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二第二单元13交通与通讯的变化课件(25张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必修二第二单元13交通与通讯的变化课件(25张ppt)+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8-20 15:27:37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课程标准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变化。
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近代以来,交通与通讯的发展变化概况;掌握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变化对人们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学会分析新式交通和通讯手段对我国近代以来社会生产、生活及思想观念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深切感受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发展对人们生活产生的深刻影响,培养纵横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一、自主建构二、深度探究三、智能检测近代铁路组 ------穿越时光坐火车自主建构 甲午战后( 19世纪末——1911年) 民国时期( 1912年——1949年) 出现铁路,艰难起步洋务运动引入,但受到顽固派的阻扰列强争夺在华铁路修筑权,中国开始自主修筑铁路认识到铁路的重要性,救亡图存各条商路修筑权收归国有,但铁路建设始终未入正轨政局动荡,军阀混战,社会经济凋敝水运航空组 ------图说历史自主建构19世纪50年代1872年1900前后民国以后新式航运业诞生的标志缓慢发展 搞交通运输业,不能忘记卢作孚。
——毛泽东找一找话剧中有几处错误?1918年:航空工业的开端。福建马尾造船厂附设了海军飞机工程处;北洋政府设立“筹办航空事宜处”
1920年:中国民用航空业正式开始,京沪线上的京津段试飞成功,航空业获得较快发展;
1949年,各航空公司共拥有70多架飞机。自主建构近代通讯组 ------我问你答知识竞赛近代通讯组 ------我问你答知识竞赛自主建构问题一:中国近代邮政发展概况西方列强设立“领事邮政代办所”,被称为“客邮”。
“大清邮政局”正式成立(标志近代邮政在中国得到承认,并正式开办)。
北洋政府宣布裁设全部驿站。
中国加入万国邮联。
中国首次参加万国邮联大会。
外国在华开办的”客邮“全部撤销,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国内邮政归于统一。
1840年以后:
1896年:
1913年:
1914年:
1920年:
1923年:

抗日战争期间:问题二:中国第一条电报线建设的时间和地点分别是什么?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问题三:中国最早的电报局1880年,李鸿章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派盛宣怀为总办。1884年电报总局迁移至上海。问题四:民国时期中国电报电信事业的发展情况民国时期战乱频仍,电报电信事业一度发展缓慢,直到20世纪30年代情况才发生变化。一、自主建构二、深度探究三、智能检测深度探究一近代中国交通和通讯得以发展的原因。 材料一 当其时(1905年清末新政),以铁路为救时要图,凡有奏请,立予俞允。
——《清史稿·交通志》
政府政策的支持 材料二 辛亥革命以后,他(孙中山)更强调“民欲兴其国,必先修其路”“振兴实业,当先以交通为重要;计划交通,当先以铁道为重要”。
——《孙中山思想与泛珠江三角区域经济》先进中国人的大力推动和艰苦奋斗 材料四 1890年,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吏这样感慨道:“任载之重如此,脚费之轻如彼,果能各处仿行,其利于民生者正非浅议。”
——岳麓版教材 材料三 铁路“为祖宗所未创,应当立予停止,以维国本而顺舆情。
——《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人们思想的不断解放 材料五 火车铁路利益甚大,东西洋均已盛行。中国阻于浮议,至今未能试办,将来欲求富强制敌之策,舍此莫由。
——李鸿章 洋务运动的推动 列强扩大侵华的需要 材料七 商界的主要野心是想使中国进入铁路时代,一半是为有投资的场所,一半是为深入内地市场。
——伯尔考维茨《中国通与英国外交部》 材料六 交通工具的变革对世界历史影响极其深远......19世纪,随着交通工具的新发明,整个世界都能感受到史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的影响。
——人教版历史教材必修二 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深度探究二近代中国交通和通讯变化的影响情境一:1882年,顺天乡试发榜,《申报》记者以快马将两江地区(江苏、江西、安徽)的中式名单送到天津,再用电报传到上海,次日见报,江南士子仅隔24小时就获知考试的结果。
情境二:1921年,溥仪有一次听庄士敦讲起电话的作用,觉得很好奇,于是就让内务府在养心殿也给他安装一具。虽遭到了内务府的强烈反对,但最终还是给皇宫里装上了电话,而溥仪后来正式用电话约见了“白话文运动”的胡适。
情境三:“火车一响,黄金万两,火车一开,吃穿都来。”成为人们的口头禅。
情境四:京张铁路通车后,沿线出现了“昔日骆运货物,皆为铁路所揽”局面。山西的皮毛制品出口增加,1909年通过天津出口的商品价值较1908年大幅增加。
深度探究二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和通讯变化的影响积极影响: 1.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模式;
2.一定程度地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3.促进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4.增强了中国同世界的联系。
消极影响:1.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2.交通工具的增多,带来了空气污染等问题。 一些闭塞地区的经济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现代化进程。 ——周积明著《最初的纪元》技术改造社会科技强国——大国之路在我们的脚下延伸!智能检测巩固知识,夯实基础 1、近代诗人黄遵宪曾作诗《今别离》:“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该诗反映了
A.中国近代居室建筑的西化倾向
B.交通工具近代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C.西装传入对中国服饰改革的推动
D.西方饮食文化传入对中国传统食俗的影响.
2、假如某人在1912年从杭州到广州游玩,下列各项中不可能经历的是
A.买一套西装穿上 B.到西餐馆就餐
C.乘民用飞机到广州 D.骑自行车看风景
BC智能检测课后延伸 尽情发挥 中国现代交通非常拥挤,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设想一下未来的交通工具,尝试解决这一问题,写出你的设计方案或画成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