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综合复习七 与运动和力相关的问题
一、综合概述
运动和力所研究的物理现象、物理规律与生活紧密相关,也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内容之一,近年来中考中相关知识点出现的几率较大。题型一般以填空题、选择题、作图题和实验探究题为主,分值在4~8分之间。由于中考注重过程与方法及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考查,故近年来中考试题中设计性、开放性及解释与应用等方面的内容将会适当增加。在复习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如下几点:(1)通过实验现象的分析,归纳物理规律的问题;(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原理;(3)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计算;(4)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5)物体受力分析及力的示意图;(6)力与运动的关系;(7)摩擦及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二、典题剖析21世纪教育网
【例1】关于力、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受力物体一定不是施力物体
B.相互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会改变
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
思路点拨: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相对而言的,施力物体也可以是受力物体;物体不接触也可以受到力的作用,如空中飞行的小鸟受到重力作用、磁铁对不接触的铁钉的吸引力等;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运动状态改变说明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不一定发生变化。
解:D21世纪教育网
规律总结:本题考查的是对力的作用规律及力与运动关系的理解,正确理解力的相互性和力的作用效果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例2】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这种运动只在没有空气的空间才能发生,在有空气的空间,如果空气阻力的作用比较小,可以忽略,物体的下落也可以近似地看做自由落体运动。为了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有如下猜想:21世纪教育网
猜想一: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下落的高度有关;
猜想三: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的正确性,几位同学用三个金属球做了一系列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材料 下落高度(m) 下落时间(s)
1 铁球 20 1.96
2 铁球 30 2.47
3 铅球 20 1.96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比较序号为_______和_______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
(2)请你帮助小明验证猜想三:
①器材:0.5 kg的铁球A、1 kg的铁球B和皮尺,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3)小敏同学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她让两张完全相同的纸(一张平展,另一张折叠)同时从三楼由静止开始下落,她发现两张纸_______(填“同时”或“不同时”)着地,此下落过程中两张纸做的_______(填“是”或“不是”)自由落体运动,因为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1)由于物体下落的速度受多个因素的影响,所以要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材料有关时,要控制下落的高度相同,选取不同材料的物体,来观察下落的时间,故应选序号1和3的实验。从表中可以看出下落的时间相同,即速度相同,由此可以得出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材料的关系;(2)实验中需要测量下落的时间,故需要测量时间的工具;(3)根据生活经验可以判断两张纸不能同时着地,因为它们下落时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不同,故它们的下落过程不是自由落体运动。
解:(1)1;3;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材料无关21世纪教育网
(2)①停表(钟表或计时器等)
②实验步骤:a.让A球从某一高度由静止下落,用停表测出A球下落的时间为t;b.让B球从同一高度从静止下落,用停表测出B球下落的时间为t
③若t= t,则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质量无关;若t≠t,则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3)不同时;不是;两张纸受到的空气阻力较大,不能忽略不计
规律总结:本题将实验操作、实验过程、相关计算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注重考查科学探究的方法,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命题思想。此题的关键是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在研究物体下落的快慢的影响因素时,要控制一个因素是变量而其他因素是不变量。本实验在初中的教材中没有出现过,旨在引导学生不要死记硬背实验,提高自己的实验能力才是学好物理的根本。
三、综合提升训练
(一)经典题训练21世纪教育网
1.如图2—7—1所示标志牌起着提示和说明的作用,对下列标志牌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2—7—1
A.甲图为限重标志牌,其含义是通过此路段车总重不得超过 1.96×10N
B.乙图为限速标志牌,其含义是通过此路程车速不得超过50 m/s
C.丙图为我国的节能标志牌,提示公民要有节能意识
D.丁图为消防安全标志牌,提示此处禁止吸烟
2.如图2—7—2(a)所示,木块与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木块的状态如图2—7—2(b)所示。把木块换成盛有水的烧杯,重复上述过程,烧杯中水面的状态分别如图2—7-2(c)和(d)所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
由图2—7—2(a)、(b)或图2—7—2(c)、(d)可知:小车运动状态变化的可能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将两种可能的情况填写完整)。得到上述结论是利用了木块和水都具有____________的性质。21世纪教育网
3.跑步机是健身用的,使用时人在运动的皮带上跑步,如图2—7—3所示。一天,爸爸兴奋地从跑步机上下来说:“今天真痛快,跑了2 km,一定减肥了!”小阳茫然地问:“我看你始终没有离开,怎么会跑了2 km ”爸爸给小阳讲了其中的道理,原来,爸爸“跑了 2 km”是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二)08-09年中考真题精选
4.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2—7—4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
A.0~5 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 m/s
B.0~7 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l.5 m/s
C.2 s~5 s内,小车受到的合力不为零
D.5 s~7 S内,小车受到的合力不为零
( http: / / www.21cnjy.com )
5. 关于力、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只有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才会发生力的作用
C.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其运动状态一定会发生改变
D.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21世纪教育网
6. 雨滴在空中下落时受到重力G和阻力f的作用,则雨滴下落过程中所受合力F=_________(用上述字母表示)。若阻力,随雨滴下落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则在雨滴下落越来越快的过程中,G____f(填“<”、“=”或“>”);当速度逐渐增大至f=G,此后雨滴的运动状态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三、l.B点拔:题图乙为限速标志牌,但该数值的单位不是m/s而是km/h。
2.向右运动速度减小,向左运动速度增大;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点拨: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不论该物体的状态是固态、液态还是气态。
3.皮带点拨:人在皮带上跑步,故以皮带为参照物。
4.A点拨:小车在0~2 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在2 s~5 s内静止,在5 s~7 s内又做匀速直线运动。0~5 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v=2m/5s=0.4m/s,A正确;0~7 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v=6m/7s=≈0.86 m/s,B错误;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均处于平衡状态,所受合外力为零,C、D错误。
5.D 点拨: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时,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A错;不接触的两物体之间也会发生力的作用,B错;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不改变,C错;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D正确。21世纪教育网
6.G一f;> ;匀速直线运动 点拔: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当雨滴受到的重力G大于其受到的阻力f时,雨滴将加速下落;当G=f时,雨滴受平衡力作用,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