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暑假之高一生物:专题1+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文档属性

名称 快乐暑假之高一生物:专题1+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08-20 14:51: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选材与杂交操作
(1)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
(2)孟德尔遗传实验的杂交操作
①操作图示
②操作流程
2.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即“假说—演绎”过程
3.基因的分离定律
【2018全国Ⅰ卷】
某种家禽的豁眼和正常眼是一对相对性状,豁眼雌禽产蛋能力强。已知这种家禽的性别决定方式与鸡相同,豁眼性状由Z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a控制,且在W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回答下列问题:
(1)用纯合体正常眼雄禽与豁眼雌禽杂交,杂交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理论上F1个体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F2雌禽中豁眼禽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
(2)为了给饲养场提供产蛋能力强的该种家禽,请确定一个合适的杂交组合,使其子代中雌禽均为豁眼,雄禽均为正常眼。写出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要求标明亲本和子代的表现型、基因型: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M/m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m基因纯合时可使部分应表现为豁眼的个体表现为正常眼,而MM和Mm对个体眼的表现型无影响。以此推测,在考虑M/m基因的情况下,若两只表现型均为正常眼的亲本交配,其子代中出现豁眼雄禽,则亲本雌禽的基因型为_______,子代中豁眼雄禽可能的基因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
1.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遗传因子彼此独立、互不融合,也不会消失
B.孟德尔用测交实验验证了他所提出的假说的正确性
C.进行杂交实验时,需要在花粉未成熟前对母本进行去雄并套袋
D.F1雌雄配子结合的随机性不影响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2.将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纯合显性个体和纯合隐性个体间行种植,另将玉米(雌雄异花)一对相对性状纯合显性个体和纯合隐性个体间行种植。通常情况下,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1具有的特点是( )
A.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
B.玉米都为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个体又有隐性个体
C.豌豆和玉米的显性和隐性个体比例都是3∶1
D.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性个体又有隐性个体
3.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遗传试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型为Aa的个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都有A和a的分离
B.由相同基因的雌雄配子结合发育而来的个体为纯合体
C.F1自交时产生的配子雌雄比例是1∶1,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D.若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则一定符合3∶1的分离比
4.个基因型为BbRr(棕眼右癖)的男人与一个基因型为bbRr(蓝眼右癖)的女人结婚,所生子女中表现型的概率各为1/8的类型是( )
A.棕眼右癖和蓝眼右癖
B.棕眼左癖和蓝眼左癖
C.棕眼右癖和蓝眼左癖
D.棕眼左癖和蓝眼右癖
5.水稻的高秆和矮秆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a),抗病与易感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B/b),均为完全显性。现有纯合高秆抗病和纯合矮秆易感病的两种亲本杂交,所得F1均为高秆抗病,F1自交,大量重复实验后,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得到如下结果: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66∶9∶9∶16。实验结果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等位基因A与a、B与b的遗传都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B.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出现上述性状重组类型的根本原因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发生了基因重组
D.对F1测交,测交后代会有四种表现型,比例应接近1∶1∶1∶1
6.在下列各杂交组合中,后代表现型比例为1∶1∶1∶1的亲本组合是( )
A.EeFf×EeFf B.EeFf×Eeff
C.Eeff×eeFf D.EEFf×eeff
7.孟德尔用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做亲本进行杂交获得F1,F1自交得F2,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的比例为9∶3∶3∶1。下列与F2出现这种比例无直接关系的是( )
A.亲本必须是纯种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
B.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4种,比例为1∶1∶1∶1
C.F1自交时,4种类型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D.F1的雌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都能发育成新个体
8.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A.杂种显性个体与隐性个体杂交,子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该现象可称为性状分离
B.纯合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C.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时,所有的非等位基因也发生自由组合
D.等位基因的本质区别是控制的性状不同
9.蜜蜂中蜂王由受精卵发育而来,雄蜂由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蜜蜂褐色眼对黄绿色眼为显性性状。杂合的蜂王与褐色眼的雄蜂交配,其子代不同性别的眼色表现为( )
A.雌蜂均为黄绿色眼
B.雌蜂中褐色眼∶黄绿色眼=1∶1
C.雄蜂均为褐色眼
D.雄蜂中褐色眼∶黄绿色眼=1∶1
10.果蝇的腹部有斑与无斑是一对相对性状(其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现用无斑雌蝇与有斑雄蝇进行杂交,产生的子代有①有斑雌蝇、②无斑雄蝇、③无斑雌蝇、④有斑雄蝇。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
Aa
aa
雄性
有斑
有斑
无斑
雌性
有斑
无斑
无斑
A.②的精巢中可能存在两条含Y染色体的细胞
B.①与有斑果蝇的杂交后代不可能有无斑果蝇
C.亲本无斑雌蝇的基因型为Aa
D.②与③杂交产生有斑果蝇的概率为1/6
11.某植物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某人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植株作亲本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4种类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亲本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让F1中黄色圆粒植株与绿色皱粒植株杂交,F2可能出现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
(3)让F1中黄色圆粒植株自交,F2的表现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孟德尔以豌豆为实验材料进行杂交实验,并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发现了生物遗传的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豌豆为材料做遗传学实验容易取得成功,因为豌豆具有以下特征: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2)豌豆的花色和花的位置分别由基因A/a和B/b控制,基因型为AaBb的豌豆植株自交获得的子代表现型及比例是红花顶生∶白花顶生∶红花腋生∶白花腋生=9∶3∶3∶1。由此可以看出,豌豆的花色和花的位置中显性性状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________(“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以红花腋生与白花顶生豌豆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的F2表现型及比例是白花顶生∶红花顶生∶白花腋生∶红花腋生=15∶9∶5∶3,则亲本红花腋生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若对上述F1植株进行测交,则子代表现型及比例是红花顶生∶红花腋生∶白花顶生∶白花腋生=_____________。





1.【答案】D
【解析】遗传因子彼此独立、互不融合,也不会消失,A正确;孟德尔用测交实验验证了子一代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证明了他所提出的假说是正确的,B正确;进行杂交实验时,需要在花粉未成熟前对母本进行去雄并套袋,以防止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C正确;F1雌雄配子结合的随机性会影响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D错误。
2.【答案】D
【解析】豌豆在自然情况下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所以间行种植彼此之间互不影响,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1都是隐性个体;而玉米自然条件下既可进行同株的异花传粉,又可进行异株间的异花传粉,所以隐性植株上产生的F1既有显性个体也有隐性个体,D正确。
3.【答案】B
【解析】基因型为Aa的个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A和a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相同的基因分离,A错误;由相同基因的雌雄配子结合发育而来的个体为纯合体,B正确;F1自交时产生的配子雌雄比例不是1∶1,一般情况下,雄配子的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C错误;若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不一定符合3∶1的分离比,如显性纯合致死时会出现2∶1的分离比,D错误。
4.【答案】B
【解析】由题目可知棕眼对蓝眼为显性,右癖对左癖为显性,且两对性状都位于常染色体上,根据亲代BbRr×bbRr,可推出子代有BbR_棕眼右癖(1/2×3/4=3/8)、Bbrr棕眼左癖(1/2×1/4=1/8)、bbR_蓝眼右癖(1/2×3/4=3/8)、bbrr蓝眼左癖(1/2×1/4=1/8)。故所生子女中表现型的概率各为1/8的类型是棕眼左癖和蓝眼左癖,B正确。
5.【答案】D
【解析】结合题意分析,高秆∶矮秆=(66+9)∶(9+16)=3∶1,同理抗病∶易感病=3∶1,所以控制两对性状的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A正确;因为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不符合9∶3∶3∶1,所以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66∶9∶9∶16,最可能的原因是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时发生了四分体的交叉互换,C正确;因为两对基因的遗传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所以测交后代不会出现1∶1∶1∶1的表现型比例,D错误。
6.【答案】C
【解析】A项中Ee×Ee后代表现型比例为3∶1,Ff×Ff后代表现型比例为3∶1,则EeFf×EeFf后代表现型比例为(3∶1)×(3∶1)=9∶3∶3∶1,A错误;按此方法,B项组合的比例为(3∶1)×(1∶1)=3∶3∶1∶1,B错误;C项为(1∶1)×(1∶1)=1∶1∶1∶1,C正确;D项为1×(1∶1)=1∶1,D错误。
7.【答案】A
【解析】亲本既可以选择纯种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也可以选择纯种的黄色皱粒豌豆与绿色圆粒豌豆,因此亲本必须是纯种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与F2出现这种比例无直接关系,A正确。
8.【答案】B
【解析】性状分离的概念是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A错误;纯合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B正确;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之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发生自由组合,C错误;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的基因,本质区别是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D错误。
9.【答案】D
【解析】已知蜜蜂褐色眼对黄绿色眼为显性性状,假设该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则杂合的蜂王的基因型为Aa,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1∶1,褐色眼的雄蜂的基因型为A,因此后代雌蜂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AA=1∶1,即后代雌蜂全部为褐色眼;而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的,因此雄蜂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褐色眼∶黄绿色眼=1∶1,D正确。
10.【答案】B
【解析】精巢中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有两条含Y染色体的细胞,A正确;无斑雌蝇(_a)与有斑雄蝇(A_)进行杂交,子代有①有斑雌蝇(AA)、②无斑雄蝇(aa)、③无斑雌蝇(_a)、④有斑雄蝇(A_),则亲本无斑雌蝇和有斑雄蝇基因型均为Aa,①有斑雌蝇基因型为AA,与有斑雄蝇A_杂交,后代可能出现无斑果蝇,B错误,C正确;③无斑雌蝇(_a)的基因型为2/3Aa、1/3aa,②无斑雄蝇(aa)与③无斑雌蝇(_a)杂交,后代有斑雄蝇概率为(2/3)×(1/2)×(1/2)=1/6,没有有斑雌蝇,D正确。
11.【答案】(1)YyRr、yyRr
(2)黄圆∶绿圆∶黄皱∶绿皱=2∶2∶1∶1
(3)黄圆、绿圆、黄皱、绿皱
【解析】(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进行杂交的后代中,圆粒∶皱粒=3∶1,说明亲本的基因组成为Rr和Rr;黄色∶绿色=1∶1,说明亲本的基因组成为Yy和yy。因此考虑两对性状,亲本的基因组成分别为YyRr、yyRr。(2)F1中黄色圆粒植株基因型是YyRR、YyRr,比例为1∶2,则让F1中黄色圆粒植株与绿色皱粒植株杂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黄圆∶绿圆∶黄皱∶绿皱=2∶2∶1∶1。(3)由于F1中黄色圆粒的基因型为YyRR、YyRr,其中基因型为YyRR植物自交可产生两种表现型,即黄圆与绿圆,基因型为YyRr植物自交可产生黄圆、绿圆、黄皱、绿皱4种表现型,因此F1中黄色圆粒植株自交,F2的表现型有黄圆、绿圆、黄皱、绿皱4种。
12.【答案】(1)自花传粉、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 具有稳定的易于区分的性状(品种多、性状差别显著)(或花比较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
(2)红花 顶生 遵循
(3)Aabb 1∶1∶3∶3
【解析】(1)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永远是纯种,且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因此是遗传学研究的好材料。(2)根据题意分析,基因型为AaBb的豌豆植株自交,后代红花∶白花=3∶1,顶生∶腋生=3∶1,说明红花和顶生是显性性状,且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3)红花腋生的基因型为A_bb,白花顶生的基因型为aaB_,两者杂交得到的F1自交,F2表现型及比例是白花顶生∶红花顶生∶白花腋生∶红花腋生=15∶9∶5∶3,其中白花∶红花=5∶3,说明F1为Aa、aa,顶生∶腋生为3∶1,说明F1为Bb,因此亲本红花腋生的基因型为Aabb,白花顶生的基因型为aaBB,F1为AaBb、aaBb,F1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为AB∶Ab∶aB∶ab=1∶1∶3∶3,则F1植株与aabb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是红花顶生∶红花腋生∶白花顶生∶白花腋生=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