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溶液课时练习(新版)鲁教版(8份)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_2019学年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溶液课时练习(新版)鲁教版(8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08-18 18:02:43

文档简介

到实验室去: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学号 班级 姓名
1. 实验室需配制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
(1)计算。配制40g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所需硝酸钾质量为__4__g,所需蒸馏水的体积为__36__mL(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mL)。
(2)称量。分别在天平左右两盘放上纸片,调节平衡后,__A__(填字母)。
A.先移动游码到所需位置,再添加硝酸钾直到天平平衡
B.先添加所需的硝酸钾,再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
(3)量取。量取所需蒸馏水要用到的仪器是__BC__(填字母)。
  A  B   C   D   E
(4)溶解。将称量好的硝酸钾和蒸馏水混合溶解。
(5)稀释。20℃时,将20g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4%的硝酸钾溶液,所需加入蒸馏水的体积为__30__mL(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mL)。
2.要配制100g5%的NaCl溶液,需要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D )
A.托盘天平、量筒、烧杯、试管、玻璃棒
B.托盘天平、量筒、烧杯、酒精灯、玻璃棒
C.托盘天平、量筒、烧杯、胶头滴管、漏斗
D.托盘天平、量筒、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
3.现用98%的浓硫酸配制500mL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密度为1.14g/m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实验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和胶头滴管
B.该20%稀硫酸中,溶质质量为100g
C.实验中不需要使用托盘天平
D.该20%的稀硫酸中,溶液质量∶溶剂质量=5∶4
4.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取、量取、溶解、转移
B.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
C.把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润洗过的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
D.量取水时,用规格为50mL的量筒量取42.5mL蒸馏水
5.下图是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的流程图。
请回答:
(1)应称量__7.5__gNaCl,需加水__42.5__mL。
(2)若称量NaCl固体时指针向右偏转,则应__向左盘添加氯化钠__直到天平平衡。
(3)取上述溶液10g加水稀释到__30__g,可得到5%的NaCl溶液。
6.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除使用托盘天平(带砝码)和药匙外,还需要用到下列仪器中的( B )
A.玻璃棒B.烧杯
C.100mL量筒D.胶头滴管
7.下列关于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C )
A.将氯化钠和植物油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都能形成溶液
B.把20%的蔗糖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C.配制50g16%的氯化钠溶液一般经过计算、称量、溶解等步骤
D.向20℃时的蔗糖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食盐不再溶解
8.小明同学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请你帮小明同学选择正确的操作顺序,并指出在哪一步操作中存在着错误( A )
A.④⑤①②③;②B.④①②③⑤;⑤
C.③④①②⑤;①D.②①④③⑤;③
9.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 )
A.20g氯化钠加入100g水中
B.10g氯化钠加入40g水中
C.向40%的100g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0g水
D.将10%的100g氯化钠溶液蒸发掉50g水
10小朋要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4%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下列关于配制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①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需称取氢氧化钠固体7.0g;
②用托盘天平称氢氧化钠固体时,在两盘各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
③选用20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④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试剂瓶;
⑤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配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A.①③B.②③⑤
C.③⑤D.②④⑤
11.如图是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
试回答:
(1)B操作中应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是__2.5__g__。
(2)D操作应选用__50__(填“10”或“50”)mL的量筒;量水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跟__量筒凹液面的最低__处保持水平。
(3)E操作的作用是__搅拌,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度__。
(4)完成上述步骤后,将溶液转移至试剂瓶里,并贴好标签,标签书写内容为__5%的氯化钠溶液__。
(5)如果配制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可能造成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误差(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所用氯化钠药品不纯:__偏低__;
②量取水时俯视读数:__偏高__;
③配制完后将溶液转移至试剂瓶时洒出了一些:__无影响__。
12.某市中考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方法是由考生抽签确定考题,小莉同学抽签后被监考老师引导至准备了下列仪器和药品的实验台前:
图1
请回答:
(1)由实验台上提供的仪器和药品,你认为小莉抽到的实验名称是__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__。
(2)按实验要求,图1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玻璃棒__(填名称)。
(3)图2是小莉完成该实验主要操作过程的示意图。按评分标准,每项操作正确得1分,满分5分,实验完毕后小莉得了3分。请找出她失分的操作并说明原因:__试剂瓶瓶塞没有倒放__、__称量时砝码与食盐位置放反了__。
图2
(4)由该实验称量所得的食盐和量取蒸馏水的体积,计算原计划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18%__(水的密度约为1g/cm3)。
(第三单元 溶液)
本单元复习
学号 班级 姓名
1.厨房中有下列物质:①食盐、②料酒、③面粉、④豆油、⑤白糖、⑥面酱,将它们分别放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 A )
A.①②⑤B.①②⑥
C.③⑤⑥D.③④⑥
2.下列物质与水混合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D )
A.味精B.蔗糖
C.小苏打D.花生油
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泥土加入水中,振荡后可以形成溶液
B.蔗糖溶液上半部分溶液的甜度低于下半部分溶液的甜度
C.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因为溶液中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D.氯化钠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少量硝酸钾晶体
4.溶液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物质。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溶液的上层浓度小,下层浓度大
B.溶液蒸干后,均能得到固体溶质
C.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时,溶液为纯净物
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但不一定无色的
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A.水能洗掉所有污渍
B.汽油可洗去沾在衣服上的油渍
C.酒精能溶解沾在试管壁上的碘
D.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6.下列洗涤方式应用乳化作用的是( C )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水洗去盘子中的水果渣
C.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D.用盐酸清洗水壶的水垢
7.下列物质溶于水,能使溶液温度降低的是( A )
A.硝酸铵B.氧化钙
C.氢氧化钠D.浓硫酸
8.下面是“物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的活动与探究。请你一同完成该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水中加入
的溶质
NaCl固体
NH4NO3固体
NaOH固体
加溶质前
水的温度/℃
20
20
20
溶解现象
全部溶解
全部溶解
全部溶解
溶质溶解后溶液的温度变化
温度无明显变化
温度降低
温度升高
结论(填“放热”或“吸热”)
固体氯化钠溶于水无明显放热和吸热现象
__吸热__
__放热__
  根据物质溶解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说明NH4NO3固体溶解时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__>__(填“>”“<”或“=”)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
9.请说出三种把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
【答案】①加入硝酸钾晶体;②降低温度;③蒸发水。
10.要想使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为饱和,具体操作有: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水;⑤蒸发水。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D )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①③⑤D.①②⑤
11.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欲使已经饱和的KNO3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B )
A.蒸发溶剂B.升高温度
C.降低温度D.加入KNO3固体
12.在室温条件下,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如图所示操作:
(1)最终甲、乙两烧杯中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__甲__。
(2)乙溶液在加50mL水的过程中,下列这些量逐渐减小的是__②④__。
①溶解度     ②溶质质量分数
③溶剂的质量   ④溶液的密度
13.蒸干40g某氯化钠溶液得到8g氯化钠。求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溶质质量分数=×100%=20%
答: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14.蒸干50g硝酸钾溶液得到10g硝酸钾晶体,该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B )
A.16.7%B.20%
C.25%D.10%
15.将100mL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溶质质量分数为98%),缓缓加入到500mL水(密度以1g/cm3计)中,所得稀硫酸溶液的质量为__684__g;该稀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26.4%__。
16.某实验小组欲配制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按下述步骤操作,请填空。
(1)计算:需氯化钠__30__g,水__170__mL。
(2)称量:调节天平平衡后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右,此时应__A__。
A.增加适量氯化钠
B.减少适量氯化钠
C.调节天平平衡螺母
(3)配制溶液: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__加速溶解,混合均匀__)。这样得到的溶液即为200g15%的氯化钠溶液。
(4)装瓶、贴标签: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17.欲配制10.0%的NaCl溶液50g,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正确的是( D )
,A.取固体) ,B.称固体) ,C.量取水) ,D.写标签)
18.某同学配制50g6%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②①⑤③④__(填序号,下同),其中操作错误的是__①__。
(2)图②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__广口瓶__,需称取氯化钠__3__g。
(3)量水时选用的量筒的量程最合适的是__C__(填序号),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__凹液面的最低处__保持水平。
A.10mLB.25mL
C.50mLD.100mL
(4)经检测,该同学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AD__(填序号)。
A.氯化钠固体不纯
B.用生锈砝码称量
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D.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珠
19.硫酸是工农业生产中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种试剂,实验室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49g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
(1)经计算,所需水的质量为__39__g,所需98%的浓硫酸的体积为__5.4__mL。
(2)量取上述体积的浓硫酸选用的仪器为__AD__。(填选项)
A.10mL量筒B.100mL烧杯
C.100mL量筒D.胶头滴管
(3)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注入盛有水的烧杯里,并__不断搅拌__。
(4)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__用大量清水冲洗__,然后涂上3%的小苏打溶液。
第三单元 溶液
班级 姓名
第Ⅰ卷 (选择题 共3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餐桌上的饮品种类丰富。下列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   )
A.酸奶 B.玉米糊
C.冰水 D.可乐
2.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B.溶液中一定含有水
C.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D.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饱和济液一定是浓溶液
C.汽油洗涤油污属于乳化现象 D.将氢氧化钠溶于水,所得溶液温度升高
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糖水、汽水都是溶液
C.洗洁精去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 D.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5.t ℃时,向硝酸钠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仍为饱和溶液 B.溶液的质量变小
C.溶质的质量不变 D.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6.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溶质
B.NH4NO3溶解过程中吸热,溶液温度降低
C.欲使100克KNO3溶液的质量分数由5%变成10%,可向其中加入5克KNO3固体
D.25 ℃时,将某KNO3溶液蒸发10克水析出a克晶体,再蒸发10克水析出b克晶体,a与b的质量不一定相等
7.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和用98%的浓硫酸配制20%的稀硫酸。下列仪器:
①天平 ②量筒 ③胶头滴管 ④玻璃棒 ⑤酒精灯 ⑥烧杯
这两个操作中都要用到的仪器是(   )
A.②③④⑥ B.①②③④⑥
C.①②④⑤⑥ D.②④⑥
8.下列措施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的是(   )
,A) ,B)
,C) ,D)
9.实验室用蔗糖配制50.0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取5.0 g蔗糖
B.用量程为10 mL的量筒量取所需的水
C.溶解蔗糖时,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细口瓶中,塞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10.向一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晶体,下列图象中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70分)
二、填空题(共32分)
11.(6分)将溶质和溶剂的名称填入下表相应的空格内。
溶液
75%的医用酒精
碘酒
稀盐酸
溶质
酒精

氯化氢
溶剂

酒精

12.(12分)生产、生活中常需配制溶液。
氯化钠注射液
【成分】氯化钠、水
【规格】100 mL   质量分数0.9%
【密度】1.0 g/cm3
(1)配制一瓶如图所示溶液需氯化钠__ __g。
(2)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溶液的质量分数如何变化?(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__ __。
②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溅出__ __。
③称量含不溶性杂质的氯化钠来配制溶液__ __。
④将配制好的溶液往试剂瓶中转移时有少量溅出__ __。
⑤若用托盘天平称量5.6 g食盐时,食盐与砝码放错位置(1 g以下用游码),所配制溶液中食盐的质量分数__ __。
13.(4分)医院里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双氧水(H2O2)溶液清洗受伤病人的伤口,若要配制5%的双氧水溶液600 g,需要30%的高浓度双氧水溶液的质量为__ __g,需要加水__ __g。
14.(10分)A、B、C、D四个烧杯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同种溶剂,在相同的温度下,向四个烧杯中加入20 g、15 g、10 g、5 g的某固体溶质,充分溶解后(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填字母)。
,A) ,B) ,C) ,D)
(1)__ __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__ __中盛的可能是饱和溶液;__ __中盛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2)若固体溶质为KNO3,对A、B两烧杯同时升高温度(均匀进行),固体物质先消失的是__ __。
(3)在一定温度下,在A、B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水,B中固体刚好溶解,A中是否也全溶?__ 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3分)
15.(12分)如图是小华配制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图中的玻璃仪器分别是__ __、玻璃棒、广口瓶和量筒,其中玻璃棒在此操作中的作用是__ __。
(2)指出图②中的一处错误操作__物品与砝码放错位置__。
(3)通过计算确定托盘天平左盘中固体氯化钠的质量为__ __,需要水的质量是__ __,配制时应选择__ __(填“10”“50”或“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
(4)用图中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__ __。
(5)上述溶液取10 g加水40 g进行稀释,所得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 __。
16.(11分)请你参与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硝酸钾溶液的实验,并进行实验过程的探究:
(1)计算: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所需硝酸钾质量为__ __g,所需蒸馏水的体积为__ __mL(水的密度约为1 g/mL)。
(2)称量:分别在天平左右两盘放上纸片,调节平衡后,应__ __(填字母)。
A.先在托盘上放置所需的砝码,再添加硝酸钾直至天平平衡
B.先添加所需的硝酸钾,再添加砝码到所在的托盘直至天平平衡
【探究一】在称量过程中,某同学的称量操作如图甲所示,你认为该操作对本次实验的数据处理的正确性__ __(填“有”或“没有”)影响,理由是__ __。
(3)量取:准确量取所需蒸馏水要用到的仪器是__ __(填图乙中的标号)。
(4)溶解:将称量好的硝酸钾和蒸馏水混合溶解。

     乙
【探究二】20 ℃时,将20 mL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4%的硝酸钾溶液,从表中找出计算所需的数据为:__ __g/mL。
      温度
质量分数     
20 ℃
40 ℃
60 ℃
4%
1.023
1.016
1.007
10%
1.063
1.054
1.044
四、计算题(共15分)
17.(8分)有100 g 10%的食盐溶液,要使其质量分数变为20%,有以下三种方法,请你进行计算:
(1)可加入多少克食盐?
(2)可蒸发多少克水?
(3)将其与质量分数为25%的食盐溶液混合,需要25%的食盐溶液多少克?
18.(7分)实验室有一瓶未开封的浓盐酸,部分标签如图所示。
(1)求这瓶浓盐酸的质量。
(2)若用这瓶浓盐酸来配制2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求需量取浓盐酸的体积和水的体积。
参考答案
1.D 2.A 3.D 4.A 5.C 6.C 7.A
8.C 9.B
10.C 11.酒精 碘 氯化氢 水 酒精

12.(1)0.9 (2)①偏小 ②偏大 ③偏小 ④不变 ⑤偏小
13.100 500 14.(1)A、B C D (2)B (3)不是
15.(1)烧杯 不断搅拌,加速溶解 (2)物品与砝码放错位置 (3)12 g 68 g 100 (4)④②①⑤③ (5)3%
16.(1)5 45 (2)A 没有 称量过程中没有使用游码 (3)BC 1.063
17.(1)12.5 g (2)50 g (3)200 g
18.(1)590 g (2)145.9 mL
(第三单元 溶液)
本单元练习
学号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共9题,每小题4分,共36分)
1.如图所示,将水分别滴入装有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的两支试管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甲      ) ,乙        )
A.硝酸铵固体溶解时会吸收热量
B.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时会放出热量
C.甲、乙两只烧杯的溶液中都有固体析出
D.甲、乙两只烧杯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保持不变
2.图1可表示“M与N的并列关系”,图2可表示“M属于N的从属关系”。下列概念间的关系符合图3所示关系的是 ( A )
,图1) ,图2) ,图3)
选项
X
Y
Z
A
溶质
溶剂
溶液
B
悬浊液
乳浊液
溶液
C
氧化物
单质
化合物
D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浓溶液
3.关于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溶质
B.75%的医用酒精中,酒精与H2O的体积比为3∶1
C.溶液都是由一种溶质和一种溶剂混合而成的
D.KNO3溶液蒸发5g水,析出ag晶体,再蒸发5g水,又析出bg晶体,则a与b的质量不一定相等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B.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析出晶体后就变为不饱和溶液
C.某饱和溶液当温度升高时,若溶液质量不变,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析出晶体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5.20℃时,在三个各盛有100g水的容器中分别加入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各10g,充分溶解后,情况如下表:
物质



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
5
2
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所得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B.丙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丙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
D.20℃时,甲比乙、丙更易溶于水
6.用一定的方法,将某温度时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溶剂的质量一定改变
B.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C.溶液的质量可能不变
D.溶质的质量一定变大
7.对40℃时接近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进行的下列操作中,不能使其变为饱和溶液的是( B )
A.升高溶液的温度
B.加入一定量40℃时氢氧化钙饱和溶液
C.温度不变,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
D.温度不变,蒸发适量的水分
8.t℃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A的质量分数为15%,B物质在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25g,C物质的10g饱和溶液蒸干后可得1.5gC。若取等质量的3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则3种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大小顺序是( C )
A.A>C>B  B.C>A>B
C.B>C=A  D.A>B>C
9.将80g10%的NaOH溶液与20g15%的NaOH溶液混合,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C )
A.13%B.12%C.11%D.16%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32分)
10.(9分)请你各举出一个实例,说明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是错误的。
(1)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实例:__硫酸铜溶液、可乐__。
(2)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实例:__水__。
(3)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固体。实例:__汽水中溶质是二氧化碳__。
11.(9分)(1)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体积__<__100mL。
(2)40g氯化钠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形成溶液的质量__≤__140g。
(3)实验室用密度为1.84g/cm3、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和蒸馏水,配制500g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需浓硫酸__55.5__mL。
12.(14分)现有90g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钠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硝酸钠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为__9__g,溶剂的质量为__81__g。
(2)若向上述溶液中加入10g水,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9%__。
(3)若向上述溶液中加入10g硝酸钠,且加入的硝酸钠完全溶解,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19%__。
(4)若使上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20%,则应加入硝酸钠__11.25__g。
(5)若使上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20%,则应蒸发水__45__g。
(6)若使上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5%,则应加水__90__g。
三、实验题(共2题,共32分)
13.(18分)正确选择实验仪器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如图是实验室中常见的仪器,请用所提供仪器按照要求填空。
,A) ,B) ,C) ,D) ,E) ,F) ,G) ,H)
(1)常用于反应容器,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是__H__(填编号,下同)。
(2)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可以选择仪器__D__,使用该仪器时正确的读数方法是__量筒放平,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__。某同学在量8mL水时,俯视读数,则该同学实际量得水的体积__<__(填“>”“<”或“=”)8mL。
(3)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可以选择仪器__F__。
(4)①除去水中的泥沙可以选择仪器__ABEF__组成过滤装置,过滤后的液体仍然浑浊的原因是__滤纸破损__(写一种)。
②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D__。
A.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C.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D.液面不要低于滤纸边缘
③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引流__。
14.(14分)某同学配制50g5%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 ,②) ,③) ,④) ,⑤)
(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②①⑤③④__(填序号,下同),其中操作错误的是__①__。
(2)图②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__广口瓶__,需称取氯化钠__2.5__g。
(3)量水时选用的量筒的量程最合适的是__C__(填序号),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__凹液面的最低处__保持水平。
A.10mLB.25mL
C.50mLD.100mL
(4)经检测,该同学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AC__(填序号)。
A.氯化钠固体不纯
B.用生锈砝码称量
C.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珠
D.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
第1课时 溶解的过程 乳化现象
学号 班级 姓名
1.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B )
A.面粉B.苏打粉
C.花生油D.牛奶
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B.溶液是一种纯净物
C.溶液都是无色的
D.溶液中只能含有一种溶质
3. 小琪同学往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固体物质,搅拌后,发现温度升高、石蜡熔化、塑料片掉了下来。该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D )
A.蔗糖B.硝酸铵
C.氯化钠D.氢氧化钠
4.下列现象不属于乳化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的是( C )
A.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B.用肥皂液洗涤衣服上的油渍
C.用汽油洗去衣服上沾染的油污
D.用乳化剂稀释难溶于水的液态农药
5.我们熟悉的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D )
A.牛奶B.豆浆
C.冰水D.糖水
6.溶液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洗涤剂去油污是乳化现象
C.豆浆、牛奶都是溶液
D.溶液都是无色的
7.各种洗涤剂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下列现象中,属于乳化现象的是( A )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洗洁精洗餐具上的油污
C.用肥皂液洗衣服
D.用沐浴露洗澡
8.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下降的是( C )
A.食盐B.浓硫酸
C.硝酸铵D.氢氧化钠
9.下列溶液中,水不是溶剂的是( D )
A.稀硫酸B.医用酒精
C.浓盐酸D.碘酒溶液
10.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 )
A.冰水B.碘酒
C.食盐水D.浓盐酸
11.下列生活中常见物质与水混合,能形成溶液的是( B )
A.牙膏B.蔗糖
C.面粉D.豆油
1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溶质和溶剂化合而成的化合物叫溶液
B.溶液是无色透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冰和水混合在一起,冰是溶质,水是溶剂
D.油脂溶解在汽油中,油脂是溶质,汽油是溶剂
13.向两烧杯水中分别加入甲、乙两种物质形成溶液,经测定,甲能使溶液温度升高,而加入乙的溶液温度不发生改变,那么甲、乙分别可能是下列哪种物质( D )
A.氢氧化钠;硝酸铵B.硝酸铵;氯化钠
C.氢氧化钠;浓硫酸D.生石灰;氯化钠
14.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因为洗涤剂( B )
A.可以软化水B.具有乳化的功能
C.可以沉降杂质D.溶于水时放热
15.医疗用的碘酒是把碘溶于酒精制成的,其中溶质是__碘__,溶剂是__酒精__;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中,溶质是__白磷__,溶剂是__二硫化碳__;硫酸铜溶液中,溶质是__硫酸铜__,溶剂是__水__;70mL酒精和30mL水互溶后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__酒精__,溶剂是__水__。
16.假若有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在室温下密封保存较长时间,请你分析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C )
A.接近瓶口的溶液较稀
B.瓶底附近的溶液较浓
C.瓶内溶液各部分密度相同
D.瓶底会析出少量氯化钠固体
17.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固体,完全溶解后,右侧U形管中的液面的变化情况是( A )
A.A液面升高,B液面下降
B.A液面下降,B液面升高
C.A、B液面均无变化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8.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碘在下列四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
溶质

溶剂

酒精
汽油
苯(有毒)
溶解性
微溶
可溶
易溶
易溶
  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的最佳选择是( C )
A.水B.酒精C.汽油D.苯
19.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红色溶液。
(1)碘的汽油溶液中,溶质是__碘__,溶剂是__汽油__。
(2)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画出如图所示的示意图,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汽油分子没有画出)。
①如果乙同学的示意图符合事实,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__烧杯中固体逐渐溶解,烧杯内下部液体变为紫红色,上部液体无色__;
②根据你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__甲__(填“甲”“乙”或“丙”)的示意图符合事实。
20.某化学探究小组的同学在学习《溶液》这一单元时,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并进行相关归纳,请你作为其中一员,参与他们的探究。
【活动一】小红对“物质溶于水是否都能形成溶液?”进行探究。选取如下生活用品。
①氯化钠;②植物油;③蒸馏水;④冰块;⑤蔗糖。
仪器任选。
(1)通过该探究活动,小红得出结论:有的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如上述物质中__①⑤__(填序号)放入水中就能形成溶液。
【活动二】小明以“物质溶于水后液体的温度是否改变?”为课题进行探究,其用品和操作示意图如下表:
实验目的
探究下列物质溶解前后液体温度变化情况
实验用品
药匙、烧杯、玻璃棒、温度计、水、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
操作过程
(2)图示③中的操作存在一处错误,应改正为__用玻璃棒搅拌__。
(3)经老师指出原因后,小明同学又重新做了三次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的实验,三次实验得出相同的结果,该结论为__氢氧化钠溶于水使溶液温度升高__。
【活动三】小伟对“物质的溶解性受哪些因素影响?”这一课题进行探究。
(4)小伟从日常的事实:
①食盐易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
②硝酸钾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
分析得出:物质的溶解能力是由__溶质种类__、__溶剂种类__决定。
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
第2课时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学号 班级 姓名
1. 周末,感到有点饿的甲同学泡了一杯白糖开水,他用筷子充分搅拌杯中的白糖后,将杯子放在一边等待糖水变凉,喝糖水时,发现杯底有少量未溶解的白糖(如图所示)。下列操作或现象能说明糖水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C )
A.泡糖水时进行了充分搅拌
B.糖水热的时候白糖全部溶解
C.凉的糖水底部有剩余的白糖
D.喝糖水时感到很甜
2. 要使某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下列措施一定可行的是( D )
A.降低温度B.升高温度
C.蒸发溶剂D.加入溶剂
3.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 D )
A.浓溶液
B.稀溶液
C.含100克水的溶液
D.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作溶剂
B.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D.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5.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欲使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B )
A.蒸发溶剂B.升高温度
C.降低温度D.加入KNO3固体
6.要使氯化钠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D )
A.加水B.不断搅拌
C.升高温度D.加氯化钠晶体
7.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逐渐加入硝酸钾晶体,下图中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的是( B )
8.温度不变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则此饱和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 C )
A.增加B.减少
C.不变D.无法确定
9.溶液是一种重要的混合物。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因为溶液中的各种粒子保持静止不动
B.饱和溶液是一定温度下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C.不饱和溶液通过降低温度一定能变成饱和溶液
D.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一定能形成溶液
10.如图是恒温下模拟海水晒盐过程的示意图,所表示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的是( A )
 甲     乙     丙     丁
A.甲B.甲和乙
C.乙和丁D.丁
11.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
B.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任何饱和溶液升温后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D.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12.要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已知生石灰能与水发生反应产生氢氧化钙),小明选择了如下方法。
①加入生石灰②加入Ca(OH)2
③升高温度④降低温度
其中可行的是( C )
A.②③B.②④
C.①②③D.①②④
13.室温下,将盛有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的小烧杯放在盛水的大烧杯中(如图所示),欲使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向大烧杯中加入的固体物质是( C )
A.生石灰B.氯化钠
C.硝酸铵D.氢氧化钠
14.某次蔗糖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不考虑水分蒸发,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B )
A.②中溶液是饱和溶液
B.③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②③中溶液的浓度不相同
D.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大于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
15..20℃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各20g,分别加入到四个各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其溶解情况如下表:
物质




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
4.2
2
0
9.2
(1) __甲、乙、丁__物质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2)如何判断丙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__取样,向丙溶液中加入少量的丙物质,看是否继续溶解__。
(3)向乙溶液中继续加入3g乙物质,此时乙溶液质量为__68__g。
(4)四杯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为__甲=乙=丙=丁__。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第1课时 溶质质量分数
学号 班级 姓名
1. 10%的CaCl2溶液可用作路面保湿剂。欲配制100kg该路面保湿剂,需要水的质量是__90__kg。
2. 实验室将1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10%的稀硫酸,稀释后得到稀硫酸溶液,这个过程中需加水( C )
A.49gB.98g
C.88gD.88.2g
3.对“10%的食盐溶液”含义的理解错误的是( A )
A.100g水中溶解了10g食盐
B.100g食盐溶液中溶解了10g食盐
C.将10g食盐溶于90g水中形成的溶液
D.该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10
4.一种抗生素为粉末状固体,每瓶含0.5g,注射时应配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则使用时每瓶至少需加入蒸馏水( B )
A.1.5mLB.2mL
C.3mLD.4mL
5.从200mL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取出10mL,取出溶液的质量分数( A )
A.20%B.10%
C.2%D.0.2%
6.农业生产上通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0%~20%的食盐溶液来选种。
(1)现要配制120k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需要取用固体食盐__24__kg。
(2)用60k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可稀释成12%的食盐溶液__100__kg。
7.某同学在医院输液时,发现医生给他输的是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500g的生理盐水中,食盐的质量为( B )
A.0.45gB.4.5gC.45gD.450g
8.已知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g氯化钠。20℃时向100g水中加50g氯化钠,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D )
A.36%B.50%C.33.3%D.26.5%
9.将100g98%的浓硫酸注入900g水中,所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 )
A.9.8%B.10.0%C.10.9%D.11.1%
10.将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稀释到5%,需加水的质量为( D )
A.20gB.100gC.180gD.200g
11.“84消毒液”广泛应用于物体表面的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
(1)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次氯酸钠溶液中,需要固体次氯酸钠__6__g,水__44__mL。
(2)可将上述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0.2%的次氯酸钠溶液__3__000__g,需要加入水__2__950__g。
12.如图是一瓶未开封的化学试剂标签,请根据标签回答问题:
(1)溶质的名称是__氯化氢__,溶剂的名称是__水__; 
(2)这瓶试剂中所含溶质的质量是__217.175__g,溶剂的质量是__377.825__g,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36.5%__。
13.向100g溶液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g硝酸钾,并完全溶解,该溶液中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会( B )
A.变大B.变小
C.不变D.无法确定
14.现有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若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D )
A.加入食盐10克
B.加入水50克
C.蒸发掉溶剂的一半
D.加入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食盐溶液
15.50℃时,将12g硝酸钾溶于108g水中,其溶质质量分数为10%,将此溶液分为三等份。
(1)取第一份溶液,使其温度升高10℃(无水分损失),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__10%__。
(2)取第二份溶液,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2倍,需加入硝酸钾晶体__5__g,或者蒸发__20__g的水。
(3)取第三份溶液,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一半,需加水__40__g。
=丙=丁__。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第2课时 溶液的配制
学号 班级 姓名
1. 小华同学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Cl溶液,操作流程如图所示:
(1)小华同学应称取氯化钠的质量是__10__g。
(2)指出图中的一处错误:__瓶塞不应正放__。
(3)在用托盘天平称取食盐的过程中,发现指针已偏向分度盘左侧,他接下来的操作是__在左盘上减少氯化钠,直至天平平衡__。
(4)在用量筒量取水的过程中,当液面接近刻度线时,他的操作如图所示,其中规范的是__B__(填字母)。
 A    B    C
(5)如果小华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20%,则造成此误差的可能原因有__AB__(填字母)。
A.称量前天平没有调节平衡
B.称量纸上残留少量食盐
C.向烧杯中加水时,有少量水溅出烧杯外
2.下列选项为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的步骤,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B )
A.称量-计算-溶解-转液贴签
B.计算-称量-溶解-转液贴签
C.计算-称量-转液贴签-溶解
D.计算-溶解-称量-转液贴签
3.实验室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D )
,A.取氯化钠) ,B.称氯化钠)
,C.量取水) ,D.溶解)
4.如图所示,某同学欲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他准备了下列实验仪器。
请填空:
(1)配制时可按下列实验步骤进行:
计算→称量→量取→__溶解__。
(2)称量时,NaCl固体粉末应放在托盘天平__左盘__(填“左盘”或“右盘”)的纸片上。
(3)配制过程中为促进NaCl的溶解,还需要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玻璃棒__(填仪器名称)。
(4)量取一定体积的水,除了用量筒外,还需要用__胶头滴管__(填仪器名称)。
5.如图所示,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C )
,A.称取7.5g氯化钠) ,B.量取42.5mL水)
,C.溶解氯化钠) ,D.向试剂瓶中转移溶液)
6.实验室配制100g10%的NaCl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 )
A.酒精灯B.托盘天平
C.胶头滴管D.烧杯
7.用硝酸钾固体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50g,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C )
A.称量:用天平称量硝酸钾5g
B.量取:用量筒量取蒸馏水45mL
C.溶解:将硝酸钾倒入量筒中溶解
D.转移:将配好的溶液转移至试剂瓶
8.3%的硼酸溶液可用于清洗皮肤的小面积创伤。现配制300g质量分数为3%的硼酸溶液,实验操作如下:
(1)量取水的体积:用量筒取__291__mL水(ρ水=1g/cm3)。
(2)溶解: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烧杯、玻璃棒__。
(3)若按照上述质量称量氯化钠时,将氯化钠放在天平的右盘中,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则会使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偏小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在量取水的体积时,小刚同学俯视读数,则所配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__偏大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9.进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活动常出现以下错误操作,其中不影响所配溶液浓度的是( D )
,A.氯化钠放在右盘) ,B.氯化钠撒出)
,C.俯视读数) ,D.配好的溶液装瓶时溅出)
10.如图所示,今年某县各学区都进行了部分学生化学实验操作竞赛,某学区竞赛题目之一是“配制70g20%的氯化钠溶液”。该实验的部分操作如图所示。
 A      B    C     D
(1)配制过程中使用的三种玻璃仪器分别是__烧杯__、__玻璃棒__、量筒。
(2)需要称取氯化钠的质量是__14__g,称量时A出现了右盘低的现象,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④__。
①左边的平衡螺母向左调
②右边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③右盘中减少砝码
④左盘中增加食盐
(3)B中仪器a的名称是__量筒__。量取水时,如果按照图B的方法读数,会使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偏小__(填“偏大”或“偏小”)。量取水最好选择的量筒是__③__(填序号)
①10mL ②50mL ③100mL
(4)C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加速食盐溶解__。
(5)D中所贴标签有不妥之处,请划掉不妥的地方,并在方框中写出你认为适合的内容。
11.如图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用图中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②⑤①④③__。
(2)②中,有一种塑料仪器,其名称是__药匙__。
(3)称量NaCl时,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⑤所示,游码标尺示数如图所示,则称取的NaCl质量为__18.2__g__。
(4)量取读数时,如图所示视线角度正确的是__D__(填字母)。
(5)若在进行上述操作使用天平称量氯化钠时,将砝码和物品放反了,那么实际配制出来的溶液质量为__175.6__g(水的密度为1g/mL)。
(6)称量NaCl质量完毕放回砝码时,发现有一个砝码缺损了一个小角,若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小于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