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一年级上北师大版1快乐的午餐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一年级上北师大版1快乐的午餐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8-08-19 21:52:52

文档简介

《快乐的午餐》教学设计
课题
快乐的午餐
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一年级
学习
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初步体验数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能力目标
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知识目标
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重点
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
难点
初步体会一一对应思想。
学法
画图法
教法
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今天是小松鼠丁丁的生日,他邀请了几名好朋友到动物餐厅一起吃午餐,看!他们已经准备好了。
粗心的服务员准备了这些餐具,够吗?谁多谁少呢?你能帮他们分一分比一比吗?今天我们来学习比多少。(板书:比多少)
观看幻灯
通过故事导入新课,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讲授新课
1、感受同样多
师: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盘子够不够,好吗?
师:每个小组都有一套老师准备好的餐具卡片,还有小松鼠图片,现在你来当服务员,给小松鼠分一下盘子吧!
师:你发现了什么?
师:一只松鼠一个盘子,没有多余的松鼠,也没有多余的盘子,所以松鼠和盘子同样多。正好够用。
感受多和少
师:你能不能用刚才的方法,给小松鼠分一下勺子,勺子够用吗?

师:你发现了什么?
师:一只松鼠对着一把勺子,最后一只松鼠没有勺子,也就是说勺子比松鼠少一个。(板书:少)
师:杯子够用吗?接着动手摆一摆吧!

师:这一次你有什么发现?
师:一只松鼠一对着个杯子,最后还多一个杯子,也就是说杯子多,(板书:多)杯子够用。
感受最多、最少
你们做的真好,刚才我没把松鼠和餐具对比,那么杯子、勺子、盘子,哪个多哪个少呢?你们会摆一摆吗?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谁最多?谁最少?
师:伴随学生回答,动画出示答案。
总结
师:盘子比杯子( ),比勺子( )
(伴随学生回答,动画出示答案)
师:盘子一会儿又是多,一会儿又是少,可见多和少是相对的,相对于他所比较的物体来说的。我们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多少。
师:杯子比( ),( )多,勺子比( )( )少
(伴随学生回答,动画出示答案)
师:比一比
小明有6张邮票,小华有9张邮票,( )的邮票多。
(伴随学生回答,动画出示答案)
师:猜一猜
我每年读书的本数比6多比9少,每年读书多少本?
(伴随学生回答,动画出示答案)
师:比其它两个都多就是最多,比其它都少就是最少。
小组活动分盘子,并回答自己的分法。

一只松鼠一个盘子正好分完。
动手摆松鼠和勺子
回答问题
动手摆松鼠和杯子的卡片。
回答问题
动手摆卡片。
回答问题
回答问题
回答问题
思考回答问题
思考回答问题
通过学生动手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习热情,在摆的过程中感受同样多,感受多,少。在探究中感知,激发孩子们探究的欲望。
接下来通过比较比其他都多,比其他都少,感受最多,最少。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培养推理。逻辑能力。
巩固提升
1、画一画
伴随学生的回答。动画出示答案。
2、哪一堆正合适,画√
伴随学生的回答。动画出示答案。
3、最多的画 最少的画
伴随学生的回答。动画出示答案。
比一比,谁多谁少?
伴随学生的回答。动画出示答案.
猜一猜灰兔采了多少个蘑菇?
伴随学生的回答。动画出示答案。
完成课本15页练一练。
教师巡视,帮助学生正确完成解答。
看图回答问题
做题
先通过课件集体做习题,给于孩子做题方法,然后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练习,教师巡视纠正,起到检查教学效果并查漏补缺的作用。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学会了比较多和少,最多、最少。
自由发表见解,
通过自由发表见解,培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板书
快乐的午餐
比较多少
一样多
多、少
最多、最少
板书包括了本节课的3个主要教学内容。
《快乐的午餐(用一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大小)》编写说明及教学建议
学习目标
1.在数一数、比一比、画一画的活动中,直观认识两个数量(10以内)间的相等与不等关系。
2.结合动手操作活动,能够清楚地表达谁和谁同样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积累一一对应的活动经验。
3.继续学习并养成认真倾听,有序操作,大胆表达的习惯。
编写说明
在前面的数数活动中,学生对于自然数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已经有所感受。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同样是学习数的概念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数的大小关系主要包括数的相等,大于、小于的意义及符号表示,比较大小的方法,比较大小的应用等。
教科书没有满足于仅让学生根据数的顺序进行数的大小比较,也没有急于引入“=”“<”“>”符号,而是在充分经历“一一对应”的活动过程中,帮助学生直观认识两个数量之间的相等和不等关系,为后续学习解决“比较两个数量间多与少”的问题积累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科书创设了学生非常喜欢又熟悉的“午餐”情境,情境中包含了需要“比较”的数学信息,如动物数、盘子数等,而且都需要一一对应,后面的“数一数、画一画、说一一说、比一比”等活动,都需要围绕这样的数学问题进行思考和操作。三个问题的设计也是层层递进的,每一个都需要通过一一对应比较出结果,这样让学生展开充分的数学操作活动,从而直观体会一一对应的方法。
? 够吗?
根据情境图中呈现的6只小松鼠到饭店就餐,有6个盘子、5把勺子等信息,结合“盘子够吗”这一问题,教科书提供了简单的图示用一一对应进行比较,目的是让学生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种物体数量的多少。
? 够吗? 呢?
主要是用一一对应的方法,通过小松鼠与勺子、杯子的比较活动,发现数量不一样多,体会多与少的含义。
?说一说,哪个最多?哪个最少?
这是三个数量的比较,在数一数、比一比的基础上,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得出比较结果。目的是让学生体会最多、最少。
教学建议
这是本单元的一个核心学习内容,由于本课操作性比较强,刚入学儿童又难以组织教学,所以,组织学生有序操作是完成本节课任务的重要前提。上课前,教师要将本节课所用的一些图画、表格等材料提前准备好。
够吗?
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编一个数学小故事,让学生很快进入思考的状态,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一群小松鼠高高兴兴地来到了动物餐厅,准备美餐一顿,爱动脑筋的松鼠发现了好多数学问题,你们能发现哪些数学问题呢?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
学生会通过数一一数找出图中相关的数量信息。例如,小松鼠有6只,盘子有6个等,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写出相应的数量。
然后引导学生集中思考问题:盘子够吗?多数学生会直接根据数出来的盘子和松鼠的数量得出结果。可以继续引导学生“我们还要想办法把自己的理由说给小动物们听,让它们心服口服才行,所以,需要一个对一个地比一比”。然后结合教科书中的图,在黑板上用准备好的松鼠和盘子的图片摆一一摆,做好示范,特别强调1只松鼠要对着1个盘子,逐一一用线连起来,每只松鼠都有1个盘子,盘子没有多余的,帮助学生理解这样就说明松鼠和盘子的数量一样多或相等。然后让学生用学具模仿着做一遍,鼓励学生边做边说,学生的兴趣会比较。
? 够吗? 呢?
教师可以继续提出问题:餐厅里的勺子和杯子够用吗?可以用学具来摆一摆,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能够清楚地表达:勺子的数量比松鼠的数量少1;杯子的数量比松鼠的数量多l;盘子的数量和松鼠的数量一样多。
?说一说,哪个最多?哪个最少?
可以继续提出问题:哪个最多,哪个最少?鼓励学生独立观察、思考、交流。例如,把怀子、勺子、盘子三种物品的数量进行比较,充分地组织学生说一说,让学生获得比较丰富的相等、多与少的感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必要的示范,学生在模仿中学习如何思考和回答问题,这对刚入学的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但要避免机械地套用模式化的语言,鼓励学生用自然的话表达自己的理解,结合具体情境抽象出“谁和谁同样多” “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谁最多,谁最少”等数量关系。这个情境学生会比较感兴趣,任务感也比较强,学生在家中也有类似的经历,比较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够有序地完成任务,部会一一对应地做明白、说明白。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每个人都能亲自做一遍、说一遍,做明白、说明白,要让每一个小组明确集体共同的任务是什么,引导学生形成集体荣誉感,形成集体意识,养成团队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