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现象及探索更小的微粒(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静电现象及探索更小的微粒(无答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0-04-19 22:3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初二物理统一作业、导学案
静电现象及探索更小的微粒
1.平常所说的“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只是依靠摩擦,使 ,得到电子的物体带 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 电,并且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同时带上了 电荷。
2.丝绸与玻璃棒摩擦后,玻璃棒带_____电;丝绸带_____电。
3.有A与B两个带电体,若A与B相互排斥,而A又与带正电的C相互吸引,那么A一定带____电 ,B与C一定能相互_______。
4.有些化纤布料做成的衣服穿在身上很容易脏,主要是因为化纤布料容易发生__________现象而吸引细小的灰尘。
5. 现象可以说明原子可以再分。
6.毛皮与塑料尺摩擦,由于毛皮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弱,所以结果是( )
A 塑料尺得到电子带负电 B 塑料尺失去电子带正电
C 毛皮得到电子带负电 D 毛皮失去电子带负电
7. 关于电中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正负电荷抵消 B.原子内正负电荷相等 C.正负电荷转移 D.得失电子
8.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有( )
A.将被毛皮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纸屑被吸起
B.在干燥的天气中脱毛线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噼啪声
C.用干燥的毛刷刷毛料衣服时,毛刷上吸附有许多细微的脏物
D.把钢针沿着磁铁摩擦几次,钢针就能吸引铁屑
9.下面所述的情况和装置中,不属于对静电的应用的是( )
A、印染厂的车间内空气保持适当的湿度 B、静电喷漆设备
C、以煤为燃料的热力站使用的静电除尘设备 D、静电复印装置
10.有A、B、C三个用丝线悬吊着的小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那么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A带正电,则C一定带正电
B. 若A带负电,则C一定带正电
C. 若B带正电,则A一定带正电,C一定 带负电
D.A、B一定带同种电荷,C则可能不带电
11.验电器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验电器带电时,
两金属箔片张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张角的大小,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12.有A、B、C、D四个带电体,已知D带正电,若A排斥B,A吸引C,C排斥D,那么A、B、C各带什么电?
13. 是探索微观粒子的重要工具
14.1879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首先发现了 ,从而揭开了人们对 内部的认识。原子是由 和 构成的,其中 带正电, 带负电。
15.原子核是由 电的 和 电的 构成的,若一个原子的直径是10-10米,我国科学家制造的纳米碳纤维管的直径是33纳米,相当于 个原子一个一个排列起来的长度(1纳米=10-9米)
16.质子和中子是由 构成的。
17. 发现电子, 建立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 发现中子, 提出夸克的猜想。
18.通常情况下,原子是呈中性的,这是因为( )
A 原子核不带电 B 中子不带电 C 组成原子的所有微粒不带电
D 原子内的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
19.毛皮与塑料尺摩擦,由于毛皮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弱,所以结果是( )
A 塑料尺得到电子带负电 B 塑料尺失去电子带正电
C 毛皮得到电子带负电 D 毛皮失去电子带负电
20.两个完全相同的极轻小球,其中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将两球靠近时,所发生的现象是( ).
A.带电小球向不带电小球靠近 B.不带电小球向带电小球靠近
C.两小球互相靠近 D.两小球互相排
21.通常情况下的原子和组成它的微粒当中,不显电性的是( )
A 整个原子、原子核 B 整个原子、质子
C 整个原子、中子 D 质子、中子
22.1cm3水里含有3.35×1022个水分子,一个水分子的质量是多少克?
23.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一个悬挂的小球,发现小球被吸引,若换用与玻璃棒摩擦过的丝绸去靠近该小球,会看到的现象是( )
A、一定吸引 B、一定排斥 C、可能排斥,也可能吸引 D、无现象
24.关于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看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夸克组成 B、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C、组成原子核的质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 D、夸克是由比其更小的质子与中子组成
25.1919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用α粒子从氮原子核中打出了 。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试根据后面“相关连接”,简述卢瑟福的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
26、人们无法凭肉眼看到物质内部的微小结构,对此,科学家们想出的有效方法是根据___ __的现象提出一种___________的猜想,再____ ______来证实自己的猜想,从而弄清物质的内部结构。
【合作探究】
1、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一事实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___ ___;物体不能无限地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一匙糖加入水中,能使整杯水变甜,说明___________ ;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会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破镜难以重圆”说明 。
2、把一块表面很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手持弹簧测力计上端,把玻璃板往下放到刚好和一盆水的水面接触,再慢慢地提起弹簧测力计,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试说明示数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A B C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