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专题复习十九 图像法
一、专题概述
借助图象来研究一些物理问题是近年各地中考中的一种常见题型。物理规律可以用文字来表达,也可以用函数式来表示,还可以用图象来描述。利用图象描述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就称之为图象法。图象法通过图象来确定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用图象来描述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可以清晰地描述出其变化的动态特征,把物理量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和线性关系、周期性等清晰地呈现出来。有时候用图象法解题还可以使物理问题简化,起到一般算法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二、典题剖析21世纪教育网
【例1】如图3—19—1所示是某固态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问变化的图象,由图可以判断21世纪教育网(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这种物质的熔点是190℃
B.这种物质在CD段已变成气体
C.这种物质的熔化过程用了l2 min
D.这种物质在BC段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思路点拨:从所给图象看出,熔化过程中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因此该固体是晶体,保持不变的温度是其熔点,为210℃;BC段表示其熔化过程,在这段时间内,物质处于固液并存状态,经历了6分钟到C点全部成为液态;CD段处于液态,加热时温度升高。
解:D
规律总结:该图象形象地示意了某晶体物质的熔化过程,分析解答时要抓住不同阶段所对应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变化情况,弄清其含义。
【例2】小明做了一个实验:在完全相同的两个柱形烧杯中,分别盛满水和某种液体,再用弹簧测力计挂一实心圆柱体,然后将圆柱体逐渐浸入水和某种液体中,如图3—19—2所示。图3—19—3甲所示的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随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的情况,图3—19—3乙所示的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随圆柱体逐渐浸入某液体中的情况,试根据图3—19—3中甲、乙所给出的图象求出:21世纪教育网
(1)圆柱体的重力。
(2)圆柱体的高度。
(3)在图3—19—3乙中,当圆柱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为2 cm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零,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4)圆柱体的密度。
思路点拨:根据题目给出的物理过程找出圆柱体各阶段在图3—19—3甲、乙上的对应位置,并提取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的物理公式解答即可。需注意甲图中:弹簧测力计最大示数为2 N,即圆柱体重为2 N;从圆柱体浸入深度从2.4 cm以后,弹簧测力计示数保持在1.4 N不变,表示该圆柱体完全浸入水中,可见圆柱体的高度为2.4 cm,所受浮力F=G—F=2 N一1.4 N=0.6 N。如图3—19—3乙所示,圆柱体浸入另一液体深度为2 cm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零,此时所受浮力与自身重力相等,该圆柱体尚未浸没,故该圆柱体在此液体中必然漂浮。
解:(1)圆柱体的重力为2 N。
(2)圆柱体的高度为2.4 cm。
(3)图乙中当圆柱体浸入另一液体深度为2 cm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零,表示圆柱体漂浮在该液体中,F=G。21世纪教育网
(4)圆柱体的体积
圆柱体的质量,
圆柱体的密度 HYPERLINK " http://www.21cnjy.com" 。
规律总结:分析解答这类图象问题,首先要正确地将整个物理过程分为相对独立的几个阶段,再从图象上得到每个阶段相关的物理量数据,然后再根据物理图象所反映出的每个阶段的物理事实和过程,运用相关的物理规律,建立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表达式进行相关运算。
三、专题针对训练
(一)经典题训练
1.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3—19—4中a图线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 http: / / www.21cnjy.com )
2.小华在课外探究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利用图3—19—5所示的实验装置记录了相应实验数据如下:
钩码质量(g)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400
指针位置(cm) 2 3 4 5 6 7 7.5 7.5
(1)这项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__________ 。
(2)分析实验数据你可得到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小华作了如图3—19—6所示的三个图象,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填序号)。
( http: / / www.21cnjy.com )
(二)08-09年中考真题精选
3.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3—19—7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 cm
B.当u=l5 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25 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0 cm处移动到30 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4.现代生物医学研究使用的细菌培养箱内的温度需要精确测控,测控的方法之一是用热敏电阻来探测温度。如图3—19—8甲所示的电路,将热敏电阻R置于细菌培养箱内,其余都置于箱外。这样既可以通过电流表的示数来表示箱内温度,又可以通过电压表的示数来表示箱内温度。已知该电路中电源电压是12 V,定值电阻R的阻值是200Ω。热敏电阻R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当培养箱内的温度降低时,电流表的示数如何变化
(2)当培养箱内的温度为40℃时,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大
(3)已知电流表的量程是0~30 mA,电压表的量程是0~8 V,则此电路能够测量的最高温度是多大 此时热敏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是多大
参考答案:
三、l.C点拨:此图象反映的是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当水的质量增加时,因其他条件不变,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增多,故将加热时间变长,但水的沸点不变,所以应选C项。
2.(1)弹簧测力计
(2)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3)B
点拨:弹簧自身有一定长度,故图象不经过原点;当弹簧被拉直后,无论拉力如何增大,其长度不再变化。
3.D点拨:分析图象可得当u=v时,u=2f,即焦距为10 cm,故A错;u=l5 cm时,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像,故B错;u=25 cm时,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像,故C错;物体从距凸透镜10 cm移到30 cm处的过程中,物距u不断变大,像距v变小,像变小,故应选D。
4.解:(1)由题图乙知,当培养箱内的温度降低时,热敏电阻Ro会变大。再由题图甲知,因Ro变大,电路的总电阻会变大,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电路中的电流会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2)由题图乙可知,当培养箱内的温度为40℃时,热敏电阻Ro的阻值是400Ω。设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Jl,电压表的示数为I,则
,U=IR。
解得U=4 V。
(3)假设电压表的示数达到最大值U=8 V,电流表的示数为I,则I=,电流表会被烧坏。
假设电流表的示数达到最大值I=30 mA,电压表的示数为U,
则U= IR =0.03 A×200Ω =6 V<8 V,此时能够测量的温度最高。此时Ro两端电压为12 V一6 V = 6 V,则Ro=,由题图乙知,最高温度为60℃;此时Ro消耗的电功率P = 6 V×0.03 A = 0.18 W。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