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1张PPT。祖父、后园和我萧红 作者简介:萧红(1911-1942),原名张西(加走字)莹,笔名萧红,悄吟,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为了逃婚出走,困窘间向报社投稿,并因此结识萧军,两人相爱,萧红也从此走上写作之路,两人一同完成散文集《商市街》。1934年,萧红完成长篇《生死场》,在鲁迅帮助下作为“奴隶丛书”之一出版。萧红由此取得了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萧红带有左翼现实主义风格的小说还有一部长篇《马伯乐》,但质量不高。她更有成就的长篇是写于香港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以及一系列回忆故乡的中短篇如《牛车上》、《小城三月》等。???《呼兰河传》简介: 《呼兰河传》,长篇小说,1940年写于香港,1941年由桂林河山出版社出版。 这部作品是萧红后期代表作,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表达出作者对于旧中国的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不少研究者提出的作品所流露的那种“孤寂与苦闷”的情怀,其实也可以从这一角度予以理解。
当然,最值得重视的是这部作品的独特的艺术个性。茅盾对此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堪称精当——
“但是我却觉得正因其不完全像自传,所以更好,更有意义。
“而且我们不也可以说:要点不在《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它于这‘不像’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些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有讽刺,也有幽默。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愈越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可是,仍然有美,即使这美有点病态,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惑。”(《论萧红的〈呼兰河传〉》)整体感知 1、??祖父和“我”在后园都做了哪些有趣的事?并简单复述。 (1)?种小白菜 (2)铲地,重点写“狗尾草”事件 (3)?我在后园吃黄瓜、追蜻蜓、捉蚂蚱、扬水“下雨”。 (4)???????我和祖父讨论“樱桃树为什么不结樱桃”,“为什么樱桃树不开花”等问题。(5)插花事件。整体感知2、??我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你喜欢文中的祖父么?为什么?
祖父:勤劳慈爱、幽默风趣,有一颗童心。“我”:天真活泼、顽皮可爱,有一颗自由的心阅读体味 1、通读全文。分组交流读后感受,谈谈感想。(合作)
2、这篇文章不仅写出了童年的欢乐和情趣,写出了浓浓的亲情,更写出了我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的自由和天性。让学生感悟出这一点后,从文章中找出集中反映人的自由和天性的段落再反复朗读,细细体味。欣赏感悟 在进行完阅读体味后,大家展开探究性的互动探讨。
1、文章中非常有特色的句子拿出来探究。
a、 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地就和一个萧毛球似的不动了。(作者的观察是否和细致?从那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b、刮了风,下了雨,祖父不知怎样,在我却是非常寂寞的了。去没有去处,玩没有玩的,觉得这一天不知有多少日子那么长。(类似的经历你有吗?)2、文章中或许有同学们不认同的地方,也可以在这一环节提出,大家讨论,毕竟我们和作者生活的年代相隔比较久远,虽然有过相似的经历,或许我们也有我们的不同的经历经验和感受。可以提出疑问
欣赏感悟 拓展延伸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视野空间和阅读空间,可以做比较阅读和拓展式的阅读,提供相关资料。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高尔基的《童年》、罗大佑的歌曲《童年》及其相关的诗选。
?课堂小结作者通过回忆童年时代快乐、自由、温馨、美好的后园生活,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浓浓亲情的眷恋,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与人性美的向往,以及童年的“我”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的自由和天性。推荐作业写一则日记,回忆你的童年并且探讨一下——童年对一个人的成长有什么影响,你觉得你的童年快乐吗?你是个快乐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