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做一名小科学家(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1.2 做一名小科学家(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8-23 09:49:53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
1.2做一名小科学家 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1.2做一名小科学家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三年级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能够从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活动中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学会从身边的事物中提出问题。2.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精神,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能力目标 1.找出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知识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用心体验、观察生活中的趣事。2.初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树立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息,立志从小做一位小科学家。
重点 能够从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活动中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
难点 在寻找解决办法中,了解科学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歌曲导入:播放歌曲:小小科学家思考: 听了这首歌,你们怎么想?小结:科学就是把一切不可能变成可能的过程,是对未知领域的一个探索的过程。导入主题: 如果你是一个小小科学家,你会怎样做呢?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做一名小科学家》。 由歌曲导入,吸引学生兴趣,思维发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为新课做铺垫。
讲授新课 出示纸鹦鹉在手上的图片。同学们,你们看老师手上的纸鹦鹉可以在手上“站”起来,你们可以做一个纸鹦鹉,然后让纸鹦鹉也在自己的手上“站”起来吗?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一做,看一看。(一)活动天地: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1.出示课本P7页图片并指导学生制作的步骤:步骤:(1)从活动记录上描下或剪下鹦鹉图形;(2)将鹦鹉图形贴在卡纸上,沿轮廓剪下,鹦鹉就做好了。2.思考:回形针放在哪里,纸鹦鹉可以“站”在纸环或指尖上呢?小结:把回形针夹在纸鹦鹉的尾巴上,纸鹦鹉就“站”起来了。提示:指导学生通过反复的试验得出结论。3.交流讨论:你还有哪些办法让纸鹦鹉“站”起来呢?小结:★做一个圆形的纸盘,用大头针把纸鹦鹉的尾巴固定在圆形纸盘上;★将回形针折成三角的形状,夹住纸鹦鹉的尾巴;★做成一个三角架形状把纸鹦鹉固定在上面;……追问: 你是根据什么原理让纸鹦鹉“站”起来的呢?小结:根据平衡现象原理。上轻下重的物体比较稳定,也就是说重心越低越稳定。4.拓展延伸你还可以让更多的物品“站”起来吗?举例:让纸人站起来。 追问:你有什么办法呢? 小结:我的办法:1)用回形针固定在纸人的脚上;2)用三角架把纸人固定等。(2)让半圆竖起来追问:你有什么办法呢? 小结:我的办法: 1)用回形针固定在半圆的两边;2)用回形针固定住半圆的中间部位等。(3)让月亮竖起来追问:你有什么办法呢? 小结:我的办法:用回形针固定在月亮的一个角。交流讨论:思考:通过上边的活动,你有什么发现?小结:要想让物体“站”起来,除了根据上轻下重的平衡规律,还可以找到物体的重心点然后做一个支撑。追问:在让物体“站”起来的过程中,你们是怎样做的?小结:我们是先思考怎样让物体站立,然后根据自己的想法做出猜测实验,最后得到结论:上轻下重,保持重心平衡可以让物体站起来。5.交流讨论1 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都经过了哪些步骤? 提示:让学生讨论自己在让纸鹦鹉“站立”的过程中,都经过了哪些过程,在这些过程中自己是怎样做的,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认识。 思考:让纸鹦鹉“站”起来的过程和琴纳发现牛痘可以预防天花的过程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小结:不管是科学研究还是发现我们平时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事情,都需要我们用心去观察然后寻找证据才能得到最后的结果。6.交流讨论2 同学们,运用科学的方法,你在生活中发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过渡:那科学就在我们身边,那我们平时都有过哪些类似科学的发现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二)我们的发现1.运用科学的方法,你在生活中发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举例:(1)把橡皮泥捏成小船的形状后,本来沉在水里的橡皮泥可以漂浮在水面上了。通过观察太阳和影子的方向,我发现了可以根据太阳辨别方向,太阳在南方,影子指向北方。(3)我通过观察大树,发现同一棵树上的枝叶稠密不同,那是因为太阳在南方,面向太阳的一侧吸收阳光充足所以长的茂密,另一侧不如南侧阳光充足,所以相对稀疏。(4)下雪后,我发现南边和北边的雪化的不一样,南边化的慢,北边化的快。提示: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通过观察自己周边的事物可以让我们有许多新的发现,从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2.我爱发明出示图片P8页图片,让学生感觉科学带给我们的乐趣。用你的发现制作一个杂技小丑玩具。思考:在制作杂技小丑玩具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小结:在小丑从高的一端向低的一端滑行的过程中,要注意使小丑保持平衡。交流讨论:思考:通过这个活动,你们怎么想?小结:通过这个活动我们体会到做一个小科学家并不难,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小科学家,因为自己想做的事里面就可能存在着许多科学道理。3.拓展延伸你能解释下面的物体为什么能站立吗?举例:不倒翁:它的重力和平衡力是一对垂直的平衡力。电车:车梯的支撑力是电车的重心支撑点,与车身形成了一种平衡力。落地扇:电扇的重心在垂直的十字架的中心位置。 思考:通过上面的现象,你们怎么想?小结:要想使物体很好的站立,必须要找到这个物体的重心,然后采取合适的办法使其与重心形成一个平衡力。过渡:科学研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些到现在都还没有结论,你们能说出几个到现在还没有准确答案的事情吗?(三)知识小天地1.恐龙为什么会灭绝呢?说法1:氧气陡降论说法2:气温下降论恐龙是冷血动物,身上没有毛或保暖器官,无法适应地球气温的下降,都被冻死了。不过,为什么蛙类、鳄鱼以及其它许多对气温同样很敏感的动物都得以幸存,惟独恐龙就不能呢?2.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呢? 很久之前科学家就发现了一种名为OC-17蛋白,就认为它与鸡蛋的行成是有关系的,在经过一系列的研究之后,发现了控制鸡蛋的形成的过程,同时还发现了其他的禽类都是有这种元素可以控制的。在最开始的时候,原生鸡是可以生蛋的,但是这种蛋不能孵出小鸡,但当其中的一只原生鸡孵出小鸡后,也就继承了这种基因,那么以此类推,此后的鸡都是可以下蛋并孵出小鸡了。交流讨论:思考:通过上面的问题,你们怎么想?小结:科学是人对大自然中的一些现象产生疑问后,然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论证的过程。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3.交流讨论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发现了哪些有趣的事?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吧!举例:1747年,法国工程师弗朗索瓦·弗雷诺制造出世界上最早的雨衣。 他利用从橡胶木上获得的胶乳,把布鞋和外套放在这种胶乳溶液中进行浸涂处理后,就可以起到防水的作用。 在苏格兰橡胶厂的麦金托什因生活窘迫,无力购买雨具,每逢雨天,只能冒雨上下班。一天,他不小心将橡胶汁沾满衣裤,怎么也擦不掉,只好穿着这射脏衣服回家。室外阴雨绵绵,麦金托什回到家却惊喜地发现,穿在里面的衣服一点没有湿,他索性将橡胶汁涂满全身衣服。这就是世界上第一件胶布雨衣。4.关于科学的名言警句不知道并不可怕和有害。任何人都不可能什么都知道,可怕的和有害的是不知道而伪装知道。 ——托尔斯泰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 ——培根在真理的认识方面,任何以权威者自居的人,必将在上帝的嬉笑中垮台! ——爱因斯坦问号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 ——巴甫洛夫过渡:好奇心总是让我们去探究许多事物,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那样的。我们的这些经历其实和科学家的工作十分相似。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看一看科学家们是怎样工作的吧!(四)小记者在行动我们做一个“寻找”行动的小记者,去采访别人,问问他们发现了哪些生活中的趣事?并记录下来,回来后和同学们交流讨论。 新课讲解结合图片素材。采用讲授法,小组合作探究,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使纸鹦鹉站立的过程中体会科学的乐趣,从而发现这个活动和科学研究的共性,从而加深学生对科学的理解。以四人为一个小组,交流讨论。发散思维,拓展延伸学生对纸鹦鹉“站立”现象的原因。拓展延伸,发散思维,增加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以四人为一小组交流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自己在让物体“站立”过程,最后得出。交流讨论,纸鹦鹉“站立”的探究过程。让学生思考比较总结。交流讨论发散思维,吸引兴趣。通过活动吸引学生兴趣,从中让学生体会科学的乐趣。交流讨论。通过拓展,体会物体可以站立的原因。交流讨论,使学生了解可以使物体站立的方法。知识拓展,增加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交流讨论。通过名人名言,使学生了解科学的重要。
活动设计 和同学们查一查自己喜欢的科学家和他的发明成果,和同学们一起交流一下。 1.分小组:4人一起;2.组内谈论,将讨论结果写下;3.组内代表发言。 可以通过和爸爸妈妈交流,也可以自己在网上查找资料。举例:富兰克林和避雷针的故事 设计有意思的活动活跃班级氛围,使每一位同学参与其中,在游戏的过程中升华本节课内容。
课堂练习 判断对错1.重心越低物体越平稳。( )2.我通过用心观察,发现了可以根据积雪融化的快慢来分辨南方和北方,这是一种科学行为。( )3.纸鹦鹉“站立”起来的秘密是:上轻下重,保持重心平衡。( )4.走钢丝绳的杂技演员手里拿一根长长的竹竿是为了显示水平高超。( )5.在制作杂技小丑玩具时,保持平衡是很重要的。( ) √√√×√ 通过判断对错,简单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课堂小结 重物加在物体底部,物体才可以保持平衡,而且重心越低,物体越平稳。 总结所学,加深印象,升华内容。
作业布置 1.自己动手试着让家里不会“站”的物体“站”起来,并说说你的方法。2.通过实验活动说一说你的体会。 布置作业,让学生可以自己查阅资料,增加学生动手能力及对新知的探知能力。
板书 科学是…… 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根据平衡现象的原理:重心越低越稳定。探究纸鹦鹉“站立”的过程是: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将重点写出来提醒学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做一名小科学家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回形针放在纸鹦鹉的( )可以使纸鹦鹉站起来。
2.根据( )现象原理。( )轻( )重的物体比较稳定,也就是说( )越( )越稳定。
3.小丑为什么能在丝线上表演杂技?这是( )。
二、选择题。
4.我们要进行科学研究首先要( )。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寻找证据 D.得出结论
5.使物体可以站立的原因正确的是( )。
A.上重下轻 B.放在矮处 C.上下一样重 D.上轻下重
6. ( )就是把一切不可能变成可能的过程,是对未知领域的一个探索的过程。
A.提出问题 B.科学探究 C.寻找证据 D.作出假设
7.把橡皮泥捏成小船的形状后,本来沉在水里的橡皮泥可以漂浮在水面上了。这属于( )。
A.孩子的游戏 B.科学探究 C.作出假设 D.寻找证据
8.关于纸鹦鹉“站”起来的过程和琴纳发现牛痘可以预防天花的过程的说法不对的是( )。
A.都是科学探究
B.都是通过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寻找证据——得出结论四个步骤来得到了最后自己想象中的结果的。
C.让纸鹦鹉“站”起来是活动,发现牛痘是科学研究
D.他们得到结论的过程都是先提出问题的
三、判断正误
9.我们观察蚯蚓的生活习性也是科学研究。( )
10.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就能发现问题。( )
11.走钢丝的杂技演员手里拿着长长的竿子是为了挡风。( )
12.我们所做的活动与科学探究没有关系。( )
13.作为一名科学家就要善于思考,不要怀疑大人的话。( )
四、拓展题。
14. 思考:你们觉得科学是什么呢?
、参考答案
1.答案:尾部
2.答案:平衡 上 下 重心 低
3.答案:提出问题
4.答案:A
10.答案:√
11.答案:×
12.答案:×
13.答案:×
【解析】考查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和掌握。
14.参考答案:
科学是人对大自然中的一些现象产生疑问后,然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论证的过程。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答案不唯一,意思对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1张PPT)
1.2 做一名小科学家
苏教版 三年级上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导入
播放歌曲,小小科学家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导入
听了这首歌,你们怎么想?
科学就是把一切不可能变成可能的过程,是对未知领域的一个探索的过程。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导入
如果你是一个小小科学家,你会怎样做呢?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做一名小科学家》。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活动天地
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
用下面的材料来做一只纸鹦鹉。
步骤:
1.从活动记录上描下或剪下鹦鹉图形;
2.将鹦鹉图形贴在卡纸上,沿轮廓剪下,鹦鹉就做好了。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交流讨论
回形针放在哪里,纸鹦鹉可以“站”在纸环或指尖上呢?
结论:把回形针夹在纸鹦鹉的尾巴上,纸鹦鹉就“站”起来了。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交流讨论
你还有哪些办法让纸鹦鹉“站”起来呢?
★做一个圆形的纸盘,用大头针把纸鹦鹉的尾巴固定
在圆形纸盘上;
★将回形针折成三角的形状,夹住纸鹦鹉的尾巴;
★做成一个三角架形状把纸鹦鹉固定在上面;
……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交流讨论
你是根据什么原理让纸鹦鹉“站”起来的呢?
根据平衡现象原理。上轻下重的物体比较稳定,也就是说重心越低越稳定。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拓展延伸
你还可以让更多的物品“站”起来吗?
让纸人站起来。
你有什么办法呢?
我的办法:
用回形针固定在纸人的脚上;
用三角架把纸人固定等。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拓展延伸
你还可以让更多的物品“站”起来吗?
让半圆竖起来。
你有什么办法呢?
我的办法:
用回形针固定在半圆的两边;
用回形针固定住半圆的中间部位等。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拓展延伸
你还可以让更多的物品“站”起来吗?
让月亮竖起来。
你有什么办法呢?
我的办法:
用回形针固定在月亮的一个角。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交流讨论
思考:通过上边的活动,你有什么发现?
要想让物体“站”起来,除了根据上轻下重的平衡规律,还可以找到物体的重心点然后做一个支撑。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交流讨论
在让物体“站”起来的过程中,你们是怎样做的?
我们是先思考怎样让物体站立,然后根据自己的想法做出猜测实验,最后得到结论:上轻下重保持重心平衡可以让物体站起来。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交流讨论
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都经过了哪些步骤?
探究过程
提出问题
为什么鹦鹉能站立起来呢?
作出假设
寻找证据
探究纸鹦鹉“站立”的奥秘
因为在支撑点下加了回形针。
在许多物体的支撑点下加重物,看能不能站立
得出结论
重物在支撑点下面,物体会“站”起来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让纸鹦鹉“站”起来的过程和琴纳发现牛痘可以预防天花的过程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都是通过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寻找证据——得出结论四个步骤来得到了最后自己想象中的结果的。
新知讲解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交流讨论
通过对比,你们发现了什么?
不管是科学研究还是发现我们平时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事情,都需要我们用心去观察然后寻找证据才能得到最后的结果。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交流讨论
同学们,运用科学的方法,你在生活中发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拓展延伸
运用科学的方法,你在生活中发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
把橡皮泥捏成小船的形状后,本来沉在水里的橡皮泥可以漂浮在水面上了。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拓展延伸
通过观察太阳和影子的方向,我发现了可以根据太阳辨别方向,太阳在南方,影子指向北方。
运用科学的方法,你在生活中发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拓展延伸
我通过观察大树,发现同一棵树上的枝叶稠密不同,那是因为太阳在南方,面向太阳的一侧吸收阳光充足所以长的茂密,另一侧不如南侧阳光充足,所以相对稀疏。
运用科学的方法,你在生活中发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
南方
北方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拓展延伸
下雪后,我发现南边和北边的雪化的不一样,南边化的慢,北边化的快。
运用科学的方法,你在生活中发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
北边
南边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我爱发明
用你的发现制作一个杂技小丑玩具。
在制作杂技小丑玩具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在小丑从高的一端向低的一端滑行的过程中,要注意使小丑保持平衡。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交流讨论
思考:通过这个活动,你们怎么想?
通过这个活动我们体会到做一个小科学家并不难,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小科学家,因为自己想做的事里面就可能存在着许多科学道理。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拓展延伸
你能解释下面的物体为什么能站立吗?
它的重力和支撑力是一对垂直的平衡力。
车梯的支撑力是电车的重心支撑点,与车身形成了一种平衡力。
电扇的重心在垂直的十字架的中心位置。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交流讨论
思考:通过上面的现象,你们怎么想?
要想使物体很好的站立,必须要找到这个物体的重心,然后采取合适的办法使其与重心形成一个平衡力。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科学研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些到现在都还没有结论,你们能说出几个到现在还没有准确答案的事情吗?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知识拓展
恐龙为什么会灭绝呢?
说法1:氧气陡降论
6500万年前地球气候陡然变化,气温大幅下降,造成大气含氧量下降,令恐龙无法生存。问题是:如果如此,那当时氧气含量是如何陡降的呢?
说法2:气温下降论
恐龙是冷血动物,身上没有毛或保暖器官,无法适应地球气温的下降,都被冻死了。不过,为什么蛙类、鳄鱼以及其它许多对气温同样很敏感的动物都得以幸存,惟独恐龙就不能呢?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知识拓展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呢?
很久之前科学家就发现了一种名为OC-17蛋白,就认为它与鸡蛋的行成是有关系的,在经过一系列的研究之后,发现了控制鸡蛋的形成的过程,同时还发现了其他的禽类都是有这种元素可以控制的。在最开始的时候,原生鸡是可以生蛋的,但是这种蛋不能孵出小鸡,但当其中的一只原生鸡孵出小鸡后,也就继承了这种基因,那么以此类推,此后的鸡都是可以下蛋并孵出小鸡了。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交流讨论
思考:通过上面的问题,你们怎么想?
科学是人对大自然中的一些现象产生疑问后,然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论证的过程。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交流讨论
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发现了哪些有趣的事?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吧!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知识拓展
1747年,法国工程师弗朗索瓦·弗雷诺制造出世界上最早的雨衣。 他利用从橡胶木上获得的胶乳,把布鞋和外套放在这种胶乳溶液中进行浸涂处理后,就可以起到防水的作用。 在苏格兰橡胶厂的麦金托什因生活窘迫,无力购买雨具,每逢雨天,只能冒雨上下班。一天,他不小心将橡胶汁沾满衣裤,怎么也擦不掉,只好穿着这射脏衣服回家。室外阴雨绵绵,麦金托什回到家却惊喜地发现,穿在里面的衣服一点没有湿,他索性将橡胶汁涂满全身衣服。这就是世界上第一件胶布雨衣。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知识拓展
关于科学的名言警句
不知道并不可怕和有害。任何人都不可能什么都知道,可怕的和有害的是不知道而伪装知道。 ——托尔斯泰
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 ——培根
在真理的认识方面,任何以权威者自居的人,必将在上帝的嬉笑中垮台!
——爱因斯坦
问号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 ——巴甫洛夫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小记者在行动
我们做一个“寻找”行动的小记者,去采访别人,问问他们发现了哪些生活中的趣事?并记录下来,回来后和同学们交流讨论。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拓展提高
和同学们查一查自己喜欢的科学家和他的发明成果,和同学们一起交流一下。
1.分小组:4人一起;
2.组内谈论,将讨论结果写下;
3.组内代表发言。
可以通过和爸爸妈妈交流,也可以自己在网上查找资料。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拓展提高
富兰克林和避雷针的故事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课堂练习
1.重心越低物体越平稳。( )
2.我通过用心观察,发现了可以根据积雪融化的快慢来分辨南方和北
方,这是一种科学行为。( )
3.纸鹦鹉“站立”起来的秘密是:上轻下重,保持重心平衡。( )
4.走钢丝绳的杂技演员手里拿一根长长的竹竿是为了显示水平高超。( )
5.在制作杂技小丑玩具时,保持平衡是很重要的。( )
判断对错


×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课堂总结
重物加在物体底部,物体才可以保持平衡,而且重心越低,物体越平稳。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作业布置
1.自己动手试着让家里不会“站”的物
体“站”起来,并说说你的方法。
2.通过实验活动说一说你的体会。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板书设计
做一名小科学家
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
探究纸鹦鹉“站立”的过程是:
作出猜测
寻找证据
得出结论
提出问题
根据平衡现象的原理:重心越低越稳定。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
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