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年级历史必修1(岳麓版)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 课件(27张ppt)+视频(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一年级历史必修1(岳麓版)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 课件(27张ppt)+视频(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8-21 11:53:19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 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什么?课标要求: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学习目标:1、借助当事人的回忆、新闻报道等材料,重现五四运动的史实,培养史料实证的历史核心素养;
2、通过对“火烧赵家楼”事件的认识,树立理性的爱国主义观;
3、借助文字材料,自主探究,在细节中感悟五四运动的精神,形成致力于民族复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一、触摸历史——进入五四罗家伦的五四记忆罗家伦(1897—1969),“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和命名者,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
早年求学复旦公学、北京大学,是蔡元培的学生。1919年,在陈独秀、胡适支持下,与傅斯年、徐彦之成立新潮社,出版《新潮》月刊。同年,当选为北京学生界代表,到上海参加全国学联成立大会,支持新文化运动。 《我所参与的五四运动》系1931年罗家伦口述,记者马星野(后任中央通讯社社长)记录。你认为罗家伦的回忆作为史料是否真实可信? 口述资料:亲历者的回忆
文献资料:史学家著作、文章
报刊资料:报纸、刊物
其它资料:新闻图片、照片(1)第一手史料:原始资料,即历史人物、事件、现象发生的那个时代留下来的材料,特别是当事人和目击者提供的史料,直接反映了所研究对象的情况。
(2)第二手史料:距离那个时代较远的记录、转述,或者是后人的研究成果,间接反映研究对象的情况。 五四运动产生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
第一,是前次新华门事件的连续。
第二,是新文化运动所产生的思想变化的结果。
第三,是大家受了蔡孑民①的影响,一变从前羡慕官僚的心理而为鄙视官僚军阀的心理,……。
第四,是正当巴黎和会的时候,感觉到中国受人支配和帝国主义国家协以谋我的痛苦。
第五,因受欧战以后各国革命潮流的激荡。
罗家伦《我所参与的五四运动》
①蔡元培,字孑民,1917年任北大校长。 一、触摸历史—进入五四1、罗家伦的五四记忆——五四之因 根据材料归纳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1918年3月3日,苏俄对德国单独媾和。为此,3月8日,日本决定对中国求防敌之协定,以便武装干涉俄国革命,并趁机侵占中国东北地区。5月21日上午,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等2000多人,列队前往北京新华门北洋军阀总统府请愿,坚决要求废除丧权辱国的《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各校学生由于缺乏政治斗争经验,加上军阀政府欺骗,第二天便复课了。
——摘自百度百科 结合材料思考:为什么罗家伦认为五四运动是新华门事件的延续?新华门事件与北大学生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青年》大力宣传民主与科学,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唤起广大青年的觉悟起了巨大的作用。
1917年1月蔡元培任北大校长后,锐意改革,以“兼容并包”为办学宗旨,提倡“学术思想自由”,聘请陈独秀为北大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也从上海迁到北京。
岳麓书社必修三《文化发展历程》 结合材料思考:北大学生为什么会成为前期五四运动的领导者? 新文化运动与蔡元培 1919年,十月革命所掀起的世界革命浪潮波及的范围更为扩大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汇合成一股汹涌壮阔的巨流,形成了俄国十月革命后的第一个世界革命的高潮。
彭明《五四运动史》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一战后出现世界性革命浪潮的原因。 新世纪 新希望结合下面材料思考:中国是否具备爆发革命浪潮的条件?为什么? 从1895至1913的十八年中,全国工人罢工达116次;同时期,上海一地发生70多次罢工。到了1914至1919年5月以前的期间,中国工人的自发斗争更加高涨,在这五年多的时间内,罢工即达100多次,仅上海一地就有85次。 彭明《五四运动史》导火索:
内因:
政治:
思想:
经济:
阶级:
外因:
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新文化运动解放思想。一战期间,日本侵略加剧;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北洋政府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力量壮大。十月革命的影响。根据材料按要求重新梳理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对比两种五四运动原因的归纳,你有什么认识?(史料研究的角度) 不料三日那一天,邵飘萍到北大来报告,说是山东问题已经失败,……当夜十一点的时候,各代表在北大开了一个预备会议,当场举出了三个总代表,一个是我,一个是江绍原,一个是张廷济,并且当时推我写了一个五四运动宣言,由狄武君送到北京大学印刷所去印了五万份。第二天早上,我们还预备了一个英文的备忘录,送给各国使馆。
罗家伦《我所参与的五四运动》 结合材料思考:学生将爱国转化为了哪些行动?这体现了爱国学生哪些优秀的品质?一、触摸历史—进入五四2、罗家伦的五四记忆 ——五四过程(1)召开临时会议爱国的行动力 到下午一点多,大家便齐集在天安门了。我们三个所谓总代表,因为预备各种文件,一直到一点十分才到天安门,当时步军统领李长泰、警察总监吴炳湘,都已经先我们而到,对大家讲了一番话,劝大家解散。当时众怒难犯,哪一个肯听?于是大家从天安门出发,一直走到东交民巷口,便被警察拦住了。
罗家伦《我所参与的五四运动》 集会天安门前与新华门事件中的表现相比,学生有哪些进步?彻底地不妥协请愿东交民巷你怎样评价当时游行学生的这一想法? 至于学生离天安门后之情形,则据另一访员所报告之详情如下:学生之赴东交民巷也,意在会晤英美法意四国公使,面递山东问题之意见书,请望转达各该国在巴黎之代表,冀能为吾国主张公道。 《晨报》1919年5月5日火烧赵家楼 至于放火的举动,乃是高等师范的学生开始的,我看见有两个学生,自身上掏出许多自来火来,如果他们事前没有这个意思,为什么要在身上带来着许多自来火呢?结果,曹宅烧起来了,徐世昌便下了紧急命令,叫军警捉人。
罗家伦《我所参加的五四运动》你怎样看待火烧赵家楼的事件?爱国需要理性 六月一日北京政府下令,责成教育部及各省教育厅约束学生即日上课,并且嘉奖曹、章、陆三人。这样一来,北京各学校学生决定再度上街游行演讲。六月三日、四日及五日,各校学生在街头演讲,先后被拘留在译学馆及马神庙者约一千人。
陶希圣《从“五四”到“六三”》以上材料体现了爱国学生哪些宝贵精神?爱国的牺牲精神(5)“六三”大逮捕 到了六月四日,我们想把恐怖的新闻电打出去,…… 上海方面接到这个电报后,全体学生便出发,除分散传单外,并向各家店铺,要求他们罢市,甚至于要求不遂,向商店老板面跪下去,……全上海罢市了,别的地方跟着罢市的也有好几处,…… ——罗家伦《我所参与的五四运动》2、罗家伦的五四记忆——五四过程 许多工人在罢工时,都一再声明行动出于自愿,他们说:“我们都是穷人,但我们绝对不要我们的国家变成朝鲜第二,那里的一片景象是惨不忍睹的。……这是一个全民的运动,不是任何武力能压制的了得。” ——彭明《五四运动史》 根据材料说明六月四日以后五四运动有何新的变化?(6)震撼黄埔滩爱国的广泛性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张,陆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1919年6月12日材料反映了五四运动取得了哪些成果? 原因是什么? 所以(六月)五日那天晚上,北大三院方面军警的帐幕在半夜三更悄悄地撤去了,……至于罢免曹、陆、章的命令也随之下来了,……拒约运动,因为内外夹攻,所以终能实现原来的主张,而为后来华盛顿会议留下一个争回山东的余地。
罗家伦《我所参与的五四运动》2、罗家伦的五四记忆——五四过程(7)初步胜利彭明《五四运动史》目录
第十四章 新文化运动的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第十五章 问题和主义之争
——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次论战
第十六章 空想社会主义的破产
——昙花一现的工读互助团
第十七章 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追求
——马克思主义哺育了一代青年五四过程开始高潮结果上海“三罢”斗争释放学生、罢官、拒约召开临时会议集会天安门前请愿东交民巷火烧赵家楼根据所学五四运动的过程,归纳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先锋主力军性质在民主革命中的地位?(任务、领导阶级)学生工人彻底地反帝爱国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结合下面彭明《五四运动史》的目录,归纳五四运动还有哪些历史意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北京学生示威游行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独立、富强、民主二、铭记历史——五四之魂 “五四运动”是活的历史。因为它的精神还活着,它所提出的目标还没有完全达到,还有更年轻的人志愿为它而推动。
周策纵《五四运动史》 五四运动体现了哪些宝贵的精神?为什么说它所提出的目标还没有完全达到?小结原因:内因(政治、经济、阶级、思想)、
外因、导火索
过程:北京学生罢课;上海三罢斗争;罢官拒约。
性质: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
地位: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意义: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推动中国共产党成立。触摸历史
进入五四我们应该怎样弘扬五四精神? 铭记历史
五四之魂精神:爱国救亡、民主科学、文化启蒙;我们是五月的花海,
用青春拥抱时代;
我们是初升的太阳,
用生命点燃未来。
“五四”的火炬,
唤起了民族的觉醒。
壮丽的事业,
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
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母亲用共产主义为我们命名,
我们开创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