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销烟》教学设计(精读学习)

文档属性

名称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精读学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8-20 11:28:08

文档简介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精读学习)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4、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辱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懂课文,理解销烟的主要经过。
难点:懂得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出示挂图,这幅图上的人物是谁?你了解他吗?师补充简介林则徐。
2、板题、解题。
介绍虎门的地理位置、鸦片的危害,理解“销烟”。
3、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二、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词。
出示,指名领读。
师生提醒注意:
寨 渣(翘舌音)盐 斤(前鼻音)
(2)长句子的朗读。
例:礼台下,|一侧|是身着朝服的|文武官员,|另一侧|是应邀前来观看的|外国商人。
3、指名分节读课文,师生评议。思考: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大致经过怎样?
四、质疑,适时解答部分疑问。
五、指导写字。
1、按笔顺描红,注意结构、笔画笔顺。范写。
2、学生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2)说说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3)什么样的日子“值得纪念”。(即不同寻常的日子,发生重大事件的日子,应该记住的日子)
2、学习第6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第6自然段。]
(2)理解有关词语。壮举:伟大的举动。嚣张:邪恶势力上涨。气焰:比喻人的威风气势。
(3)说说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打击嚣张气焰,表明不可欺侮)
(4)学习这两段,你想知道什么?(这一天发生了什么事?这件事有多重要呢?林则徐是怎样打击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的?从哪儿看出中国人民不可欺侮?)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剩下来的文章。
3、学习第2自然段
(1)轻声朗读第2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说说读了这一段你体会到了什么。
(2)指名说说从哪儿看出虎门寨这一天不同寻常。
(场面轰动: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挤得水泄不通;彩旗林立,场面庄重,身着朝服的文武官员,应邀前来观看的外国商人都整齐地战立在台下两侧。)相机板书:水泄不通、彩旗林立
(3)指导朗读,读出兴奋、激动的语气,体会壮观的场面。
(4)讨论:
①为什么来到海滩的人这么多?(说明禁烟大快人心)
②文武官员到场说明什么?(说明政府禁烟决心很大)
③为什么邀请外国商人到场观看?(让外国人看看中国人民的威风)
(5)齐读第2自然段
4、学习3-5自然段。
(1)指名读第3自然段,其他同学考虑哪几句写下令禁烟,哪几句写硝烟经过。
①学习第一层(第1-3句)
自读体会哪些词语最能突出中国人的气势。(健步、礼炮轰鸣、群情沸腾、一声令下、震惊中外)
②学习第二层(第4、5句)
指名读第4句话。
用笔画出这句话,读一读。再对照文中的插图,说说当时工人是怎样销烟的。(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出三步:撒盐、抛鸦片、倒生石灰。再让学生读一读,看看课文用什么词表示这三步的先后顺序,并用“先……再……然后……”这几个词语复述工人是怎样销烟的。)
指导。先指名读文中带有“先……再……然后……”这几个词语的句子,再引导学生想一想生活中分三步以上按先后顺序做的事。
(2)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
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同学们高兴吗?那当时的在场的老百姓高兴吗?为什么我们和当时在场的老百姓一样高兴?
让学生结合具体词句理解、想象当时欢声雷动的场面,体会到虎门销烟得民心,顺民意。
(3)细读第5自然段。
①指名读。
②销烟持续了23天说明了什么?销毁了二百多万斤说了什么?(说明销烟的时间长,数量多,销烟的战果辉煌)
烟渣被卷进咆哮的大海暗示着什么?(暗示中国人民的力量压倒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
5、返读全文,为什么说“1839年6月3日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呢?”(虎门销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震惊中外,所以这件事被称为——伟大的壮举,它沉重的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这件事情意义中大,而它又发生在1839年的6月3日,因此我们说这一天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指导复述课文。
1、提示方法:理清每一自然段的要点,看板书提示。
2、学生各自练习。同桌练习。
3、指名复述。
四、指导写话(要求:课后题4)。
1、如果此时,我们就站在林则徐的雕塑前,你想说些什么?
以“我站在林则徐的雕像前”为题,写一段话。
2、学生练写。
3、交流。
《虎门销烟》教案设计(详细讲解)
设计说明:
《虎门销烟》课文内容离学生生活年代久远,文章字里行间饱含的浓厚情感,学生难以体会。为了帮助学生克服阅读中的这一障碍,本课的设计思路为:课前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有关虎门销烟的时代背景资料,抓住虎门销烟的壮举,让学生整体认识整个事件;通过让孩子观看影片《鸦片战争》来了解当时的悲剧,同时结合所了解的鸦片危害,并出示一些数据让学生明确销烟势在必行;重点把握销烟过程,了解销烟步骤及销烟时的动词,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朗读中感悟销烟的意义,把握文本内涵,抒发爱国之情。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辱的精神。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1)相关影音、图片资料。(2)课件。
2、学生准备:阅读《上下五千年》中的相关故事,了解历史。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简介人物,揭示课题。
1、出示林则徐画像,提问:他是谁?他曾经做过一件什么了不起的事?
2、板书课题。
3、解题:
(1)出示地图,介绍虎门的位置。
(2)圈点“烟”指什么?“销烟”又是什么意思?
(3)你知道林则徐为什么要“销烟”吗?
(教师相机介绍鸦片的危害,及中国深受此毒害的境况。尽量让学生介绍)
(4)你对林则徐还有什么了解?简介人物。
设计意图:介绍课文的主要人物,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挖掘题目资源能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检查预习:
(1)在预习中,你了解到什么?给大家汇报一下。
(2)在预习中,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问题?
2、教师整理问题归类,并且板书。
3、学生带着问题小声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4、读后讨论:理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大致经过。
5、再自读课文,要求学生根据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6、检查字词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指名领读齐读。
(2)正音,重点强调“寨、渣”读翘舌音;“担、缴、侮”读准声调。
(3)这些字中,有哪些容易写错的地方?你怎样记住它?
(提示笔顺结构)
(4)尝试听写,并检查反馈。
(5)在这些词语中,你用什么方法理解了哪些词语?
(6)齐读生字词。
7、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读准。
8、易错之处,集体纠正。
设计意图:扫清字词障碍,把课文读流利,为理解课文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默读课文,理清层次。
1、默读,要求有一定的速度,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再迅速浏览课文,思考: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写了“销烟”的经过?其他自然段又讲了什么?
设计意图: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对课文形成整体感。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听写生词。
2、提问: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设计意图:巩固字词能够丰富学生的积累,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为本节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二、讲读课文。
1、谈话:那一天,虎门寨是怎样一个情景?带着问题小声读第2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2、再读课文,思考:虎门寨这一天不同寻常在哪里?把你认为描写得不同寻常的语句勾画出来,并批注体会。
3、讨论:
(1)体会人多:“水泄不通、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侧……另一侧……”相机理解“水泄不通”的意思。
(2)体会场面庄重:彩旗林立、文武官员、外国商人都来了。相机理解“林立”的意思。
(3)提问:人们都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来的呢?
体会不同人物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展现这壮观场面。
5、讲读第3~5自然段。
(1)默读,思考:这几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内容,哪一段最具体?
(使学生明白全文紧扣题目,重点写了“销烟”的经过。)
(2)自读第3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讲了哪几个意思?练习分层。
(3)小结:第一层:下令销烟。第二层:“销烟”经过。
①学习第一层(1~3句)。
a、自读体会哪些词句最能体现出中国人的气势,把你的感受批注在旁边。
(健步、礼炮轰鸣、群情沸腾、一声令下、震惊中外)
b、朗读,读出气势。
②学习第二层(4、5句)。
a、边读边归纳:林则徐是怎样销烟的?尝试用词语列出小标题。(出示课件)
b、请你用“先……再……然后……”复述这部分内容。
c、你能试着用这样的词介绍一件步骤比较复杂的事情吗?
d、指导朗读第二层,读中感受这些词的好处。
(4)指名朗读第4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当时的场景。
①提问:你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场景?
②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思考:人们的心情怎样?由此可见,老百姓对销烟的态度是什么?你知道是为什么?
③指导朗读,体会人们的心情。
(5)自读第5自然段,标出数量词,思考:你从中体会到什么?(销烟时间长,数量多,战果辉煌。)
(6)(出示)“二百多万斤鸦片化为烟渣,随着潮水卷进了咆哮的大海之中。”
提问:
①这是什么样的一幅场景?
②对于老百姓而言,卷走的仅仅是烟渣吗?
③想象一下,那些外国鸦片贩子此时的脸色怎样?
④你的感觉呢?
(7)齐读,体会。
6、讲读首尾两段。
(1)谁来为我们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采访:你读了有什么感觉?你们听了有什么感觉?
(3)哪些词语读了最让你感到兴奋?为什么?
(相机理解“壮举”“嚣张气焰”“欺侮”的意思。)
(4)默读第1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值得纪念”?
(5)指导朗读,体会。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想象,使学生在想象中形成课文中描写的画面,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好方法。
三、拓展练说。
林则徐为了销毁鸦片,倡导禁烟运动,内有昏庸的反对派,外有横行霸道的外国侵略者,经历了重重困难。可以说这是一场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林则徐曾说:“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现在,面对着端坐在我们面前的这位英雄的塑像,此时此刻,你们想说什么呢?
以“我站在林则徐塑像前”为题,写一段话。
设计意图:课外资料的拓展引入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起到了辅助作用。
四、总结课文。
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课文学完了,但是同学们探索知识的欲望还在继续,下课前让学生提出疑问,使学生把学习延伸到课后,有利于学生持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