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怎样学习地理》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我们怎样学习地理的第一课时。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教法方法,教学过程等环节来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主要讲“学会使用地图”。本节内容对应的课程标准主要集中在地图三要素中的方向和比例尺。
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就是让学生了解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指明地理知识获取的途径,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由于七年级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强,又是刚刚接触地理这门课程,所以在第一节课学生对地理产生兴趣的基础上,继续引导学生了解如何学习地理,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三、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结构特点及学情,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一些基本的方向判别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践学会图上方向与实际方向的对照。
(2)结合地图和实际问题学会比例尺的换算并能比较出比例尺的大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的观念。
(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交流精神,享受成功的喜悦,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了解在地图中判别方向的几种方法。
2、掌握比例尺的定义和公式。
五、教学方法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在学习本节内容时抓住"精讲多练"这个核心来设计整个教学过程以达到“堂堂清”的目的。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自主学习法,讲解法、实践练习法、读图法。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和学生实际,我选择了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率。
六、教学流程:
根据以上对于课程标准的把握和教材结构、学生特点、教学策略的分析以及更好地将教学目标实现,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新课导入】
同学们展示自己制作的校园平面图,我们来看看谁制作的最好。从中选取一副地图,引导学生认识校园的基本情况,让学生从中感悟出:借助于地图,可以方便、快捷的了解许多地方的情况。
教师归纳:在地图上可以找到许多重要的地理知识,地图是了解和学习地理知识的不可缺少的工具。
【出示学习目标】
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
会计算比例尺的大小,能判断出地图的范围大小和详略程度。
【自主学习,探索新知】
导入:尽管地图的种类多种多样,内容不一,但每幅地图的制作均是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地理事物后,用符号、文字来表达地理事物的。
环节一:请同学自己阅读第7页的课文,说出地图的三要素,并记忆。
环节二:自主学习课本第8页
在自己的草稿本上画出四个基本方位以及它们之间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位。说出指向标的概念,画出指向标。
练习:
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说出两幅图表示方向的方法是否一样?有什么区别?分别如何辨别方向?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了解地图中的方向。
环节三:学生自主完成第8页的活动题。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了解确定地平面的方向。
环节四:自主学习第9页,完成下列问题。
首先让学生明白地图对地面景物进行缩小后画在平面上,这种缩小不是随意的,而是根据比例尺进行的。
比例尺的计算在小学已学习过,所以先让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写出比例尺的公式,再要求同学们计算地图的比例尺,如同学们在计算过程中有错,帮助纠正,并向学生强调在比例尺的计算中统一单位的重要性。
指导学会自学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并完成几个问题。
(1)比例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例尺可以用 、 和 三种形式表示。
(3)完成表格
数字式
文字式
线段式
甲
1:300000
乙
用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250千米
丙
(4)如何比较比例尺的大小?(由分式大小的比较规则,得出比例尺的大小的比较规则)分母愈小,比例尺愈大 ;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 。
环节五:5分钟时间,自己完成第9页活动题。
(归纳总结)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祥细;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围越大,内容越粗略。
(巩固练习)练一练,PPT展示
七、板书设计
第二节 我们怎样学地理
一、学会使用地图
1、方向 2、比例尺 3、图例和注记
八、总结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多,所以需要把握好上课的时间。本节课地图的三要素必须要牢记,许多学生容易记错,所以多收集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多做来加深印象。多让学生参与课堂,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地图是地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设计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习身边的地理”这一主题贯穿始终,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环境入手,走近地图——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时刻与生活中的地图、地理知识相联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认识地图,运用地图,学以致用。让学生感悟到地理即生活,生活中处处渗透地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