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二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课件(共32张PPT)+视频(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二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课件(共32张PPT)+视频(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8-19 11:39:32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随处可见的“洋品牌”我们的国产名牌也走向世界…….    从刚才的图片中,你发现了什么?  人们可以轻而易举从身边买到世界各地的产品,世界各个地区越来越紧密地成为一个整体。这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怎样的趋势?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课标要求:了解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主要因素
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经济全球化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简单的说也就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概念阐释】:经济全球化之前世经济全球化之今生经济全球化之未来视角一:
经济全球化之前世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密不可分。世界市场形成可以说是经济全球化极为重要的一部分,灵魂。开始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一战、大危机和二战中,全球化陷入困境 全







强全球化迅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视角二:
经济全球化之今生 为什么20世纪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会迅速发展呢?请同学们根据以下材料,结合所学课本知识回答。 材料一 唐朝时,玄奘西行取经往返于长安与天竺用了几十年,今天我们从北京坐飞机去印度只需几个小时,而如果利用电话或者是互联网,就可以和身在印度的朋友进行即时通话联系了。①技术手段: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材料二:随着“冷战”的结束,一些陈旧的观念被人们抛弃。世界市场化的规模和速度大大提高。前苏联东欧国家走上市场化道路;中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大步推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市场的控制也大为松动。整个世界的开放度、市场的自由度前所未有。经济文化的合作交流冲破了不同政治制度国家与地区之间界线,逾越了过去人为造成的禁区与鸿沟。③体制保障: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材料三、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凭借全球化技术(如:无线电通信技术、核武器、计算机网络等)而形成的经济、军事力量,无疑会为掌握这些力量的国家带来巨大的利益。准确地说,全球化将处于掌握全球性技术力量的国家主导之下。——赵英《技术演进与全球化》④物质基础和根本动力:科技进步、生产力的发展②扫除障碍:两极格局的结束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⑴技术手段:⑵扫除障碍:
⑶体制保障:
⑷根本动力:科技进步、生产力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的发展两极格局的瓦解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之一:生产的全球化 全球闻名的“耐克”球鞋年产9000万双,每年都推出一百多种新产品和新款式。但是,美国“耐克”公司7800多名职工只负责设计、选厂、监制和销售,而生产却由分散在世界各地的40多家工厂来完成。材料一:美国生产的波音客机,所需零部件来自6个国家的1500家大企业和1.5万家中小企业。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之二:贸易的全球化材料二:阿里巴巴是全球最大的网上贸易市场和商人社区,为来自2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60多万企业和商人提供网上服务,网上外贸金额达到200亿美元。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之三:资本的全球化 国际金融市场年交易值达500万亿美元,每年通过国际金融市场实现的融资在1000万亿以上,它们可24小时为世界服务。目前,外资在各国资本构成的比重不断增加,发达国家达到25%,发展中国家平均13%。思考:在全球的生产、贸易、资本流通中,谁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呢? 目前全球大约有6.5万家跨国公司,它们大约控制着世界生产总值的30%、世界贸易的60%、技术研究开发及技术转移的80%、以及海外直接投资的90%。经济全球化的载体:跨国公司⑴生产、贸易、资本的全球化
⑵跨国公司成为全球化的载体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新闻播报新闻一
? 2001年加入WTO后,中国在分享着WTO的“经济红利”,从全球化中受益,这从入世后全线飘红的宏观经济可见一斑。2002年至2007年中国?GDP?增长率分别为9.1%、10.0%、10.1%、10.4%、10.7%、11.9%。新闻二
对外开放,引进来的不仅是资金和技术,还有…… 1981—1985年在美国的危害生态工业的国外投资中,发展中国家占35%,日本“最肮脏”生产部门的国外投资中,2/3~3/4在东南亚和拉丁美洲。全球每年生产有害垃圾5亿吨,90%来自发达国家,其中大部分被转移到第三世界国家。 经济全球化使南北之间的贫富差距拉大,根据联合国去年的统计,在过去30年间,最不发达国家的数量从25个增加到49个;世界绝对贫困人口由5年前的10亿增加到现在的12亿;世界上3个最富有的人的财富,超过60个穷国国民生产总值之和…… 新闻三
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在圣诞节、情人节互赠礼物,在麦当劳、肯德基庆祝生日。一个个楼盘命名“美国小镇”、“欧洲花园”,就连乡村理发店的招牌也换成“蒙娜丽莎发廊”,还有年轻人染头发,穿磨烂了的牛仔裤,深度纹身……
?新闻四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系统性金融危机,金融风暴震动全球,如:冰岛国家破产,乌克兰股市累计下滑近80%,英国的首富钢铁大王拉克希米·米塔尔钢铁公司股票价格下跌惨重。 新闻播放完毕!正方: 经济全球化是福音、是鲜花 反方: 经济全球化是祸水、是陷阱 结合教材116页和117页内容和以上四则新闻,展开辩论: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
2)加剧了世界经济的投机性和风险性,经济危机一旦爆发,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空前增强。
3)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严重,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4)加剧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的冲突,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力图推广西方的价值观。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
1、加强了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
2、有效地利用和配置世界各地资源,提高生产效率;3、为各个国家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4、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发达国家它们拥有世界上四分之三的生产力,在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少数国家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影响着国际经济“游戏规则”的制定。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发达国家主导下的经济全球化 何亚非在《推进全球化,引领全球化》(载《学习时报》,2017年1月12日)一文中提到:英国脱欧、美国总统大选“特朗普现象”(贸易保护主义)、意大利修宪公投失败等现象,这些被许多专家称之为“去全球化”或“逆全球化”的现象,其实是全球化进入新时期的表象。“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国,却呈现出冷淡全球化的倾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08年修订版) 视角三:
经济全球化之未来 麦肯锡全球增长模型对2030年全球各地经济实力进行“预测”,主要国家的全球经济总量占比结果如下:美国、欧洲下降,中国、印度缓慢上升,俄罗斯、日本基本持平。 陈建奇在《如何应对逆全球化浪潮》(载《大众日报》,2017年2月15日)一文中指出:逆全球化浪潮的根源是发达国家在全球化中受益下降,新兴及发展中经济体受益较大,越来越大。
特朗普倡导贸易保护主义,美方主动挑起贸易争端,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从抛出500亿美元征税产品建议清单,到声称考虑再对中国1000亿美元出口商品加征关税。
美国无疑还是全球化的主导力量。然而,美国对全球化和全球治理态度在发生转变,核心是美国想改变全球化的格局,制定新的国际规则,以重新掌控全球化利益的分配权。
推动实现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的“新全球化”势在必行。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把握发展的机遇,迎接挑战。以“合作”“共赢”为内核的“中国理念”必将为全球化发展提供新动能,必将激起世人对全球化的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