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 古诗两首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 古诗两首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8-20 13:23:35

内容文字预览

《元日》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优秀的古诗文不仅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笔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璀璨夺目的明珠。它之所以延续数千年而不绝,正是因为凝结着诗人的魅力、气质、灵魂,是情感的真实流露。《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学生多诵读优秀诗文,第二学段要求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因此,教学时应该以读为本,引导学生充分地读,有效地读。在读中发现问题,由读来解决问题。在读中感悟语言,感悟诗情。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1)搜集过年的风俗。(2)搜集诗歌创作背景、作者资料。(3)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1)预习、自学课文。(2)搜集过年风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解释题目。
1、师:(板书:元日)你们知道“元日”指什么吗?猜猜看。
生1:元旦。
生2:元宵节。
生3:春节。
2、指点:古人用“元”表示头、开始。“元日”并非是“元旦”,而是指农历正月初一,就是我们所说的春节。
3、师:春节是我国最热闹、最盛大、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你知道我国过春节有哪些风俗习惯吗?
生1:贴春联。
生2:放爆竹。
生3:贴窗花。
……
(根据回答出示风俗)
4、小结过渡:放爆竹、贴春联、贴“福”字等都是春节富有特色的风俗,是长期以来人们在生活中逐渐形成的。那么,宋代的春节都有哪些风俗习惯呢?学了王安石的《元日》,我们就能得到答案了。(板书:宋 王安石)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说现在人们怎么过春节,是为接下来理解诗意作铺垫,主要是为了帮学生理解诗中的“爆竹”“屠苏”和“桃符”这几个词。其实从古到今,人们过春节的方式没有太大的区别,说出了这些,这首诗的字面意思也就明白了一大半了。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师过渡:古诗到底描绘了大年初一什么样的景象呢?赶快打开书,自由读读这首诗,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生字,并且想办法解决它。
(1)学生借助课后生字表自由朗读古诗《元日》,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古诗。
(2)尝试为古诗划分节奏。
(3)画出不懂的词语。
2、教师重点点拨。
(1)“屠、曈、符”的读音。
(2)“爆”的书写要正确。注意右下部不能写成“水”。
3、检查。
(1)朗读词语:爆竹、屠苏、曈曈日、千门万户、旧符。
(2)指名朗读古诗《元日》,相机正音。
(3)听录音范读,生对照画出节奏。
(4)指导学生按照节奏停顿朗读古诗。
4、质疑问难:交流自己不懂的词语。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的朗读应是循序渐进的,过多或过高的要求对部分学生来说是有困难的。本课4个生字,本首诗就占了3个,所以在设计中先要求学生把诗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古诗有着较强的节奏感,所以会读诗,也应当包括读好诗句中的停顿,从而感受诗歌的节奏美。
三、合作探究,理解诗意。
1、学习小组交流各自不懂的词语,想办法解决。(借助工具书、结合插图……)
2、组内选择喜欢的方式读古诗。
3、组内尝试交流古诗的意思。
4、从诗中了解宋朝时过春节的风俗有哪些,在诗中画出来。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古诗文的语言形式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异,学起来有难度。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尤为重要。而小组合作探究恰好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求知欲,为下面正确理解诗歌内涵作了重要的铺垫。
四、融情想象,品读感悟。
1、过渡:读一首古诗,要细细地品,慢慢地赏。要能从文字中看出画面,从画面中读到诗。
再读读整首诗,用“我从____________这句诗中看到了__________的画面”这样的句式来进行交流。
2、交流。
(1)预设1:“燃爆竹”——“爆竹声中一岁除”
①学生进行句式交流。
②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把眼前的画面描述具体(出示插图):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一阵又一阵的爆竹声/爆竹声震耳欲聋/孩子们发出欢笑声……)
③理解:“岁”和“除”。
师:除了这首诗,还有哪首诗中也有“岁”字?
生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生2: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师:这里“岁”就是“年”的意思。那么“除”字让你想到了什么成语呢?(除旧迎新)所以“除”是“去、交替”的意思。人们燃放爆竹,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高潮,爆竹声是辞旧迎新的标志,是喜庆心情的流露。
④用完整的话再一次描述诗句的意思。
⑤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春节到来时的欢乐喜庆。
(2)预设2:“畅饮屠苏”——“春风送暖入屠苏”
①出示:资料“屠苏”:是一种草名,诗中指用屠苏草泡成的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而成。这种酒不但能防治百病,甚至可以赐吉祥。在古代,过春节人们有在元日这天朝东畅饮屠苏酒喜迎新春的习俗。
②想象:人们在饮酒的时候,会说些什么?
③生带动作表演。
④哪个字写出了当时人们的心情?(理解“暖”字。春风吹来让人觉得温暖,春节到了,人们的心也变得特别高兴和温暖。)
⑤有感情朗读,读出人们欢饮屠苏酒、喜迎新年的热闹场景。
(3)预设3:“迎接太阳”——“千门万户瞳瞳日”
①理解:曈曈日。
师:“曈”字是什么偏旁,和什么有关?“曈曈日”就是指初升的太阳。古代人喜欢大年初一把大门敞开,迎接初升的太阳。
②说说画面:旭日的灿烂光辉普照着千家万户,家家都亮堂堂的。
③师小结:是啊,新年的第一轮暖阳普照着大地,普照着千家万户,多么温暖,多么充满希望!
④有感情朗读。
(4)预设4:“换桃符”——“总把新桃换旧符”
①出示资料,理解“新桃、旧符”:都是“桃符”的意思。“桃符”就是早期的“春联”。新年挂桃符已经成为宋代广泛流行的习俗。贴春联这一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
②引导学生用句式交流画面。
③引导学生交流所知道的春联。
④师小结: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抒发美好愿望,期盼幸福生活,为节日增加喜庆欢乐的气氛。
⑤有感情朗读。
3、总结:(1)引导学生再一次齐读全诗,边读边想象藏在诗中的画面。
(2)师总结:诗人在诗中描绘了“放爆竹、饮屠苏、换桃符”这三个热闹、欢乐的典型场景,只用寥寥数语就给我们勾画出过新年的欢乐喜庆。时至今日,人们在过春节时仍会不由自主地吟诵这首《元日》。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全诗,读出过春节时的热闹、欢乐。
设计意图:古诗语言凝练,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象,以想象促读。不仅要读懂诗句表面,还要依托诗歌内容,创设情境,通过读和说的有机结合,把诗歌读透、读厚,读出画面,继而读出诗中的内涵。
五、了解背景,深化理解。
1、师过渡:读一首诗,不能仅仅停留在了解诗的意思上。了解诗人写作的背景,对于诗歌的内涵你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2、简介诗人。
3、出示:王安石变法简要资料。
4、引导学生尝试体会诗中的内涵:读了王安石变法的资料,你再读读这首诗,除了过春节的开心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心情?
(对改革成功的乐观和自信;诗人除旧布新的喜悦……)
诗中哪一句最能体现他的这种决心和信心?(总把新桃换旧符)
配乐有感情朗读古诗,体会诗的内涵。
设计意图:“字字皆是情,声声总关情。”古人写诗多用隐喻,吐露其独特的情怀。引导学生关注诗人、关注诗人的创作背景,能很好地倾听诗人的心声,感受诗人的情怀,帮助学生建构文本的正确价值取向。
六、诵读体会,总结全诗。
1、吟诵,体会情感。
2、背诵积累,领悟内涵。
3、总结:这首诗通过对放爆竹、饮屠苏、换桃符等欢乐、热闹的动人场景的描写,表现了万象更新、喜庆热烈的节日景象。更通过“除旧岁”“换新符”等表达了自己对实施新政、变法图强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指导学生背诵积累课内外优秀诗文,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诗文内涵。这一设计正是体现了这一理念。
《江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通过诵读,了解诗意并展开想象,感受诗句所描绘的画面。
3、在诵读的基础上,背诵古诗,感悟古诗的韵律美。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了解诗意并展开想象,感悟诗句所描绘的画面。
教学过程:
一、谈雪激趣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怎样的雪景?你们看见过在漫天大雪里钓鱼的情景吗?诗人柳宗元就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出示雪景图)
二、初读感知,想象画面。
1、听老师配乐朗读,尽可能在脑海中想象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2、轻声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想象画面。
3、指生朗读。
4、说说你脑海中的画面有些什么,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三、进入情景,自主学习。
1、对于这首诗,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一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擅长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
2、学生交流。
说:
(1)播放音乐,指生描述:冬天到了,北风呼呼地吹着,接着下起了鹅毛大雪,一连几天也不停,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所有的山上都看不见一只鸟在飞,所有的路上也看不见行人的足迹。但在冰天雪地里,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却孤零零地坐在一条小船上,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2)刚才这位同学描述的好在哪儿?(强调用自己的语言,自然生动有创造性地描述。)
(3)你有什么补充的?
画:
(1)展示有代表性的简笔画。
(2)用诗句来描绘自己的画。
(3)引导讨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出来的?
读:
(1)抽生读。
(2)集体评议。(师指导读好停顿、节奏、韵脚。)
(3)练读。
想同学所描述的情景,边想边读。
看同学的简笔画,边看边读。
听音乐感受诗的意境,边听边读。
(4)抽生背诵。
四、课外延伸。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优秀诗文还有很多。课后同学们从他的作品中再找一二首自己喜欢的诗,下节课,你们来做老师,给大家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