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8张PPT。2010初中物理学业考试命题趋势分析山西省教科院2010初中物理学业考试命题趋势分析一、试卷及试题命制指标分析
二、试题内容分析
三、试卷题型分析一、试卷及试题命制指标分析1、考试性质
2、命题依据
3、考试形式
4、试卷结构
5、整卷难度
6、区分度、信度、效度及覆盖面1、考试性质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主要依据之一。俗称“一考两用”。
在课程改革之初,预设了学业考试加综合素质评价的评价模式,力图改变传统的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
考试中心表述:山西省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
科目说明表述: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2、命题依据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理科目命题,以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
各种版本教材仅做参考,文字表述、标点符号、物理量及单位符号、作图规范等与教材一致。内容不相同的知识一般不考。
传统:以本为本,以物理教材内容为基本考查对象。现在:以物理为本,注重物理科学素养的考查;与“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理念相契合。3、考试形式 闭卷、书面作答的方式;
考试时间,与化学合卷共150分钟;
试卷满分:理科综合共150分,其中物理部分占80分。4、试卷结构 试卷分Ⅰ、Ⅱ两卷,其中第Ⅰ卷为选择题,约占30分,采用机读卡答卷。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包括填空题、作图与简答题、实验与探究题、计算题等题型,约占50分。物理试卷总题数控制在24个左右。试题内容和各题型大约分值如下表所示。5、难度指标分析试题的难度是评价试题质量的重要指标,在考试学中它被定义为:该题考生所得的平均分与该题总分的比值(通过率)。简单讲,难度就是指题目的难易程度。一道题目,如果大部分考生都答对,它的难度就小,反之难度就大。
难度比:7:2:1
整卷难度:0.7难度P:试题对考生知识和能力水平的适合程度的
指标
不同类型的考试,需要不同难度的试题,试题难度的大小不仅直接影响该题的区分度,而且也会对整份试卷的效度和信度产生影响.计算公式:P=平均分/满分值
试题难度值越大,表示该题越容易
P<0.4为难题
P在0.4—0.7之间为中等题
P>0.7为容易题难度的计算关于难度的几个问题1、试卷难度水平的确定取决于考试的性质和目的。就选拔性考试而言,应该使试卷的难度系数接近录取率。然而,全省80%考生能接受高中阶段教育,中考(学业考试)的目的不仅是选拔,更是为了区分考生适合于到那类学校就读。
2、难度水平的确定是为了筛选题目。平时测验难度要利于学生的学习,但一定的难度能增加区分度,这对全面了解、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难度水平的确定要考虑及格率,防止损伤学困生的自尊心。
4、难度水平的确定要考虑对分数分布的影响,一般以偏正态分布为前提,有时偏正态分布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P=0.5 正态分布(考试分数集中在中端)P<0.5 正偏态分布(考试分数集中在低端)试题难度影响分数的
分布形态P>0.5 负偏态分布(考试分数集中在高端)影响试题难度的因素影响试题难度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学生对试题的熟悉程度。一是对题型的熟悉程度,二是对题目内容的熟悉程度,三是试题依托的情景,四是物理模型的熟悉程度。一般地说,常见常练的题型,直接从教材取材的题目,学生容易做,难度就小;反之难度就大。
2、题目包含信息量的多少。学生答题,要先阅读题目的内容,如果题目信息量太多,或者文字不简洁,条理不清,或者图表指向不明确,都会影响学生读题,使题目的难度增加。
3、题目结构的复杂程度。包括题目的类型、知识的综合程度和知识间联系的复杂程度等等,都会对题目的难度产生影响。比如,选择题中的多选题,如果全部选对才给分,它的难度显然比单选题大。
4、题目的变化动态。题目的迷惑性、干扰性,题目设置的灵活程度,题目隐含的已知条件等等,都会对题目的难度产生影响。6、区分度区分度是指试题对被试者情况的分辨能力的大小。一般在 -1~+1之间,值越大区分度越好。 试题的区分度在0.4以上表明此题的区分度很好,0.3 ~ 0.39表明此题的区分度较好,0.2 ~ 0.29表明此题的区分度不太好需修改,0.19以下表明此题的区分度不好应淘汰。 计算区分度的方法很多,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对同一个试题的考试成绩采用不同的方法所得到的区分度的值是不同的。一般使用下面方法计算区分度: 先将分数排序,P1=27﹪高分组的难度 ,P2= 27﹪低分组的难度 区分度D =P1- P2 或区分度 D = (27﹪高分组的平均分- 27﹪低分组的平均分)÷满分值 区分度D与难度P的关系试卷的信度信度是指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命、审题人员通过对考试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分析,检验试卷是否能稳定地、一致地反映考生的知识和能力,从而验证试卷编制是否恰当。在选拔性考试中,试卷的信度决定着选拔的质量,它是考试选拔的“标准尺子”。信度r:指测量结果的可靠性。较好的考 试,信度系数应在0.8以上。信度与区分度的关系: 区分度大的信度高决定试卷信度的四个要素1、试卷结构是否合理。即试卷能否覆盖考查的内容,能否做到重点突出,难易得当。
2、题型设计和搭配是否恰当。即试卷是否具备不同题型,主观题和客观题是否合理搭配,能否考查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3、试题答案的可信程度。客观题的答案具有唯一性,可信程度高。主观题由于受到一些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如评分者的偏好、评分者对评分标准的理解等等),答案的信度不及客观题高。
4、评分者的综合素质。包括知识经验、职业道德、法纪观念、精力体力等等。评分者的信度反映了评分能够稳定反映考生真实水平的程度。信度越高,评分误差越小,考试的质量越高。A.延长测量长度:增加试题数量
B.扩大考试范围(知识点覆盖面)
C.试题难度适中
D.考试时间与评卷标准要统一
E.陈述试题的语言简明、易懂、无歧义
F.试卷题型结构合理、题目设置合理,有利于提高整卷的信度。
G.对考生容易疏忽的地方标有提示语或警示语,以引起学生的
注意;在要求学生做答题目和位置放在醒目的地方,防止漏
做,可以增加试卷的信度。反之,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到学
生的作答,使考试成绩受到一定的影响,不利于试卷信度的
增加。
H.非开放性试题的评分标准合理,评分标准预见性好,这也是
影响试卷信度的一个因素。 提高试卷信度的办法试卷的效度效度是指试卷的有效性,即试卷的使用是否达到了考试的目的。它是衡量一份试卷优劣的最重要的指标,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
1、内容效度
内容效度是指题目对欲测的内容范围取样的适当程度。中考试卷要具备较好的内容效度,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1)要有确定好的内容范围,并使全部题目都落在这一范围之内。
(2)试卷题目应是已界定的内容范围的代表性样本(即题目能代表所测的内容范围的主要方面),且各部分题目所占比例恰当。
为此,命题人员在命制试题之前,必须完成下列工作:
A、????????? 定义好内容总体,描绘出有关知识与技能的大体范围;
B、????????? 划分细纲目,根据其重要程度确定加权比例;
C、????????? 确定每道题所考的内容。
以上三个步骤体现为各学科试卷“双向细目表”的制定。试题的效度 效度是指测验能否测出我们所要测量的目标的有效程度。即测评是否测量了它要测定的内容,是否达到它所预定的测评目标。它是评定一份试题或考试品质的最重要的指标。如:考查目标:考查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例:请你在如图所示的自行车中,提出两个相关的物理问题并作出简要回答。问题:刹车时,为什么要用力捏刹车的制动把手?
(1)问题: ,
简答: 。影响试题效度的因素:1.选用的题型使用得当,发挥了该题型的功能。
2.开放性试题的评分标准合理,体现了开放性试
题的本意。
3.整卷结构效度:题量比较适中,总分及考试时
间相适配,主客观题的比例恰当.比例为1.5比
较恰当,这样的试卷才能较好地考查考生的真
实水平和潜能,效度高。
4.试题陈述的科学性,无歧义。
5.无偏、旧试题,试题注重在新的情境中考查知
识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进行命题,有利于增
强了试题的效度。
6.无繁琐的数学计算,学科之间无交叉.二、试题内容分析声学部分
热学部分
电学部分
力学部分
信息
能源第一章:声现象有关声的几个问题1、振动、声、声音的区别:声泛指一切振动物体所产生的声,包括声音、超声、次声;声音特指人耳能感觉到的那部分声;有声就一定有发声体振动,声的本质是一种波,而不是物体的振动,振动可以产生声,但不是一定产生声,最好不要问“有振动就一定会产生声音”的问题。
2、超声和次声重在了解其特点及应用,具有这些特点的原因不要求学生知道。(次声波的特点:频率低、波长长、传播距离远、不易被吸收,应用:预测自然灾害。超声波特点:频率高、波长短,能定向直线传播;功率大;有空化作用。应用:探伤、医学诊断、清洗等。
3、噪声强弱的等级与危害阅读即可,回声0.1s不需记忆。
4、中考一般为基础题,简答、探究及计算的可能性不大。如:人与人的音色为什么会不同?
5、音调高低取决于频率大小,为什么鼓面绷紧音调高?第二章 光现象光现象平面镜成像特点,知识不要求,探究可考。如:为什么要选择相同的蜡烛?玻璃板?
光的色散慎考。如红光与紫光通过同一凸透镜谁的焦距大?需先给出偏折情况,比较得出。
颜色可考。
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阅读即可。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说 明用透镜舀水来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不科学)
会聚与发散:与入射光线光线相比,谁更向主光轴偏折(隐含的条件:空气与玻璃透镜)
怎样测焦距,焦距反映的物理意义应知道。焦距与什么因素(大小、形状、材料)有关可探究,但焦距与影响它的因素有何关系不要求。
凸透镜成像的动态规律(重点):如像变大了,物向什么方向移动。实验、作图、公式、变焦、放大、变大等问题。
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能识图不作图。、
显微镜和望远镜:知道目镜和物镜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知道显微镜两次放大,望远镜先缩后放增大视角。阅读即可。第四章:物态变化热和能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说明能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简单限两个用电器的串并联。
摩擦起电原因不要求。导体和绝缘体是重点。
I=q/t不要求。第六章 电压和电阻第七章 欧姆定律第八章 电功率直接传递模拟和数字第十章 信息的传递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一次能源
二次能源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核能……能源革命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方向性能量的转移与转化具有方向性对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力学命题的注意事项质量和密度
1、物质的组成、原子的核式结构、微观和宏观的尺度,2、物质质量的估测,3、天平的正确使用,4、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物质的密度,5、密度知识的应用,6、密度与压强、浮力、功等相关知识点的综合。
运动和力
力和机械
压强和浮力
功和机械能运动和力说明时间、长度、速度会估测,长度测量应掌握。
测平均速度实验不考。
测量的特殊方法:侧多求少、测少求多、化曲为直、等量替换等阅读即可。
合力概念不应出现,同一直线二力合成不要求。
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应学,目的在于判断是否是平衡力。
牛顿第一定律是重点。力和机械力和机械说明弹力会测量,重力大小会计算,摩擦力只定性讨论。弹力及摩擦力可用二力平衡来计算。
杠杆平衡条件要求知道,单个动、定滑轮特点要求知道,滑轮组特点不要求,轮轴与斜面可作为探究背景但知识点不要求。
压强和浮力压强与浮力说明压强是重点,大气压强只考现象。
浮力计算慎考。
功和机械能功和机械能说明计算机械效率不以滑轮组为背景,滑轮组机械效率可测定。
试题探讨:下面是某同学某次跳绳时重心移动的高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若该同学的体重为500N,则他1min内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为多少瓦?该题涉及周期概念、平均功率概念,1分钟跳几次?最好改为跳一次克服重力做了多少功?不要计算功率,该题是较好的竞赛题,并不适合学业考试。三、题型分析简答题要求1、物理问题用物理语言回答。物理语言包括概念、公式、原理、规律、物理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
2、层次清楚,符合逻辑。
3、文字精炼,语句通顺。
例如:烧锅炉的时候用铲子送煤,铲子往往并不进入灶内,而是停在灶前,煤就顺着铲子的运动方向进入灶内,这是为什么?举例分析:这是一个惯性问题,回答惯性问题分三步:1、搞清物体原来的运动状态;2、明确哪些物体受外力作用,改变了原来的运动状态;3、明确哪些物体没有受外力作用,运动状态不改变。
答案:工人使铲子和煤一起向灶内运动;铲子受工人力的作用,改变了原来运动状态,停在了灶门口;煤在水平方向没有受力作用,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就进入了灶内。实验与探究题三部分组成:基本仪器的使用及读数;典型实验;探究题。
探究题力求用新的情景,避免连续考高中知识。计算题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步骤。
答有时可省略。
导出公式前应有原始公式。
计算过程单位要统一、要参与。
计算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
问题链有时是思维过程。
一般无繁杂计算。科技类背景试题科学新发现
科技新发明
研究新成果
航天、新材料
节能新产品、减排新举措科技类背景试题的特点1、材料新颖。情景往往学生未接触过,能真正考查学生的能力。
2、表现形式多样。借助文字、图片、表格图像等形式提供信息,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3、起点高、落点低。初看反映的内容高不可测,与学生距离遥远,但设计的问题学生用所学知识完全可以解决。
4、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欢迎提意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