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7张PPT。采用主观题的方式,选择古代诗歌作为考察内容。古代诗歌的考查主要包括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诗歌鉴赏”考什么,怎样考?鉴赏的步骤大致如下:
第一,先诵读全诗,从语言文字声韵等方面大致了解诗的内容和情感倾向,把握其基调。(写了什么)
第二,从形象结构技巧等方面进行分析,了解作者是怎样表现其思想感情的(怎样写法)透过分析,揭示其 内涵。
第三,联系有关作者和作品的背景材料,知人论世,全面加深理解,最后从整体上综
归结出主旨。(为何而写)注意合理的鉴赏流程:
诗是由意象构成意境,再由意境体现诗情的。意象是诗的基础,意境是诗的画面,诗情是诗的内涵。鉴赏一首诗必须从意象着手分析意境,再由意境感悟诗情。“诗题→作者→注释→意象→意境→诗情”是鉴赏古诗从局部到整体的合理流程。 诗歌鉴赏表述程式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掌握与之有关的常用术语(即使能写出意思,但没有写出术语的,都要扣分) 表达方式术语有:
A、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直抒胸臆) B、描写(动静结合、以动写静、以动衬静、乐景写哀、哀景写乐、远近、上下) C、记叙(赋) D、议论 E、说明表现手法有:
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虚实相生等。 修辞方法(表达技巧):
渲染、烘托、映衬、反衬、虚实结合、正侧结合、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卒章显志、以小见大、画龙点睛、铺排、幽默、含蓄、象征、联想、想象、比喻、起兴、借代、拟人、对偶、夸张、排比、反问、设问、衬托、反复、反语、互文、用典、叠词、婉辞等。表述“思想感情”的术语有:
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 “作用”表述的术语
深化意境、 深化主旨、
意境深远 、意境优美 、
意味深长 、耐人寻味 、
言近旨远等。 关注意象诗歌的意象:有单一的比喻性意象,烘托性意象,象征性意象,还有组合的意象等。 意象之情感:杨柳—惜别 圆月—思念 落叶—失意 春风—得意 大海—开阔 流水—叹惜 古迹—怀旧 梅花—傲视审美的习惯:“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等等。意象:薄酒、寒风、过雁、 菊花、梧桐、冷雨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 找出该词的意象。2、说说这首词的内容内容:薄酒难御寒风,过雁触动乡思,菊花萎谢无人怜惜,独守寒窗时间难熬,黄昏冷雨敲击梧桐。3.分析这首词的艺术特色:3.①前篇字字写愁,层层写愁,却不露一“愁”字,末尾一句始画龙点晴,以“愁”归结。
②巧用叠字,传达幽咽凄楚之情,满纸呜咽,撼人心弦 如何快速把握
诗歌的感情 【双调】殿前欢
对菊自叹
张养浩
可怜秋,一帘疏雨暗西楼。黄花零落重阳后,减尽风流。对黄花人自羞。花依旧,人比黄花瘦。问花不语,花替人愁。1、曲题为“对菊自叹”,作者在曲中感叹自己什么? (2分)
2、这首曲层层深入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请对此作具体分析。(4分)咏物 (唐)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你认为诗中塑造的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感情?春 怨闺怨诗思夫少妇 对征人的深切怀念【注】辽西:辽河以西,征战之地,今辽宁省西部。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尽,御衣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离歌:离别之歌 。关城:潼关、涵谷关。御苑:皇家的宫院。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送别诗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咏史怀古昔盛今衰的感慨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1.这首词的题材类型是?表达怎样的感情?怀古讽今诗借古讽今的情怀2.上阕用了哪两位古人之典?为什么写他们?用了两个典故:孙仲谋(孙权)、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写这两位古人,一是抒发对曾经在此建立功业的古人的景仰之情,感慨千古英雄难再;二是暗含对统治者的不满,表达自身建功立业,收复中原的愿望。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写的是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北伐失败的故事,用此典故有何作用?一是否定他草率出兵而招致失败的做法,二是讽谏当时的统治者,奉劝他们不要草率出兵,要做好准备。4.具体分析末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此句用典,用廉颇自比。廉颇虽老,仍然希望得到重用,为国效力。——作者也希望如此。方法:关注常用典故的特定含义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①送青来。
【注】①排闼(tà ):闯进门来。闼,小门。
问: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写景 通过写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方法一:审标题,把握诗歌类别一般来说,按内容可以把诗歌分为:咏物诗、闺怨诗、送别诗、咏史诗、写景诗等,在评价思想感情时要注意区别。方法二:审注释,了解作者背景 秋 夜(南宋)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 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2004高考福建题)凉—天凉—心凉(心境孤寂),床上月—天上月。
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方法三:关注表情、表意的关键词语例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例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江阴浮远堂 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方法四:利用关键句把握“诗情” 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丧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望的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处蹊径,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之情。【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2005年山东卷) 秋思
马致远
枯滕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方法五:关注物象 杨柳—惜别 圆月—思念 落叶—失意 春风—得意 大海—开阔 流水—叹惜 古迹—怀旧 梅花—傲视审美的习惯:“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等等。注意合理的鉴赏流程:诗情诗题作者注释词句物象表述“思想感情”常用的术语: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壮志难酬、忧国忧民等 。
?反馈练习 初冬夜饮
杜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注:?会昌二年,四十岁的杜牧受宰相李德裕的排挤,被外放为黄州刺史,后又转池州、睦州等地,此时可能作于睦州。?淮阳,指西汉汲黯。汲黯因刚直敢言,屡次切谏,数被外放。?欢,“欢伯”的简称,指酒。请分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诗人流转无定的困苦、思念故园的情思、仕途不遇的愤慨和壮志难酬的隐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与诸子登砚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注]羊公碑:后人为纪念西晋名将羊沽而建。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首联勾勒出阔大的时代背景,包含着对时光流逝、无可阻挡的感喟,奠定了全诗的基调。颔联诗句平实,内涵丰富,既有对历史英雄羊公的回忆,也有诗人吊古伤今的感怀。颈联写眺望所见:“水落”“天寒”简捷形象地把羊公所处的背景环境描绘出来。尾联是悠然的收束,诗人在秋寒暮色中垂泪,赁吊怀古中融入了因个人遭际生发的苍凉感慨。 课外练习“篇章结构”术语
层层深入、首尾呼应、先总后分、先分后总、详略得当、巧妙过渡、铺垫 鉴赏语言风格常用词语
平淡 清新 绚丽 质朴 明快
口语化 含蓄 简洁 洗炼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杜甫的沉郁顿挫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李白的豪迈飘逸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杜牧的清健俊爽
李商隐的委婉含蓄 王维的诗画一体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高适的悲壮苍凉
李清照的缠绵悱恻 陆游的悲壮爱国
(孟)郊寒(贾)岛瘦
“韩孟诗派”的奇崛险怪 诗歌的个人风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