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滹沱河和我课件(冀教版八年级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滹沱河和我课件(冀教版八年级上)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河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08-19 21:4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滹沱河和我牛汉1.作者简介2.教学目标 3.文学常识4.字词疏通5.课文初探6.课文欣赏作者简介  牛汉,原名史成汉,生于1923 年10月,山西省定襄县人。70年代初,创作了不少诗歌作品,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华南虎》《悼念一棵枫树》《半棵树》等。已出版诗集《彩色的生活》《祖国》《爱与歌》《温泉》《海上蝴蝶》及自选集《蚯蚓和羽毛》等。近十年写作散文,已出版散文集七本。此外还参与主编中国现当代诗选数部,台湾编印了《牛汉散文精选》。从事文学编辑工作半个多世纪,曾主编《新文学史料》二十年,现为中国作协全国名誉委员,中国诗歌协会副会长。主页1.了解散文及其特点2.分析散文中的“我”的形象3.理清本文的结构层次4.体会生动准确的语言5.能够模仿本文的写法,写一写家乡景色6.激发动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目标:主页文学常识·散文 散 文 是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本裁。主要分为:写景散文、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哲理散文几种。它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主页主题初探 本文是一篇含义深刻的叙事散文。课文叙述了幼年时对家乡河——滹沱河产生的一段不解的情结,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的挚热情感。 主页扫清文字障碍滹沱河(  )拽(    )铁锹(   )
 
恍惚(    )濒(   ) 战栗( )
瞅(  ) 赫然(   ) 揪到( )
蠕动(  ) 狗吠( ) 脊背( )
栅栏( ) 赤裸( ) 翕动( )
密密匝匝( )吞噬( )木屑( ) hū tuózhuàihuǎng hūchǒufèiqiāohèrúzājǐluǒzhàjiūshìlìxièxībīn主页


自读课文,理清层次第一部分(1-2)写幼时,祖母她们都说“我”像滹沱河,于是我产生了想见见她的念头。 第二部分(3-9)写过了不久,“我”第一次见到了滹沱河,它却成了“我”失落的梦。 第三部分(10-17),写“我”终于见到了气势宏伟、狂吼飞奔的滹沱河,了却了心愿。 第四部分(18)抒发自己与滹沱河难舍难分的依恋的感情。 主页1.文中写了几个“滹沱河”?它们各有何特点?2.为什么奶奶说我是个“小滹沱河”?3.本文主要采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4.作者对滹沱河的感情发生了什么变化?6.本文抒写了作者对家乡怎样的感情?5 .你觉得哪一段景物描写最出色?为什么?初读课文,抢答问题主页精品细琢,领会妙笔1.为什么奶奶说我是个“小滹沱河”?我:淘气性情野难受约束脾气说来就来河:平静时:发怒时:无知无觉蜕皮的蛇动荡不安惶恐吞噬难管束随时发作野震人心魄野主页2.我心目中的滹沱河是怎样的?很野 很难管束威武、有力、强悍的 “他多半也是一个人,比我长得强大”主页3.当想象和现实不一样时我的感受是怎样的?这段描写有什么作用?异常失望伤异常悲失落的梦(欲扬先抑,强调、伏笔)主页4.从哪些描写中可看出我与滹沱河有相似之处?(祖母阻拦“我”、姐姐寻找“我”)5.找出描写滹沱河动态的段落。作者是从怎样的角度来描写滹沱河的?视觉:听觉:触觉:蠕动、飞奔、一伸一缩、混浊狂吼、喘息揪到、紧紧地握野主页阅读文中最后一段,想想“我”的心里“深深地”藏着什么?我对它的感情?河水岸吼声气氛本命河对自然伟力的崇敬对滹沱河不解情结对故乡的热爱主页总结全文  作者通过对儿时生活的回忆,通过对滹沱河动态、静态的描绘,抒发了热爱故土,思念家乡的感情。
  文章情景交融,绘声绘色:滹沱河静时,如一条蜕皮的蛇,令“我”伤心,难过;动时,气势磅礴,声如雷震,令人不寒而栗。作者感受到了自然的奇特,难以捉摸,继而从神秘的滹沱河身上汲取到了不竭的动力。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