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科学是...... (课件+教案+练习+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1.1 科学是...... (课件+教案+练习+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8-23 09:47:05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
1.1科学是…… 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1.1科学是……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三年级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分享科学家的故事,让学生能说出科学探究的步骤。2.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精神,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能力目标 1.知道科学探究的步骤。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知识目标 1.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2.通过科学故事的学习能将我们的探究活动与科学家的工作联系在一起,并能够初步说出科学探究的步骤。
重点 能说出科学探究的步骤。
难点 能说出科学探究的步骤。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问题导入:思考:同学们,你们觉得是什么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小结:科学追问:你们觉得什么是“科学”呢?小结:科学是指发现、积累并公认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运用,已经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导入主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那么你们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你们想到了什么呢?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科学是……》。 由问题导入,吸引学生兴趣,思维发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为新课做铺垫。
讲授新课 我们学科学,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那么在你们心里你们觉得什么样的才能被称为“科学”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一)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1.举例:农业研究、航天探索、实验分析、医学研究、珠峰测量。2.思考:我们举得这些例子都是什么人在做这些事情?小结:各行各业的专家。3.交流讨论:你们觉得科学家的研究工作是为了什么呢?小结:为了探究在自己领域内还不知道的事情。过渡:那科学是不是只和科学家有关系呢?你们平时有没有对周围的事物感到好奇的时候?你是怎样做的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平时的经历你是否有过下面的经历?你为什么想做这些事情呢?(分别出示课本P3页的图片,让学生交流讨论)1.观察蚂蚁思考:通过观察蚂蚁,你发现了什么?我的发现:(1)蚂蚁可以杀死比它本身大很多倍的毛毛虫;(2)蚂蚁向高处搬家说明天气要下雨;(3)不同种类的蚂蚁有不同的分工等;……2.拆玩具思考:通过拆装玩具你有什么收获?我的收获:通过拆装玩具我发现自己的动手能力增强了许多,在安装玩具的过程中,我的注意力比以前集中了。3.看电视机“肚子”里有什么思考:通过查看电视机的“肚子”,你有的什么发现?我的发现:我知道了电视机主要由机壳、显像管、电路板、扬声器等组成。4.看影子思考:通过观察蚂蚁,你发现了什么?我的发现:人沿着街道走向路灯,再从路灯下走远,影子的变化是先变长再变短,也就是离路灯越近影子越短,离路灯越远影子越长。交流讨论:你们为什么会去观察这些事情呢?小结:因为对未知东西的好奇,让我们想要揭开心中不知道答案的面纱。过渡:好奇心总是让我们去探究许多事物,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那样的。我们的这些经历其实和科学家的工作十分相似。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看一看科学家们是怎样工作的吧!科学家的故事1.琴纳和牛痘的故事(出示课本P4、5页的图片) 思考: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怎么想? 小结:通过学习琴纳发现治疗天花的办法,我们知道了琴纳发现牛痘可以治疗天花的过程是:怀疑——观察——大胆试验——试验成功。2.拓展延伸:收集你最喜欢的科学家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他有什么研究成果,他是如何开展研究的。举例:(1)居里夫人发现镭的故事思考: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怎么想?小结:居里夫人成功的发明镭元素与她大胆猜测想象,持之以恒的进行科学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的行为是分不开的。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的故事 思考: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怎么想? 小结:李时珍为了完成《本草纲目》的编写,放弃了优越的生活条件,不在意别人的讥讽,坚持自己的想法,并且去一一进行实地探察,最终完成了自己的梦想。 3.交流讨论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科学家和他的科学成果的故事吗?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吧!拓展举例:(1)牛顿和苹果的故事(2)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思考:听了这两个故事,你们怎么想?小结:他们的成功都是通过怀疑思考——观察——探究验证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都经历了多次的失败,在他们的坚持下最终取得了成功。5.通过这些故事,你们觉得这些科学家是如何工作的呢?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追问:思考:此时你们觉得科学是什么呢?小结:我觉得科学就是不断的发现问题,大胆猜测然后持之以恒努力寻找证据,最后成功的事情。(三)活动天地1.出示P6页卷纸的活动。思考:通过这个活动,你们发现了什么?小结:通过这个活动,我们发现在快速的伸展卷曲中,画的人物表情在不断的变化,好像是能动了一样。2.拓展提问: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呢?小结:为什么伸展卷曲的速度不同,看到的人物表情不同呢?提示: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这个活动过程中的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变化,从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3.交流讨论:同学们,你们还有哪些发现呢?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吧!4.知识拓展在1824年,英国人罗杰特也进行过类似的活动。可他不是玩玩就算了,而是对这一现象作出了自己的解释。后来, 这一解释被人们普遍接受,电影就是根据解释的原理制作的。(五)小记者在行动我们做一个“寻找”行动的小记者,去采访别人,问问他们在平时遇到自己不知道的事情都是怎样做的?并记录下来,回来后和同学们交流讨论。 新课讲解结合图片素材。采用讲授法,小组合作探究,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科学”是什么,通过交流讨论科学家的故事,让学生从中找到科学探究的步骤,从中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以四人为一个小组,交流讨论。通过平时一些常见的现象然后通过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和收获。以四人为一小组交流讨论。通过学习科学家的故事,让学生从中总结出科学探究的步骤是什么,从而让学生注意到自己身边的科学小探究。发散思维,吸引兴趣。交流讨论。通过拓展故事,体会科学探究的步骤是什么。交流讨论,拓展延伸,增加学生知识量。交流讨论。通过听故事,总结科学探究的步骤。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感受到事物不同的方面,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讨的兴趣。通过提问,增加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增加知识量。
活动设计 查一查电影的工作原理,和同学们一起交流讨论一下。 1.分小组:4人一起;2.组内谈论,将讨论结果写下;3.组内代表发言。 可以通过和爸爸妈妈交流,也可以自己在网上查找资料。举例:电影放映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通常放映电影时,每秒要换24张图片并且前后图片中景物差别很小(很大或很小),加之人的眼睛有视觉暂留印象的缘故,我们便从荧幕上看到了活动的影像。为了能使荧幕上看到的像与生活中的物一致,电影胶片应该倒(正或倒)插。 设计有意思的活动活跃班级氛围,使每一位同学参与其中,在游戏的过程中升华本节课内容。
课堂练习 判断对错1.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找答案的过程。( )2.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3.通过观察土壤在水中的溶解,我发现在溶解过程中有许多的气泡冒出。这也是一种科学行为。( )4.通过实验,我发现通过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不是科学行为。( )5.通过观察大自然的现象所发现的问题也是科学行为。( ) √√√×√ 通过判断对错,简单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课堂小结 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的生活中,它是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的过程。 总结所学,加深印象,升华内容。
作业布置 1.说一说自己熟悉的科学家的故事。2.说一说自己身边有关科学的小故事。3.查一查电影的起源及播放原理。 布置作业,让学生可以自己查阅资料,增加学生动手能力及对新知的探知能力。
板书 科学是…… 科学探究的步骤是: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小结: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求问题答案的过程。 将重点写出来提醒学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3张PPT)
1.1科学是……
苏教版 三年级上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导入
同学们,你们觉得是什么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科学
你们觉得什么是“科学”呢?
科学是指发现、积累并公认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运用,已经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导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那么你们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你们想到了什么呢?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科学是……》。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
农业研究
航天探索
医学研究
珠峰测量
实验分析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我们举得这些例子都是什么人在做这些事情?
各行各业的专家。
你们觉得科学家的研究工作是为了什么呢?
为了探究在自己领域内还不知道的事情。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那科学是不是只和科学家有关系呢?你们平时有没有对周围的事物感到好奇的时候?你是怎样做的呢?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你是否有过下面的经历?你为什么想做这些事情呢?
观察蚂蚁
通过观察蚂蚁,你发现了什么?
我的发现:
1.蚂蚁可以杀死比它本身大很多倍的毛毛虫;
2.蚂蚁向高处搬家说明天气要下雨;
3.不同种类的蚂蚁有不同的分工等;
……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你是否有过下面的经历?你为什么想做这些事情呢?
拆玩具
通过拆装玩具你有什么收获?
我的收获:
通过拆装玩具我发现自己的动手能力增强了许多,在安装玩具的过程中,我的注意力比以前集中了。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你是否有过下面的经历?你为什么想做这些事情呢?
看电视机“肚子”里有什么
通过查看电视机的“肚子”,你有的什么发现?
我的发现:
我知道了电视机主要由机壳、显像管、电路板、扬声器等组成。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你是否有过下面的经历?你为什么想做这些事情呢?
看影子
通过看路灯下的影子,你有的什么发现?
我的发现:
人沿着街道走向路灯,再从路灯下走远,影子的变化是先变长再变短,也就是离路灯越近影子越短,离路灯越远影子越长。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你是否有过下面的经历?你为什么想做这些事情呢?
看小鸡出壳
通过看小鸡出壳,你有的什么发现?
我的发现:
小鸡出壳时先用嘴把鸡蛋壳啄出一个小洞,然后沿着小洞向两边啄出裂缝,最后用身体撞蛋壳,然后就跑出来了。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交流讨论
你们为什么会去观察这些事情呢?
因为对未知东西的好奇,让我们想要揭开心中不知道答案的面纱。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好奇心总是让我们去探究许多事物,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那样的。我们的这些经历其实和科学家的工作十分相似。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看一看科学家们是怎样工作的吧!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琴纳和牛痘的故事
18世纪初,天花在欧洲流行,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即使侥幸活下来的人,脸上也都留下了疤痕,人们害怕极了。
爱德华·琴纳是以为英国乡村医生。他发现奶牛场的女工们从来都没有得过天花。他感到很奇怪:“为什么挤奶的女工不得天花?”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琴纳和牛痘的故事
于是,琴纳到奶牛场去实地考察。他发现牛会生一种类似天花的病,这就是牛痘。而女工们和牛一样,都患过牛痘。
“是不是患过牛痘就不再患天花?”琴纳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能不能给人接种牛痘呢?”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琴纳和牛痘的故事
经过慎重思考后,琴纳给一个8岁的男孩接种了牛痘。“种了牛痘的人是不是就一定不会得天花呢?”琴纳又给男孩接种了天花。半个月过去了,男孩安全无恙。
试验成功以后,有人相信,也有很多人不相信,甚至有人想象说,小孩种牛痘后可能要长出牛犄角和牛鼻子来。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琴纳和牛痘的故事
然而,当天花又一次流行时,曾被接种牛痘的2000多名村民无一人患上天花。琴纳用事实证明自己的试验成功了。
直到今天,琴纳的发现仍然在保护着我们的健康。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交流讨论
思考: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怎么想?
通过学习琴纳发现治疗天花的办法,我们知道了琴纳发现牛痘可以治疗天花的过程是:怀疑——观察——大胆试验——试验成功。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收集你最喜欢的科学家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他有什么研究成果,他是如何开展研究的。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居里夫人发现镭的故事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交流讨论
思考: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怎么想?
居里夫人成功的发明镭元素与她大胆猜测想象,持之以恒的进行科学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的行为是分不开的。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的故事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交流讨论
思考: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怎么想?
李时珍为了完成《本草纲目》的编写,放弃了优越的生活条件,不在意别人的讥讽,坚持自己的想法,并且去一一进行实地探察,最终完成了自己的梦想。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交流讨论
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科学家和他的科学成果的故事吗?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吧!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牛顿和苹果的故事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拓展延伸
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交流讨论
思考:听了这两个故事,你们怎么想?
他们的成功都是通过怀疑思考——观察——探究验证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都经历了多次的失败,在他们的坚持下最终取得了成功。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通过这些故事,你们觉得这些科学家是如何工作的呢?
提出问题
作出猜测
寻找证据
得出结论
此时你们觉得科学是什么呢?
我觉得科学就是不断的发现问题,大胆猜测然后持之以恒努力寻找证据,最后成功的事情。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活动天地
准备一张长30cm、宽10cm的白纸,将白纸对折。
在对折的两张纸条上分别画上大小相同、神情不一的小人。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活动天地
左手按住纸条上部,右手拿着铅笔,让上面的纸条随铅笔不断快速地伸展、卷曲。
把上面的一张纸条紧紧地卷在一枝铅笔上。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交流讨论
思考:通过这个活动,你们发现了什么?
通过这个活动,我们发现在快速的伸展卷曲中,画的人物表情在不断的变化,好像是能动了一样。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交流讨论
通过这个活动,我们发现在快速的伸展卷曲中,画的人物表情在不断的变化,好像是能动了一样。
通过这个活动,你们发现了什么?
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呢?
为什么伸展卷曲的速度不同,看到的人物表情不同呢?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交流讨论
同学们,你们还有哪些发现呢?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吧!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知识拓展
在1824年,英国人罗杰特也进行过类似的活动。可他不是玩玩就算了,而是对这一现象作出了自己的解释。后来, 这一解释被人们普遍接受,电影就是根据解释的原理制作的。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小记者在行动
我们做一个“寻找”行动的小记者,去采访别人,问问他们在平时遇到自己不知道的事情都是怎样做的?并记录下来,回来后和同学们交流讨论。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拓展提高
查一查电影的工作原理,和同学们一起交流讨论一下。
1.分小组:4人一起;
2.组内谈论,将讨论结果写下;
3.组内代表发言。
可以通过和爸爸妈妈交流,也可以自己在网上查找资料。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拓展提高
电影放映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通常放映电影时,每秒要换24张图片并且前后图片中景物差别很小(很大或很小),加之人的眼睛有视觉暂留印象的缘故,我们便从荧幕上看到了活动的影像。为了能使荧幕上看到的像与生活中的物一致,电影胶片应该倒(正或倒)插。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课堂练习
1.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找答案的过程。( )
2.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
3.通过观察土壤在水中的溶解,我发现在溶解过程中有许多的气泡冒出。这也是一种科学行为。( )
4.通过实验,我发现通过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不是科学行为。( )
5.通过观察大自然的现象所发现的问题也是科学行为。( )
判断对错


×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课堂总结
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的生活中,它是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的过程。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作业布置
1.说一说自己熟悉的科学家的故事。
2.说一说自己身边有关科学的小故事。
3.查一查电影的起源及播放原理。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板书设计
科学是……
科学探究的步骤是:
小结: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求问题答案的过程。
提出问题
作出猜测
寻找证据
得出结论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
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科学是……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你想到了( )、( )、实验分析、医学研究、( )。
2.( )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找答案的过程。
3.科学探究的步骤是:( )、( )、( )、( )。
二、选择题。
4.下列不属于探究活动的是( )。
A.明明把收音机砸坏了 B.我在地里观察蚯蚓的生长情况
C.测量土壤的问题 D.在家试着制作飞机模型
5.( )让我们有问不完的“为什么”,并驱使我们不断找寻答案。
A.知识 B.科学技术 C.大脑 D.科学
6.我们做的活动类似科学家的活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看孵小鸡
B.查找人们为什么对乌鸦和喜鹊的态度不同
C.把电视机拆散,查看里边的零部件
D.看影子在路灯下的变化
7.牛痘和哪位科学家有关系( )。
A.爱迪生 B.爱因斯坦 C.琴纳 D.李时珍
8.下列成就是爱因斯坦发现(明)的是( )。
A.万有引力定律 B.发现了镭 C.电灯 D.发现了微生物
三、判断正误
9.下雨观察池塘的鱼的情况,也是科学。( )
10.科学是很难理解的,我们还小当时还不需要参与。( )
11.科学只与科学家有关。( )
12.观察燕子也是科学。( )
13.为了知道手机的内部结构把爸爸新买的手机拆散了。这也是正常的科学研究应该支持。( )
四、拓展题。
14. 听故事,回答问题。
琴纳和牛痘的故事
18世纪初,天花在欧洲流行,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即使侥幸活下来的人,脸上也都留下了疤痕,人们害怕极了。爱德华·琴纳是以为英国乡村医生。他发现奶牛场的女工们从来都没有得过天花。他感到很奇怪:“为什么挤奶的女工不得天花?”
于是,琴纳到奶牛场去实地考察。他发现牛会生一种类似天花的病,这就是牛痘。而女工们和牛一样,都患过牛痘。“是不是患过牛痘就不再患天花?”琴纳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能不能给人接种牛痘呢?经过慎重思考后,琴纳给一个8岁的男孩接种了牛痘。“种了牛痘的人是不是就一定不会得天花呢?”琴纳又给男孩接种了天花。半个月过去了,男孩安全无恙。试验成功以后,有人相信,也有很多人不相信,甚至有人想象说,小孩种牛痘后可能要长出牛犄角和牛鼻子来。然而,当天花又一次流行时,曾被接种牛痘的2000多名村民无一人患上天花。琴纳用事实证明自己的试验成功了。直到今天,琴纳的发现仍然在保护着我们的健康。
(1)琴纳发现了什么问题?
琴纳是怎样猜测的?
琴纳做了一个什么实验?他是怎样做的?
最后的结果怎样?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1.答案:农业研究 航天探索 珠峰测量
2.答案:科学
3.答案:提出问题 作出猜测 寻找证据 得出结论
【解析】答案合理即可
4.答案:A
5.答案:D
12.答案:√
13.答案:×
【解析】考查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和掌握。
14.参考答案:
(1)挤奶的女工不得天花。
(2)是不是患过牛痘就不再患天花?
(3)给人接种牛痘。给一个8岁的男孩接种了牛痘,然后又给男孩接种了天花。半个月过去了,男孩安全无恙。
(4)证实了牛痘可以治疗天花。说明了科学探究的过程是:怀疑——观察——大胆试验——试验成功。(答案不唯一,意思对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