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题型分析-2010年中考研讨会

文档属性

名称 近几年题型分析-2010年中考研讨会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0-04-03 00:39:00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关于力学计算题:
(07) 39.汽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运输工具,一些运输单位为了降低运营成本肆
意超载,造成路面损坏。某种型号运输车的部分参数如下表。求:
(1)若该车车厢内装有12m3的沙子,请你通过计算回答,汽车是否超载?此时汽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多大?
(ρ沙=2.5×103kg/m3,g取10N/kg)
(2)已知沙场到建筑工地的距离为180km,当该车满载时,以140kW的功率正常行驶,能否在2h内从沙场到达建筑工地?(汽车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02倍)
(08) 39.小明利用如图21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900N的物体从一楼匀速提
升至六楼,所用的拉力为360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3m/s。
(己知每层楼高3m)
求:(1)小明所用的时间;
(2)拉力的功率;
(3)所做的额外功:
(4)在此基础上再加一个滑轮做动滑轮使用,组成一个新的滑轮组,提
升相同的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如何改变 为什么
(09) 39.小明做“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时,用图18中所示的滑轮,组装成滑轮组,请在图中画出使用该滑轮组时最省力的绕法。用此滑轮组将重为3.6N的物体匀速提起时,拉力的功率为0.36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忽略摩擦及绳重)
求:(1)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和动滑轮的总重。
(2)若用此滑轮组提起小于3.6N的重物时,其机械效率将如何改变?说明理由。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关于电学实验探究题:
(07)35.小明想利用以下提供的器材测量两只小灯泡的电功率(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分别为2.5V、3.8V,阻值均约为10Ω)。所提供的器材分别有:电流表、电压表、单刀双掷开关和电源(电压约为6V)各一个,滑动变阻器(“10Ω 2A”、“50Ω 1A”)两个,导线若干条。
单刀双掷开关的符号是 ,当刀扳到上边时,a、b两接线柱连通;刀扳到下边时,a、c两接线柱连通。
(1)请按下面的要求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
(要求:①设计一个电路,只能通过开关改变电路的连接,完成两只小灯泡电功率的测量;②用一个滑动变阻器。)
(2)请你帮助小明在下面画出记录一只小灯泡实验数据的表格。
(3)小明按符合设计要求的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后,将单刀分别掷于b、c两点时,发现其中一个小灯泡发光过亮,不能进行实验。为了完成实验,他应:

(4)小明改正错误后进行实验,依据实验记录的数据,画出了通过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关系曲线,如图14所示。则这只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5)由图14可知,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不成正比,其原因是:

(08) 35.小明为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阻值约为10Q ),设计了图16所示的电路图。
已知电源电压为6v,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滑动变阻器标有“20 lA”字样。
(1)图17是小明根据电路图连接的实物图。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小灯泡 ;经检查,是由于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实物图中连接错误的导线上打“×”并补画出正确的连线。
(2)若电压表0~15v的量程损坏,为完成实验,请你使用原有器材重新设计一个串联电路,并将设计的电路图画在上面的虚线框内。
(3)根据你的设计重新连接电路进行实验。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 v,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A,则小灯泡的电阻是 。
(09) 35.小明想测额定电压为2.5V,正常工作电流小于0.3A的小灯泡的电阻。
(1)图17是小明没有连接完的实物电路,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补充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大)
(2)连接好电路后,小明进行了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仔细分析分析实验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①表中有一个明显的错误数据,请指出错误数据并分析产生的原因。

②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Ω。
(3)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明想用原电路测量一段电阻丝Rx的阻值(约10Ω)。他用电阻丝替换了灯泡,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已损坏,将其拆除,不改变其他电路元件的连接方式,小明也完成了实验。请简述实验步骤并写出计算Rx的最后表达式。(已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0)
实验步骤:

表达式:Rx= 。
图14
0
0.1
0.2
0.3
1
2
3
I/A
U/V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关于力学实验探究题2
(07)34.小明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12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物重G/N 物体上升的高度h/cm 测力计的示数F/N 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
1 6 3 2.5 9
2 6 5 2.5 17
3 6 8 2.5 24
(1)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①表中有一个数据的记录是错误的,错误的数据是 ;
②第3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③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无关。
(2)小红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多使用一个滑轮也做了实验,如图13所示。
①小红多使用一个滑轮,目的是为了改变 ;
②当这两位同学使用各自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若忽略绳重及摩擦,它们的机械效率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理由是:

(08) 34.小明和小红使用不同器材分别对酒精的密度进行了测量。
(1)请将他们的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小明利用天平、烧杯、刻度尺和水(p水己知)测量酒精密度的过程如下:
①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烧杯和水的质量为m;
②用刻度尺测出水面到烧杯底的高度为h1;
③将水倒出,倒入酒精,用天平称出的烧杯和酒精的质量仍为m;

⑤计算酒精密度的表达式为:ρ酒精=
小红利用弹簧测力计、烧杯、石块、细绳和水(ρ水已知)测量酒精密度的过程如下:
①用细绳拴住石块,并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重为G;
②将石块浸没在水中,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

④计算酒精密度的表达式为:ρ酒精= (已知:F浮=G排=ρ液gV排)
(2)请你从操作难易程度方面,对两位同学的实验做出评估。

(09) 33.小明用天平、量筒和水(ρ水=1.0g/cm3)等器材测干燥软木塞(具有吸水性)的密度时,进行了下列操作:①用调好的天平测出软木塞的质量m1;
②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1;
③用细铁丝将软木塞浸没再装有水的量筒中,过段时间后,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2;
④将软木塞从量筒中取出,直接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其质量m2。
(1)指出小明操作中的不规范之处: 。
(2)下表是小明实验中没有填写完整的数据记录表格。请根据图15中天平和量筒的读数将表格中的数据填写完整。
(3)对具有吸水性物质的体积测量提出一种改进方法。

【答案】(1)将潮湿的软木塞直接放在天平上称量
(2)400 16 0.15
(3)将吸水性物质放入水中,吸足水后,再放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测出体积
预估难度:0.50 实测难度0.41天平及使用、质量、密度、量筒
图12
图13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关于阅读信息题:
(07年) 26.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向天取水
地球上,水的三种状态在不断地相互转化。水的物态变化,形成了海洋、陆地、大气间的水循环。
地球上水的储量虽然很多,但是淡水资源非常紧张,仅占全球总水量的百分之二点七。在干旱地区可通过人工降雨的方法向天取水,其中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是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播撒到冷云中,使其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导致降雨。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一直重视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建造水库便是重要措施之一。
(1)自然界中水的一个循环包含的物态变化有 。
(2)请根据“干冰降雨”的过程提出一个物理问题并回答。
问题:
简答:
(3)水库大坝建造成上窄下宽,是由于 。
(08年) 2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过 山 车
当你在游乐场乘过山车奔驰之际,你是否会想到:过山车为什么不需要引擎来推动就能“翻山越岭”呢
过山车在开始旅行时,是靠一个机械装置
推上最高点的,但在第一次下行后,就再没有
任何装置为它提供动力了,从这时起带动它沿
轨道行驶的唯一“发动机”就是重力势能。过
山车的重力势能在处于最高点时达到最大值,
当它开始下行时,它的势能不断减小,动能不断增大;由于摩擦,损耗了少量的机械能,所以随后的“小山丘”设计的比开始时的“小山丘”低(如图12所示)。
像所有列车一样,过山车也安装了机械制动装置,使它在结束行程或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准确地停下来。
(1)过山车通过A点向上运动过程中,动能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后面的“小山丘”设计的比开始时的“小山丘”低,是由于过山车运动过程中,将部分机械能转化为 ;
(3)过山车旅行过程中,遇到紧急情况能够准确停下来,是由于 ;
(4)过山车第一次下行后,是利用 作为“发动机”的;在生产与生活中,与过山车利用了相同“发动机”的有 (举一例即可)。
(09年) 26.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滑雪
当滑雪者从雪山顶峰风驰电掣般下滑时(图12),你是否想到为什么白雪轻飘飘、软绵绵的,却可以承托高速奔驰的滑雪者呢?
白雪内右很多小孔,小孔内充满空气。踏着滑雪板的人把重都压在滑雪板上时,雪内的空气就会被逼出;因此,滑雪板不是与雪地直接接触,而是在一层气垫上滑行。这层气垫不但对滑雪板施加一个向上的托力,并且减小了雪地与滑雪板之间的摩擦。然而,这层气垫只能维持一段很短的时间。如果滑雪者在雪地上停留超过一秒,就会沉下去。
(1)滑雪者从雪山顶峰向下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机械能 。
(2)滑雪板可以轻易再雪地上滑行,是由于:

(3)若滑雪板的长1.5m、宽12cm,滑雪者的速度最小为 m/s,他才能不会再雪地上下沉。
(4)若滑雪者与滑雪板总重为720N,当其站立再水平雪地上时,滑雪板对雪地的压强为 Pa。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选择压轴题:
(07年河北) 22.把标有“6V 3W”的小灯泡与最大阻值为100Ω的滑动变阻器连接在电源电压恒为18V的电路中,各电表选择的量程如图7所示,要求闭合开关后两电表的示数均不超过所选量程,且灯泡两端电压不允许超过额定值(灯丝电阻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的过程中,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B.电路的总功率最大值为10.8W
C.小灯泡的电功率最小值为0.75W
D.滑动变阻器允许调节的范围是18Ω~60Ω
(08年河北) 22.图7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灯泡L标有“6V 3w”
字样。当S闭合,S1、S2断开,滑片P从b端滑到
中点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0.1A,此时电压表的
示数为6V;保持滑片P的位置不变,闭合S1、S2,
电流表的示数又变化了2A。则电源电压和定值电阻
R0的阻值分别为
A.8V 16Ω B.8V 4Ω
C.1 0V 16Ω D.10V 8Ω
(09年河北)22.如图8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V;当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b端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了2V,在15s内定值电阻R1产生的热量为60J。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为10V
B. R1的阻值为18Ω
C.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9Ω
D. R1先后两次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4﹕3
图7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12张PPT)
近几年题型分析
估测题与图表信息题:
选择题中估测题.doc
多选变单选题:
多选变单选题.doc
选择压轴题:
选择压轴题.doc
关于阅读信息题:
关于阅读信息题.doc
开放型试题:
开放型试题.doc
关于作图题:
关于作图题.doc
关于实验探究题:1
关于实验探究题.doc
关于力学实验探究题2
关于力学实验探究题2.doc
关于电学实验探究题:
关于电学实验探究题3.doc
关于力学计算题:
关于力学计算题.doc
关于电学计算题:
关于电学计算题.doc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选择题中估测题:
(07年河北)17.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个苹果重约0.1N
B.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18.5cm
C.一块橡皮从课桌表面掉到地上的时间约4s
D.一名初中生从一楼上到二楼所做的功约150J
(08年河北) 15.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百元人民币的长度约15cm B.中学生在1s内心跳约70次
C.九年级物理课本重约15N D.人的正常体温约38℃
(09年河北) 17.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全自动洗衣机的功率约为20W B.干电池两极间的电压约为2V
C.河北省全年的平均气温约为32oC D.乒乓球台的宽度约为1.5m
图表信息题:
(07年河北) 13.从图4所示实验中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甲实验说明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B.乙实验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C.丙实验说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D.丁实验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07年河北)19.发电机和电动机的相继问世,使电能的大规模生产和利用成为现实,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化的时代。图6所示的四幅图,其中属于电磁感应现象实验图及其应用图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08年河北) 14.对图4所示实验产生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甲:反应后天平指针偏右,是由于生成物的总质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质量
B.乙:不断抽气,听到的声音逐渐变小,是由于发声体的振幅不断减小
C.丙:进入瓶中的水约占瓶内原空气体积的1/5,是由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D.丁:用力向下吹气,乒乓球不会掉下来,是由于球下方受到的压强增大
17.图5所示现象或事例中,应用光的反射定律的是
19.对图6中甲、乙、丙、丁四幅图解释合理的是
A.甲:磁场能产生电流
B.乙:闭合开关,小磁针N极向左偏转
C.丙:麦克风应用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D.丁:电流相同时,线圈的匝数越多电磁铁磁性越强
(09年河北)12.对图5所示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甲图:因为黄铜的硬度比纯铜大,所以再铜片上留下了较深的划痕
B.乙图:因为分子不停地运动,所以墨水在温度不同的水中扩散的快慢不同
C.丙图:由于具备了燃烧的三个条件,因此白磷能在水下燃烧
D.丁图:由于流体压强的大小与流速有关,因此人应站再安全线外
18.图6是物体A通过凸透镜(透镜未标出)成像的示意图。当凸透镜放在哪点时,才能产生图中所成的像A’(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19.根据表中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物质 比热容/J·kg-1℃-1 物质 比热容/J·kg-1℃-1
水银 0.14×103 沙石 0.92×103
水 4.2×103 冰 2.1×103
A.制作体温计常用水银做介质,原因之一是水银的比热容小
B.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做介质,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
C.由于水比沙石的比热容大,所以内陆地区的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大
D.由于水比冰的比热容大,所以冷却食品时0oC的水比0oC的冰效果好
21.一物体(长方体)漂浮在液面上,如图7(甲)所示,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使物体下降至图中的虚线位置。已知物体的下表面到水面的高度为h,水对物体下表面的压强为p,物体受到的浮力为F浮,p、F浮与h的关系如图7(乙)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CO2
甲 乙 丙 丁
图4
O2
铁丝
图6
① ② ③ ④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多选变单选题:
(06年河北)11.下列仪器或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利用了杠杆原理的一组是
①量筒 ②剪刀 ③烧杯 ④试管夹 ⑤托盘天平 ⑥弹簧测力计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④⑤⑥
(07年河北) 18.学习和生活中常用到下列光学器具:①显微镜 ②穿衣镜 ③潜望镜 ④老花镜 ⑤汽车观后镜 ⑥近视镜。其中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制成的是
A.①②④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08年河北) 12.下列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一组是
①煤 ②核燃料 ③生物质能 ④石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09年河北) 21.一物体(长方体)漂浮在液面上,如图7(甲)所示,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使物体下降至图中的虚线位置。已知物体的下表面到水面的高度为h,水对物体下表面的压强为p,物体受到的浮力为F浮,p、F浮与h的关系如图7(乙)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09年河北)13.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一瓶是饱和氯化钠溶液,一瓶是蒸馏水。为了把它们区分开,同学们提出了以下方法:①蒸发 ②测密度 ③测导电性 ④测pH ⑤加入氯化钠 ⑥加入食醋。你认为可行的是( )
A.①②③⑤ B. ①③④⑤ C. ②③④⑥ D. ②③⑤⑥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关于电学计算题:
(07) 40.小明看到他家5月份的电费缴费通知单,这个月的用电量是
116kW·h,过去他家每个月的用电量在90kW·h~100kW·h之
间,家里没有增添新的电器且用电器工作的时间与过去基本相
同,5月份为什么会用这么多电呢?于是,小明将一个标准的灯泡(220V 100W)单独
连入了家庭电路中,用调节好的电压表测出了其两端电压为198V,观察到电能表
(3000转/千瓦时)的铝盘在10min 内转过了50转。(灯丝电阻不变)求:
(1)灯泡的灯丝电阻多大?
(2)灯泡消耗的实际功率多大?
(3)10min灯泡消耗多少电能?
(4)请通过计算分析小明家的电能表是否存在问题。
(08) 40.某电热毯只有一个挡位,使用不方便。小明想用一电阻丝作发热体与其串联,将它改造成有两个挡位的电热毯。已知原电热毯的额定电压为220V,为了测定它的额定功率,
小明把它与一个标有“220V 25W”灯泡串联在家庭电路中
(如图22所示),电压表的示数为176V。(电源电压恒为220V,
不考虑温度对电阻阻值的影响)
求:(1)原电热毯的额定功率多大
(2)为了使改造后的电热毯(如图23所示)在低温挡位
时的总发热功率为原电热毯额定功率的五分之三,
小明需一个阻值多大的电阻丝 (保留一位小数)
(3)改造后的电热毯,在低温挡位时工作10min,R0消
耗多少电能
(09) 40.小明学了家庭电路知识后,利用电能表和秒表测量家中电热水器的实际功率。他的做法是:打开标有“220V 1210W”的热水器,关掉家里的其他用电器,测得电能表(标有“1800r/Kw·h”)的铝盘转过200转所用的时间是400s。(热水器电热丝的阻值不变)
求:(1)热水器的实际功率。
(2)通过热水器的电流。
(3)图19是小明家的供电线路。已知此时供电站输出的电压是220V,则供电站距他家多远?(已知每千米导线的电阻为5Ω)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关于实验探究题:1
(07年)33.小明在体育课上打排球时,发现每次排球落地的远近不同。于是,他沿水平方向击打排球,对球落地的情况做了统计,统计结果如下表:
击球点高度h/m 1.85 1.21 0.8
击球力度 轻击 重击 轻击 重击 轻击 重击
落地点与击球点水平距离s/m 3 7 2 5 1.5 3
分析表格可得出结论:
(1) ;
(2) 。
(08年)33.为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小明选取水、煤油两种物质做实验,下表记录了实验测量的
数据以及老师帮助小明求得的有关数据。
数据 项目物质 质量m/kg 初温t0/℃ 末温t/℃ 升高温度t-t0/℃ 吸收热量Q/J
水 0.05 10 15 5 1050
0.05 10 20 10 2100
0.10 10 20 10 4200
煤油 0.05 12 17 5 525
0.05 12 20 10 1050
0.10 12 20 10 2100
请你根据表格中的内容进行分析:
(1)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答出两点即可):
① ;
② .。
(2)为了进一步描述物质的这一特性,你认为表格内项目栏中应增添的一项内容是:

(09年)34.小明在用单摆做动能和势能转化的实验中,感到小球往返摆动的时间很有规律。于是猜想,小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可能与小球的质量、摆长l以及摆动的幅度s有关。小明用图16所示的装置,对猜想进行探究。
(1) 用一小球,使其摆动,记下小球往返摆动次数和所用的时间;在摆长不变的条件下,用质量不同的小球,重复实验。小明经计算分析得出结论:在摆长不变的条件下,小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与小球的质量无关。针对猜想,小明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忽视的一个因素是:

(2)为了研究小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时间与摆长的关系,请你写出实验方法。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忇Qt^槝媁R恎.ppt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关于作图题:
(07年) 32.投影仪是常用的教学仪器,图11是投影仪的结构图。
(1)请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在图中画出投影片上B点发出
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2)要使成在屏幕上的清晰像变大些,应采取的方法是:

(08年) 32.图15是人们用木棒撬石块的示意图。撬石块有两种方
法:第一种是以B点为支点,在C点用与棒垂直的力
F1向下撬;第二种是以A点为支点,在C点用与棒垂
直的力F2向上撬。(木棒自重不计)
(1)在图中画出力F1的力臂。
(2)若石块压在棒上的D点正好是AB的中点,你认为第
种方法更省力一些,理由是 。
(09年) 24.有时,教室黑板反光能“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其原因是 ;为了保护同学的眼睛,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提出改变这种现状的一条建议: 。
图10中AO是一条与平面镜成60o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度数。
图11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屏幕
平面镜
镜头
AB投影片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开放型试题:
(07年)23.起重机是工业生产中经常用到的起重设备。图8所示的电磁起重机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用到的物理知识有:
设计或使用过程 对应的物理知识
示例 履带 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地面的压强
1
2
(08年) 23.图8是探究液体汽化过程中质量随温度变化的实验装置。此装置所用的仪器或实验过程中涉及的物理知识有:
仪器或实验过程 物理知识
1
2
3
(09年) 23.根据图9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问题:塞子冲出试管后为什么继续向前运动?
回答: ;
(2)问题:塞子被推出的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回答: ;
(3)提出一个与物态变化有关的问题并回答。
问题: ?
回答: 。
32.现有一个气球、一把木梳。请至少选择一种器材,设计两个不同的物理小实验,并完成下表。
所选器材 主要操作过程及实验现象 物理知识
示例:气球 用力推静止的气球,气球运动起来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06年)33.身边处处有物理。请你利用一段弹簧,设计两个不同的物理实验,并完成下表:
操作方法 实验现象 物理知识
示例 用手压弹簧 弹簧长度变短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1
2
14.请你根据图29提出三个与物理知识有关的问题:
(1)
(2)
(3)
[答案](1)低压控制电路是如何控制高压电路工作的?
(2)电磁铁的作用是什么?
(3)低压控制电路有哪几部分组成?(开放型试题答案合理即可) (中等难度题)
图8
图29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