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教案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天迷人景色和丰收景象的诗歌,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全诗可以分为3个部分,第1小节为第1部分,总写了秋天的特点。第2-6小节是课文的第2部分,详细描绘了秋天的迷人景色和丰收景象。第7小节是课文的第3部分,写作者在明丽的秋阳下捡一片秋叶珍藏,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与留恋之情。全诗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语言优美,情趣盎然,形象生动,易于朗读、背诵。教学时既可以结合学过的有关描写秋天的课文和诗歌,也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积淀,体会秋天的迷人景色和丰收的喜悦之情,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
让学生走进秋天的田野,实际体会秋天的迷人景色。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诵读品味,读懂课文内容。
3、感受北方秋天景色的美丽,体会人们的喜悦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通过诵读感受新诗的美。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
2、初步感知课文,体会诗歌描绘的景象。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本文的生字、词语。
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教师:
1、与教材配套的生字卡片。
2、搜集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做诗文描绘的景象的幻灯片。
3、搜集有关描写秋天的诗文。
学生:
1、回忆以前学过的关于秋天的诗文。
2、整理自己的生活体验,对秋天有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新课→初读诗歌,理清诗歌的脉络→布置作业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激趣。
同学们,四季更替,转眼又到了秋天。秋天是硕果累累、流光溢彩的季节,让我们跟着诗人王宜振的脚步,一起到田野中感受秋天吧!
2、(多媒体课件或幻灯片展示秋景)教师范读全诗。
3、学生自由谈:看了秋景,听了写秋的诗,你对秋天有了怎样的印象?
二、初读诗歌,理清诗歌的脉络
1、学生自读全诗,边读边标出诗歌的小节。
2、指名读全诗,相机正音。
3、出示生词卡片,认读。
明丽 酿造 烦恼 羊肠小道
照耀 珍藏 柔韧 井井有条
4、再读全诗,将自己喜欢的地方多读几遍,试着背一背。
三、作业
1、描红课后生字,小组评价。
2、熟读诗歌。
板书设计:
4 秋天
秋风 秋天 秋色
秋果 秋香
教学反思:
教学开始,学生听教师范读诗文并看所展示的秋天景象图片,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很好地进入到诗歌的意境中来。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体会秋天的美景,感受意境。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体会诗人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描写秋天的图片或诗文。
教学流程:
复习导入课文→精读感悟秋天的美→拓展延伸,描绘自己心中的秋天→布置作业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上一节课我们初步感受了秋天的美,把你们的感受读出来。小组轮读课文。
二、精读感悟
1、体会秋天各样的美。
(过渡:跟着诗人我们走进了秋天,看到了秋天,你喜欢秋天的什么风景呢?读读课文,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2、读完课文后学生自由谈,教师相机板书:秋风、秋阳、秋色、秋实、秋香。(可以打乱顺序)
3、重点品读。
(1)秋风。
①你为什么喜欢秋风?指名学生答。(秋风像个淘气的娃娃,又像一把柔韧的梳子……)
②“把夏天的脚印儿轻轻涂掉……”是什么意思?你觉得这个省略号有什么作用?《好像是风在一点一点擦拭脚印,掩盖夏天的痕迹》
③你能把你的喜爱用读表达出来吗?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师生共同评价)
(2)秋实。
①秋天里,有哪些果实成熟了?都是什么样子的?(稻穗、向日葵、苹果、葡萄……)
②自读第3-5小节,感受丰收的喜悦。
③汇报朗读,教师指导。
④全班赛读,看谁先背下来。
⑤在看到累累秋实的时候,我们还看到了迷人的秋色,都有些什么颜色呢,(红、黄、紫……学生可以想象补充课文中没有的颜色)
(3)回归整体,感受诗的韵律。
①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写得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②你觉得这首诗还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由谈,只要有道理就给予肯定。(指导体会拟人手的运用)
③教师小结:这首小诗运用拟人的手法,用流畅明快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秋天的美。
4、再读全诗,试着背诵全诗。
三、拓展延伸,描绘自己心中的秋天
1、同学们,金秋是美丽的,在每一个人心中,它又美得各不相同,下面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赞美自己心中的秋天吧!
2、自由组合,分组活动。
(1)彩笔绘秋色,画出心中的秋。
(2)深情颂秋天,读出心中的秋。(小组合作编排诗朗诵《秋天》)
(3)妙笔描秋景,写出心中的秋。(即课后练习4,将诗句改成一段话)
3、全班汇报交流,教师总结。
四、作业
1、背诵全诗。
2、课后收集描写秋天的诗。
板书设计:
4 秋天
秋阳 空气
田野: 桂子 野菊花 飘香
稻穗 向日葵 玉米 高粱
苹果 葡萄 成熟
景色迷人 丰收喜人
教学反思:
1、把图文对照起来,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朗读、想象,去感知语言之美,从而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之中。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自评、互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