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复习六 与压强、浮力相关的问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综合复习六 与压强、浮力相关的问题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79.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新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0-03-28 11:1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综合复习六 与压强、浮力相关的问题
一、综合概述
与压强和浮力相关的问题是各地中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内容,分值一般在4~8分之间,题型多以填空题、选择题、实验题和计算题的形式出现。考查的要点内容有:(1)压强的概念及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2)液体压强的特点及有关计算;(3)大气压的作用;(4)浮力的概念及浮力产生的原因;(5)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浮沉条件及应用。这些内容中概念和原理在中考中常以填空题或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液体压强和阿基米德原理常以实验题或计算题的形式出现,同时中考常把压强、密度、浮力等知识结合起来出一些综合性强、有一定难度的题目。若对这些知识理解不够,找不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就难以正确解答。
二、典题剖析21世纪教育网
【例1】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一支登山队测出了几个高度的大气压,如下表所示:
高度h/km 大气压p/10Pa
0 1.01
0.4 0.97
0.8 0.92
1.4 0.86
2.0 0.79
(1)请你根据表中数据,在图2-6—1所示的坐标中作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图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
(2)根据图象,可以看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数量关系大致为:___________ ;
(3)当高度为l km时,大气压约为___________Pa;21世纪教育网
(4)除了高度,大气压还与什么因素有关 请你提出你的一个猜想:___________。
思路点拨:利用表中的数据描出相关的坐标点:(0,1.Ol)、(0.4,0.97)、(0.8,0.92)……将各坐标点连接成线即可得到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图象。然后根据图象可以看出:高度从。升高到0.4 km时,大气压从l.01×10 Pa降低到0.97×10 Pa,平均每升高100 m,大气压降低l 000 Pa,由图象也可以看出,当高度为1 km时,对应大气压约为0.9×10 Pa。大气压除了与高度有关外,还与季节、温度、湿度等气候条件有关。
解:(1)如图2—6-2所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
(2)高度每升高100 m,大气压约降低1 000 Pa21世纪教育网
(3)0.9×10
(4)大气压还与温度(季节、湿度等)有关
规律总结:图象可以更直观、更形象地显示出大气压变化的规律,准确作出图象是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特别是如果图象为一条直线的话,第(3)问所求的数值通过图象求得往往比通过数值推算求得的更准确。
【例2】打捞沉船时,常先将金属浮箱注满水,沉入水底,再用钢绳将其固定在沉船上,然后向浮箱中压入气体,排出浮箱内的水,这样浮箱就可以上浮把沉船拉起。某次打捞作业中,所用的浮箱是边长为2 m的正方体,自重2 000 N。当浮箱上表面沉到距水面20 m处时,求:(g取10 N/kg)
(1)浮箱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2)浮箱受到水的浮力;21世纪教育网
(3)当把浮箱中的水全部排出,浮箱与沉船一起匀速上浮时,浮箱对沉船的拉力;
(4)当浮箱上表面上浮到与水面相平时,此过程中浮力对浮箱做的功。
思路点拨:本题涉及压强、浮力、运动和力及功等力学知识。
(1)浮箱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可以用液体压强公式的计算;(2)浮箱受到的浮力可先求出浮箱体积V,再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它受到的浮力;(3)浮箱与沉船匀速上浮时,F=G+ F,由此可以求出拉力的大小;(4)浮力做功由W= Fh可以求得。
解:(1)浮箱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1.0×10kg/m×10 N/kg×20 m=2×10Pa。
(2)浮箱受到的浮力
F==l.0 ×10kg/m×10 N/kg×(2 m) =8 ×10 N。
(3)浮箱对沉船的拉力
F= F—GFa= 8 ×10N一2×10N=7.8×10N。
(4)浮力对浮箱做的功
W= Fh=8×10N×20 m=1.6×10J。21世纪教育网
规律总结:这类综合性计算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审题,弄清已知条件和待求的物理量,然后再根据相关的物理知识分别求解;如果几个知识点互相联系,则需要先找出它们的结合点,以此为突破口,逐步分析求解。
三、综合提升训练
(一)经典题训练
1.如图2—6-3所示,盛热水的茶杯中有一片茶叶,茶叶上附有两个球形的气泡,此时它恰好处于悬浮状态,茶叶与两气泡的总体积为1×10 m,则这片茶叶的重力为_____ N。若在茶杯上盖紧杯盖,会发现这片茶叶将_____ (填“上浮”、“下沉”或“悬浮”)。(g取10 N/kg) 21世纪教育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2.小红在研究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体积关系的实验时,将一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圆柱体缓慢地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5
h(cm) 0 4 8 10 12
F(N) 6.75 5.75 4.75 4.25 4.25
(1)由实验数据可知,金属圆柱体重_____N,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N。
(2)表中第1次到第3次实验数据,说明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_____。分析表中第4次和第5次实验数据,说明了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深度_____。(填“有关”或“无关”)
(3)图2—6—4中能正确反映F和h关系的图象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二)08-09年中考真题精选21世纪教育网
3.我国铁路大提速后,站台上的乘客与列车间的空气流速和压强也发生了变化,为了有效地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站台的安全线距离由原来的l m变为2 m。关于列车与乘客间空气流速及压强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
A.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 B.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大
C.空气流速变小,压强变大 D.空气流速变小,压强变小
4.如图2-6—5甲,一容积为0.5 m3、底面积为0.5 m2的容器装满水后密封,容器内水的质量是_____kg,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力为_____N、压强为_____Pa。
( http: / / www.21cnjy.com )
如图2-6—5乙,若在容器侧壁处开一小孔 P,发现水不会从小孔流出,这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0kg/m,g=10 N/kg,大气压约为l.01×10Pa)。
5.一个边长为0.1 m,质量为4.45 kg的正方体铜块,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求:
(1)该铜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强;21世纪教育网
(2)把铜块浸没于水中,铜块受到的浮力;21世纪教育网
(3)请用两种方法计算并说明铜块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8.9×10kg/m,=1.0×10kg/m,g取10 N/kg)
参考答案:
三、l.1×10;下沉 点拨:盖紧杯盖后,杯中密封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气泡受到水的压强也增大,体积缩小,所受浮力变小,故茶叶受到的重力大于浮力而下沉。
2.(1)6.75;2.5 (2)有关;无关 (3)C
点拨:金属圆柱体浸没在水中之前,随深度的增加,它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增大,所受浮力逐渐增大,因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逐渐减小的;当金属圆柱体完全浸没在水中后,它排开水的体积不再发生变化,所受浮力大小保持不变,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不变。可见,只有C项所示图象与上述规律相符。
3.A 点拨;由空气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可知,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故A选项正确。
4.500;5×10;1×10;大气压强的作用 点拨:容器中装满水,m=10V=1.0×10kg/m×0.5 m=500 kg。容器中水的高度为h=,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强为 P=gh=1.0×10kg/m×10 N/kg×1 m=1×10Pa,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力为F=PS=1×10 Pa×0.5 m=5×10N。21世纪教育网
5.解:(1)铜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G=mg=4.45 kg×10 N/kg=44.5 N,
铜块的底面积S=a=(0.1 m)=0.01 m,
铜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
(2)铜块受到的浮力
F ==1.0×10kg/m×10 N/kg×0.001 m=10 N。
(3)解法一:正方体铜块的密度
=4.45×10 kg/m,
因为<,所以该铜块是空心的。
解法二:假设正方体铜块是实心的,则实心铜块的质量m=V=8.9×10kg/m×0.001 m=8.9 kg,因为m>m,所以该铜块是空心的。
解法三:铜块所用铜的实际体积V==,
而铜块的实际体积V=a=(0.1 m) =1×10m,可见V>V,故该铜块是空心的。
点拨:判断物体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常用上述三种方法,可以分别称之为:密度比较法、质量比较法、体积比较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5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