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思考火柴、酒精燃烧最后留下什么?○火柴燃烧最后剩下灰烬
○酒精充分燃烧最后连灰烬都没有留下难道物质从世界上消失了吗?我们要对物质变化进行定量研究
第2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物质发生变化时,一定有新物质产生,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那么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又有什么变化呢?历史上许多科学家都对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情况进行过研究。科学家的实验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有变化?提出问题:物质发生变化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按下面的步骤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吧!1. 猜想与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后,其总质量会怎样?)
2. 设计实验方案
3. 进行实验探究
4. 得出结论
带着这4点我们来进行实验探究实验探究、收集证据 观察反应物的颜色、状态;
反应有什么现象?
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有没有变化?
交流讨论。 1.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2.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蓝色溶液 ) (蓝色沉淀)活动与探究一
有气体放出活动与探究二通过实验我们得到的结论是: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____不变 定量研究
定量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化学家们用定量的方法对化学变化进行研究,发现了许多化学变化的重要规律。对物质的认识及性质的了解更加全面。对于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方法提炼 但要确切证明或否定这一结论。都需要极精确的实验结果,而拉瓦锡时代的工具和技术(小于0.2%的质量变化就觉察不出来)不能满足严格的要求。因为这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所以不断有人改进实验技术以求解决。
1908年德国化学家朗道耳特及1912年英国化学家曼莱做了精确度极高的实验,所用的容器和反应物质量为1kg左右,反应前后质量之差小于0.0001g,质量的变化小于一千万分之一。这个差别在实验误差范围之内,因此科学家一致承认了这一定律。拓展视野质量守恒定律:无数实验证明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质量守恒定律。得出结论如果实验二在敞口的锥型瓶中进行,情况如何? 质量守恒定律发现简史波义耳的实验(1673年)拉瓦锡的实验(1777年)失败成功质量守恒定律内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发现简史?
1756年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把锡放在密闭的容器里煅烧,锡发生变化,生成白色的氧化锡,但容器和容器里的物质的总质量,在煅烧前后并没有发生变化。经过反复的实验,都得到同样的结果,于是他认为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但这一发现当时没有引起科学家的注意,直到1777年法国的拉瓦锡做了同样的实验,也得到同样的结论,这一定律才获得公认。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现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铁丝的质量大。迁移应用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有氧气参与,所以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铁丝的质量大。8 为什么“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呢? 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原子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种类没有改变原子质量没有变化微观探析元素种类变了吗?元素质量变了吗?分子数目变了吗?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种类呢?分子种类呢?动动脑不变改变可能改变汽油、煤油、柴油(主要含碳、氢元素)等燃料都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一些人声称可以使“水变燃油”,从而解决世界性的能源问题。你认为这些人的说法正确吗?理由是什么? 碳、氢迁移应用概括总结我们的认识是不断前进经验定律理论定律阶段朴素的唯物思想阶段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