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语文九上第5课《我看》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部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 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 )
(2) 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 )
(3)无意沉醉了凝( )望它的大地。
(4)我wǎng ( )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
(5) 悄悄róu ( )过丰润的青草
(6) 我看流云慢慢地红yùn ( ).
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息
B.让欢笑和哀愁酒向我心里
C.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慢游
D.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石头寨的石屋沿着嶙峋的山坡自下而上修建,层层叠叠,鳞次栉比,井然有序。
B.主持人说:“刚才班长的发言抛砖引玉,希望大家也能畅所欲言,参与到讨论中来。”
C.台湾回归、祖国统一,大势所趋。国共两党定会萍水相逢,一笑泯恩仇。
D.随着“打老虎”进程的深入,一些腐败高官纷纷落马,他们卑鄙的人格真可谓一文不名。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6月1日,“东方之星”沉船事故发生后,习近平主席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部门做好各项善后工作,坚决避免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B.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我们要发扬和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努力实现中国梦。
C.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我国将举行庄严、隆重的阅兵仪式来纪念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
D.又到酷暑时节,学校再次发出不要到陌生水域游泳、更不要独自一人去游泳。
5、(2017·湖南株洲中考)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组是( )
在当今,汉语新词汇大量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但绝大多数新词语喧嚣数日或数月
②平均每天诞生二十个以上
③犹如春风野草
④便消失在时间的洪流之中
A.①③②④ B.③①④②
C.②③①④ D.③②④①
二、阅读理解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锦石滩
〔明〕袁宗道
余家江上。江心涌出一洲,长可五六里,满洲皆五色石子。或洁白如玉,或红黄透明如玛瑙,如今时所重六合①石子,千钱一枚者,不可胜计。
余屡同友人泛舟登焉,净练②外绕,花绣内攒,列坐其上,似在瑶岛中。余尝拾取数枚归,一类雀卵,中分玄黄二色;一类圭,正青色,红纹数道,如秋天晚霞;又一枚,黑地布金彩,大约如小李将军③ 山水人物。东坡《怪石供》所述,殊觉平常。藏簏④中数日,不知何人取去,亦易得不重之耳。
一日,偕诸舅及两弟游洲中,忽小艇飞来,一老翁向予戟手⑤,至则外大父方伯公也。登洲大笑:“若等谩我取乐!”次日,送《游锦石洲》诗一首,用蝇头字跋⑥诗尾曰:“老怀衰飒⑦,不知所云,若为我涂抹,虽一字不留亦可。”
嗟乎!此番归去,欲再睹色笑,不可得矣!
[注释] ①六合:地名,今江苏六合。②净练:喻江水。③小李将军:李昭道,画家。④簏:小篓子。⑤戟手:打招呼。⑥跋:写在书籍或文章的后面的一种文体。 ⑦衰飒:衰老。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长可五六里 可:大约 B.或洁白如玉 或:有的
C.余尝拾取数枚归 尝:曾经 D.虽一字不留亦可 虽:虽然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余屡同友人泛舟登焉,净练外绕,花绣内攒,列坐其上,似在瑶岛中。
答: 。
(2)此番归去,欲再睹色笑,不可得矣!
答: 。
3.本文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感?
答: 。
(二)课内精读
读穆旦《我看》一诗,回答下面问题:
1、诗中四个“我看”引出的诗句,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答: .
2、“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多少年来你丰润的生命”“曾向你舒出咏赞的叹息”中的“你”指的是什么?,整首诗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思想感情?
答: .
。
3.在第一节诗中找出能表现春风和春草特点的词语,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
答: .
.
.
。
4.如何理解第四节诗中“远古的哲人怀着热望,曾向你舒出咏赞的叹息”一句?
答: .
.
.
(三)课外阅读
读穆旦《春》,回答下面问题。
阅读穆旦的《春》,完成后面的题目。
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
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
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
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
如果你是醒了,推开窗子,
看这满园的欲望多么美丽。
蓝天下,为永远的迷惑着的
是我们20岁的紧闭的肉体,
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
你们被点燃,卷曲又卷曲,却无处归依。
啊,光、影、声、色,都已经赤裸,
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这里运用比喻的方法把洋溢着春意的小草写成一片绿色的火焰,并运用拟人的方法写出小草勃勃的生机。
B,“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这里运用倒装的句式说春来了,带来万物苏醒。一个“伸”字,形象地说尽了花朵无穷的欢乐。
C.“你们被点燃”以下三行诗写“20岁的紧闭的肉体”,从压抑到释放过程的情景,展示了青春在灵魂深处的跃动与诱惑,使人们更感受到春的撼动力量。
D.这首诗第一节主要写客观的春意,第二节写主观的感受,全诗将官能的感知与理性的思维交织成生命的交响乐章,使人们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美。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绿色的火焰”虽然表面上不如红色的火焰那么咄咄逼人,但却代表了生命的强大力量.不容小视。
B.“暖风”吹来的既有烦恼又有欢乐,但诗人永远认为,生机盎然的“满园欲望”是美丽的。
C.“土地”本来是生命产生的根源,但诗人写道:“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表现的却是新生命摆脱桎梏赢得自由的强烈愿望。
D.“紧闭的肉体”“被点燃”“无处归依”反映了年轻的生命受到挫折,遭遇了沉重的打击,已经全然颓唐下去,再也不能作任何拼争,不抱任何希望了。
3、有同学认为这是一首写春天的小诗,也有同学认为这是一首言青春的小诗,你的看法呢?
答: .
.
4、诗歌以“春”为,有什么含义?
答: .
.
5、这是一首意蕴丰富的小诗,说说你读后有什么收获。
答: .
.
.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部分
1、1、yì yè níng 枉 揉 晕
2、D 3、A 4、C 5、C
阅读理解
课外文言文阅读
1.D
2.(1)我多次和朋友乘船登上那个石洲(去游玩),洲的周边是清澈如练的江水,洲上面开满了鲜花,我们依次坐在洲上,仿佛置身于仙岛之中。(2)这次回去,想要再次看到(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已经不能够了!
3.对锦石滩的喜爱之情;对外祖父的思念之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课内阅读
1、描绘出一幅春回大地、万物勃发的图画
2、“你”指大自然和充满生机的万物 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表现春风和春草的词语有:“揉过”“低首”。这两个词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风吹过草地,小草随风摇曳的情景。“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草地比作“绿潮”,写出了绿草像“潮水”一样涌动,给人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
4、古往今来那些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怀着对大自然无比热爱的情感,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例如诗歌、绘画。
(三)课外阅读
1、C
2、D
3、【示例】我认为这是一首言青春的小诗,这首诗前半部分写春天,后半部分由春天巧妙地过渡到青春,由写实到写虚,一脉相承。
4、这是一首简单的描写春天的诗歌,诗人是借助春天的景象,来表达春天的觉醒、渴望、迷茫以及反抗的一首诗,诗中的“春”就是年轻的、觉醒的生命本身,诗中所有意象,都是关于年轻生命隐喻。因此,诗歌以“春”为题,就是为了表达出自己对年轻生命的追求。
5、【示例】春天是美的,青春也是美的,但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东西会束缚这些美的东西自由延伸。当渴望与焦虑、幸福与痛苦并存时,我们一定要沉着冷静,认真思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语文九上第5课《我看》教学设计
课题 我看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九年级
学习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诗歌所描绘的物象,感受作者抒发的情感。2. 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理解诗歌的内涵。3. 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感受诗歌的语言魅力。
重点 1.理解诗歌运用的意象和写作手法。2.把握诗歌的艺术特色。
难点 诗歌所描写的物象对表现诗歌思想内容的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古代的文人墨客们常常用优美的文字来描写各种季节:白居易有“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描写春的美好;王勃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描写秋的凄凉。那么,现代诗人如穆旦,又是怎样来描写季节给人的感受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穆旦的《我看》一诗,看看诗人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听,想。 用古人的诗句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介绍 穆旦(1918—1977),诗人、翻译家。原名查良铮,与著名作家金庸(查良镛)是同宗兄弟。曾用笔名梁真。浙江海宁人。1918年出生于天津,少年在南开中学读书时便对文学有浓厚兴趣,开始写诗。1935年考入北平清华大学外文系,抗日战争爆发后,随学校辗转于长沙、昆明等地,并在香港《大公报》副刊和昆明《文聚》上发表大量诗作,成为有名的青年诗人。1940年在西南联大毕业后留校任教。1949年赴美国留学,入芝加哥大学英国文学系学习。195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53年回国后,任南开大学外文系副教授。1958年受到不公正对待,调图书馆工作。1977年因心脏病突发去世。穆旦于40年代出版了《探险者》《穆旦诗集(1939~1945)》《旗》三部诗集,将西欧现代主义和中国诗歌传统结合起来,诗风富于象征寓意和心灵思辨,是“九叶诗派”的代表性诗人。翻译代表作有:《普希金抒情诗集》《欧根 奥涅金》《唐璜》《英国现代诗选》 选择性笔记 了解作者生平,积累文学常识。
写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1938年,当时作者年仅20岁,正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读书。诗人的一腔热血,都化作一行行文字,借季节的赞歌,表达出自己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 听 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
知识链接 九叶诗派: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辛笛、穆旦、陈敬容、杜运燮等九人。主要刊物有《诗创造》《中国新诗》。九位诗人分别为曹辛之(杭约赫)、辛笛(王馨迪)、陈敬容、郑敏、唐祈、唐湜、杜运燮、穆旦和袁可嘉。他们于1981年出版了《九叶集》,因此被称为九叶诗人。
整体感知 听朗读,完成下面练习。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丰润(rùn) 红晕(yùn) 忧戚(qī)枉然(wǎnɡ) 谐奏(zòu) 飘逸(yì) 坦荡(tǎn) 摇曳(yè)2、解释下面的词语。忧戚:忧伤烦恼。戚,悲伤。枉然:白白地。飘逸:漂浮,飘散。流盼:转动目光观看。盼,看视。摇曳:摇荡,晃动。3、准确朗读这首诗,给第一节诗划分朗读节奏。点拨:诗歌朗读的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词语之间的停顿;(2)朗读的节奏要缓急适当;(3)注意朗读的语气、语调;(4)注意词语的重读;(5)读出情感。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我看/它们低首/又低首,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4、根据你对诗意的理解,当你诵读这首诗的时候,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语调诵读诗歌?明确:用明快、轻松、酣畅的语调诵读。5、思考:“我”是在怎样的特定时间,描写所见之景,抒发所感之情的?明确:“我”在春天的一个黄昏,看到春天特有的景,感悟到生命的蓬勃和力量。 笔记。听,读。交流讨论 积累字词。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能力。理解诗歌内涵。
文本探究 品读全诗,思考问题1、第一节包含的意象有哪些?表现了春天大自然的哪些特点?明确:春风、青草。表现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和美丽生动。2、首句中的“我看”领起了哪些句子?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图画?【交流点拨】“我看”一词领起了后面四句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北方原野的美丽图画,如波浪一般起伏的青草,在天空滑翔至远空深处,逐渐消失不见的飞鸟,夕阳染红的流云,组成一幅美丽的夕阳落照图。3、画出第一节中能表现春风和春草特点的词语,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明确:表现春风和春草的词语有:“揉过”“低首”。这两个词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风吹过草地,小草随风摇曳的情景。“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草地比作“绿潮”,写出了绿草像“潮水”一样涌动,给人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4、第二节紧承第一节哪个词语?第二节描写的意象有哪些?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明确:第二节诗紧承第一节的“向晚”。描写的意象有:展翅的飞鸟、天边的流云和大地。描绘的画面:黄昏,一群鸟儿在蔚蓝的天空中飞翔,夕日的余晖染红了天边的流云,彩霞铺满天空,也映红了大地。5、第三节诗中的 “大自然”有什么特点?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明确:这里的“大自然”有能给人带来欢乐,又能驱除人的烦恼的特点。“大自然”给人带来心理的慰藉,通过“欢乐和忧戚”“在你的心胸里描画”表现出来。“大自然”充满生机和活力,通过“丰润”和“勃发”表现出来。6、说说你对第三节诗诗意的理解。明确:这么美好的景象,却枉然在你眼前掠过;而你的生命、如同这美好景象的鲜活的生命,短暂而又宝贵的生命,只能在“寂静”里“勃发”。这如何不叫人悲哀。然而诗人随后并没有陷入伤感之中。热爱生活、忠于生命,让诗人唱出了“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这样浪漫、潇洒的旋律。我们的心也仿佛一下子变得轻快起来。7、如何理解第四节诗中“远古的哲人怀着热望,曾向你舒出咏赞的叹息”一句?明确:古往今来那些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怀着对大自然无比热爱的情感,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例如诗歌、绘画。8、第五节诗中作者因自然的激发而生出怎样的愿望?是通过哪些词语体现出来的?明确:愿望: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自由自在、愉快地生活。词语: “飞奔”“坦荡地漫游”“歌唱”“流盼”“摇曳”。9、品读诗歌最后一节,诗人心中为什么有“忧戚”和“哀愁”?请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明确:诗人在自由、潇洒、快乐的同时,却没有忘记中国的命运。这首诗写于1938年,日本帝国主义已全面侵华,中华民族陷入民族危急时刻,因而诗人心中充满着对祖国命运的深深的忧虑。 讨论交流。讨论交流。讨论交流。讨论交流。讨论交流。讨论交流。讨论交流。 品味重点诗句的表现功能。对统领句的作用的理解。体会诗歌的意象结构之美。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和把握。在理解中把握诗歌意境。对重点句子的理解。对重点句段的理解。
主题探究 思考: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旺盛生命力的描写,向我们表达了一个什么样的主题思想?明确: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所见所感,表现春天的大自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充满了渴望和追求,也抒发了作者因时代而产生的欢乐和忧戚。
写法探究 其一:用丰富的意象来隐喻和暗示诗人的内心世界。这首诗以鲜明深邃的诗歌意象传达情感,阐述思想。诗歌中的大量意象可谓是形、神兼备,形、情兼备,形、理兼备。如:这首诗中的意象主要有向晚的春风、丰润的青草、展翅的飞鸟、深远的晴空、被夕阳染红的流云、沉醉了的大地。其二:富有节奏美和音乐美。全诗一共五节,第一节押ao韵;第二节押i韵;第三节第一句承第二节的i韵,又换韵为a韵;第四节又换韵为i;第五节又换韵为iu和i。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其三:首尾照应,结构严谨。第五节的“天风”“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照应了第一节和第二节;“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又照应了第三节的“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像季节燃起花朵”又照应了第一节的“春”。处处照应,使全诗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又使情感抒发得很强烈。
拓展延伸 课后读穆旦的另一首抒情诗《春》,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春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如果你是醒了,推开窗子,看这满园的欲望多么美丽。蓝天下,为永远的谜蛊惑着的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你们被点燃,卷曲又卷曲,却无处归依。呵,光,影,声,色,都已经赤裸,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一九四二年二月。 课后阅读 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
巩固提高 1、文学常识填空。穆旦,原名 ,曾用笔名梁真,现代主义 、翻译家,是“ ”的代表性诗人。代表作有《探险队》《穆旦诗集》《旗》《穆旦诗选》《穆旦诗文集》等。查良铮 诗人 九叶诗派2、给下面加点字注音,给拼音写出汉字。(1)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 )(2)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 )(3)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 )(4)悄悄揉过丰 rùn( )的青草,(5)我看流云慢慢地红 yùn( )(6)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 qī( )yè yì níng 润 晕 戚3、说说你对第三节诗诗意的理解。参考答案:这么美好的景象,却枉然在你眼前掠过;而你的生命、如同这美好景象的鲜活的生命,短暂而又宝贵的生命,只能在“寂静”里“勃发”。这如何不叫人悲哀。然而诗人随后并没有陷入伤感之中。热爱生活、忠于生命,让诗人唱出了“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这样浪漫、潇洒的旋律。我们的心也仿佛一下子变得轻快起来。 完成练习 巩固课文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人的爱,是大自然的赐予;最终,人的爱又将回归于大自然之中去。这就是真正获得了生命“巨树永青”的人生之爱的归宿。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所见所感,表现春天的大自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充满了渴望和追求,也抒发了作者因时代而产生的欢乐和忧戚。 听。 通过小结,让学生进上步理解诗歌主题。
板书设计 我 看穆 旦所看:春天之景所感:大自然充满生机和活力抚慰人的心灵 可笔记。 学生可直观地了解课文内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4张PPT)
我 看
最新部编版语文 九年级上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导入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整体感知
人物
诗人、翻译家,“九叶诗派”的代表性诗人
评价
原名查良铮,与著名作家金庸(查良镛)是同宗兄弟。曾用笔名梁真。浙江海宁人。
作品
诗集:《探险者》《穆旦诗集(1939~1945)》《旗》;译作:《普希金抒情诗集》《欧根 奥涅金》《唐璜》《英国现代诗选》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整体感知
这首诗作于1938年,当时作者年仅20岁,正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读书。诗人的一腔热血,都化作一行行文字,借季节的赞歌,表达出自己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整体感知
九叶诗派: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辛笛、穆旦、陈敬容、杜运燮等九人。主要刊物有《诗创造》《中国新诗》。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整体感知
九位诗人分别为曹辛之(杭约赫)、辛笛(王馨迪)、陈敬容、郑敏、唐祈、唐湜、杜运燮、穆旦和袁可嘉。他们于1981年出版了《九叶集》,因此被称为九叶诗人。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整体感知
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丰润 (rùn) 红晕 (yùn) 忧戚 (qī)
枉然 (wǎnɡ) 谐奏 (zòu) 飘逸 (yì)
坦荡 (tǎn) 摇曳 (yè)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整体感知
2、解释下面的词语。
忧戚:忧伤烦恼。戚,悲伤。
枉然:白白地。
飘逸:漂浮,飘散。
流盼:转动目光观看。盼,看视。
摇曳:摇荡,晃动。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整体感知
3、准确朗读这首诗,给第一节诗划分朗读节奏。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整体感知
3、准确朗读这首诗,给第一节诗划分朗读节奏。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整体感知
4、根据你对诗意的理解,当你诵读这首诗的时候,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语调诵读诗歌?
明快
轻松
酣畅
朗读语调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整体感知
5、思考:“我”是在怎样的特定时间,描写所见之景,抒发所感之情的?
“我”在春天的一个黄昏,看到春天特有的景,感悟到生命的蓬勃和力量。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文本探究
1、第一节包含的意象有哪些?表现了春天大自然的哪些特点?
意象
春风
春草
特点
勃勃生机
美丽生动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文本探究
2、首句中的“我看”领起了哪些句子?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描绘了一幅春天的北方原野的美丽图画,如波浪一般起伏的青草,在天空滑翔至远空深处,逐渐消失不见的飞鸟,夕阳染红的流云,组成一幅美丽的夕阳落照图。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文本探究
3、画出第一节中能表现春风和春草特点的词语,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
词语
揉过、低首
修辞
拟人、比喻
作用
写出小草随风摇曳的情景
给人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文本探究
4、第二节紧承第一节哪个词语?第二节描写的意象有哪些?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意象
飞鸟
流云
大地
画面
黄昏,一群鸟儿在蔚蓝的天空中飞翔,夕日的余晖染红了天边的流云,彩霞铺满天空,也映红了大地。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文本探究
这里的“大自然”有能给人带来欢乐,又能驱除人的烦恼的特点。“大自然”给人带来心理的慰藉,通过“欢乐和忧戚”“在你的心胸里描画”表现出来。“大自然”充满生机和活力,通过“丰润”和“勃发”表现出来。
5、第三节诗中的 “大自然”有什么特点?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文本探究
这么美好的景象,却枉然在你眼前掠过;而你的生命、如同这美好景象的鲜活的生命,短暂而又宝贵的生命,只能在“寂静”里“勃发”。这如何不叫人悲哀。然而诗人随后并没有陷入伤感之中。热爱生活、忠于生命,让诗人唱出了“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这样浪漫、潇洒的旋律。我们的心也仿佛一下子变得轻快起来。
6、说说你对第三节诗诗意的理解。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文本探究
古往今来那些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怀着对大自然无比热爱的情感,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例如诗歌、绘画。
7、如何理解第四节诗中“远古的哲人怀着热望,曾向你舒出咏赞的叹息”一句?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文本探究
8、第五节诗中作者因自然的激发而生出怎样的愿望?是通过哪些词语体现出来的?
愿望
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自由自在、愉快地生活。
词语
“飞奔”“坦荡地漫游”“歌唱”“流盼”“摇曳”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文本探究
9、品读诗歌最后一节,诗人心中为什么有“忧戚”和“哀愁”?请结合时代背景分析。
诗人在自由、潇洒、快乐的同时,却没有忘记中国的命运。这首诗写于1938年,日本帝国主义已全面侵华,中华民族陷入民族危急时刻,因而诗人心中充满着对祖国命运的深深的忧虑。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主题探究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旺盛生命力的描写,向我们表达了一个什么样的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所见所感,表现春天的大自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充满了渴望和追求,也抒发了作者因时代而产生的欢乐和忧戚。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写法探究
其一:用丰富的意象来隐喻和暗示诗人的内心世界。
这首诗以鲜明深邃的诗歌意象传达情感,阐述思想。诗歌中的大量意象可谓是形、神兼备,形、情兼备,形、理兼备。如:这首诗中的意象主要有向晚的春风、丰润的青草、展翅的飞鸟、深远的晴空、被夕阳染红的流云、沉醉了的大地。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写法探究
其二:富有节奏美和音乐美。
全诗一共五节,第一节押ao韵;第二节押i韵;第三节第一句承第二节的i韵,又换韵为a韵;第四节又换韵为i;第五节又换韵为iu和i。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写法探究
其三:首尾照应,结构严谨。
第五节的“天风”“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照应了第一节和第二节;“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又照应了第三节的“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像季节燃起花朵”又照应了第一节的“春”。处处照应,使全诗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又使情感抒发得很强烈。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拓展延伸
课后读穆旦的另一首抒情诗《春》,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春
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
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
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
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
如果你是醒了,推开窗子,
看这满园的欲望多么美丽。
蓝天下,为永远的谜蛊惑着的
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
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拓展延伸
课后读穆旦的另一首抒情诗《春》,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你们被点燃,卷曲又卷曲,却无处归依。
呵,光,影,声,色,都已经赤裸,
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
一九四二年二月。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作业布置
1、文学常识填空。
穆旦,原名 ,曾用笔名梁真,现代主义 、翻译家
,是“ ”的代表性诗人。代表作有《探险队》《穆旦诗集》《旗》《穆旦诗选》《穆旦诗文集》等。
查良铮 诗人 九叶诗派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作业布置
2、给下面加点字注音,给拼音写出汉字。
(1)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 )
(2)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 )
(3)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 )
(4)悄悄揉过丰 rùn( )的青草,
(5)我看流云慢慢地红 yùn( )
(6)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 qī( )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作业布置
3、说说你对第三节诗诗意的理解。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课堂小结
人的爱,是大自然的赐予;最终,人的爱又将回归于大自然之中去。这就是真正获得了生命“巨树永青”的人生之爱的归宿。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所见所感,表现春天的大自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充满了渴望和追求,也抒发了作者因时代而产生的欢乐和忧戚。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板书设计
我 看
穆 旦
所看:春天之景
所感:大自然充满生机和活力
抚慰人的心灵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
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