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Ⅱ)
2.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Ⅰ)
3.实验: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一、分析细胞在生命活动和生命系统中的作用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病毒无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3)单细胞生物依赖单个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4)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最基本的生命系统:[①]细胞。最大的生命系统:[②]生物圈。
2.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单细胞生物。
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4.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
5.并非所有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如单细胞生物只有细胞、个体层次,植物无系统层次,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
二、理解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及细胞学说
1.完成蓝藻和细菌的识图比较
(1)补充完善两图中相应细胞结构名称。
①核糖体;②拟核;③拟核;④细胞膜;⑤核糖体。
(2)图A为细菌细胞结构模式图,图B为蓝藻细胞结构模式图。
(3)图B细胞中无叶绿体,但它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因是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及光合作用所需的酶。
(4)图A和图B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和DNA分子或拟核。
2.列表比较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比较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本质区别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细胞壁
主要成分为肽聚糖
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细胞质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细胞核
拟核,无核膜和核仁
有核膜和核仁
转录和翻译
转录、翻译可同时进行
转录在核内,翻译在细胞质(核糖体)内
是否遵循遗传定律
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核基因遵循,
质基因不遵循
变异类型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3.细胞学说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连线)
(2)基本内容
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3)意义
①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
②揭示了生物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
三、学会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1.实验原理
(1)放大倍数的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2)放大倍数的实质:放大倍数是指放大的长度或宽度,不是指面积或体积。
(3)高倍显微镜的作用:可以将细胞放大,更清晰地观察到细胞的形态、结构,有利于区别不同的细胞。
2.操作步骤
高频考点一、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及相互关系
例1、下列有关对生命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能完整表现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生命系统”是“细胞”
B.衣藻和蓝藻在结构上有其统一性,具体体现在它们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及拟核
C.“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一个层次,它代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
D.一个动物体的不同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其多样性,本质上是由于不同细胞的遗传物质是不同的
答案 A
【变式探究】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具有多种组织、器官和系统
B.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和最大的生态系统
C.H1N1流感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但其增殖离不开活细胞
D.肌肉细胞里的蛋白质和核酸属于生命系统的分子层次
答案 C
解析 生命系统中的单细胞生物没有组织、器官和系统三个层次,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A错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B错误;H1N1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但其增殖必需在寄主的活细胞内完成,是离不开活细胞的,C正确;蛋白质和核酸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D错误。
高频考点二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例2.下列各生物与相应的结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噬菌体 ②蓝藻 ③大肠杆菌 ④草履虫 ⑤番茄
⑥衣藻
A.除①②③外,其余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
B.以上生物中,只有⑤⑥两种生物具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C.②③有拟核,其余的都没有
D.除⑤⑥两种生物外,其余生物都需进行寄生生活
答案 C
【变式探究】关于下列a、b、c、d四种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和d不具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B.a和b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C.a、b、c、d都能独立繁殖和代谢
D.a、b、c、d都可以发生基因突变
答案 C
解析 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噬菌体属于病毒,原核生物不具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病毒没有细胞结构,A正确;蓝藻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水绵含有带状叶绿体,两者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B正确;图示四种生物都可以生长繁殖,但是病毒不能独立繁殖和代谢,只可以寄生在活细胞内,C错误;四种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在繁殖过程中都可发生基因突变,D正确。
高频考点三 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例3.下列为两种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 )
A.蓝藻细胞内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糖体数目较多,核仁较小
C.以上两种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和质粒
D.以上两种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等结构,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
答案 D
解析 蓝藻细胞内没有线粒体,但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可以进行有氧呼吸,A错误;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糖体数目较多,核仁较大,B错误;这两种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C错误。
【变式探究】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发菜细胞虽具有叶绿素,但是没有叶绿体,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蛔虫细胞内无线粒体,所以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C.血红蛋白的形成过程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的参与
D.将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放到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会发生明显的质壁分离
答案 B
高频考点四、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1.显微镜的结构
2.显微镜的使用
先低倍镜后高倍镜;先调粗准焦螺旋后调细准焦螺旋(但换高倍镜后只能用细准焦螺旋)。
(1)低倍镜观察:
取镜→安放→对光→放置装片→使镜筒下降→低倍物镜观察
(2)高倍镜观察:
3.目镜与物镜结构、长短与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①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物像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或体积。
②总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2)目镜、物镜长短与放大倍数关系:
①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距装片距离越近,如H1;反之则放大倍数越小,距装片距离越远,如H2。
②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反之则放大倍数越大。
4.高倍镜与低倍镜观察情况比较
物像大小
看到细胞数目
视野亮度
物镜与装片的距离
高倍镜
大
少
暗
近
低倍镜
小
多
亮
远
例4.用一般光学显微镜观察生物的细胞与组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10倍物镜观察水绵玻片时,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为0.5 cm,若改用40倍物镜观察,则玻片与物镜的距离应调整在1.5 cm左右
B.若载玻片上有d字母,则视野中呈现p字母
C.观察向日葵叶片的保卫细胞时,若将玻片标本向右方移动,则视野中保卫细胞向左方移动
D.视野中观察到眼虫游向右上方,则应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以便追踪
答案 A
解析 放大倍数越大,玻片与物镜的距离越小。在显微镜的视野里看到的是倒立的虚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变式探究】观察细胞结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低倍镜下物像清晰,换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应首先调节细准焦螺旋
B.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神经细胞,可以观察到核糖体,以及突触小体等结构
C.视野中有异物,转动物镜发现异物不动,移动装片也不动,则异物在目镜上
D.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为防止产生气泡,首先在载玻片上滴加1~2滴清水,然后再盖上盖玻片
答案 C
解析 换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可调节光圈,A错误;核糖体属于亚显微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B错误;异物只可能在物镜、目镜或装片上,移动装片和转动物镜,异物不动,则异物在目镜上,C正确;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首先在载玻片上滴1~2滴生理盐水,滴加清水,会使口腔上皮细胞吸水涨破,D错误。
1.(2018海南卷,1)关于真核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线粒体的内膜上有酶的分布
B.细胞核中含有DNA和蛋白质
C.核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D.叶肉细胞的细胞膜含有纤维素
【答案】D
【解析】线粒体的内膜是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分布有相应的酶,A正确;细胞核中含有染色质,其主要成分为DNA和蛋白质,B正确;核膜等生物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C正确;叶肉细胞的细胞膜中含有脂质和蛋白质,细胞壁中含有纤维素,D错误。
2.(2018海南卷,2)关于酵母菌和乳酸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酵母菌和乳酸菌都能进行无氧呼吸
B.酵母菌有线粒体,而乳酸菌无线粒体
C.酵母菌具有细胞核,而乳酸菌具有拟核
D.溶菌酶能破坏酵母菌和乳酸菌的细胞壁
【答案】D
【解析】酵母菌和乳酸菌都能进行无氧呼吸,但产物不同,A正确;酵母菌为真核生物,细胞中含有线粒体,乳酸菌为原核生物,细胞中不含线粒体,B正确;酵母菌具有细胞核,而乳酸菌具有拟核,C正确;溶菌酶只能破坏乳酸菌等细胞的细胞壁,D错误。
3.(2018海南卷,23)关于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高倍镜下观察时,用粗准焦螺旋调整焦距
B.高倍镜下无法观察到花生子叶中被染色的脂肪颗粒
C.由低倍镜转到高倍镜前,将待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
D.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
【答案】C
1.[2017·海南高考]下列关于原核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肠杆菌的细胞内有核糖体
B.细胞对物质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C.拟核区中含有环状的DNA分子
D.蓝藻细胞的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
答案 D
解析 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核糖体是原核细胞中唯一的细胞器,A正确;细胞膜的存在,使细胞有选择地从其所处环境中吸收物质,B正确;细菌的拟核区有一个大型环状DNA分子,C正确;蓝藻无叶绿体,D错误。
1.[2016·上海高考]在电子显微镜下,放线菌和霉菌中都能观察到的结构是( )
A.核糖体和质膜 B.线粒体和内质网
C.核糖体和拟核 D.线粒体和高尔基体
答案 A
解析 放线菌是原核生物,细胞中只有一种细胞器即核糖体;霉菌属于真核生物,其细胞中除核糖体外,还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有真正的细胞核。因此,电镜下放线菌和霉菌中都能观察到的结构是核糖体和质膜(细胞膜)。
2.[2016·上海高考]下列病毒的构成组合中错误的是( )
①DNA ②RNA ③蛋白质 ④磷脂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
答案 B
解析 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为DNA或RNA,部分病毒的囊膜含有磷脂。
1.[2015·海南高考]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菌有核糖体,无叶绿体
B.蓝藻无细胞核,也无核糖体
C.水绵有细胞核,也有叶绿体
D.酵母菌有细胞核,无叶绿体
答案 B
解析 细菌为原核生物,有核糖体,无叶绿体,A正确;蓝藻为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但有核糖体,B错误;水绵为藻类植物,是真核生物,有细胞核,也有叶绿体,C正确;酵母菌为真菌,是真核生物,有细胞核,但无叶绿体,D正确。
2.【2015江苏卷,6】下图所示为来自同一人体的4 种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因为来自同一人体,所以各细胞中的 DNA 含量相同
B. 因为各细胞中携带的基因不同,所以形态、功能不同
C. 虽然各细胞大小不同,但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相同
D. 虽然各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但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相同
【答案】C
【解析】卵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形成,核DNA含量减半,神经细胞、白细胞、小肠上皮细胞是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形成,核DNA不变,所以四种细胞的DNA含量不同,A错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各细胞的形态、功能不同,B错误;各细胞的大小不同,但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相同,都是水,C正确;葡萄糖进入不同细胞的方式可能不同,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D错误。
3.【2015年上海卷】细菌共有的特征是( )
①光学显微镜下可见 ②具有细胞结构 ③属于二倍体 ④能寄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4.【2014·上海高考】在电子显微镜下,颤藻和水绵细胞中都能被观察到的结构是( )
A. 细胞核 B. 核糖体
C. 叶绿体 D. 溶酶体
【解析】水绵属于绿藻,为真核生物,细胞中具有细胞核,并含有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等细胞器;颤藻属于蓝藻,为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不具有真正的细胞核,除核糖体外,不含有其他细胞器。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5.【2014·山东基本能力】乳酸菌是一类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相比,其细胞中没有( )
A. 细胞核 B. 核糖体
C. 核酸 D. 蛋白质
【解析】乳酸菌为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A符合题意;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均有核糖体、核酸和蛋白质等,B、C、D不符合题意。
【答案】A
6.【2014·北京卷】蓝细菌(蓝藻)与酵母菌的相同之处是( )
A.都有拟核 B.均能进行需(有)氧呼吸
C.都有线粒体 D.均能进行光合作用
【解析】蓝细菌为原核生物,有拟核,无线粒体, 可进行需氧呼吸和光合作用;酵母菌为真核生物,有细胞核,无拟核,有线粒体,可进行需氧呼吸,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故B正确,A、C、D错误。
【答案】B
1.【2013·北京卷】下列真核细胞结构与成分,对应有误的是( )
A.细胞膜:脂质、蛋白质、糖类
B.染色体:核糖核酸、蛋白质
C.核糖体:蛋白质、核糖核酸
D.细胞骨架:蛋白质
【解析】本题考查真核细胞不同结构与其对应的化学成分。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包括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等,A项正确;染色体由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构成,而不含有核糖核酸,B项错误;核糖体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和rRNA,C项正确;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状结构,D项正确。
【答案】B
2.【2013·江苏高考】一个班级分组进行减数分裂实验,下列操作及表述正确的是( )
A. 换用高倍镜时,从侧面观察,防止物镜与装片碰擦
B. 因观察材料较少,性母细胞较小,显微镜视野应适当调亮
C. 为观察染色体不同层面的精细结构,用粗准焦螺旋调节焦距
D. 一个视野中,用10×物镜看到8个细胞,用40×物镜则可看到32个细胞
【解析】为防止物镜与装片碰擦,损坏物镜镜头,在换用高倍镜时,应从侧面观察;B项中在观察性母细胞时,应调节反光镜和光圈,将显微镜视野适当调暗;为观察染色体不同层面的精细结构,应使用细准焦螺旋调节焦距;低倍镜换用40×物镜后,视野中可观察到的细胞数目会变少。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