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探究滑轮的作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知道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能区分定滑轮与动滑轮。
②会组装简单实验装置。
③会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2.过程和方法
①学生观察,了解滑轮的构造,学生观察能力得到提高。
②学生探究活动,掌握研究物理的正确方法。
③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和数据的分析,提高归纳总结、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升旗”情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②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兴趣和欲望,增加学生乐于探索并善于探索的学习品质。
③通过小组间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学生在定、动滑轮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用已知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2、难点:动滑轮的支点和它的工作原理。
三、课时:1课时
四、教学媒体
1、课件
2、实验器材:滑轮、铁架台、细线、钩码、弹簧测力计
五、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二)、教学新课:
1、定滑轮与动滑轮
1)、多媒体分析滑轮的构造
活动1:学生实验并作图
2)、投影滑轮动画,分类滑轮
2、探究滑轮的作用
1).探究使用定滑轮的作用
A、学生实验:
B、讨论总结: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用的方向。
2).同样方法学生探究使用动滑轮的作用。
总结: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Δ练习1
3).使用滑轮时的理论分析:板画课本P30图6—54和图6—55、图6—56,引导学生找出定滑轮、动滑轮上的支点、力臂,分析动力臂与阻力臂之间的关系,理解定滑轮不能省力的原因和动滑轮能省力的原因。
交流总结:定滑轮相当于一个等臂杠杆;动滑轮相当于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杆。在不计滑轮的重力和摩擦力时,使用动滑轮所用的拉力F=G/2。
4)、扩展
Δ练习2
3、一分钟讨论
(三)、总结本节课教学内容。
(四)、思考
六、板书设计:
6.6 探究滑轮的作用
一、滑轮的构造:轮、框、轴
二、滑轮的分类:A、定滑轮
B、动滑轮
三、探究滑轮的作用:
1、定滑轮的作用: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也不费力,但可改变动力的方向。实质:相当于一个等臂杠杆
2、动滑轮的作用: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但不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实质:相当于一个省力杠杆
6.6 探究滑轮的作用
练习题:
1、课后练习P33第1题
2、如图1(看多媒体)所示是滑轮的两种用法,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是动滑轮,使用时不省力
B乙是动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
C甲是定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
乙是动滑轮,使用时不省力
3、如图2(看多媒体)动滑轮下面挂一个20kg的物体,挂物体的钩子承受___N的力,拉绳子的力F为___N.(动滑轮的重不计,g取10N/kg)
4、用如图3所示的滑轮提升物体,如果物体重100N(滑轮重不计),则对滑轮拉力F=__N。
5、人站在岸上,想借助树桩,用一根绳和一个滑轮把船拉到岸上,可有几种方法?
课件18张PPT。探究滑轮的作用电白三中:潘江梅一、滑轮的构造 由轮、框、轴组成。轮框轴观察两种滑轮使用方案 一、定滑轮和动滑轮在使用过程中,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在使用过程中,轴跟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思考: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提起同一物体,所用的拉力是否相同?方向如何?
探究实验:使用滑轮的作用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能够认识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特点,知道他们的优劣,并能够正确使用它们.
实验器材:滑轮,铁架台,钩码,弹簧测力计,细线
实验步骤:探究定滑轮的实验数据表一、使用定滑轮有什么好处?F1F2F3F1=F2=F3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也不费力,但可改变动力的方向(注意:不计摩擦)探究动滑轮的实验数据表二、动滑轮FG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但不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练习:如图所示是滑轮的两种用法,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是动滑轮,使用时不省力
B.乙是动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
C.甲是定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
D.乙是动滑轮,使用时不省力
答案:B
甲乙活动2C.使用滑轮时的理论分析。定滑轮实质相当于等臂杠杆F=GRRF·R=G·R动滑轮实质相当于省力杠杆R2R注意:F的方向必须是竖直向上。F·2R=G·R拓展所以OB>OD。OD是F的力臂。练习:课本P33第1题答案:C练习:动滑轮下面挂一个20kg的物体,挂物体的钩子承受___N的力,拉绳子的力F为___N.(动滑轮的重不计,g取10N/kg)
答案:200N,100NG请谈谈你的收获与不足一分钟讨论思考: 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方向,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如果我们既要省力,又要改变力的方向,大家回去想想有什么办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