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沪教2011课标版 初中化学 九年级上册 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第二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如何变化呢?从生活走进化学探 究 实 验
(从“量” 上认识化学反应
中的质量关系)第一部分
实验一:测定石测定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前后总质量关系学生活动与探究(分组实验)>=重回实验 通过以上的探究活动及分析,同学们得到什么启示?
实验二:测定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前后的总质量关系教师演示实验得出概念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参加化学反应
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
总和答案:D例1: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水结冰前后质量不变
B.1L芝麻和1 L大米混合,总体积小于2L
C.在降温加压情况下,氧气变为淡蓝色液体
D.电解水试验中,消耗水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氢气与氧气质量之和[基础练习] 答案:D例2:在反应:A+B →C+D中,20gA与7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6gC,则生成D的质量为( )
A 20g B 7g C 16g D 11g[基础练习] 分 析 探 究
(从微观“实质” 上分析“量”
守恒的原因)第二部分OHHOOOHHHHHH水分子通电氢分子氧分子微观分析 分析:
①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了吗?原子种类改变了吗?
②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改变了吗?原子数目改变了吗?微观分析 原子种类元素种类原子质量原子数目元素质量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原因 2H2O = 2H2 ↑ + O2 ↑H:4g
O:32g
反应前H:4g
O:32g
反应后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元素质量不变通电例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同
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相同
C、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总数相同
D、反应前后,物质的分子个数相同[基础练习] 答案:D能力提升
(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第三部分习题巩固<<=1、解释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 从化学回归生活1、解释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 从化学回归生活1、解释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铁生锈后,质量变重了。铁与氧气和水共同反应生成铁锈 2、推断物质的组成元素酒精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能否根据这一事实,推断出酒精中肯定会有什么元素?可能会有什么元素? 一定有的元素:
可能有的元素:C,HO
习题巩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铁矿石中含有铁元素,可以炼成铁,也可以炼成金吗? 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因为铁矿石中不含金元素,所以,不可能冶炼成金。习题巩固3、推断物质的化学式答案:B 科学研究表明,氨气在常压下就可液化为液氨,液氨可用作汽车的清洁燃料,其燃烧时的主要反应为4NH3+3O2 一定条件 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 NO B.N2 C. NO2 D.N2O习题巩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右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是SO2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种类均不变
D.反应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4、其它问题习题巩固答案:C 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2.0,乙一定是催化剂
B. 甲和丙是反应物
C. 参加反应的甲、丙质量比是1:2
D. 反应中生成丁5.4g习题巩固答案:B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计算,解释现象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
(即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化学变化内 容应 用适 用原 因 小 结 在24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在一首诗中表达了物质不灭的观点:“无中不能生有,任何存在的东西也不会消失。看起来万物是死了,但是死则有生;正如一场春雨落地,霎时失踪;可是草木把它吸收,长成花叶果实,依然欣欣向荣。”从化学回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