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9张PPT)
吕 叔 湘 中 学
庞 留 根
多用电表
多用电表
教学目标
一、欧姆表 课本例题1 欧姆表电路原理图
二、多用电表
多量程多用表示意图
指针式多用电表和数字式多用电表
三、[实验] 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测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 注意事项
例1 例2 例3 例4
A组能力训练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B组能力训练题1 2 3 4 5
6 7 8 9 10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欧姆表和多用电表的制作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
动手操作,学会用多用电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压、电流、及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探索、发现,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欧姆表和多用电表的制作原理。
教学难点
理解欧姆表和多用电表的制作原理。
一、欧姆表
在图2.8-1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E=1.5V,内阻r=0.5Ω,电流表满偏电流Ig=10 mA,电流表电阻7.5Ω,A、B为接线柱。
(1)用导线把A、B直接连起来,此时,
应把可变电阻R1调节为多少才能使
电流表恰好达到满偏电流?
(2)调至满偏后保持R1的值不变,在
A、B间接入一个150Ω的电阻R2,
电流表指针指着多少刻度的位置
(3)如果把任意电阻R接在A、B间,电流表读数I与R的值有什么关系
电阻R2
导线
E r
R1
A
B
图2.8-1
课本例题1、
(1)因电流表电阻Rg的值不能忽略,此时可以把电流表视为一个电阻来计算。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
解:
从中解出可变电阻R1的值
这表示,当两个接线柱直接连到一起,且表头指针恰好满偏时,可变电阻R1的值为142Ω 。
(2)保持可变电阻R1的值不变,把R2=150 Ω接在A、B之间,设这时电流表读数为I2,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这表示接入R2后,电表指在“5mA”刻度的位置.
(3)把任意电阻R接到A、B之间,设电流表读数为I,则
代入数值后,得
解出
将电流表的“10mA”刻度线标为“0Ω”,“5mA”刻度线标为“150Ω”,其它电流刻度按
的规律转为电阻的标度 , 这样,电流表就改装成了直接测电阻的仪器。
点评:
题目
欧姆表的电路原理图
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欧姆表的电路原理图。实际的欧姆表就是在这个原理的基础上制成的。
G
R1
E
R
A
B
图2.8-2 欧姆表电路
教材图2.8-2(如图所示)。
二、多用电表
电压表电流表和欧姆表都有一个表头 ,将电压表、电流表、欧姆表组合在一起就成了多用电表。
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在图2.8-4的基础上画出最简单的多用电表的电路,并说明转换测量功能。
图2.8-3分别表示电流表、欧姆表、电压表的电路示意图。
图2.8-3
电流表、欧姆表和电压表示意图
A
B
丙
R2
A
A
乙
B
R1
A
A
甲
B
A
图2.8-4
最简单的多用表
3
B
2
1
A
E
R2
A
R1
多量程多用表示意图
说出那些位置是电流挡、那些位置是电压挡、那些位置是欧姆挡?哪些位置的量程比较大?
图2.8-5 多量程多用表示意图
A
B
E'
E
1
2
3
4
5
6
S
G
R6
R1
R2
R3
R4
R5
红表笔
黑表笔
(如图所示)
指针式多用电表和数字式多用电表
介绍指针式多用电表和数字式多用电表的外形和各部分结构。
图2.8-6
数字式多用电表
图2.8-5 指针式多用电表
表头
调整定位螺丝
欧姆调零旋钮
选择开关
Ω
Ω
×1k×100×10 ×1
Ω
OFF
2.5
2.5
50
mA
100
10
1
500
10
250
V
500
250
50
10
V
二、
三、[实验] 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准备
(1)观察多用电表的外形,认识选择开关的测量项目及量程;
(2)检查多用电表的指针是否停在表盘刻度左端的零位置。若不指零,则可用小螺丝刀调整机械调零旋钮使指针指零;
(3)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插孔;
测电压
(4)将选择开关置于直流电压2.5V挡,测1.5V干电池的电压;
(5)将选择开关置于交流电压250V挡,测220V的交流电压;
测电流
(6)将选择开关置于直流电流10mA挡,测量1.5V干电池与200Ω电阻串联回路的电流;
测电阻
(7)将选择开关置于欧姆表的“×1”挡,短接红、黑表笔,转动调整欧姆零点的旋钮,使指针指向欧姆表刻度的零位置。
(8)将两表笔分别接触几欧、几十欧的定值电阻两端,读出欧姆表指示的电阻数值,并与标准值比较,然后断开表笔。
(9)将选择开关置于欧姆挡的“× 100”挡,重新调整欧姆零点,然后测定几百欧、几千欧的电阻,并将测定值与标准值进行比较。
三、
测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
(10)首先弄清两个问题:
电流从正极流入电阻较小,从正极流出时电阻较大.
②欧姆表中电流的方向。
电流从黑表笔流出, 经过待测电阻, 从红表笔流入.
图2.8-10晶体二极管和它的符号
正极
负极
P
N
①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如图2.8-10:
将选择开关置于欧姆表的“×10”挡,短接红、黑表笔,转动调整欧姆零点的旋钮,使指针指向欧姆表刻度的零位置。
(11)测正向电阻:
黑表笔接二极管正极、红表笔接二极管负极,(如图2.8-11)
图2.8-11 测二
极管正向电阻
读出欧姆表指示的电阻数值。乘以倍率,记下正向阻值。
(12)测反向电阻:
将选择开关置于欧姆表的“×1000”挡,短接红、黑表笔,转动调整欧姆零点的旋钮,使指针指向欧姆表刻度的零位置。
黑表笔接二极管负极、红表笔接二极管正极(如图2.8-12),
(13)实验完毕,将表笔从插孔中拔出,并将选择开关置于“OFF”挡或交流电压最高挡。
图2.8-12 测二
极管反向电阻
读出欧姆表指示的电阻数值。乘以倍率,记下反向阻值。
(10)
【注意事项】
(1)多用电表在使用前,一定要观察指针是否指向电流的零刻度。若有偏差,应调整机械零点;
(2)合理选择电流、电压挡的量程,使指针尽可能指在表盘中央附近;
(3)测电阻时,待测电阻要与别的元件断开,切不要用手接触表笔;
(4)合理选择欧姆挡的量程,使指针尽可能指在表盘中央附近;
(5)换用欧姆档的量程时,一定要重新调整欧姆零点;
(6)要用欧姆档读数时,注意乘以选择开关所指的倍数;
(7)实验完毕,将表笔从插孔中拔出,并将选择开关置于“OFF”挡或交流电压最高挡。长期不用,应将多用电表中的电池取出。
两位同学在多用电表用完后,把选择开关放在图示的位置,你认为谁的习惯比较好?
图2.8-13 谁的习惯比较好
(甲)
(乙)
思考与讨论:
【例1】
调整欧姆零点后,用“×10”挡测量一个电阻的阻值,发现表针偏转角度极小,那么正确的判断和做法是 ( )
A.这个电阻值很小
B.这个电阻值很大
C.为了把电阻值测得更准确些,应换用“×1”挡,重新调整欧姆零点后测量。
D.为了把电阻值测得更准确些,应换用“×100”挡,重新调整欧姆零点后测量。
BD
【例2】
用多用电表测量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通过灯泡的电流时,首先把选择开关拨到 挡,然后把多用电表 联在电路中,则电流应从 表笔流入,从 表笔流出。
E
S
黑
直流电流
串
红
【例3】
如图所示为多用电表欧姆挡的原理示意图。其中,电流表的满偏电流为300μA,内阻rg=100Ω, 调零电阻最大值R=50kΩ,串联的定值电阻R0=50Ω,电池电动势E=1.5V。用它测量电阻Rx,能准确测量的阻值范围是 ( )
A. 30~80 kΩ
B. 3~8 kΩ
C. 300~800 Ω
D. 30~80Ω
R0
E
Rx
R
rg
B
解见下页
得
故能准确测量的阻值范围是5kΩ附近。
用欧姆当测量电阻时,指针指在表盘中央附近时测量结果比较准确。当电流最大时,
由
,其中R内为欧姆表的内阻.
得
用它测量电阻Rx时,当指针指在表盘中央时
解:
选项B正确。
【例4】
图示为简单欧姆表原理示意图,其中电流表的满偏电流Ig=300μA,内阻Rg=100Ω,可变电阻R的最大阻值为10 kΩ,电池的电动势E=1.5 V,内阻 r=0.5Ω,图中与接线柱A相连的表笔颜色应是 色,按正确使用方法测量电阻Rx的阻值时,指针指在刻度盘的正中央,则 Rx= kΩ。若该欧姆表使用一段时间后,电池电动势变小,内阻变大,
但此表仍能调零,按正确使用
方法再测上述Rx其测量结果与
原结果相比将 (填“变
大”、“变小”或“不变”)。
变大
红
5
R
E r
A
B
Rx
解见下页
当两表笔短接(即Rx=0)时,电流表应调至满偏
电流Ig,设此时欧姆表的内阻为R内,此时有关系
得
当指针指在刻度盘的正中央时I=Ig/ 2,有
代入数据可得
解:
欧姆表是电流表改装的,必须满足电流的方向“+”进“-”出,即回路中电流从标有“+”标志的红表笔进去,所以与A相连的表笔颜色是红色;
当电池电动势变小、内阻变大时,欧姆得重新调零,由于满偏电流Ig不变,由公式
欧姆表内阻 R内得调小,待测电阻的测量值是通过电流表的示数体现出来的,由
可知当R内变小时,I变小,指针跟原来的位置相比偏左了,欧姆表的示数变大了。
题目
A组能力训练题1
1.关于多用电表及其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电压及电阻挡的刻度都是均匀的
B.测电压时,其红表笔接高电势处
C.测电路中某个电阻的阻值时,一定要将该电阻与其它元件断开
D.测电阻时要选择适当的挡位,使电表的指针接近满偏
BC
A组能力训练题2
2. 用多用电表欧姆挡测电阻,有许多注意事项,下列说法中哪些是错误的 ( )
A. 测量前必须调定位螺丝 , 待指针指零 , 而且每测一次电阻都要重新调零
B. 每次换挡后必须重新进行电阻调零
C. 待测电阻如果是连接在某电路中,应把它先与其他元件断开,再进行测量
D. 两个表笔要与待测电阻接触良好才能测得较准确,为此,应当用两只手分别将两个表笔与电阻两端紧紧捏在一起
E. 使用完毕应当拔出表笔,并把选择开关旋到交流电压最高挡
AD
A组能力训练题3
图中B为电源,R1、R2为电阻.K为电键。现用多用电表测量流过电阻R2的电流。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调至直流电流挡(内阻很小)以后,正确的接法是( )
A.保持K闭合, 将红表笔接在a处, 黑表笔接在b处
B.保持K闭合, 将红表笔接在b处, 黑表笔接在a处
C.将K断开, 红表笔接在a处, 黑表笔接在b处
D.将K断开, 红表笔接在b处,
黑表笔接在a处
C
R1
B
R2
K
b
a
A组能力训练题4
在使用多用表测电阻时,有一个步骤是将两表笔短路,调节表上某旋钮,使指针指到表盘上电阻的示数为_________处.测量某电池的端电压时,要将红表笔接到电池的______极。测量电流时,要使电流由_____表笔流入多用电表.
红表笔接到多用表表头的正接线柱,测量电压、电流时,红表笔应接到高电势处,因此要将红表笔接到电池的正极;测量电流时,要使电流由红表笔表笔流入多用电表。
红
0欧姆
正
解:
两表笔短路,即被测电阻为零,此时针指到表盘上电阻的示数为0Ω处,否则应调节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向0Ω处;
A组能力训练题5
5. 一学生使用多用电表测电阻,他在实验中有违反使用规则之处,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1)把选择开关扳到“×1k”的欧姆挡上.
(2)把表笔插入测试笔插孔中,先把两根表笔相接触,旋转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电阻刻度的零位上.
(3)把两根表笔分别与某一待测电阻的两端相接,发现这时指针偏转较小.
(4)换用“×100”的欧姆挡,发现这时指针偏转适中.随即记下欧姆数值.
(5)把表笔从测试笔插孔中拔出后,就把多用电表放回桌上原处,实验完毕.
这个学生在测量时已注意到:待测电阻与其他元件和电源断开,不用手碰表笔的金属杆.这个学生在实验中违反了哪一或哪些重要的使用规则
答: .
换用欧姆挡的量程时,要重新调整零旋钮;
多用电表使用后不能把选择开关置于欧姆挡.
A组能力训练题6
一多用电表的电阻档有三个倍率,分别是×1、×10、×100。用×10档测量某电阻时,操作步骤正确,发现表头指针偏转角度很小。为了较准确地进行测量,应换到 档。如果换档后立即将表笔连接待测电阻进行读数,那么缺少的步骤是 。若补上该步骤后测量,表盘的示数如图。
则该电阻的阻值
是 Ω。
200100 50 20 15 10 5 0
∞
1k
500
0 50 100 150 200 250
0 10 20 30 40 50
0 2 4 6 8 10
0 1 1.5 2 2.5
0.05
V
Ω
×100
重新调零
2.2k
A组能力训练题7
⑴如果是用×10Ω档测量电阻,则读数为
Ω.
⑵如果是用直流10 mA档测量电流,则读数为
mA.
⑶如果是用直流5V
档测量电压,则读数
为 V.
右图为一正在测量中的多用电表表盘.
15
5
10
A-V-Ω
60
7.18
3.59
解见下页
欧姆档在最上面的一排数据读取,读数为
解:
15
5
10
A-V-Ω
6×10Ω=60Ω;
电流档测量读取中间的三排数据的最底下一排数据,读数为
7.18mA;
同样直流电压档测量读取中间的三排数据的中间一排数据较好,读数为
35.9×0.1V=3.59V。
A组能力训练题8
某同学利用多用电表测量二极管的反向电阻。完成下列测量步骤:
(1)检查多用电表的机械零点。
(2)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正、负表笔插孔,将选择开关拔至电阻测量挡适当的量程处。
(3)将红、黑表笔_________,进行欧姆调零.
(4)测反向电阻时,将____表笔接二极管正极,将_____表笔接二极管负极,读出电表示数。
(5)为了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应让电表指针尽量指向表盘__________(填“左侧”、“右侧”或“中央”);否则,在可能的条件下,应重新选择量程, 并重复步骤(3)、(4)。
(6)测量完成后将选择开关拔向______位置。
OFF
短接
红
黑
中央
解见下页
欧姆表盘的刻度线分布不均匀, 读数误差大, 在中央的刻度线比较均匀,所以尽量让指针指向表盘的中央。测量完成后应将开关打到OFF档。
解:
本题考查多用电表的使用。
首先要机械调零,在选择量程后还要进行欧姆调零,而且每一次换量程都要重复这样的过程.
(3)将红黑表笔短接,即为欧姆调零。
测量二极管的反向电阻时应将红笔接二极管的正极,黑接负极。
A组能力训练题9
9、用多用电表欧姆挡(×100)测试三只晶体二极管,其结果依次如图①、②、③所示。由图可知,图 中的二极管是好的,该二极管的正极是 端.
②
a
0
0
0
0
①
0
0
②
a
b
a
b
a
b
b
a
b
a
b
a
③
A组能力训练题10
10.一个盒子内装有由导线和几个相同阻值的电阻组成的电路,盒外的1、2、3、4是该电路的4个接线柱.己知1、2间电阻是1 、3 间电阻的2倍, 1、3 间电阻又等于2、4 间电阻,而3、4间没有明显的电阻,试画出盒内电路最简单的一种电路图 。
答:如图示
3
1
2
4
A组能力训练题11
A
B
C
R
用多用电表的直流电压挡测各对接点间电压
11.如图所示,A、B、C为黑箱上的三个接点,已知任意两个接点间最多只能接一个元件,可能的元件有电池、电阻和二极管。
(1)用多用电表判断黑箱内有无电池,操作方法是 .
(2)经检测发现黑箱内没有电池,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测量各接点间的电阻,结果如下:黑表笔接B点、红表笔接C点时阻值很小,反接时阻值很大;A、B间正反接时阻值均为R;黑表笔接A点、红表笔接C点时阻值比AB间阻值R略大,反接时阻值很大。试在图中画出
黑箱内一种可能的电路。
答:电路如图示
A组能力训练题12(2011年重庆卷22(1))
某电动机的三组线圈①、②、③阻值相同, 均为几欧姆,接法可能是图1中甲、乙两种之一, A、B和C是外接头。现有一组线圈断路,维修人员通过多用电表测量外接头之间的电阻来判断故障,若测量A和B之间、B和C之间、A和C之间的电阻时,多用电表指针偏转分别如图2 (a)、(b)、(c)所示,则测量中使用的欧姆档的倍率是 (填×1、×10、×100或×1k),三组线圈的接法是 (填甲或乙),断路线圈是______(填①、②或③)。
×1
乙
③
解见下页
Ω
(a)
Ω
(b)
Ω
(c)
图2
图1
A
B
C
乙
①
②
③
A
C
甲
B
①
②
③
由于所测电阻均为几欧姆,串联后还是几欧姆,所以欧姆档的倍率选择×1;
所测值分别是4Ω、4Ω和8Ω,说明接法是乙,断路的是③。
因为采用甲接法时测量值应该有两个是无穷大,一个是8Ω。
解析:
图1
A
B
C
乙
①
②
③
A
C
甲
B
①
②
③
题目
B组能力训练题1
1.关于多用电表表面上的刻度线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直流电流刻度线和直流电压刻度线都是均匀的可以共用同一刻度线
B. 电阻刻度是不均匀的
C.交流电压刻度线是均匀的
D.电阻刻度上的零刻度线与直流电流最大刻度线相对应
ABD
B组能力训练题2
2. 用P=U2/R 求出的“220V,40W”电灯泡电阻为1210Ω,用多用电表测得其电阻只有90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个电阻阻值相差悬殊是不正常的 , 一定是测量时读错了数据
B. 两个阻值相差悬殊是正常的 , 因为欧姆表测电阻的误差大
C. 两个阻值相差悬殊是不正常的 , 可能出厂时把灯泡的功率标错了
D. 两个阻值相差悬殊是正常的 ,1210Ω是正常工作状态 ( 温度很高 ) 的阻值 ,90Ω是常温下的阻值
D
B组能力训练题3
3.在图示电路的三根导线中,有一根是断的,电源、电阻器R1、R2及另外两根导线都是好的.为了查出断导线,某学生想先将多用电表的红表笔连接在电源的正极a,再将黑表笔分别连接在电阻器R1的b端和R2的c端,并观察多用电表指针的示数.在下列选挡中,符合操作规程的是( )
(A)直流10V挡
(B)直流0.5A挡
(C)直流2.5V挡
(D)欧姆挡
6V
R1
10Ω
R2
5Ω
a
b
c
A
B组能力训练题4
4、如图为欧姆表的原理示意图,其中电流表的满偏电流Ig=300微安,内阻Rg=100欧,可变电阻R的最大值为10千欧,电池的电动势E=1.5V,内阻r=0.5欧,图中与接线柱A相连的表笔颜色应该是_______色,按照正确使用方法测量电阻Rx的阻值时,指针
指在刻度盘的正中央,则
Rx=__________千欧。
红
解见下页
5
G
B
A
Rx
R
欧姆表是电流表改装的,必须满足电流的方向“+ ”进“-”出,即回路中电流从标有“+”标志的红表笔进去,所以与A相连的表笔颜色是红色;
解:
当两表笔短接(即Rx=0)时,电流表应调至满偏电流Ig,设此时欧姆表的内阻为R内,此时有关系
得
当指针指在刻度盘的正中央时I=Ig/2,有
代入数据可得
B组能力训练题5
5、如图是把量程为3mA的电流表改装成欧姆表的示意图,其中E=1.5 V, 改装结束后将原电流表3mA刻度处定为零阻值位置,则2mA刻度处应标多少欧姆 1 mA刻度处应标多少欧姆
mA
0
1
2
3
E
黑
红
中值电阻
I2=2mA n=1.5
I1=1mA n=3
解:
R2=250 Ω
R1=1000 Ω
B组能力训练题6
6.某一个多用电表的表盘部分刻度已模糊不清,调零后, 用它测量一个20Ω的电阻时,指针恰好指在刻度盘正中间。如果用它的同一档来测量一个未知电阻,指针指在满刻度的1/3处,则该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___Ω.
解:
R中=20 Ω,Rx= 40 Ω
解得
40
B组能力训练题7
7、如图是一个多用表的刻度盘,当多用表选择开关置于“30mA”档时,测出的电流强度为 ;当选择开关置于“12V”档时,测出的电压为 ;当选择开关置于“×100 Ω” 档时,测出的电阻为 。
0
3
6
100
5 kΩ
8.0V
20.0mA
解:
R中=100 Ω,Rx=50 Ω
指针所指处的电阻刻度是50Ω,
则测出的电阻为5kΩ.
B组能力训练题8
(1)图1为多用电表的示意图,其中S、K、T为三个可调节的部件,现用此电表测量一阻值约为20~30Ω的定值电阻,测量的某些操作步骤如下:
①调节可调部件 ,使电表指针
停在 位置;
②调节可调部件K,使它的尖端
指向 位置;
③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
“-”插孔,笔尖相互接触,调节
可调部件 ,使电表指针
指向 位置。
根据试题要求填空或作图。
S
左端的“0”
Ω挡的×1
T
右端的“0”
T
S
K
图1
20.0k
(2)在用多用表测量另一电阻的阻值时,电表的读数如图2所示,该电阻的阻值为 Ω.
×1k
15
20
20
图2
B组能力训练题9
9.如图所示,黑箱中有四个相同的电阻和导线组成的电路,测出1、2、3、4间电阻值R12=3R13,R23=R24=R34=2R13,
请画出箱内电路图。
答案:
1
2
3
4
B组能力训练题10.
“黑盒子”表面有a、b、c三个接线柱,盒内总共有两个电子元件,每两个接线柱之间只可能连接一个元件。为了探明盒内元件的种类及连接方式,某位同学用多用电表进行了如下探测:
第一步:用电压挡,对任意两接线柱正、反向测量,指针不发生偏转
第二步:用电阻×100挡,对任意两个接线柱正、反向测量,指针偏转情况如图1所示。
[5]
[4]
[3]
[1]
[6]
[2]
图1
a
c
b
0
∞
Ω
0
∞
Ω
a
c
b
Ω
0
∞
a
c
b
a
c
b
∞
0
Ω
a
c
b
∞
0
Ω
a
c
b
0
∞
Ω
(2)图2示出了图1〔1〕和图1〔2〕中欧姆表指针所处的位置,其对应的阻值是_______Ω,图3示出了图1〔3〕中欧姆表指针所处的位置,其对应的阻值是__________Ω。
(1)第一步测量结果表明盒内______________.
∞
1k
500
200100 50 20 15 10 5 0
Ω
图3
∞
1k
500
200100 50 20 15 10 5 0
Ω
图2
不存在电源
1.2k
500
(3)请在图4的接线柱间,用电路图符号画出盒内的元件及连接情况。
(4)一个小灯泡与3V电池组的连接情况如图5所示。如果把图5中e、f两端用导线直接相连,小灯泡仍可正常发光。欲将e、f两端分别与黑盒子上的两个接线柱相连,使小灯泡仍可发光。那么,e端应连接到_________接线柱,f端应连接到_______接线柱。
a
b
c
图4
e
f
图5
(3)如答图1所示
a
c
题目
答图1
a
b
c
(3)由图1[1]和图1[2]中欧姆表表笔换接,指针所处的位置相同,表明b、c间接有电阻;由图1[3]和图1[4]中欧姆表表笔换接,测得的电阻值分别为很小值和∞,表明a、b间接有二极管,且测得电阻很小时,跟黑表笔相接的(c)是二极管的正极,所以盒内的元件及连接情况如答图1所示。
(4)若将e、f两端分别与黑盒子上的两个接线柱a、b或b、c相接,由于串联有电阻,小灯泡不能发光,若将e、f两端分别与黑盒子上的两个接线柱c、a相接,则由于二极管的正向电阻很小,小灯泡仍可发光。
题目
第2页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
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