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高考2年模拟1年备战2019高考生物专题13+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文档属性

名称 3年高考2年模拟1年备战2019高考生物专题13+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08-19 18:40: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13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1.(2018全国Ⅲ卷,4)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
B.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
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
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答案】B
2.(2018浙江卷,24)某二倍体高等动物(2n=6)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其体内某细胞处于细胞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形成该细胞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
B.该细胞含有3个四分体,6条染色体,12个DNA分子
C.该细胞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连着两极发出的纺锤丝
D.该细胞分裂形成的配子的基因型为aBX、aBXA、AbY、bY
【答案】D
3.(2017海南卷,21)若要表示某动物细胞(2n)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形成的细胞,下列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答案】D
【解析】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结束形成的细胞无同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2条单体,D正确。
4.(2017新课标Ⅱ卷,1)已知某种细胞有4条染色体,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同学用示意图表示这种细胞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细胞。其中表示错误的是(  )
【答案】D
5.(2017江苏卷,16)假如下图是某生物体(2n=4)正常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若染色体①有基因A,则④有基因A或a
C.若图中的②表示X染色体,则③表示Y染色体
D.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
【答案】A
【解析】该生物的体细胞有4条染色体,该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后者是前者的两倍,说明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A错误;染色体①和④是同源染色体,其上有相同基因或等位基因,染色体①有基因A,则④上有基因A或a,B正确;染色体②和③是同源染色体,但二者形态不同,则②和③为X或Y染色体,若②表示X染色体,则③表示Y染色体,C正确;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与亲代细胞相同,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D正确。
【考点定位】
考纲内容
考纲解读
1.细胞的减数分裂(Ⅱ);
2.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Ⅱ);
3.动物受精过程(Ⅱ);
4.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Ⅰ)。
1.理解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及其他结构和物质的规律性变化;
2.掌握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异同;
3.能够辨析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细胞图像和曲线;
4.理解受精过程的实质,理解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配子的类型和数目;
5.掌握观察细胞减数分裂实验的具体步骤,能结合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理解各时期的变化特点。
【学科素养】
(1)生命观念:通过比较减数分裂的过程及精卵细胞形成过程,理解细胞生命活动的动态变化并建立辩证统一的观点。
(2)科学思维:通过总结配子多样性的原因和分析细胞分裂中染色体、DNA数量变化及分裂图像辨析,培养利用逻辑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
(2)科学探究:通过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掌握实验的操作技能。
【命题预测】
纵观近三年高考题,本专题主要考查减数分裂过程、与遗传变异关系、与有丝分裂比较。预测2019年高考将加强对减数分裂与遗传变异关系的考查。
【基础梳理】
一、细胞的减数分裂
1.减数分裂
(1)条件: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2)时间:原始生殖细胞形成成熟生殖细胞时。
(3)特点: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4)结果: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是原始生殖细胞的一半。
2.精子的形成过程
3.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4.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点
比较项目
精子的形成
卵细胞的形成
场所
睾丸
卵巢
时间
初情期
胚胎期开始,初情期完成
细胞质分裂
均等分裂
卵母细胞不均等分裂;第一极体均等分裂
是否变形
变形
不变形
结果
1个精原细胞→4个精细胞→变形成为4个精子(成熟配子)
1个卵原细胞→1个较大的卵细胞(成熟配子)和3个较小的极体(退化消失,不能受精)
结果
1个精原细胞→4个精细胞→变形成为4个精子(成熟配子)
二、受精作用
1.概念:精子与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受精卵的过程。
2.实质: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
3.结果:受精卵中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4.意义
(1)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染色体组成具有多样性,导致不同配子遗传物质的差异,加上受精过程中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随机性,同一双亲的后代必然呈现多样性,从而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体现了有性生殖的优越性。
(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要点解读】
1.“四看”法判断同源染色体
(1)看有无染色体配对、形成四分体的现象:配对形成四分体的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
(2)看有无交叉互换的发生:发生交叉互换的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
(3)看细胞所处的时期
①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②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上下对应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而是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形成的相同染色体。
(4)看染色体的大小、形状:如果不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则:①有丝分裂后期,每一极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为同源染色体(上下对应的染色体不是)。②其他时期(除后期),大小、形状相同的染色体一般为同源染色体。
2.判断细胞分裂方式和时期的方法
(1)结合染色体个数和同源染色体行为进行判断
(2)结合染色体的行为与形态进行判断
  
3.减数分裂时发生的变异类型
(1)基因突变: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DNA复制时。
(2)基因重组
①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叉互换。
②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3)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
①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染色体上某一片段的断裂,或断裂的染色体片段进行错误的移接,从而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②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者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都会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4)纺锤体形成受阻:低温诱导或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受阻,导致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多倍体细胞。
1.(海南省琼海市2018年高考模拟考试生物试题)下列有关百合(2n=24)的花粉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未复制就均分到子细胞中
B.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减半
C.着丝点未分裂,姐妹染色单体互换
D.两个子细胞中各含有6对染色体
【答案】B
2.(2018年3月2018届高三第一次全国大联考)下列有关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联会不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只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B.初级卵母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以增加自身数量,又可进行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
C.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核DNA数目都相同
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均有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有利于保持亲子代遗传信息的稳定性
【答案】C
【解析】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联会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可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A错误;卵原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以增加自身数量,又可进行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初级卵母细胞只能进行减数分裂,B错误;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均与体细胞相同,每条染色体均含有2个DNA分子,所以染色体数目、核DNA数目都相同,C正确;减数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会导致基因重组,增加了同一双亲后代的多样性,而受精作用过程中不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D错误。
3.(安徽省芜湖市2018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某二倍体动物的一个细胞内含10条染色体,20条DNA分子,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该细胞开始缢裂,则该细胞可能正在进行(  )
A.同源染色体配对
B.基因的自由组合
C.染色体着丝粒分裂
D.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答案】B
4.(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仿真信息卷生物试题)下图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此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
B.此细胞含有其母细胞一半的细胞质
C.此细胞可形成两种基因型的子细胞
D.此细胞中的染色单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形成
【答案】B
【解析】该生物基因型为AABb,因此图示细胞中基因a不可能是交叉互换产生的,只能是由基因A经突变产生,A项正确;若此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则含有其母细胞一半的细胞质。若此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由于初级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则该次级卵母细胞含有其母细胞大部分的细胞质。若此细胞为第一极体,由于初级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则该极体含有其母细胞的一小部分细胞质。因此,B项错误;此细胞继续分裂可形成AB和aB两种基因型的子细胞,C项正确;此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中的染色单体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形成的,D项正确。
5.(福建省福州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红色面包霉的菌丝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红色对白色显性。下图表示其生活史,合子分裂产生的孢子是按分裂形成的顺序排列的。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子代菌丝体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能直观验证分离定律
B.若囊中A、a孢子比例不为1∶1,说明是减数分裂过程发生交叉互换
C.若囊中第一个孢子基因型为A、第二个为a,说明有丝分裂发生基因突变
D.若囊中第一、二个孢子基因型为A、第三、四个为a,最可能是减数分裂中发生交叉互换
【答案】B
【解析】据图可知,8个子代菌丝体是由成熟的生殖细胞经过一次有丝分裂后直接发育而来的,说明子代菌丝体是单倍体,因此子代菌丝体基因型为A或a。如果子代菌丝体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合子在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彼此分离,产生了A、a两种类型且数量相等的配子,因此可以直观验证分离定律,A正确;如果合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其同源染色体发生交叉互换,孢子囊中A、a孢子的比例也是1:1,因此若囊中A、a孢子比例不为1∶1,不能说明合子减数分裂过程发生交叉互换,可能的原因是合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B错误;因为第一个孢子与第二个孢子是亲代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所以其基因型是相同的,如果第一个孢子基因型为A、第二个为a,说明有丝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C正确;按顺序前四个孢子应该基因组成相同,若囊中第一、二个孢子与第三、四个孢子基因型不同,即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由同一个细胞形成的2子细胞不同,最可能是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导致染色单体基因不同,进而导致孢子的基因型不同,D正确。
6.(山东省烟台市2018年高考适应性练习(二)理综生物试题)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有丝分裂间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经复制后数目加倍
B.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相等
C.在减数分裂的两次连续分裂过程中都出现了同源染色体分离的现象
D.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能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去与中心体的功能有关
【答案】D
7.(湖南省衡阳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理综生物试题)下图为某二倍体生物减数分裂简图(图中只表示某一对染色体的变化情况),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配子①②的产生是因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形成
B.图甲中配子③与一个正常配子结合可能产生猫叫综合症患者
C.图乙中A与a、B与b会发生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D.图乙如表示一个卵原细胞,则形成的一个卵细胞基因型可能为AB
【答案】D
【解析】图甲中配子①②内的染色体属于同源染色体,由此可推知配子①②的产生是因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形成(同源染色体未分离)的,A项错误;猫叫综合症患者是由于第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5p缺失)所引起的染色体缺失综合征,又称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综合征,为最典型的染色体缺失综合征之一,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而图甲中配子③内将缺少一条染色体,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故B项错误;图乙中A与a、B与b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所以不能发生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C项错误;图乙如表示一个卵原细胞,且在四分体时期在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则形成的一个卵细胞基因型可能为AB,D项正确。
8.(江苏省盐城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精子内的顶体由溶酶体特化而来。精卵识别后,顶体释放溶酶体酶使卵子外层形成孔洞,以利于精卵融合形成受精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中溶酶体酶的释放可造成细胞裂解
B.精子游向卵子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
C.受精卵的形成依赖于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D.受精卵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答案】C
9.(江苏省徐州市2018届高三考前模拟检测生物试题)图表示某哺乳动物体内一个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示意图(未发生染色体变异)。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共有7条染色单体
B.等位基因的分离只能发生在图示所处时期
C.该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A突变为a
D.该细胞分裂完成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分别是aY、aY、aX和AX
【答案】ABC
【解析】据图可知,图示为哺乳动物的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图像,此时每条染色体均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因此图中共有8条染色单体,A错误;据图可知,图中的基因在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导致同一条染色体上带上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此时等位基因的分离也可以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错误;该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但不确定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是显性突变(a→A)还是隐性突变(A→a),C错误,据图可知,有3号与4号染色体大小、性状不同,且3号较小,因此3号是Y染色体,4号是X染色体,根据减数分裂的规律可知该细胞分裂完成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分别是aY、aY、aX和AX,D正确。
10.(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2018届高三第八次月考生物试题)图1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雌性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图2是两个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最可能发生在图1中BC区段
B.图1中甲曲线表示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C.图2中染色体交叉互换不会发生在②细胞
D.图2中①细胞的基因A与非等位基因B或b移向同一极
【答案】A
11.(湖北省武汉市华大新高考联盟2018届高三4月教学质量测评理综生物试题)下图甲为某动物(2N=8)体内的一个细胞正常分裂时相关物质或结构数量变化曲线的一部分,图乙为该动物的一个细胞分裂图像,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图甲表示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图甲中的Ⅰ段所示数值可表示图乙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B.若图甲表示有丝分裂染色体组数目的变化,图甲中的Ⅱ段所示数值可表示图乙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目
C.若图甲表示减数分裂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的变化,图甲中的Ⅰ段所示数值可表示图乙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
D.若图甲表示减数分裂核DNA分子数目的变化,图乙细胞所处分裂时期一定位于图甲中的Ⅱ段
【答案】C
12.(天津市和平区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调查生物试题)如图为某动物(体细胞染色体为2n)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个细胞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关系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丙和戊→丁所发生的主要变化均为着丝点分裂
B.丙可以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甲只能代表精子或卵细胞
C.基因重组可发生在戊时期,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丙→戊过程中
D.处于丁和戊时期的细胞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
【答案】B
13.(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图1为某一果蝇(2n=8)体内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示意图,图2所示为该果蝇体内某一细胞分裂图像中部分染色体的情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正常情况下,AB段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分离,BC、FG和LM段染色体组数目减半的原因相同
B.图2代表的细胞为极体,出现在图1的EF段,产生的子细胞全部异常
C.观察100个图2细胞所示时期的细胞,发现5个出现了图2所示情况,则异常细胞比例为5%
D.图1中AB、EF和IJ段细胞含DNA分子数目相同
【答案】D
【解析】图1中AB段代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前期、中期和后期,该阶段可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染色体组数目减半的原因一定是细胞一分为二,A项正确;图1是“某一果蝇”体内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曲线图,只有雌性果蝇体内会同时出现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所以该果蝇只能代表雌性果蝇。图2所示细胞无同源染色体,加之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只能是极体,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全部异常,B项正确;100个极体正常分裂后会产生200个正常的子细胞,有5个细胞异常分裂后会产生10个异常的子细胞,所以异常细胞的比例为(10÷200)×100%=5%,C项正确;AB段细胞中含有16个DNA分子,EF段细胞中含有8个DNA分子,IJ段细胞中含有16个DNA分子,D项错误。
14.(江苏省徐州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有研究者对基因型为EeXFY的某动物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绘制了图1中三幅细胞分裂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图2中细胞类型是依据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数量关系而划分的。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细胞甲的名称是_________。若细胞乙产生的一个精细胞的基因型为E,则另外三个精细胞的基因型为_________,这种变异属于_________变异。
(2)图2中类型b的细胞对应图1中的细胞有_________。
(3)图2中类型c的细胞含_________个染色体组,可能含有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4)着丝点分裂导致图2中一种细胞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细胞类型,其转变的具体情况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述)。
【答案】(1)次级精母细胞  E、eXFY、eXFY  染色体变异(或染色体数目变异)
(2)乙和丙
(3)2  0或n
(4)b→a  d→c
(3)图2中类型c的细胞中染色体数=核DNA数=2n,此时细胞中含2个染色体组,可能处于有丝分裂间期,细胞中有n对同源染色体,或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4)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细胞中染色体数加倍,但核DNA数没变,可能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发生的细胞类型转变为图2中的.b→a和d→c。
15.(北京市东城区2018届高三二模理综生物试题)研究表明,雌性动物繁殖率下降与减数分裂异常密切相关。为了解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调控机制,研究人员展开了系列实验。
(1)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可分为如图1所示5个亚时期,其中偶线期和粗线期可见同源染色体发生___并形成四分体。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及同源染色体中__________之间的交叉互换会导致配子基因组合的多样性。
(2)小鼠卵原细胞在胚胎期就开始了减数第一次分裂,但在出生前后被阻滞在双线期之后、浓缩期之前的一个漫长的静止阶段(称为核网期)。研究发现,在此过程中,细胞中的环腺苷酸(简称cAMP)含量逐渐上升,达到峰值后维持在较高水平。在雌性小鼠性成熟后,卵母细胞才少量分批继续进行减数分裂。
①cAMP被称为细胞内的第二信使。如图2所示,当信号分子与_________结合后,通过G蛋白激活酶A,在其催化下由_________生成cAMP,作用于靶蛋白,调节细胞的生理过程。
②实验一:不同条件下体外培养特定时期的卵母细胞,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由此可知,cAMP调控了细胞的减数分裂进程,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已知卵母细胞进入粗线期时,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联会复合体蛋白(简称S蛋白)沿染色体轴分布,进入核网期时,S蛋白则已完全从染色体上解离下来,研究人员猜测cAMP调控减数分裂进程的靶蛋白可能是S蛋白,并对此展开进一步研究。
实验二:选取待定时期的胚胎卵巢,实验组注射混有台盼蓝的干扰S基因表达的RNA(台盼蓝用于指示注射成功与否),则对照组应注射__________________。经处理后分别进行细胞培养,3天后,实验组有67.0%的卵母细胞进入了核网期,对照组只有31.7%的卵母细胞进入核网期,证明干扰S基因的表达会______小鼠卵母细胞提前进入核网期。
实验三:体外培养特定时期的卵母细胞,实验组添加酶A抑制剂,一段时间后,实验组中可观察到S蛋白沿染色体轴分布的卵母细胞为68.7%,对照组的相应数据为39.0%,表明cAMP会_________S蛋白与染色体的解离。
④结合图2及上述一系列实验结果推测,cAMP调控减数分裂进程的机制为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联会  自由组合  非姐妹染色单体
(2)受体  ATP
(3)2组处于核网期的细胞比例低于1组和3组  等量混有台盼蓝的不干扰S基因表达的RNA  促进促进  cAMP促进了S蛋白与染色体的解离,从而促进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进入核网期
②图3中,2组处于核网期的细胞比例低于1组和3组,说明cAMP调控了细胞的减数分裂进程。
③实验二:根据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实验组注射了混有台盼蓝的干扰S基因表达的RNA,则对照组应该注射等量混有台盼蓝的不干扰S基因表达的RNA。3天后,实验组有67.0%的卵母细胞进入了核网期,对照组只有31.7%的卵母细胞进入核网期,证明干扰S基因的表达会促进小鼠卵母细胞提前进入核网期。实验三:根据题意分析,实验组添加酶A抑制剂后,观察到S蛋白沿染色体轴分布的卵母细胞的数量多于对照组,说明cAMP会促进S蛋白与染色体的解离。
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cAMP促进了S蛋白与染色体的解离,从而促进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进入核网期。
1.下列关于观察减数分裂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用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观察减数分裂过程
B.用桃花的雄蕊比用桃花的雌蕊制成的装片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
C.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的装片中,可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
D.用洋葱根尖制成装片,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
【答案】D
【解析】蝗虫的精母细胞能进行减数分裂,可用来作为观察减数分裂的材料;观察减数分裂时选择植物雄蕊较雌蕊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联会现象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因此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的装片中,可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洋葱根尖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不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
2.减数分裂与生物变异具有密切的联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均可能发生
B.如果不考虑基因突变,一个基因型为Bb的男子产生基因型为bb的精子的原因可能是有关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两条染色体没有分开
C.基因重组只能发生于同源染色体之间
D.发生生物变异后,细胞核中的基因不再遵循遗传规律
【答案】A
3.如图为某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②与图③表示的是同一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图像
B.图①发生在图③所示过程之后
C.图⑤所表示的时期可以是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D.在动物的睾丸中可能同时出现以上的细胞分裂过程
【答案】A
【解析】根据染色体的数目及行为可判断:①是有丝分裂后期,②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③是有丝分裂中期,④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⑤是细胞分裂间期;图②与图③表示的是不同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图像;图①有丝分裂后期发生在图③有丝分裂中期之后;有丝分裂的间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都进行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动物睾丸中的细胞既可以进行有丝分裂也可以进行减数分裂。
4.在对某二倍体生物镜检时发现体细胞中有29条染色体,你认为下列分析有道理的是(  )
①亲代细胞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多了一条染色体
②亲代细胞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少了一条染色体
③亲代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没有形成纺锤体
④亲代细胞在减数分裂时,着丝点没有分裂
⑤该生物受精卵分裂时,有一组姐妹染色单体移向同一极
⑥该生物受精卵分裂时,没有形成纺锤体
A.①②⑤ B.②③④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⑤
【答案】A
5.如图表示一个二倍体动物细胞进行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及核DNA数目的变化,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图中两曲线重叠的各段,每条染色体都不含染色单体
B.在BC段和HI段都能发生染色体的复制
C.在AG段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HQ段细胞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
D.在DE段和LM段,发生的原因都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答案】C
【解析】当染色体数目等于DNA数目时,每条染色体都不含染色单体;在有丝分裂的间期BC段和MⅠ前的间期HI段都发生染色体的复制;图中HJ段表示MⅠ时期,在MⅠ时期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在DE段和LM段,发生的原因都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6.甲乙两图是哺乳动物某器官内的细胞分裂图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的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或初级卵母细胞
B.有染色单体时,细胞内DNA数等于染色单体数
C.甲图的染色体行为是A和a所在片段的互换
D.甲图和乙图细胞的染色体组数之比是1:2
【答案】D
7.一只杂合长翅雄果蝇与一只残翅雌果蝇杂交,产生一只三体长翅雄果蝇,其基因可能为AAa或Aaa。已知三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三条中随机两条配对,剩余一条随机分配至细胞一极。为确定该三体果蝇的基因组成(不考虑基因突变),让其与残翅雌果蝇测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Aa产生的原因只能为父本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中单体没有分开
B.Aaa产生的原因只能为母本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
C.如果后代表现型比例为长翅:残翅=5:1则该三体果蝇的基因组成为Aaa
D.如果后代表现型比例为长翅:残翅=1:1则该三体果蝇的基因组成为AAa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一只杂合长翅雄果蝇(Aa)与一只残翅雌果蝇(aa)杂交,若产生基因型为AAa的三体,a来自母本,则AA来自父本,原因是父本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A项正确;基因型为Aaa的三体产生的原因可能有两种:①Aaa由含有a基因的卵细胞和含有Aa基因的精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②Aaa由含有aa基因的卵细胞和含有A基因的精子发育而来。①中含有Aa基因的精子产生的原因是父本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含有A、a基因的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②中含有aa基因的卵细胞产生的原因是母本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含a、a基因的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或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故B项错误;如果该三体果蝇的基因组成为Aaa,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是A∶aa∶Aa∶a=1∶1∶2∶2,与残翅雌果蝇(aa)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aa∶aa=1∶1∶2∶2,则长翅∶残翅=1∶1,故C项错误;如果该三体果蝇的基因组成为AAa,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是AA∶a∶Aa∶A=1∶1∶2∶2,与残翅雌果蝇(aa)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aa∶Aa=1∶1∶2∶2,则长翅∶残翅=5∶1,故D项错误。
8.如图为精原细胞增殖以及形成精子过程的示意图.图中标明了部分染色体与染色体上的基因.设①和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的着丝点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DNA数目为4a
B.②中有姐妹染色单体,①和③也可能有姐妹染色单体
C.②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DNA数目为4a
D.③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n,DNA数目为2a
【答案】C
9.无论是减数分裂还是有丝分裂,都可以将生物组织制成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观察减数分裂一般选择雄性生物的生殖器官作为实验材料
B.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所产生的染色体变异均可用显微镜观察到
C.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D.观察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的细胞增殖时,观察染色体最好的时期是中期
【答案】D
【解析】一般来说,雄性个体产生的精子数量远远多于雌性个体产生的卵细胞的数量,而且雌性个体的减数分裂过程是不连续的,减数第二次分裂是在精子的刺激下、在输卵管中完成的,因此观察减数分裂一般选择雄性生物的生殖器官作为实验材料,A正确;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产生的染色体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均可以观察到,B正确;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C正确;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已经失去分裂能力,D错误。
10.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雄果蝇经减数分裂产生了甲、乙两个异常精细胞,精细胞甲的基因和性染色体组成为aYY,精细胞乙的基因和性染色体组成为AXbY。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精细胞甲和精细胞乙不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
B.与精细胞乙同时形成的另外三个精细胞都是异常精细胞
C.精细胞甲形成的原因是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前多复制一次
D.精细胞乙形成的原因是X和Y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未分离
【答案】C
11.如图表示某卵原细胞(含4条染色体)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①—⑥代表细胞。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染色体复制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故细胞①中有8条染色体
B.细胞③表示次级卵母细胞,含有2个基因B
C.图示发生的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易位
D.图示过程会产生两个异常的卵细胞
【答案】B
【解析】结合前面的分析可知,细胞①应表示初级卵母细胞,染色体复制不会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因而细胞①中含4条染色体,A错误;细胞③表示次级卵母细胞,该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条染色单体,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则细胞③中有2个基因B,B正确;图示发生的变异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C错误;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产生一个卵细胞,D错误。
12.如图所示动物精原细胞中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经减数分裂形成了①?④所示的四个精细胞.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这对同源染色体在减Ⅰ前期联会形成四分体
B.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这对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C.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②与③、①与④
D.精细胞染色体组成的多样性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
【答案】B
13.果蝇是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下列与果蝇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染色体数目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同
B.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的性染色体数目不同
C.在没有变异的情况下,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只能产生两种基因型的精子
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答案】B
【解析】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而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初级卵母细胞中含有的性染色体是XX,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的性染色体是X或XX(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因此两者的性染色体数目可能相同;正常情况下,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通常只能产生两种基因型的精子;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14.用32P标记果蝇精原细胞所有核DNA双链,然后置于31P的培养液中培养。关于该果蝇的精原细胞的一次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丝分裂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两者后期细胞中,32P的DNA的含量,前者是后者的两倍
B.有丝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两者后期细胞中,32P的DNA的含量,前者是后者的两倍
C.有丝分裂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两者前期细胞中,32P的DNA的含量相同,染色体数不同
D.有丝分裂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两者中期细胞中,32P的DNA的含量不同,染色体数相同
【答案】B
15.图1为某动物体内五个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图2表示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的生物不同细胞分裂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分子的含量;图3为某哺乳动物细胞分裂过程简图,其中A~G表示相关细胞,①~④表示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不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____;图1中a处于________分裂________期。
(2)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可发生在图2中的________所代表的时期。
(3)图3中细胞进行①过程时发生的主要物质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图中的精原细胞基因型为AaXbY,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仅发生过一次异常(无基因突变),产生的G细胞基因型为aaXb,则F细胞的基因型为________。
【答案】(1)d  有丝  后 
(2)Ⅰ 
(3)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X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