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米修斯盗火》教学设计(品词析句)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学中以“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普罗米修斯是个怎样的神?文章是如何体现他的特点的?”这个统领性问题组织教学,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反复感受故事构思的巧妙、语言表达的精准,潜心研读、品词析句、想象补白,在感悟普罗米修斯高大形象的同时,丰富语言积累、增强情感体验、提高语感水平。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1)制作课件。(2)浏览《古希腊神话精选》,准备推荐阅读。
2、学生准备:(1)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2)借阅《古希腊神话精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质疑激趣。
1、(出示教材图片)导语:同学们,一看到这张图片,你心里有什么疑惑?
(预设:图片上的这个人是谁?他为什么打扮成这个样子?他为什么高高地举着火?)
2、这个人是古希腊神话故事中的神,他叫“普罗米修斯”。(边说边板书“普罗米修斯”,学生跟着书空写其中的生字“普”,读两遍字音,区别“晋”,提醒上部的点、撇不能漏掉。把人名连起来读两遍,读流利。)
3、普罗米修斯生活在人类最远古的时代,所以是这样的打扮,而他手里的火是他“偷”来的。“偷”有一个意思相同的字是“盗”。(出示生字“盗”,分析字形:上面一个“次”,下面一个“皿”,由于是上下结构,所以两部分要写得扁一点。然后老师板书“盗火”,学生书空跟写“盗”字。)
4、齐读课题“普罗米修斯盗火”。教师设疑:“盗”就是“偷”,平常我们也常说“盗窃”“偷盗”,那么“盗火”的普罗米修斯一定是一个“坏神”,你们认为老师说得对吗?你们读了课题是不是也是这么想的?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
5、过渡:大家都能围绕课题质疑,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好好地读读课文。
设计意图:开课的第一锤一定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以“盗”字为切入口,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和强烈的阅读愿望,这就是磁石,吸引着学生自觉进入读书的境地。
二、初读课文,识字释疑。
1、提出读书要求:第一遍,边读边圈出生字,借助生字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第二遍,正确、比较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回答刚才的问题。
2、学生按照要求读两遍课文。
3、检查生字新词学习情况。
(1)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检查是否读准音。重点指导读音:“迈”不要读成wàn;“惩”是后鼻音。
(2)重点指导写字:“普”和“盗”是上下结构,两部分要写得稍宽和扁一点;“偷”右部里面的一小横不要漏掉;“罚”的最后一笔是竖钩,不要写成竖;“获”下部右面是“犬”,不是“大”。
(3)用“普”“盗”“获”分别组2~3个词语。
4、出示难读的人名、地名和长句子,指导朗读。
5、同桌合作,相互检查读课文能否做到正确、流利。
6、通过多遍的朗读,刚才看了课题后的疑惑哪些已经解开了?请读出帮助你解答疑问的段落。
(根据回答,请学生朗读相应的段落,教师同时检查朗读情况。)
设计意图:读好课文,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也是一种手段。设计四次要求层层推进的读书,不但落实了字词教学的要求,而且培养了学生边读边思的良好读书习惯,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三、理清脉络,明确联系。
1、快速默读课文,请按照内容的变化把课文分成四个意义段,并尝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一部分的意思。
2、学生交流分段和概括段意的情况,教师相机帮助概括小标题并板书:“无火”“盗火”“受罚”“获救”。
3、小组合作探究:故事的题目是“普罗米修斯盗火”,那么,这四部分内容分别与题目有什么联系?为什么要有第三、第四部分内容呢?
(第一部分:介绍事情的起因,为什么要盗火;第二部分:切合题目盗火,并交待了盗火的意义;第三部分:因为盗火而受罚,增强了故事情节的紧张,吸引人;第四部分:交待了事情最终的结果,应验一句话“好‘神’有好报”。如果没有后面两个部分,故事就不精彩。)
设计意图:神话故事的最大特点是情节生动,吸引人,安排这一环节,符合这一类文章的教学思路,先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再带着愉快的心情去探究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语言表达,使课堂充满了一种和谐的美。
四、总结回顾,存疑铺垫。
通过刚才的阅读和思考,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这则神话故事在情节的构思上真的是非常特别,它没有把全部的内容倾注在“盗火”这一环节,却用了大量的笔墨写宙斯对普罗米修斯的惩罚,以及赫剌克勒斯的拯救。那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奥秘在哪里呢?除了情节之外,这则故事还有什么地方也有奥秘需要我们去细细探究的呢?下节课,我们将一起来品读、赏析。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在课尾存疑,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下节课的学习方向,使得学生在第二课时前的自主探究有了目标和抓手。
第二课时
一、激活“旧知”,明确学习目标。
1、在深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前,善于发现和曾经学过课文的相似点,积极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为现在的学习所用是一种非常好的习惯。请同学们说一说,学习本文时,你想到了哪篇课文的学习?我们是怎样学习的?
(预设:想到《开天辟地》,两篇都是神话故事。学习《开天辟地》,着重探究了情节结构的巧妙、人物形象的特点、语言表达的精妙。)
2、上节课,我们对《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情节安排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这节课,我们着重来学习作者是怎样塑造普罗米修斯这个人物形象的?课文在语言表达上又有什么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和欣赏的?
设计意图:在很多时候,我们的语文教学会出现一种“猴子掰玉米”的现象,即学一篇,丢一篇,不能形成相对完善的知识和方法系统,从而导致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低下。这样的设计,就能有效避免这种现象的产生,让学生学会前后勾连、迁移运用,并最终达到能力的提升。
二、比照想象,体悟“勇敢而极富同情心”。
1、在上节课的学习中,大家都认为,虽然课题上出现的是一个“盗”字,但普罗米修斯不是一个“坏神”,而是一个“好神”,那么,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神呢?自由阅读第一、二部分,先做好阅读批注,再谈谈自己的想法。
(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第一、二部分内容,并动笔做批注。
(2)小组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并形成一份课堂汇报提纲。
(3)大组交流,教师相机围绕重点句(出示)“普罗米修斯是个勇敢而极富同情心的神”进行引导、点拨、归纳、整理。
①读重点句,着重探究课文是怎样写出普罗米修斯的“勇敢而极富同情心”的?
预设1:从第3自然段(出示第3自然段)“盗火”的过程描写中,可以看出普罗米修斯很勇敢、机智。
(“躲”“悄悄”“偷取”:说明盗火非常危险,但他毅然做了,而且成功了,说明他不但勇敢,而且机智。“小心翼翼”一词,让我们感受到普罗米修斯在把火种带到人间的过程中,是很不容易的,可能既要防止被风吹灭,被雨浇灭,还可能要躲避被抓、被抢的危险,也能看出他的勇敢和机智。)
预设2:从“决心”一词中可以看出他的勇敢而极富同情心。普罗米修斯是因为看到了人类生活在寒冷和黑暗中的痛苦才决心要去盗火的,而且,“决心”一词可以看出他明明知道盗火非常不容易,甚至是非常危险的,但他还是非常坚定,一定要为人类盗取火种,从而让人类摆脱寒冷和黑暗的痛苦。(出示:他看到人类生活在寒冷和黑暗中,决心为人类盗取天火。)
预设3:第1自然段写人类无火的痛苦,第4自然段写火对人类的作用,两相对比,写出了盗火的意义很大,说明普罗米修斯为人类做了一件大好事,他很有同情心。
a、指名读第1自然段,思考:文章是怎样写出人类无火的痛苦的?(出示第1自然段)
(重点抓住两个“没有……只好……”体会;抓住一个“……”想象人类没有火,还会有哪些困苦,从而感受到人类没有火,就生活在寒冷黑暗、茹毛饮血的痛苦而野蛮的生活之中。)
b、自由读第4自然段,简单说说火的作用,理解“人类文明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出示第4自然段)
c、想象人们得到火种后欣喜若狂的情景,先想象,再动笔写下来,然后交流修改,完成小练笔。(教师适当提示:可以按照从“面”到“点”的顺序,先想象人类得到火种后欢欣鼓舞的场面,再选择一两个特殊的人物进行描写;也可以先写各种不同的人物的表现,再最后概括写“大家”的表现,即采用从“点”到“面”的顺序。)
②相机读好课文的相关段落,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③齐读第一、二部分。
2、总结过渡:刚才我们通过品重点词句、想欢乐场面、比照前后内容,充分感受到了普罗米修斯是个勇敢机智、极富同情心的“好神”。那么,既然“盗火”已经完成,故事为什么却没有结束呢?下面的内容对体现普罗米修斯的品质起到什么作用呢?
设计意图:围绕中心话题“普罗米修斯是个怎样的神”引导学生学会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学会读书要关注前后内容之间的联系,读书还要学会根据文本语言想象开去,把文字读活,把故事读厚实。而采取先自读批注,再小组交流,最后大组交流的方式,是为了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并且学会同伴之间的合作学习。
三、关注写法,丰满人物形象。
1、指名读第5、6两个自然段,思考:第一课时大家觉得“受罚”的内容能够使故事情节紧张、好看。那么它是不是仅仅是这个作用呢?它在表现普罗米修斯的特点上又有什么作用呢?
(1)学生听读,思考。
(2)交流自己的看法。(用宙斯的残暴衬托普罗米修斯的勇敢。)
2、默读,思考并做批注:你觉得哪些词语、句子用得好?好在哪里?
3、教师相机指导。
(1)(出示:当他得知……惩罚他。)理解“大发雷霆”的意思,感知宙斯的凶狠。
(2)理解为什么用“决定”,而不用“决心”,感知宙斯的独断专行。
(3)抓住“狠狠”,深入感受宙斯的残暴无情、心狠手辣。
①宙斯是如何惩罚普罗米修斯的?(抓住“沉重的铁链”“悬崖绝壁”“烈日暴雨的折磨”体会惩罚很残酷。根据“烈日暴雨的折磨”想象惩罚场面,句式练习“烈日__________,普罗米修斯__________;暴雨__________,普罗米修斯__________;狂风__________,普罗米修斯__________……”理解宙斯的“不解恨”,体会“鹫鹰”啄食肝脏这一惩罚的惨烈,进一步感受宙斯的凶残。)
②探讨:课文为什么要在“惩罚”前面加“狠狠”两个字?(感受这一词语背后体现的宙斯的残暴,认识这个普普通通的词语表达的丰富的内涵。作者就是要用这样的文字,用宙斯的凶残来衬托普罗米修斯的勇敢,为了人类的幸福甘愿忍受巨大的痛苦。)
4、说说能够赞美普罗米修斯的词语。(不畏强暴、不屈不挠、无怨无悔、勇敢、顽强等。)
5、齐读第四部分,引导从“不远万里”前来搭救的“希腊大英雄赫剌克勒斯”身上感受普罗米修斯精神之感人,明白作者正面烘托的写法;从“终于”一词体会人们见到普罗米修斯被救后的喜悦之情,感受人们对普罗米修斯的热爱,同样衬托了普罗米修斯精神的伟大和形象的崇高。
设计意图:学习神话故事最容易进入的误区就是只关注故事写了什么情节,而这样的设计,不但让学生知道写了什么,还知道怎样写的,使得课堂充满了浓浓的语文味。
四、复述拓展,升华情感体验。
1、出示复述提纲,“没有火种——盗取天火——受到惩罚——顽强斗争——重获自由”,要求按顺序复述,尽量多地使用文本语言,同时穿插自己的想象、描述。
2、推荐课外阅读《古希腊神话精选》,准备开一个希腊神话故事交流会。
设计意图:“复述课文”是课后练习的要求,要求尽可能多地使用文本语言,是为了让学生在复述过程中把文本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而插入自己的想象,是为了丰富故事的内容,升华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同时,也是让学生的复述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创造性,激发复述的热情。
《普罗米修斯盗火》教学设计(自读交流)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能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生字的读音、书写。
难点: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对策:给予学生充分自读的时间。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揭题审题。
1、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普罗米修斯盗火,人类从此有了火)提问:你看懂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2、板书:普罗米修斯盗火。释题:“盗”是什么意思?教师叙说:这是一个古希腊神话故事。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布置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要求:不添字漏字,遇到生字多读几遍,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打个“?”。
2、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学生读词语,指导读好本文中出现的人名、地名。
太阳神阿波罗、主神宙斯、奥林匹斯圣山、高加索山、希腊大英雄赫剌克勒斯
(2)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意。
小心翼翼、悬崖峭壁、壮举、大发雷霆、触犯、烟火袅袅
3、指名学生分节朗读课文,相机指导朗读长句。
出示长句:
(1)当太阳神阿波罗驾着太阳车轰隆隆从天空中驶过的时候,普罗米修斯悄悄地将茴香树的枝条插进太阳车的烈焰中,偷取了火种。
(2)宙斯派天神用沉重的铁链把普罗米修斯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峭壁上,让他经受烈日暴雨的折磨。
三、根据提示练习分段。
1、提示:无火——盗火——受罚——获救
2、练习分段。
3、每一组读一段课文。
4、课文写了哪些内容?指名说,用“不但写了…还写了…”将课文的意思说完整。
四、生字教学。
1、学生看生字表,以自己的方式记忆生字。
2、钢笔描红。
五、作业。
1、练读课文。
2、搜集希腊神话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故事。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幸福甘愿受罚的高贵品质,能联系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
教学重难点:
了解普罗米修斯的英雄壮举,体会他的高贵品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普罗米修斯盗火”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揭题:(投影出示“?题”)火是从哪里来的?
讨论后齐读课题。
二、精读课文。
1、普罗米修斯为什么要盗火?读第一段。
①说一说人们没有火种的困苦生活。
②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生活仅仅是这两方面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想象一下,人们的困苦生活还有哪些方面呢?先想一想,然后说话练习。
③出示:没有火______________,只好_________________。
④指导朗读:在没有火的情况下生活,人们的心情怎样?(板书:无火)把这种心情读出来。自由练习,指名读,齐读。
2、引导说话,学习第二节。
①人们生活是这样的困苦,所以普罗米修斯决心为人们盗取天火。
读一读第二节,说说:还因为什么,所以普罗米修斯决心为人类盗取天火?
②出示:________________,所以普罗米修斯决心为人类盗取天火。
讨论后板书:极富同情心
③讨论:从“决心”一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普罗米修斯决心这样做,说明他已经作好了什么准备?
3、“?题”:普罗米修斯是怎样盗火的?学习第3、4节。
①自由读三、四两节,练说:普罗米修斯是这样盗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指名说,出示第3小节和第4小节的第一句话内容:你从普罗米修斯盗火中看出他是个怎样的神?
板书:勇敢机智
你是从哪些词中具体体会到的?
③普罗米修斯为什么要“小心翼翼”地把火种带到人间?
④说话:终于有火了,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时,人们的心情怎样?指导朗读:(高兴地)
(引读)从此,人们用火……
过渡: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天火,使人类文明向前迈进了一步。所以我们感谢这种勇敢机智,极富同情心的神,但我们千万不能玩火。因为我们玩火引起火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灾难,那怎么对得起普罗米修斯因为盗取天火而受的惩罚和折磨呢?
4、“?题”:普罗米修斯受到了哪些折磨?读5、6节。
①讨论上题。
②这里可以看出主神宙斯是一位怎样的神?
说话:宙斯真是太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过渡:面对这样的宙斯,面对这样的折磨,普罗米修斯表现利怎样?
①指名讨论,出示:普罗米修斯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但他不后悔,也不屈服,情愿为人类而受苦。
②朗读这句话:这句话中我们体会到普罗米修斯有什么品质?讨论后板书:坚强不屈
③引读:我们每个人都会为普罗米修斯的英雄壮举所感动,也感动了……(希腊大英雄赫剌克勒斯),他……(不远万里来到了加索山的悬崖下,张弓搭箭,射死了凶残的鹫鹰,把普罗米修斯救了下来。
你觉得赫剌克勒斯是一位怎样的神?
④朗读最后一句话:你想用什么样的语气读?
6、总结:(看板书)普罗米修斯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神。
8、指导复述:
①“?题”:火是从哪里来的?
②这个故事是真的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传说)
三、作业:复述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能想象人们得到火种后欣喜若狂的情景,并把它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
重点:想象人们得到火种后欣喜若狂的情景。
难点:把想象的内容有条理地写下来。
对策:学生通过交流、表演、点评之后再完成作业。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默写词语:
啄食 迈进 惩罚 希腊 不远万里 肝脏 盗取 壮举 获救 小心翼翼 烟火袅袅 大发雷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课文学完了,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商议。
二、指导复述课文。
1、板书提示课文叙述顺序。
没有火种—— 盗取天火—— 受到惩罚—— 顽强斗争—— 重获自由
2、学生讨论,如何进行有效地复述?
3、练习:
(1)小组分工进行,要求尽量多用课文上的语言。尤其是文中一些精彩的词句最好要用上。
(2)指名复述,表扬、点评。
(3)请个别谈谈对本次复述的感想。
三、指导小练笔。
1、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想象人们得到火种后的欣喜若狂的情景,先说一说,再写下来。2、交流,可以从哪些地方想象:
①人类得到火种后是怎么欢庆的?
②人们的动作、表情是怎样的?
③想象一下人们欢呼的话语。交流:小组交流(互读)、指名交流。
3、请小组同学表演。
4、点评,重点要扣住“欣喜若狂”进行,然后动笔写下来。
四、作业。
1、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想象人们得到火种后的欣喜若狂的情景,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2、将这则神话故事讲给家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