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年级历史必修1(岳麓版)第12课 鸦片战争 课件(27张ppt)+视频(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一年级历史必修1(岳麓版)第12课 鸦片战争 课件(27张ppt)+视频(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8-21 11:50:26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课题:鸦片战争
科目:历史
主重点与难点:
1、重点: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难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学习目标:
1、了解两次鸦片战争过程。
2、识记虎门销烟、火烧圆明园等历史事件以及中方与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3、理解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以及给中国带来的影响。第








图第一幕 拨云见日 ——探原因1.两种植物的较量:1.两种植物的较量:
虎 门 销 烟2.两个世界的相遇君主专制闭关锁国自然经济君主立宪殖民扩张工业革命装备落后船坚炮利12348765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原因:
直接原因:虎门销烟
根本原因:工业革命后英国急需打开中国的市场
第二幕 血雨腥风 ——看过程1、粗观战争打开中国市场英国清政府战败、签约《南京条约》及附件《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清政府战败、签约英、法1856-1860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1840-1842思考:中国英雄为何受到外国人高度评价?2、细看战争材料一:材料二:◇1800年的世界工业生产中,中国占全球1/3;
◇1820年的世界GDP总量中,中国占28.7%,比排名第二至四位的国家的总和26.6%还要多。
◇1840年清朝有八旗兵80万,且本土作战,而侵华英军只有7000人,后才增至2万人。中国“全球GDP第一,八旗兵80万,且本土作战”为何照样挨打且战败?根源何在? 有何启示?战败根源:落后的农耕文明难以对抗先进的工业文明;腐朽的封建主义无法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封闭所以落后
落后就要挨打
挨打必须思变
思变才能崛起3、合作探究第三幕 千年巨变 ——论影响割让香港岛;居住及租地权;领事裁判权 。
五口通商;议定关税;片面最惠国待遇。11口通商,增开商埠;外国商船在长江各口岸往来;外国人可往内地游历、通商、传教;赔偿军费;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领土主权贸易主权司法主权关税主权视角一:透过条约看影响进一步侵犯了中国领土和主权,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侵犯了中国领土和主权,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社会性质?
主要矛盾?
革命任务?
视角二:透过经济看影响鸦片战争后流入城市的破产农民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促进了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 五口通商以后,列强把大量棉纺织品和其他商品运到中国,由于享受低关税的特权,以低廉的价格逐渐占领中国市场。
洋商从中国收购的农副产品,以丝、茶为大宗,受丝茶大量出口的影响,部分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与市场的联系日趋紧密。
——华师大版高中历史第五分册 视角三:透过国人看影响睁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救亡图存之路······ 民族复兴之路······课堂小结第一幕 拨云见日——探原因
直接原因—虎门销烟
根本原因—打开中国的市场
第二幕 血雨腥风——看过程
粗观战争、细看战争、失败根源,启示
第三幕 千年巨变——论影响
多个角度论影响
鸦片战争的危害与客观近代化·····
1、近代史上,英国打开中国大门主要借助了鸦片、商品、炮舰。其先后顺序是( )
A.商品、鸦片、炮舰 B.鸦片、炮舰、商品
C.商品、炮舰、鸦片 D.炮舰、商品、鸦片
2、关于《南京条约》的内容,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B.赔款2100万银元
C.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 
D.允许英国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练一练AD3、美国历史学家写道:“想象一下,哥伦比亚麦德林可卡因垄断集团成功发动一起对美国的军事突袭,迫使其允许可卡因合法化,还须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这幅场景当然荒谬绝伦,但类似的事件在19世纪的中国确曾发生过。”“类似事件”是指 (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甲午战争
C.中法战争 D.鸦片战争
4、《南京条约》签订后,欧洲资产阶级未能实现其向中国倾销工业品的愿望,主要原因是( )
A.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尚未打开  
B.中国人民抵制洋货
C.列强争夺中国市场的矛盾尖锐
D.封建的自然经济对外国的商品入侵起一定的抵制作用DD5、一些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家称鸦片战争为“通商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英国为维护正常贸易而进行的,这种观点
(1)是错误的,掩盖战争的侵略性质
(2)是正确的,认识到战争的实质
(3)是为英国殖民者进行辩护
(4)混淆了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A.(1)(2)(3) B.(1)(3)(4) C.(1)(2)(4) D.(2)(3)(4)
6、我们以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依据是
A.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B.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C.中国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      
D.中国革命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BB一个西方学者曾经这样说:“……西方用‘坚船利炮’打开古老帝国闭关锁国的大门,给他们带去了先进的思想和先进的生产力,瓦解了这些古老帝国的腐朽思想和落后的、个体的、小农式的生产方式。……因此,没有鸦片战争就没有中国的近代化! ” 你是否赞同上面的说法? 鸦片战争在导致了近代中国落后的同时,有没有促进近代中国的发展? 课后作业谢谢大家《鸦片战争》导学案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两次鸦片战争过程,识记虎门销烟、火烧圆明园等历史事件以及中方与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内容,理解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以及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运用“透过现象看本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等观点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讨中国战败的原因,培养全面、客观分析和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
(3)通过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历史问题,评价历史事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引导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及结果,使学生认识到“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规律,从而激发学生立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2)通过学习林则徐以及其他爱国将士义无反顾地反抗侵略的英雄壮举,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及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历史责任感。
(3)通过讲述鸦片对人体的危害,教育学生要“热爱生命,远离毒品”。
【重点与难点】
重点: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难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三、【学思之窗 】
◆第一幕 拨云见日 ——探原因
两种植物的较量
中英贸易情况:从18世纪中期起,英国向中国输入呢绒、印度棉布和金属制品,从中国购买茶叶。受自然经济的抵制,英国商品销路不畅,中国处于出超地位。为扭转贸易逆差,英国违背国际道德,向中国走私鸦片。
(1)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2)英国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危害呢?
湖广总督林则徐等上书道光帝,痛陈鸦片泛滥的危害,请求禁烟。1838年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烟。1839年6月,林则徐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这一壮举,将禁烟运动推向高潮,英国政府闻讯,以保护英商利益借口对发动战争。
试想假如没有虎门销烟,英国还会发动战争吗?
2、两个世界的相遇 对比思考战前中国与英国的国情
中国: 政治:( ),处于封建社会晚期,康乾盛世之后清王朝逐渐衰落,危机四伏。
经济:( ),财政困难。
军事:( ),军备废弛,战斗力弱,军队装备还是以戈矛为主的冷兵器为主。
外交:( ),统治者沉浸在“天朝上国”“万邦来朝”“四海宾服”的美梦,与世隔绝,远远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时代潮流。
英国: 政治:资产阶级革命之后确立了( ),
经济:19世纪上半叶率先完成( ),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军事:( )。外交( )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扩大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全球范围内进行殖民扩张,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中国必然成为他在远东地区的主要侵略目标。
总结: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
◆第二幕 血雨腥风 ——看过程
粗观战争 自主学习完成以下表格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目的
起止时间
侵略者
结果
条约

2、细看战争
“不怕江南百万兵,只怕江南陈化成! ——日本1862年《万国人物图会》
“青州兵”:奋勇格杀,至血积刀柄,滑不可持,尚大呼杀贼,全部壮烈殉国。 “驻防旗兵虽然不通兵法,可是决不缺乏勇敢和锐气。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遭到同样的抵抗的话,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 ——恩格斯《英人对华的新远征》 思考:中国英雄为何受到外国人高度评价?
3、合作探究
1800年的世界工业生产中,中国占全球1/3;1820年的世界GDP总量中,中国占28.7%,比排名第二至四位的国家的总和26.6%还要多。1840年清朝有八旗兵80万,且本土作战侵华英军只有7000人,后才增至2万人。
中国“全球GDP第一,八旗兵80万,且本土作战”为何照样挨打且战败?根源何在? 有何启示?
◆第三幕 千年巨变—论影响
视角一:透过条约看影响
不平等条约
内容
侵犯了中国的那些主权
《南京条约》
及其附件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影响
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
知识补充: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
领事裁判权:这是一种治外法权,其在中国的侨民不受中国法律的管辖,只能由该国领事或由其设在中国的司法机构依据其本国法律裁判。一项严重侵害中国司法主权的制度。
片面最惠国待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此种待遇称为“最惠国待遇”。最惠国待遇的取得必须有条约和根据。最惠国待遇一般是相互的,缔约双方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相互享受最惠国待遇。但清朝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往往只片面规定该缔约外国得享受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则无对等权利,是片面的。
视角二:透过经济看影响
图片:鸦片战争后流入城市的破产农民
五口通商以后,列强把大量棉纺织品和其他商品运到中国,由于享受低关税的特权,以低廉的价格逐渐占领中国市场。
洋商从中国收购的农副产品,以丝、茶为大宗,受丝茶大量出口的影响,部分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与市场的联系日趋紧密。
经济的双重影响( )
视角三:透过国人看影响
图片林则徐的《四洲志》、魏源的《海国图志》
思想文化方面的影响( )
四、【课堂小结 】
第一幕 拨云见日——探原因
直接原因—虎门销烟
根本原因—打开中国的市场
第二幕 血雨腥风——看过程
粗观战争、细看战争、失败根源,启示
第三幕 千年巨变——论影响
多个角度论影响
鸦片战争的危害与客观近代化
五、【课堂练习】
1、近代史上,英国打开中国大门主要借助了鸦片、商品、炮舰。其先后顺序是(??? )
A.商品、鸦片、炮舰?????? ???????B.鸦片、炮舰、商品
C.商品、炮舰、鸦片????? ????????D.炮舰、商品、鸦片
2、关于《南京条约》的内容,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 B.赔款2100万银元????
C.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  D.允许英国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3、美国历史学家写道:“想象一下,哥伦比亚麦德林可卡因垄断集团成功发动一起对美国的军事突袭,迫使其允许可卡因合法化,还须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这幅场景当然荒谬绝伦,但类似的事件在19世纪的中国确曾发生过。”“类似事件”是指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甲午战争 C.中法战争 D.鸦片战争
4、《南京条约》签订后,欧洲资产阶级未能实现其向中国倾销工业品的愿望,主要原因是(??? )
A.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尚未打开???  B.中国人民抵制洋货
C.列强争夺中国市场的矛盾尖锐?
D.封建的自然经济对外国的商品入侵起一定的抵制作用
5、一些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家称鸦片战争为“通商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英国为维护正常贸易而进行的,这种观点
(1)是错误的,掩盖战争的侵略性质 (2)是正确的,认识到战争的实质
(3)是为英国殖民者进行辩护 (4)混淆了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A.(1)(2)(3) B.(1)(3)(4) C.(1)(2)(4) D.(2)(3)(4)
6、我们以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依据是
A.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B.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C.中国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        D.中国革命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六【课后作业】
一个西方学者曾经这样说:“……西方用‘坚船利炮’打开古老帝国闭关锁国的大门,给他们带去了先进的思想和先进的生产力,瓦解了这些古老帝国的腐朽思想和落后的、个体的、小农式的生产方式。……因此,没有鸦片战争就没有中国的近代化! ”
你是否赞同上面的说法? 鸦片战争在导致了近代中国落后的同时,有没有促进近代中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