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单元测试题a(粤教版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物理: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单元测试题a(粤教版必修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广东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0-04-13 14:4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机械能和能源》单元测试题 A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1.关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重力作用时,机械能守恒
B.当有其他力作用时,只要合外力为零,机械能守恒
C.当有其他力作用时,只要合外力的功为零,机械能守恒
D.炮弹在空中飞行不计阻力时,仅受重力作用,所以爆炸前后机械能守恒
2.一个人站在阳台上,以相同的速率v分别把三个球竖直向上抛出、竖直向下抛出、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三球落地时的速率
A.上抛球最大 B.下抛球最大 C.平抛球最大 D.三球一样大
3.如图1所示,小球自a点由静止自由下落,到b点时与弹簧接触,到c点时弹簧被压缩到最短,若不计弹簧质量和空气阻力,在小球由a→b→c的运动过程中
A.小球和弹簧总机械能守恒
B.小球的重力势能随时间均匀减少
C.小球在b点时动能最大
D.到c点时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
4.一物体质量为2kg,以4m/s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左滑行,从某时刻起作用一向右的水平力,经过一段时间后,滑块的速度方向变为水平向右,大小为4m/s,在这段时间内水平做功为
A.0 B.8J C.16J D.32J
5.如图2所示,木块静止在光滑水平桌面上,一子弹平射入木块的深度为d时,子弹与木块相对静止,在子弹入射的过程中,木块沿桌面移动的距离为L,木块对子弹的平均阻力为f,那么在这一过程中
A.木块的机械能增量f L
B.子弹的机械能减少量为f(L+d)
C.系统的机械能减少量为f d
D.系统的机械能减少量为f(L+d)
6.一个小孩站在船头,按图3两种情况用同样大小的力拉绳,经过相同的时间(船未碰撞),小孩所做的功、及在时间内小孩拉绳的功率、的关系为
A.>, B.<,
C.=, D.
7.某消防队员从一平台上跳下,下落2 m后双脚触地,接着他用双腿弯曲的方法缓冲,使自身重心又降下0.5 m,在着地过程中地面对他双脚的平均作用力为自身重力的
A.8倍 B.10倍 C.2倍 D.5倍
8.一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绳悬挂于O点,小球在水平力F作用下,从平衡位置缓慢地移到Q点,如图4所示,则此过程中力F所做的功为
A.mglcosθ B.Flsinθ
C. D.
9.一足球运动员将质量为l kg的足球由静止以10m/s的速度用力踢出,假设运动员踢球瞬间的平均作用力为200N,球在水平方向上运动了30m停止,则人对球所做的功为
A.50J    B.500J C.200J    D.6000J
10.一个质量为的物体以的加速度竖直向下运动,则在此物体下降高度的过程中,物体的
A.重力势能减少了 B.动能增加了
C.机械能保持不变 D.机械能增加了
二、实验题
1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查得当地重力加速度g=9.80 m/s2,测出所用重物的质量m=1.00 kg,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把第一个点记作O,另选连续的4个点A、B、C、D作为测量点,经测量知道A、B、C、D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62.99 cm、70.18 cm、77.76 cm、85.73 cm,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由O点运动到C点,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______J,动能的增加量为_______J(取3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给分。有数字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共32分)
12.如图所示,斜面倾角θ=30°,另一边与地面垂直,高为H,斜面顶点有一定滑轮,物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通过轻而软的细绳连结并跨过定滑轮,开始时两物块都位于与地面的垂直距离为H的位置上,释放两物块后,A沿斜面无摩擦地上滑,B沿斜面的竖直边下落,若物块A恰好能达到斜面的顶点,试求m1和m2的比值.(滑轮质量、半径及摩擦均可忽略)
13.质量是2000kg、额定功率为80kW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中的最大速度为20m/s。若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运动中的阻力不变。求:
①汽车所受阻力的大小。
②3s末汽车的瞬时功率。
③汽车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
④汽车在匀加速运动中牵引力所做的功。
14.某人利用如图9所示的装置,用100N的恒力F作用于不计质量的细绳的一端,将物体从水平面上的A点移到B点.已知α1=30°,α2=37°,h=1.5m.不计滑轮质量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求绳的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参考答案
1.A 2.D 3.AD 4.A 5.ABC 6.B 7.D 8.D 9.A 10.BD 11略
12.解答 B下落过程中,对系统有:m2g=m1gsinθ+(m1+m2)v2
以后对A上升至顶点过程:m1v2=m1g(- Hsinθ) 所以=
13.解答 ①所求的是运动中的阻力,若不注意“运动中的阻力不变”,则阻力不易求出。以最大速度行驶时,根据P=Fv,可求得F=4000N。而此时牵引力和阻力大小相等。
②由于3s时的速度v=at=6m/s,而牵引力由F—Ff=ma得F=8000N,故此时的功率为
P= Fv =4.8×104W。
③设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则t时刻的速度为v=a t=2t,这时汽车的功率为额定功率。由P=Fv,将F=8000N和v=2 t代入得t=5s。
④虽然功率在不断变化,但功率却与速度成正比,故平均功率为额定功率的一半,从而得牵引力的功为W=Pt=40000×5J=2×105J.
说明③中的时间,有的学生用v=at,得t=vm/a=10s,这是错误的。要注意,汽车不是一
直匀加速到最大速度的。
14. 解答绳对物体的拉力虽然大小不变,但方向不断变化,所以,不能直接根据W=Fscosα求绳的拉力对物体做的功.由于不计绳与滑轮的质量及摩擦,所以恒力F做的功和绳的拉力对物体做的功相等.本题可以通过求恒力F所做的功求出绳的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由于恒力F作用在绳的端点,需先求出绳的端点的位移s,再求恒力F的功.由几何关系知,绳的端点的位移为
=0.5m.
在物体从A移到B的过程中,恒力F做的功为
W=Fs=100×0.5J=50J
所以,绳的拉力对物体做的功为50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