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是XXX中学的XXX。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冀少版七年级生物第一单元第五章第一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思路、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评价与反馈等方面谈谈我的设计构想。
?一、说教材分析
地球上的生物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如何去认识它们,这就要求有一定的方法,也就是对生物进行分类。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是认识物种多样性的基础。因此这一节是学好本章的基础,也是认识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生物分类的方法、生物分类的依据以及生物分类的意义。这一节的教学重点是认识分类的基本方法。本节课的难点是如何选择生物的特征来编织分类图表。
二、说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两章的学习,学生对动、植物的主要特征有了系统的了解,通过教学过程中对不同种生物之间异同点的比较,分类思想已在慢慢渗透,这就为学习生物的分类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教材中并未全面而系统地介绍生物分类的方法,而在实际生活中,学生们对分类的方法并不陌生,所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生物的分类是根据不同生物的特征上的相似程度来进行的,从而深入简出的完成学习任务。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举例说出根据一定特征对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
2、说出对生物进行分类的意义。
技能性目标:1、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2、通过对本课中图表、数据的分析,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性目标:1、体验分类方法在生活中和生物科学研究上的重要作用。
2、形成爱护生物、关爱生命的情感。
3.使学生在生活和工作中树立分类的意识。
四、说教学思路
由于本节课涉及的植物和动物的类群较多,知识容量较大。在设计本节课时,把重点放在让学生体验基本的分类方法上,通过学生的分类活动来学习分类的方法,利用小组学习的优势,组内互助,共同解决这些问题。体会分类的依据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五、说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游戏导入:
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各种不同形状和不同颜色的卡片。
提出要求:采用一定的方法将这些卡片分开。
组织学生讨论,各小组是按照什么方法将卡片分开的?
要求学生分析自己的做法。
引入“分类”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了方便,常根据事物既有差异性又有相似性的特性,把事物分门别类地整理,这个过程叫做分类。
让学生举例在生活中还会遇到哪些问题可以采用这种方式来处理。
评价学生所举的实例。
目前已知,生物圈中的生物有200多万种,其中动物150多万种,植物40多万种,要从这么多的生物中寻找一种动物的信息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也需要对它们分门别类。板书课题《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根据一定特征对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
2、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3、说出对生物进行分类的意义。
三、新知学习
1.明确生物分类的定义
2.探究一:[播放课件] 展示各种各样的生物(有动物和植物)
提出要求:首先观察各种生物的特征,比较这些生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尝试对它们进行分类。
利用多媒体来展示这个过程。
3.探究二:引导学生参照探究竟里的方法,重新设计一个分类思路,把图5-1里的生物再分一次。对学生的分类结果作简单评价。
4.总结分类的基本方法
引导学生总结分类的依据。
说明在生活 、生产实践中,最常用的分类方法是根据生物的经济价值进行分类。如植物可分为粮食作物、蔬菜作物等;动物分为家畜、家禽等。
6.尝试让学生说说对生物进行分类的意义。
四、当堂小结。
五、当堂检测。
当堂练第二题。
补充练习。(ppt出示)
根据要求各小组讨论将这些卡片分开。
交流自己的做法。
举例,评价。
带着问题学习。
知道什么是生物分类
自主学习,完成P117
-118探究竟
从理论上来认识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进一步通过实践练习对生物进行分类。
小组交流讨论,完成学习卡,班内展示。
展示交流
尝试总结分类方法
归纳、总结、理解、掌握
通过讨论说明分类的意义。对生物进行分类更便于人们进行研究。
汇报收获。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现象入手,建构新的知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加深对分类的理解
出示学习目标,使学生的学习有针对性。
在理论上使学生对生物分类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明确分类对象
使学生对分类方法从步骤上先有个认识。
使学生体会每分一步都应先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使学生知道如何去找相同点和不同点。
理解生物分类的方法有多种,分类的依据不同,可以将生物分成不同的种类。
学生通过自己讨论总结分类方法,可以加深对分类方法的理解。使学生对分类知识的掌握系统化。
进一步提高学生总结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使学生知道分类的意义。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六、说板书设计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一、什么是生物分类
二、生物分类的方法
三、生物分类的依据
四、生物分类的意义
七、说教学评价与反馈
在教学过程中,我把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学习,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发展学生思维。然后通过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正确性和练习的准确程度来反馈信息进行评价与调节,针对反馈不理想的信息,教师再做启发性指导。
????????总之,我的整个课堂教学设计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精神。为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学设计力求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无论是问题的提出,还是问题的解决,都有意识地营造一个较为自由的空间,让学生主动地去观察、分析、发现,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教师只起到了启发、诱导、点拔的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设计、分析和说明,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