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山歌》教案
教学内容:歌曲《唱山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优美、委婉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通过学习歌曲《唱山歌》,感受壮族民歌的风格特点,激发学生对民歌的喜爱。
教学重点:
用优美、委婉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感受壮族民歌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一字多音的演唱方法和音准节奏。
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观察法、演示法、练习法
教学设备:钢琴、黑板、音响、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8分钟)
播放图片(桂林山水图)
师:同学们,刚刚我们看到的风景图片美不美啊?服装美不美啊?
生:美
师:那有谁知道,这些风景,民族服饰是在哪个地方啊?
生:广西,桂林。
师:对啦,同学们都知道,我们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有谁知道广西是哪个民族啊?
生:壮族
师:说得非常好。
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和贵州等省区。那里不但山美水美,壮族人民更是能歌善舞,定期还会举行山歌会。
在广西壮族有一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深受人们喜爱的民间女歌手,她的名字叫刘三姐。刘三姐因为歌声动人,被称为广西壮族的歌仙,今天让我们随音乐《唱山歌》一起走进桂林,一起去听一听刘三姐的歌声。
了解歌曲(5分钟)
播放歌曲《唱山歌》
学生初听歌曲,对歌曲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和认识。
师:请问同学们,这首歌曲是哪个民族的歌啊?
生:壮族民歌
师:歌曲的速度和情绪是什么样的?生:歌曲的速度是中速的,情绪是委婉的。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壮族民歌,《唱山歌》。
学唱歌曲(15分钟)
1、播放歌曲《唱山歌》
学生小声跟着学唱歌曲,进一步了解歌曲。
师:请问同学们,这首歌曲是几几拍的节奏啊?每个小节几拍?
生:2/4拍的节奏,每小节2拍。
(一起数一数2/4拍节奏。1 2 )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
这首歌曲是一首传统的壮族民歌,后来被电影《刘三姐》用作插曲,主要讲述的是刘三姐用歌声同财主斗争的故事。壮族歌曲的特点是淳朴、自然、真实,乡土气息格外浓厚,旋律琅琅上口,易歌易记,流传方便,使得壮族民间歌谣题材十分广泛,内容非常丰富多彩,艺术表现形式形形色色,生动而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把歌曲的歌词,有感情的朗读一遍。
(用方言读歌词,老师教一遍,学生读一遍)
2、学唱歌曲
弹钢琴,老师教一遍,学生唱一遍。(教唱2遍)
注:把一字多音的地方单独提出来练习,音准的训练。
老师分组唱练习。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中速、声音优美,咬字清晰,声音唱出来。
抽学生起来演唱歌曲。
活动表演唱(10分钟)
壮族人民还有一种特别有意思的歌唱方式,叫“对歌”,就是一问一答的方式,互相唱。
播放视频,展示对歌
将学生分成男女组,进行山歌对唱,每组一句。(感受壮族人民,对歌的民族特色)
学生们自己创编动作,表演对歌。(老师做示范提示)
小结(2分钟)
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歌。我们今天只是学习了壮族民歌中的一首,希望同学们今后更多地了解壮族以及我国其它民族的民歌。
俗话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希望同学们,将来有机会,也能够去看看,这美名天下的桂林美景,亲自去体验一下壮族人民的民族特色,好吗?