课程理念坚持把“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旨,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规范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学习《土地改革》,首先要分析土地改革背景,让学生明确土地改革的必要性,通过制作人口比例和土地占有比例图表,以此表现土地占有不均衡的强烈反差,进而分析出这种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是本课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分组(分阶级)按角色讨论,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分析研究,在自学和交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并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是难点,由于理论较抽象,所以教师提供材料,根据材料分析,帮助学生掌握。
课件25张PPT。老解放区
已完成土改占有土地比例所占农村人口比例地主农民解放前,中国农村的具体情况如何?农民坐享其成劳而无获地主农
民四川大地主刘文彩庄园农民交地租后被迫逃荒要饭农民被迫卖儿卖女 地主“周扒皮”为了长工们能多干些活,半夜三更起来学鸡叫。因为以前没有钟表等计时工具,卖身契上明文规定,长工们从鸡叫起床开工日落则收工。周扒皮半夜学鸡叫,使得那些长工们提早起床为他披星戴月的劳作 ,长工们恨死这个“周扒皮”了,最后忍无可忍,小长工小宝献计教训了“周扒皮”一顿。 农民过着这种生活的根源在哪里?封建土地所有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二、土地改革经过地主富农中农贫农雇农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节选)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第二章 土地的没收和征收
第二条 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但地主的其他财产不予没收。
第六条 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
第七条 保护中农(包括富裕中农在内)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
第三章 土地的分配
第十条 所有没收和征收得来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除本法规定收归国家所有者外,均由乡农民协会接收,统一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料的贫苦农民所有。对地主亦分给同样的一份,使地主也能依靠自己的劳动维持生活,并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批斗地主烧地契土改中拔出地主立的地界碑农民分到土地土地所有制的转变:从“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三、土地改革意义1949年与1951年粮食产量对比土改后第一个丰收年三、土地改革意义 土地改革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的拉土垫地,把一千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种上花生和棉花。
棉花等工业原料作物的产量1951年即已超过历史最高年产量。1、从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三、土地改革意义2、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辽宁农民土改后给毛主席的一封信(摘录): 敬爱的毛主席: 我们祖祖辈辈做梦也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经过土改,这个梦想实现了。
过去在别人地里出力,现在在自己土地里出力劳动;过去是一个肩给地主扛着饭碗,现在劳动成果完全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生产的劲头怎能不大呢?
土改前俺的房子不如地主家牲口棚,出门要弯腰,进门要低头,现在搬进土改时分到的新房子。
村民王明连说:“土改前我家四条腿是小板凳,带毛的是耗子,现在呢,牲口棚里拴着一头牛,一头驴,全是有毛的四条腿。 老农民的烦恼时间:1952年的某天午后地点:某村的村口大树下 人物:张老汉、王老汉、李老汉仔细听一听他们都有什么烦恼?历史剧场张老汉说:我家连买种子的钱还没凑齐呢!村西头的李二狗说是能借我钱,但是要高利息,你们说怎么办?王老汉说:我家没分到干活的牲口,孩子去参加抗美援朝了,家里也没个壮劳力,这地要怎么种?李老汉说:我家分的地周围没有水渠,平时浇地全靠挑,要是今年雨水少,我也是白忙活。他们各自的烦恼是什么?家庭较贫困缺资金个体家庭缺乏劳动力、生产工具一家一户缺抵御天灾的能力,无法解决水利问题斗地主烧地契分田地把身翻保富农2.新中国成立前,下列关于我国土地制度的说法不正确是( )

A.土地制度极不合理
B.只有老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
C.占农村人口极少数的地主和富农占有绝大部分土地
D.占农村人口绝大部分的农民占有大量土地
D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下列事件中,既巩固了政权,又促进了经济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创造了条件的是( )
A.和平解放西藏 B.土地改革
C.抗美援朝 D.制定宪法B3.从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到孙中山先生的“耕者有其田”,中国农民拥有土地的千年梦想都没有实现,真正的“耕者有其田”是在( ? )后普遍实现的。
A. 新中国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颁布
D. 辛亥革命
B5、下表为白城县岭下、胜利、建政三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表中阶级结构变动的直接原因是( )A.《共同纲领》的颁布???????? B.新中国的成立
C.土地改革的完成????????????????D.抗美援朝的胜利C请你在新年联欢会上为大家 献舞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