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与文学“的专题复习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物理与文学“的专题复习教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0-03-27 21:4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物理与文学”的专题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各学科间知识相互渗透,能说出成语、诗词、谚语、歌词中蕴含的物理知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搜集资料、竞赛活动,分析探讨文学作品中蕴含的物理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参与竞争的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准备
  (1)搜集成语、古诗词、谚语、俗语、歌词、历史典故,分析其中的物理知识。
  (2)班内选出两名主持人(男、女生各一名);记分员4名。
  (3)班内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每人一块答题板。
  三、教学过程
  首先由主持人宣布擂台赛开始(开幕词:祖国的语言文化丰富多彩,源远流长,它们不仅能显现文学的形象、生动、凝练,而且很多富含深邃的科学道理。物理之美,无处不在,在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中既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又蕴涵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今天我们欣赏诗词歌赋的同时,来探讨其蕴涵的物理知识)。
  第一环节:成语中的物理知识(多媒体展示,教师评判)
  必答题:一组和二组、三组和四组互相给出5个成语,每个组员在三分钟内把答案写出,每答对一个得1分,该组得分为每个组员的得分和。(题目不得重复)
一组必答 二组必答 三组必答 四组必答
引吭高歌春露秋霜 千里迢迢 掩耳盗铃坐井观天 低声细语 海市蜃楼 杯弓蛇影叶落归根曲高和寡 滴水成冰 窃窃私语 孤掌难鸣余音绕梁石沉大海 镜花水月热气腾腾刻舟求剑 震耳欲聋 立竿见影
  抢答题:说出下列成语中的物理知识,答对者加2分,答错者扣2分。
  水乳交融、劳而无功、空谷传声、如坐针毡、电光石火、旭日东升、凿壁偷光、以卵击石
  第二环节:古诗词中的物理知识(多媒体展示,教师评判)
  必答题:一组和三组、二组和四组互相给出一首古诗,每个组员在三分钟内把答案写在答题板上,全对得5分,答错者不得分,该组得分为每个组员的得分和。(题目不得重复)
一组必答 二组必答 三组必答 四组必答
《小儿垂钓》 唐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枫桥夜泊》 唐 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渡荆门送别》 唐 李白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 " \t "_blank )送行舟。 《梅》 宋 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第三环节:谚语中的物理知识(多媒体展示,教师评判)
  必答题:每组必答下列谚语中的物理知识,每个组员在三分钟内把答案写在答题板上,全对得5分,答错者不得分,该组得分为每个组员的得分和。并由一同学代表解释答案。
  题目如下:
  1.缸穿裙大雨淋
  2.霜前冷,雪后寒
  3.爬得高,跌得重
  4.一叶遮目不见泰山
  5.捞不到的是水中月,摘不到是镜中花
  6.船到江心抛锚迟,悬崖勒马早已晚。
  第四环节:歌词中的物理知识(教师评判)
  必答题:每组集体或个人演唱一首歌。并解释歌词中物理知识。答对者得5分。
  他们或者齐唱或者独唱,如:《当我们荡起双浆》、《七色光》、《童年》、《黄河大合唱》,有的歌欢快活泼,有的歌高亢激昂。最后他们各自解释蕴涵的物理知识,非常确切。
  这次以“物理与文学”为主题的物理知识擂台赛虽然只有二组同学获胜,但在同学们的欢呼雀跃中结束。下课后,有的同学还在说自己还知道哪个成语,哪首诗蕴涵物理知识没有来得及说,哪首歌也蕴涵物理知识,并给其他同学哼唱呢!
  既然前人能把物理与文学结合的如此神奇,相信我们也能做得更好。因此课后我布置学生写了一篇《我的一天》的日记(每段写明蕴涵或应用的物理知识)。他们写得很精彩!这也更促使他们关注周围、关注生活。
  四、教后反思
  1.这次“物理与文学”为主题的物理知识擂台赛,加强了学科间的渗透,提高了学生的竞争意识。这种训练,将物理知识与文学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诗情画意中快乐的接受物理知识,并领略到物理浪漫美的一面,使学生在学习诗文时自觉联想其有无物理内涵,而在学习物理时,也会适时触动其“诗性”,使物理的学习更有品位、更有乐趣、更有意义。毫无疑问,这对培养学生联想、创新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2.成功属于不断发现新规律、善用方法技巧、敢于创新的人。在新课改的春风中,中考复习更期待优化高效的复习方法,事半功倍的有效途径。若天天知识网络、模拟试题,难免学生对所学知识厌倦,失去兴趣。复习中如何保持学生旺盛的精力、探讨的热情?创造“阳光课堂”,改变单一的学习方式,避免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来学习物理,突出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是每个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