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第一课时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第一课时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08-18 21:48: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第2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第一课时)1.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
2.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化学概念的含义,并能用举例的方式说明;
3.在实验和探究活动中,理解观察化学实验对化学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目标化学研究
些什么?一、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各种各样的物质变化液态水加热生成水蒸气木炭燃烧生成灰烬观察:现象: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手摸用耳朵听颜色
状态
(固、液、气)气味
(无味)温度变化
硬度声音描述:实事求是,全面,准确;有异常,如实记录,再分析。如何观察?你会观察实验吗?变化前 观察反应物的颜色、状态。反应时,观察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是否需要加热或其他附加条件)。变化时 变化后发生的现象(有无沉淀、气体生成,是否有发光、发热或颜色变化等现象发生)。观察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记录四个实验的现象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有
化学变化无
物理变化有
化学变化无
物理变化乳白色、固态、圆柱等形状石蜡熔化,火焰分三层,外焰最亮,内焰最暗烧杯内壁有水雾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玻璃管口有“白烟”冒出有“白烟”生成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石蜡受热熔化,由固态变为液态。随着温度的降低,液态石蜡重新变为固态。石蜡在空气中燃烧,在发光发热的同时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变化时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化学变化还伴随着吸热、放热、发光等现象。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不能单单依据是否有明显的现象,而应该看是否生成了新物质,或者判断原物质的构成微粒有没有发生变化。电灯通电时发光也放热,但它是物理变化。【注意】交流与讨论——判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1.水的三态变化
2.汽油的挥发
3.煤油的燃烧
4.氯化氢和氨气混合5.碘化钾溶液和硝酸银溶液混合
6.金刚石加工成钻石
7.植物的光合作用化学变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表现为热能、光能和电能的释放或吸收。化学
反应储存能量释放能量光能电能热能光合作用烟花电池煤炭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能与….反应、易分解、不稳定、有毒、可燃性、氧气能助燃、酸性、碱性、钢铁易生锈……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导热……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区别:性质是物质本身特有的属性,而变化则是物质运动的过程。叙述物质的性质往往用“能”、“难”、“易”、“会”、“就”、“可”等表示能力或属性的用语。叙述物质的变化往往用“已经”、“了” 等过去时或“在”等现在时等表示时态的用语。汽油可燃烧汽油在燃烧二氧化碳灭火 酒精作燃料 石墨做铅笔芯经典例题知识点1: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食物腐败 B、钢铁生锈
C、瓦斯爆炸 D、锅炉爆炸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灯泡发光 B、空气液化
C、光合作用 D、海水晒盐 DC知能训练1.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 )哪些是化学变化( )哪些是物理性质(  )哪些是化学性质( )
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变成了氧化镁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密度大
E、木棒受力折断ECBDA2.下列叙述中,前者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后者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铁在空气中生锈;蜡烛熔化
B.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气味
C.液氧是淡蓝色液体;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
D.酒精挥发;镁条在空气中燃烧CEndThank
you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