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天辟地》教案
教材分析:
神话是人类远古时期的产物,闪烁着极其迷人的色彩。作为本单元的首篇课文,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体现了中国创世神话想象奇丽的特点。故事出自三国吴人徐整的《三五历记》,多认为是从《山海经》所记的“烛龙神话”与南方民族“盘瓠传说”演变而来。
课文脉络清晰,分4个部分。其中“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美丽的宇宙”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天辟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文章在表达上的特点,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想象力。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至三年级的学习中已学了一些神话故事,但对神话这种文学体裁有待于进一步认识,在本篇课文的学习中,要引导学生学习、感知、积累文中准确生动地语言。学生可能对盘古为创造光明、美好的世界所表现出的献身精神缺乏深切的感悟,在这方面要花大力气帮助学生领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
3.感受盘古这个神话人物,激发学生阅读、研究中国古代神话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是盘古开天辟地,化生出世间万物,创造了世界,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难点: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文辞优美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研究中国古代神话的兴趣。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课文中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文中文字、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文辞优美的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
生字卡片、小黑板。
学生:
1.收集并阅读与盘古开天辟地有关的资料。
2.预习课文,理解字词。
教学流程:
激情揭示课题→初读课文,读通课文→再读课文,了解大意→书写生字→布置作业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我国著名的神话传说,讲的是一个名叫盘古的大神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的故事。(板书课题)
2.师:通过预习,同学们一定收集到许多有关盘古开天辟地的资料,谁愿意向大家介绍?(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课外资料介绍盘古)师可补充:盘古是我国历史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祖先,他殚精竭虑,以自己的身躯化生出生机勃勃的世界,为千秋万代的后人所敬仰。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中蕴含了极为丰富而深刻的文化、科学和哲学等内容,是研究宇宙起源、创世说和人类起源的重要线索。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师:同学们已经初步预习课文。课文中的生字你们能读准吗?(指名读生字)
注意正音:“丈、柱、浊”是翘舌音,“丈、拢”是后鼻音,“斧”和“肤”音节相同,声调不同。
2.师:这些生字的字形你仔细研究过吗?哪里需要提醒大家注意?
(学生回答:(1)本课生字以左右结构为主,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的特点。
(2)“拢”字的右半边不要少写一撇,否则变成“扰”字了。
(3)“竭”字的右下是“人”,不要写成“メ”)
3.师:看来,大家对文中的生字预习得很认真,我们再来看看你理解了课文中的哪些词语。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学生回答)还有哪些词语你没有弄明白,和大家一起讨论。
混沌:古代传说中指天地未分之前浑然一体的状态。
冉冉:慢慢地。
巍峨:形容山或建筑物的高大雄伟。
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
雷霆:声音极大的雷;霹雳。
皎洁:明亮而洁白。
纵横交错:形容事物相互交叉或情况错综复杂。
甘霖:指久旱以后所下的雨。
4.师:课文共有8个自然段,谁愿意读?(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引导同学根据学生朗读情况适时点评。注意读好第2、7自然段中的两个长句。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师:出示一组成语,请大家读读。(指名读,齐读)联系课文内容思考,这组词分别写了哪些自然段的内容。(学生回答)
混沌不分 昏天黑地 (第l自然段)
大刀阔斧 开天辟地 (第2自然段)
与日俱增 顶天立地 (第3~5自然段)
变化万端 改天换地 (第6~7自然段)
2.师:课文中有一句话归纳出了全文的主要内容,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找一找。(就这样,盘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
四、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斧、厚、竭、液”的书写。
五、作业设计
1.为加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倒下(dǎo dào) 倒水(dǎo dào)
血液(xuě xuè) 破碎(suì shuì)
2.形近字组词。
注( ) 拢( ) 竭( ) 厚( )
柱( ) 扰( ) 渴( ) 原( )
3.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 )天( )地 ( )天( )地
( )天( )地 ( )天( )地
板书设计:
13 开天辟地
混沌不分 昏天黑地
大刀阔斧 开天辟地 勇于献身
与日俱增 顶天立地
变化万端 改天换地
教学反思:
教学开始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内容,激发阅读兴趣,培养想象力。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品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第6、7、8自然段。
重点难点:
重点:抓重点词句,体会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难点:感受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古代神话的兴趣。
教学准备: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流程:
复习导入课文→学习课文→感受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合作探究→布置作业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谁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内容?(学生回答)
2.师: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又怎样化生出世间万物的?今天我们一起来研读课文,深人体会。
二、学习第一段(第1自然段)
师:在盘古还未开辟天地前,宇宙是什么样子?(指名读第1自然段,学生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抓住“混沌一团”、“大鸡蛋”两个词让学生想象天地合一、宇宙一片黑暗的情景。
三、学习第二段(第2~5自然段)
1.师: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呢?认真默读第2~5自然段,感受人类的祖先盘古给你留下的印象,并说一说为什么会留下这样的印象。
(学生自读,交流:从“一使劲”、“‘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等处体会到盘古身躯的高大及力量的无穷;从“左手持凿,右手握斧”、“猛劈猛凿”、“巨石崩裂”等处体会到盘古对光明的向往及创造新世界的决心,同时体会到开天辟地的艰难,从“也跟着长高”、“几千万年过去了”等处体会到盘古意志的坚定,形象的高大)
2.师:盘古勇敢地追求光明,他以神力开辟天地,虽历尽艰辛而不悔。在漫长的岁月里,盘古用自己的身躯支撑着天地,不知经受了多少风霜雨雪的考验,为了创造出美好的世界,他矢志不移,是多么令人惊叹与钦佩。你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让听者感受到盘古的伟大吗?
3.学生练读,个别读后师生评价。
4.师出示:“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这一句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学生交流:句子中有反义词,分别是轻而清——重而浊,冉冉上升——慢慢下沉,天——地等,这样大家能一眼看出天与地的变化,形象地写出了天与地的不同)指导学生读好这句话。
5.学生齐读第二段。
四、学习第三段(第6~7自然段)
1.师:几千万年过去了,天不再升高,地不再加厚,而盘古也已精疲力竭,他知道天地再也不会合拢,就含着微笑倒下了。在临死前,盘古还用自己的身躯化生出了世间万物。(出示挂图)看,这就是盘古给我们创造的世界,对照课文读一读,再给大家介绍一下盘古创造的美丽世界。
2.学生自读,再交流感受。
3.师:让我们齐读第7自然段,再次感受盘古为我们创造的美丽新世界。(学生齐读)
4.师:风云雷电,日月江河,三山五岳,大道 良田,雨露甘霖,这一切美好的景象都是盘古用自己的身躯化生出的,他为人类开辟天地、创造万物,他为人类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条件,他不愧为人类的祖先。
5.师:请再读课文的第6自然段,哪些语句让你感动?为什么?
6.学生交流体会:盘古面对死亡显得那样乐观、无畏,还把自己的身躯化成世间万物,多么伟大的献身精神呀!
五、学习第四段(第8自然段)
师:就这样,盘古以……(引读)
六、合作探究
师:盘古开天辟地只是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不是真实的故事,那么,人类为什么会编出这样的神话呢?它反映了人类怎样的理想和追求?你能谈谈自己的观点吗?
七、作业设计
1.收集并阅读中国古代的其他神话故事。
2.把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讲给你的同桌听,请他对你的讲述进行评价。
板书设计:
13 开天辟地
盘古
混沌不分 昏天黑地
大刀阔斧 开天辟地
与日俱增 顶天立地
变化万端 改天换地
无私的献身精神
教学反思:
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并在朗读中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在引导学生了解人物精神时,要让学生深入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