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一中09-10学年高二第一次学业水平模拟考试(物理)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09-10学年高二第一次学业水平模拟考试(物理)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5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0-04-01 16:4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长沙市一中高二年级学业水平考试单元测试题
2010.3
物 理
第Ⅰ卷(选择题 共6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2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6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 )
A.研究汽车后轮上一点运动情况的车轮
B.体育教练员研究百米赛跑运动员起跑动作
C.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速度
D.研究地球自转时的地球
2.物理学中把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标量.下面给出的物理量中,哪一个是标量( ) ??? A.加速度?????? B.力???????? ?? C.质量???? ???? D.速度 3.关于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施力物体同时一定是受力物体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C.一对平衡力一定是同一种性质的力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
4.某同学乘电梯从一楼到六楼,在电梯刚起动时 ( )
A.该同学处于超重状态 B.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
C.该同学的重力变大 D.该同学的重力变小
5.下列 x ? t 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6.如图所示,一质量为 m 的物体沿倾角为 ? 的斜面匀速下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下
B.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C.物体下滑速度越大,说明物体所受摩擦力越小
D.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7.某物体作直线运动,在A、B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是5m/s,对此速度理解正确的是( )
A.该物体在A、B两点间的位移一定是5m
B.该物体在A、B两点间运动的时间一定是1s
C.该物体在A、B两点间的瞬时速度始终是5m/s
D.若该物体在A、B两点间运动的时间为2s,则该物体在这2s内的位移大小是10m
8.如图所示为 A、B两质点的速度图象,其加速度分别为aA、aB,在零时刻的速度分别为vA、vB.那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vA<vB B.vA=vB C.aA>aB D. aA<aB
9.一根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悬挂质量为100g的砝码时,弹簧的伸长量为l1,若下端悬挂200g 的砝码,弹簧的伸长量为l2,且未超过弹性限度。下列关于l1 与l2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ll=l2???? B. llC. ll>l2?? ????? D.不确定
10.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
B.物体只有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
C.物体运动速度大时惯性大
D.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11.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不变时,运动状态一定不变
B.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速度大小一定不变
C.当物体运动轨迹为直线时,所受合外力一定为零
D.当物体速度为零时,所受合外力一定为零
12.为了使公路交通有序、安全,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所示,甲图是限速标志(白底、红圈、黑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80 km/h;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表示到杭州还有100km.上述两个数据的物理意义是( )
A.80 km/h是平均速度,100 km是位移
B.80 km/h是平均速度,100 km是路程
C.80 km/h是瞬时速度,100 km是位移
D.80 km/h是瞬时速度,l00km是路程
13.物体作直线运动时的速度为,加速度为a,根据给出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负,对下列运动性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做加速运动
B.,,物体做加速运动
C.,,物体做加速运动
D.,,物体做减速运动
14.一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运动历时t,接着做匀减速运动历时2t,开到乙地刚好停止。那么在匀加速运动、匀减速运动两段时间内( )
A.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1
B.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
C.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2∶1
D.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2
15.原来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小物块受到瞬时撞击后,沿光滑斜面向上滑动(如图所示),则小物块在斜面上滑动过程中受 到几个力作用( )
A.1 个 B.2 个
C 3 个 D.4 个
16.图中的四幅图展示了某同学做引体向上运动前的四种抓杠姿势,其中手臂受力最小的是
A B C D
17.一种测定风作用力的仪器原理如图所示,它的细长金属丝一端固定于悬点O,另一端悬挂着一个质量为 m 金属球。无风时,金属丝自然下垂,当受到沿水平方向吹来的风时,金属丝将偏离竖直方向一定角度θ,风力越大,偏角越大。下列关于风力 F 与偏角θ小球质量 m 之间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
A.F = mgsinθ B.F = mgcosθ
C.F = mgtanθ D.F = mgcotθ
18.在匀速行驶车厢内,有一人从B点正上方相对车厢静止释放一个小球,则小球( )
A.可能落在A处 B.一定落在B处
C.可能落在C处 D.以上都有可能
19.两个力的合力为50N,其中一个力F1为30N,那么另一个力F2的大小可能是 (  )
A.10N      B.15N     
C.80N      D.85N
20.如图所示,一个重60 N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当用一个的力竖直向上拉物体时,物体所受的合力为( )
A.0N           B.40N,方向竖直向下
C.40N,方向竖直向上   D.80N,方向竖直向上
21.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摩擦力
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受到摩擦力
C.物体受到摩擦力时,一定受到弹力
D.摩擦力的方向和相对运动方向垂直
22.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函数式是x=4t+2t2(x的单位为m,t的单位为s),那么它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 (  )
A.2 m/s,4 m/s2 B.4 m/s,2 m/s2
C.4 m/s,4 m/s2 D.4 m/s ,1 m/s2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4分)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4分。)
2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
(1)测得同一物体在不同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后,以加速度a为纵坐标,力F 为横坐标建立坐标系,描绘a?F图象,若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则说明a与F成______(选填“正比”或“反比”);
(2)测得不同质量的物体在相同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后,以加速度a为纵坐标,质量m为横坐标建立坐标系,描绘a?m图象,所得的图象是一条_______(选填“直线”或“曲线”);以a为纵坐标,1/m为横坐标建立坐标系,描绘a?1/m图象,若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则说明a与1/m成 (选填“正比”或“反比”).
24、(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它使用的是低压 电源(填“交流”或“直流”).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 s打一个点.
(2)某同学将打出的一条纸带按打点先后顺序每 5 个点取 1 个计数点,得到了 O、A、B、C、D 等几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t ? 0.1s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量得OA ? 1.50cm ,AB ? 1.90cm ,BC ? 2.30cm ,CD ? 2.70cm .由此可知,纸带的加速度大小为 __ ______m/s2,打 B 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为 _______ m/s.
三、计算或论述题: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本大题 3 小题,共 20 分)
25.(6分)如图所示,用 F ? 16N 的水平拉力,使质量 m ? 2kg 的物体由静止开始沿水平地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 0.2 ,g 取 10 m/s2.求:
(1)物体加速度a的大小;
(2)物体开始运动后t?2s内通过的位移 x.
26、(6分).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v0 =12 m/s匀速前进的汽车,遇紧急情况刹车后,轮胎停止转动在地面上滑行,经过时间t =1.5s汽车停止,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
⑴刹车时汽车加速度a的大小;
⑵开始刹车后,汽车在2s内发生的位移x;
⑶刹车时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7、(8分).如图所示,一个人用与水平方向37的力F=20N推一个静止在水平面上质量为2kg的物体,物体和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sin37=0.6,cos37=0.8)求:
(1)物体的加速度多大?
(2)3s末物体的速度大小为多少?
(3)3s内物体的位移为多少?
长沙市一中高二年级学业水平考试单元测试题
2010.3
物 理
第Ⅰ卷(选择题 共66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2小题,每小题3分,共6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34分)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2小题,每空2分,共14分)
23、(1) 、
(2) 、__________________
24、(1)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与简答题(本题包括3小题,第25题6分,第26题6分,第27题8分,共20分)
25、
26、
考 室
座位号
27、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