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讲 信息的传递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讲 信息的传递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3.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新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0-03-28 10:2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14讲 信息的传递
Ⅰ考生必背:基础知识
必记1:电话
1.电话是利用电流将信息传到远方的。打电话时,电话与电话之间是通过导线来连接的。
2.现在传递信息的信号有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两种信号。
必记2:电磁波21世纪教育网
3.电磁波是由迅速变化的电流所产生的,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4.电磁波的特征有频率、波长。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m/s。电磁波的波长、频率和波速之间的关系是:波速=频率×波长。21世纪教育网
必记3: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5.无线电广播是将声音信号加载到高频电流上发射的,电视是将声音和图像信号加载到高频电流上发射的。电视机通过显像管将电信号还原成图像。
6.手机既是无线电发射台,又是无线电接收台,手机之间的通话要靠基地台转接。
必记4:信息之路21世纪教育网
7.现代信息之路有: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和网络通信。人们经常使用的网络通信形式是电子邮件。
Ⅱ考生必会:考点
一、基本考点
考点1:信息的传递(重点)
1.电话:电话是用变化的电流传递信息的,它由听筒和话筒等部件组成。打电话时,话筒将声音转化为变化的电流,对方电话听筒将变化的电流转化成声音。一部电话能与多
部电话通话,是通过交换机完成的。
2.电话利用变化的电流传递的信号有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现在的电话大多数采用数字信号传递信息。21世纪教育网
3.无线电广播和电视都是将要传递的信息(声音、图像)转变为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流上,然后利用天线发射到空中,人们再利用收音机、电视机的天线将这样的高频信号接收下来,再经过专门的装置将电信号还原成声音信号和图像信号。
4.手机(移动电话)既是无线电发射台,又是无线电接收台,手机之间通话时,将要传递的信息加载到电磁波上发射出去,同时接收对方手机加载到电磁波上的信息。手机之间的通话要靠基地台转接。
5.信息之路:(1)微波通信。(2)卫星通信。(3)光纤通信。(4)网络通信。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1世纪教育网( )
A.固定电话的听筒把声音变成变化的电流
B.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1世纪教育网
C.移动电话是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21世纪教育网
D.用电子邮件可以传递文字、声音文件,但不能传递图像文件
解:C 点拨:固定电话的听筒把变化的电流转化为声音,故A错;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所以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电子邮件既可以传递文字、声音文件,也可以传递图像文件,故D错,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
考点2:电磁波(重难点、热点)
考点归纳与拔高:
1.电磁波的产生:导线中电流的迅速变化会在空间激起电磁波。
2.电磁波的传播: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因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其速度与光速相同,为3×10 m/s。同学们要记住该数值。
3.电磁波的特征:描述电磁波特征的物理量是频率和波长。电磁波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z)、千赫(kHz)、兆赫(MHz),它们之间的换算是l kHz=10 Hz,1 MHz=10Hz。电磁波波长的单位是米(m)。21世纪教育网
4.电磁波的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是:波速=波长×频率,即c=λf。
注意:不同频率(或波长)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速相同。
【例2】下列有关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C.可见光是电磁波
D.超声波是电磁波
解:C 点拨: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m/s;可见光是电磁波,而超声波是机械波,故C正确。
二、综合运用考点
考点3:电磁波与现代信息传递(学科内综合考点)
考点归纳与拔高:
1.电磁波是现代社会最主要的信息载体。正是因为有了电磁波,我们才能在任何地方都能收看电视,收听广播,接收到手机信号;正是因为有了电磁波,我们才能在汪洋大海中、在太空中建立广泛联系。电磁波的频率越高,所能传输的信息量越大。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方式有两类:一是以模拟信号传播(分为调频和调幅两种方式);二是以数字信号传播(主要用于电脑、数字电视等)。21世纪教育网
2.本考点内容是中考的热点之一,中考中常与电磁波的应用及现代信息传递方式综合在一起考查,常见的题型有填空题、选择题、阅读理解题。
【例3】2009年4月,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第二颗北斗导航卫星,它可以提供高精度的定位、测速和授时等服务。它传递信息利用的是( )
A.电磁波 B.超声波21世纪教育网
C.次声波 D.各种射线
解:A 点拨: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且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卫星均靠电磁波传递信息。
三易点警示灯:电磁波与声波的异同点(易误点)
详释:(1)相同点:电磁波与声波都是波的一种形式,它们的波速、波长和频率之间的关系一样,它们都能传递信息和能量。
(2)不同点:①它们的产生原因不同:声波是由物体振动所产生的,电磁波是由迅速变化的电流所产生的;②它们的传播条件不同:
声波传播时需要介质,它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传播时不需要介质,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21世纪教育网
【例4】关于电磁波和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和声波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电磁波和声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C.电磁波和声波都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D.电磁波和声波的波长越长,频率越大
错解:A或B
错解分析:错解的原因是不能正确区别声波与电磁波。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A选项错;声波的传播速度远小于光速,B选项错;电磁波和声波的频率都与波长成反比,波长越长,频率越低,D选项错。
正确解法:C
三、实际应用考点
考点4:电磁波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考点归纳与拔高:21世纪教育网
电磁波的用途非常广泛,我们已经知道电磁波是现代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除此之外,在医学上,医生用电磁波中的γ射线做脑手术,用X光片判断是否骨折等;在军事上,雷达应用电磁波监视飞机的飞行情况,拍摄照片;在航天中,人们利用电磁波控制卫星、航天飞机的运行情况;在生活中,人们利用电磁波加热物体。正是因为电磁波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所以为体现“关注科技发展”及“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标理念,电磁波的应用也是中考的热点之一,该考点在中考中常结合一些家用电器(微波炉、遥控器等)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查,常见的题型有填空题、选择题、阅读题、计算题。
【例5】下列家用电器中应用电磁波工作的是( )
A.微波炉 B.电熨斗
C.空调 D.洗衣机
解:A 点拨:电熨斗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空调是利用物态变化过程的吸放热工作的,洗衣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工作的,只有微波炉是应用了电磁波。
Ⅲ 考生必知:课标新题型
课标新型题一:信息提炼题
【例1】如图l—14—1所示是收音机的调台面板,“FM”和“AM”为两个波段,_____波段的波长较长;图中“750”字样代表接收电磁波的波长为_____m。
FM 88 94 99 105 108MHzAM 530 610 750 1000 1300 1600kHz
解:AM;400 点拨:从图中可以看出,FM波段的单位为MHz,即兆赫,AM波段的单位为kHz,即千赫,由电磁波频率的单位换算知:l MHz=10 kHz,所以FM波段电磁波的频率大于AM波段电磁波的频率,根据公式c=λf知,AM波段电磁波的波长大于FM波段电磁波的波长。当f=750 kHz=7.5×10 Hz时,对应的波长。
课标新型题二:信息提炼题
【例2】电磁波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请你从生活中选取简单器材设计实验,验证电磁波的存在。(1)写出你所用的器材;(2)简述实验方法。21世纪教育网
解:(1)器材:收音机、电池一节、一根导线。(2)方法:打开收音机的开关,将调频旋钮调至没有电台的位置,将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一极相连,再用导线的另一端与电池的另一极时断时续地接触,会听到收音机发出“咔咔”声,由此可证明电磁波的存在。
点拨:解答本题时要从电磁波的产生与接收入手分析,导线与电池断续接触时,导线中的电流会迅速变化,收音机会发出“咔咔”声,说明导线与电池断续接触时,导线周围产生了电磁波,收音机接收到了电磁波,由此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
Ⅳ 考生必试:中考题
1.红外线与可见光( )
A.频率相等 B.波长相等
C.都是电磁波 D.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不等
2.在“5.12”地震的生命救援过程中,救援人员使用的红外生命探测仪和音频生命探测仪( )
A.向幸存者发出多种信息
B.向幸存者发出不同信息
C.分别收集幸存者发出的多种生命信息
D.分别收集幸存者发出的某一种生命信息
3.在现代信息传递中,电磁波扮演了重要角色。下列信息传递方式利用了电磁波的是( )
①有线电话;②移动电话;③无线电广播电视;④卫星通信;⑤网络通信;⑥光纤通信。
A.②③④⑥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⑥ D.②④⑤⑥
4.图l—14—2为射频、视频、音频的波形示意图。其中A表示的是_____,B表示的是_____,C表示的是_____。21世纪教育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Ⅴ 考生必闯:过关测验题 (197)
一、选择题
1.我国是世界上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手机传递信息依靠的是( )
A.电磁波 B.红外线
C.超声波 D.次声波
2.据报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光纤网覆盖所有奥运会场馆。光纤的主要用途是( )
A.输电 B.通信
C.导热 D.照明
3.在真空中传播的电磁波具有相同的( )
A.波速 B.波长.
C.频率 D.能量
4.车载GPS导航仪是通过与导航卫星互相传递信息,确定汽车的准确位置,并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出来,为汽车驾驶员导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航仪与导航卫星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
B.导航仪上的移动电话是通过电流传递信息
C.导航卫星发射的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导航卫星发射的电磁波比光的传播速度慢
5.下列设备的运行与电磁波无关的是21世纪教育网( )
A.医院里,医生利用B超可观察到母体内的婴儿情况
B.“嫦娥一号”接收地面指挥中心的运行指令实现变轨而奔向月球
C.汽车上安装有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以确定行驶路线和距离
D.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救灾人员利用卫星电话恢复了与外界的通讯联系
二、填空题
6.2007年8月26日,南京市20名学生代表利用业余电台与太空中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成功对话,对话时用电台发射并接收_____波来传递信息,这种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m/s,其频率越高,波长越_____。
7.在“汶川大地震”中,救援人员用雷达式、热红外等多种生命探测仪搜救被困的同胞。其中雷达式生命探测仪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它发射的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m/s;热红外生命探测仪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在黑暗中_____ (填“能”或“不能”)发现目标。
8.“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在距月球表面200 km高度经过多次“刹车制动”,最终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刹车制动”时,沿运动方向喷射高温气体,高温气体对卫星施加制动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的。在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卫星的运动状态_____ (填“改变”或“不变”)。卫星通过_____ (填“超声波”或“电磁波”)将探测到的信息传到地面。
三、课标新题型21世纪教育网
9.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信息的传递
生产、科研、打仗、经商等都需要及时获得最新的信息,或把信息及时传送给别人。古时候,人们利用烽烟、鼓声、号声、骑马送信等方法传递信息,后来又发明了用旗语、灯光、信号弹传递信息的方法。现在,人们利用电话、电报、广播、通信卫星、电子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可以使世界上各个地方的人在很短的时间里互通信息,传递的信息又多、又快、又精确……
(1)信息传递的一般过程是什么
(2)信息传递且保守秘密的特殊过程是什么
参考答案:
Ⅳ.1.C点拨:红外线与可见光是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它们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等于光速,由c=知,它们的波长不相等,故C正确。
2.D点拨:红外生命探测仪利用幸存者的体温和周围环境的温度不同制成,而音频生命探测仪收集幸存者的心跳、呼吸等声音信息。
3.A点拨:有线电话利用电流传递信息;光纤通信利用激光传递信息,激光也是一种电磁波。
4.音频;视频;射频
V.一、1.A点拨:移动电话通过电磁波与基地台保持联系,并通过基地台的转接来与其他手机或固定电话保持通信。
2.B 21世纪教育网
3.A点拨:不同的电磁波在真空中具有相同的波速,都是3×10m/s。
4.A
5.A点拨:利用B超观察母体内的婴儿情况是应用了超声波,其余选项都是应用了电磁波。
二、6.电磁;3.0×10;短点拨: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 m/s,由频率、波长、波速的关系c=知,频率越高,波长越短。
7.3×10;能 点拨: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率约为3×10m/s。人体温度高于周围环境的温度,故人体发出的红外线能够在黑暗中被探测到。
8.相互;改变;电磁波点拨:卫星沿运动方向喷射高温气体,高温气体施加反作用力,使卫星速度减小,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卫星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卫星的运动方向 不断改变,它的运动状态在改变;超声波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卫星是通过电磁波传播信息的。
三、9.解:(1)发出信息、传递信息、收到信息。(2)编码、传送、接收、译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6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